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增强扫描联合CT纹理参数评估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波 姜涛 张磊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3期4368-4371,共4页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增强扫描联合CT纹理参数对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年至2021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纹理分析软件提取纹理参数,...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增强扫描联合CT纹理参数对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年至2021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纹理分析软件提取纹理参数,根据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增强扫描联合CT纹理参数对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结肠癌Ⅰ期44例,Ⅱ期20例,Ⅲ期20例。不同分期患者偏度、熵、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比较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偏度、熵、均值对结肠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AUC>0.70),且三者联合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AUC>0.90)。结论CT增强扫描联合纹理参数对结肠癌临床分期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增强扫描 偏度 均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参数联合ProGRP、DKK1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贾静 张涛 郭广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00-1403,138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参数联合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DKK1)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受的8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在本院体检健康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参数联合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DKK1)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受的8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在本院体检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检者ProGRP、DKK1水平,记录多层螺旋CT影像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值,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ProGRP、DKK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值较高(P<0.05),相比Ⅰ~Ⅱ期,Ⅲ~Ⅳ期患者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及血清ProGRP、DKK1水平升高(P<0.05),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及血清ProGRP、DKK1与临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且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与ProGRP、DKK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多层螺旋CT参数、ProGRP、DKK1单项检查相比,三项联合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参数与ProGRP、DKK1水平及肺癌TNM分期间存在线性关联,为肺癌发展诊断提供重要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分泌蛋白DKK1 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尤国庆 耿云平 +1 位作者 刘蕾 郭广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8-389,共2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DCTPI)扫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短暂性脑出血发作患者和脑梗死患者80例,行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扫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目的研究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DCTPI)扫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短暂性脑出血发作患者和脑梗死患者80例,行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扫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灌注血流参数。结果 80例患者颈动脉双源CTA检查无颈动脉狭窄18例(22.5%)、轻度狭窄18例(22.5%)、中度狭窄24例(30.0%)、重度狭窄20例(25.0%),总狭窄率为77.5%;四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度以上狭窄率最高(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中心区患侧脑血流量低于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患侧,梗死中心区患侧血流量低于梗死中心区健侧(均P<0.05)。结论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可以很好地反映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为临床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 脑CT动态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向旭 张晓亚 +2 位作者 尤国庆 吕国义 李建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MSCT检查,其中23例怀疑合并神经系...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MSCT检查,其中23例怀疑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者进行脊髓MRI检查。统计各检查方法检出异常情况及对脊柱异常的显示情况。结果 62例患儿X线平片共检出脊柱畸形82处,MSCT检出畸形130处,X线平片及MSCT对脊柱畸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脊柱全貌、顶椎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RI(P<0.05);MRI检查对脊髓畸形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 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地显示椎体结构,提高异常椎体的检出率,MRI检查可对椎管内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脊柱侧弯 脊椎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检出率与成本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房芳 王松 刘玉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042-4044,共3页
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的检出率与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7834例中老年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计算筛查的检出率和成本,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低剂... 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的检出率与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7834例中老年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计算筛查的检出率和成本,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低剂量螺旋CT在健康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早诊率和早期发现成本系数(EDCI),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筛查成本。结果共纳入21462人,累积体检27834人次。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发现肺癌疑似患者32例,经气管镜肺活检确诊23例,早诊率71.88%,体检人群肺癌检出率82.63/10万(23/27834),筛查总费用为41330064元,发现1例肺癌患者的费用为1796959元(41330064/23);年龄≥65岁组的肺癌检出率均高于年龄〈65组,女性肺癌总检出率为144.88/10万,高于男性肺癌总检出率的49.53/10万(χ2=6.947,P=0.008),女性各年龄组的肺癌检出率均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筛查费用(2803970.2元)明显高于女性(935309.4元),以2014年中国人均GDP计算,EDC1人均122.85,男性87.39,女性35.47,男性是女性的2.46倍。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中老年体检人群中肺癌筛查检出率,由于筛查成本过大,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寻找高危人群,再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进行肺癌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肺癌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价值探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宋晓飞 张长成 +2 位作者 李振武 陈波 张保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诊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X线疑为胫骨平台骨折病例55例,比较两种方法对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效能,并对比...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诊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X线疑为胫骨平台骨折病例55例,比较两种方法对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效能,并对比X线、64层螺旋CT对各型胫骨平台骨折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下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显示程度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100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中55例疑为胫骨平台骨折,占55.00%;64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80.00%、准确度70.00%明显高于X线60.00%(P<0.05),而特异度78.18%、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对Ⅰ、Ⅱ、Ⅲ、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略高于X线,对Ⅰ-Ⅵ型的总检出率86.67%明显高于X线60.00%(P<0.05);64层螺旋CT对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检出率(42.22%、48.89%)高于X线(17.78%、13.33%)(P<0.05);64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隐匿病变、软组织损伤的显示较X线好。结论与X线相比,64层螺旋CT在膝关节骨折辅助诊断中更有优势,通过多平面、多角度成像更好显示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膝关节创伤 隐匿病变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磊 王东 +4 位作者 陈军 熊明辉 张挽时 喻敏 徐家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少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囊肿8例、髓质脂肪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原发恶性淋巴瘤及恶性间皮瘤各1例。