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南阳地区土壤钾素下降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国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9,共3页
钾是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作物对其吸收量一般和吸收氮的数量相近。长期以来,我区农民素有施用有机肥的传统习惯,使土壤中的钾素部分得到补充。加上土壤中钾素含量较氮、磷丰富,在以往生产水平较低的年代,钾肥矛盾并不突出,一般认为... 钾是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作物对其吸收量一般和吸收氮的数量相近。长期以来,我区农民素有施用有机肥的传统习惯,使土壤中的钾素部分得到补充。加上土壤中钾素含量较氮、磷丰富,在以往生产水平较低的年代,钾肥矛盾并不突出,一般认为我区土壤钾素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以及氮、磷化肥的施用量日益增多,而有机肥的施用量则连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钾素 下降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南阳栽培大豆生态类型及利用研究 Ⅱ南阳大豆品种更替中农艺性状演变和发展趋势
2
作者 孙怀亮 何军 李子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研究了南阳大豆5个推广时期17个代表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演变表现为植株高度明显降低,百粒重、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大幅度增加,底荚高和单株荚数趋于稳定,百粒重对单株粒重的提高起... 研究了南阳大豆5个推广时期17个代表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演变表现为植株高度明显降低,百粒重、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大幅度增加,底荚高和单株荚数趋于稳定,百粒重对单株粒重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主要栽培品种种植比例变化情况看,其发展趋势为品种熟期变早;植株变矮,抗倒伏能力增强;粒型增大;品质改善。推广品种的变化,适应了南阳的生态条件、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以及商品流通的需要。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态育种的发展,大豆品种更替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演变 生态类型
下载PDF
南阳栽培大豆生態类型及利用研究——南阳大豆品种更替中农艺性状演变和发展趋势
3
作者 孙怀亮 何军 李子惠 《大豆通报》 1993年第5期44-46,共3页
建国以来,在环境条件和商品选择的作用下,随着育种水平的进步,南阳地区大豆品种进行3次大的更替,产量由1953年的495公斤/公顷提高到1991年的1560公斤/公顷。农艺性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分析和认识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助于大豆品种选育、... 建国以来,在环境条件和商品选择的作用下,随着育种水平的进步,南阳地区大豆品种进行3次大的更替,产量由1953年的495公斤/公顷提高到1991年的1560公斤/公顷。农艺性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分析和认识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助于大豆品种选育、利用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在1984—1985年试验研究基础上,1990年在控制条件下对各时期的大豆代表品种进行比较,旨在明确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揭示品种更替中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为及时组织品种更替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态类型 应用 南阳地区
下载PDF
系统化学调控对硬粒小麦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小平 贺德先 +2 位作者 乔宝建 郭占坤 詹瑞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系统化学调控对硬粒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化调技术能明显提高硬粒小麦冬前次生根数目、叶面积系数,增强植株抗逆性;降低硬粒小麦株高,改变茎秆结构,增强植株抗倒性;增强植株生育后期叶片功...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系统化学调控对硬粒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化调技术能明显提高硬粒小麦冬前次生根数目、叶面积系数,增强植株抗逆性;降低硬粒小麦株高,改变茎秆结构,增强植株抗倒性;增强植株生育后期叶片功能,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化学调控 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豫南地区绿豆象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国强 王志民 +1 位作者 宋万高 李金锁 《病虫测报》 1992年第2期30-32,共3页
绿豆是豫南地区主要秋粮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量和贮量显著增加,但与此同时,绿豆象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据南阳地区1987年多点调查,绿豆被害粒率一般11.3—47.7%,高的达95.3%。
关键词 豫南地区 绿豆象 秋粮作物 南阳地区 历期 成虫寿命 落卵量 世代重叠 生活史 优良品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