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I术前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琮 李玉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13-281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100例高危AC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替罗非班,其中...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100例高危AC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替罗非班,其中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4~6 h给药,剂量为10μg/kg,3 min内完成静脉注射,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用药至PCI术后24 h;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开始时应用,给药方法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肌钙蛋白Ⅰ(c TnⅠ)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R)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2~3级及TMPG 2~3级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多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MPG 2~3级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 TnⅠ均显著升高,PAR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8.0%)与对照组(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高危ACS患者的冠脉血流及心肌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脉血流 心肌灌注 用药时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乔义德 祝英梅 罗国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7期3167-3170,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6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药物联合...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6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药物联合PCI术组63例,PCI术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对症的常规药物支持治疗,PCI术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PCI术治疗;药物联合PCI术组患者在PCI术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状动脉内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情况、心功能指标[主要包括IVST(室间隔厚度)、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主要包括CK-MS(肌酸激酶同工酶)、cTnⅠ(肌钙蛋白Ⅰ)]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药物联合PCI术组心肌梗死溶栓(TIMI)风险评分Ⅲ级患者多于PCI术组(P<0.05);治疗后,药物联合PCI术组患者的IVST、LVEF高于PCI术组,LVESD、LVEDD及CK-MS、cTnⅠ水平低于PCI术组(P<0.05);住院期间,药物联合PCI术组和PCI术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PCI术治疗AMI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改善,降低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重组人尿激酶原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姚红军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院进行治疗的11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院进行治疗的11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1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9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良 张玉鑫 崔文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EH患者426例。根据CIMT值分为CIMT&...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EH患者426例。根据CIMT值分为CIMT<1.0 mm组125例,1.0~1.3 mm组133例,>1.3 mm组168例。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血清PON-1、NLR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三组间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使用情况、血尿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CIMT值的升高,血清PON-1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NLR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总胆固醇、LDL-C、NLR与EH患者CIMT值呈正相关(r=0.567、0.581、0.611、0.713),PON-1与EH患者CIMT值呈负相关(r=-0.66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ON-1、NLR是EH患者CIMT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73、0.114,P<0.05)。结论PON-1是EH患者CIMT的保护因素,NLR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对氧磷酶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