结...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少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囊肿8例、髓质脂肪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原发恶性淋巴瘤及恶性间皮瘤各1例。结果:14例(93%)肾上腺囊肿、髓质脂肪瘤有其特征性的CT、MRI表现而确诊,1例假性囊肿术前误诊为肿瘤;3例神经节细胞瘤中,1例为等密度肿块,轻度强化,1例大部囊变类似于假性囊肿,1例呈实性肿块,伴有囊变和钙化灶,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神经纤维瘤大部囊变;原发恶性淋巴瘤及恶性间皮瘤符合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但与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鉴别困难。结论:CT、MRI对肾上腺少见肿瘤的诊断价值相似,后者有利于肿瘤的定位;大部分囊肿和髓质脂肪瘤可明确诊断,其它肾上腺少见肿瘤较难或不能与常见肿瘤鉴别,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虎 王哲 刘蕾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4期2579-2581,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患者所得图像,对比MS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记录原发性肝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强化类型。结果...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患者所得图像,对比MS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记录原发性肝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强化类型。结果2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检出病灶262个,其中肝左叶59例,肝右叶91例,双侧叶56例;病灶直径0.41~7.85 cm,平均(3.26±1.22)cm。动脉期、延迟期、门静脉期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2.75%(243/262)、91.60%(240/262)、71.76%(188/262),均高于平扫期的62.98%(165/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在动脉期以高密度为主,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则以低密度为主。原发性肝癌患者平扫可见病灶为低密度肿块,三期增强扫描病灶可见典型“快进快出”式强化。结论原发性肝癌在MSCT三期增强扫描中具有“快进快出”特征性表现,应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为临床对病灶情况提供实时、无创的评价,为早期诊断、治疗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期增强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尤国庆 耿云平 任悠悠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通过双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比较,探讨双源64排螺旋CTA对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双源64排螺旋CT对30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双... 目的通过双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比较,探讨双源64排螺旋CTA对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双源64排螺旋CT对30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扫描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底,扫描层厚0.7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将原始图像送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主要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摄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所有患者1周后行DSA检查,以DSA作为参考标准,对诊断一致性、敏感性、特异性和狭窄部位的检出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在720个动脉节段中,700个节段在CTA和DSA均可以显示,以DSA作为诊断标准,双源64排螺旋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9.3%、97.8%、97.8%;对于显示中度以上的狭窄,双源64排螺旋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9.7%、97.6%、95.6%;双源64排螺旋CTA在诊断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与DSA结果一致性好(kappa值=0.937)。结论双源64排螺旋CTA可以作为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云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145-414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选该院诊治的31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A检查,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下对SSS患者锁骨下和无名动脉给予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选该院诊治的31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A检查,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下对SSS患者锁骨下和无名动脉给予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重组等后处理,并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1例SSS患者采用CTA共检测93支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显示33支存在狭窄性病变。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的敏感性91.3%,特异性80%,准确率93.9%;CTA测定血管狭窄斑块性质的敏感性90.1%,特异性72.7%,准确率84.8%。结论 CTA是测量和评估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血管狭窄、闭塞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其结果和下肢动脉DSA检查基本保持一致,可以作为SSS首选的术前评估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灵敏度 CT血管成像 特异性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磊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腕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腕骨骨折组78例与无腕骨骨折组72例。分别采用MSCT、MRI及MSCT+MRI检查进行诊断。结果两组MSCT+MRI关节脱位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SCT检出率和MR...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腕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腕骨骨折组78例与无腕骨骨折组72例。分别采用MSCT、MRI及MSCT+MRI检查进行诊断。结果两组MSCT+MRI关节脱位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SCT检出率和MRI检出率。MSCT+MRI检查对隐匿性骨折、软骨损失、骨挫伤及骨折碎片均可检出。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MSCT联合MRI诊断腕关节损伤,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腕关节损伤
下载PDF
双源CT对面神经管的显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云平 尤国庆 赵静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及其在面神经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正常人与12例患者的双源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图像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对30例正常人双侧面神经管各段进行... 目的:探讨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及其在面神经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正常人与12例患者的双源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图像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对30例正常人双侧面神经管各段进行测量。结果:30例正常人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在轴位扫描图像上显示最佳,面神经管垂直段在矢状位重建MPR图像上显示最佳。曲面重建图像可同时显示双侧面神经管。12例患者中有11例能良好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结论: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面瘫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面神经管 多平面重建 曲面重建
下载PDF
8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禹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间80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行胸部CT检查,分析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明确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患者... 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间80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行胸部CT检查,分析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明确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中,Ⅰ型肺结核8例,Ⅱ型肺结核16例,Ⅲ型肺结核54例,Ⅳ型肺结核2例。有10例患者的病灶累及一叶,5例累及两叶,65例患者病灶累及在三叶及以上;其中,病灶累及位置在右肺上叶者69例、中叶80例以及下叶7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检查形态多种多样,其中病变形态以斑片状影(85.00%)、纵隔淋巴结增大(75.00%)、结节状影(35.00%)、胸腔积液(27.50%)、片状影(21.25%)以及斑点状影(18.75%)多见。结论 CT影像学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并有多性质病灶共存的现象,在CT中常表现出斑片状影、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节状影以及胸腔积液等,但均不是该病的特异性征象。因此,当艾滋病的患者其胸部CT检查结果同时呈现出上述的多种征象,则在临床上应当高度怀疑合并存在有肺结核疾病。在临床上对于表现相对不典型的症状需要结合临床实际以及实验室检查、病理分析等手段,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影像学特征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禹 《口岸卫生控制》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摄片,整理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型准确率等。结果 CT三维重建对胫...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摄片,整理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型准确率等。结果 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诊断的符合率为94.0%,分型准确率为90.0%,X线摄片的诊断符合率为76.0%,分型准确率为71.0%,两种方法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的检查中:X线摄片检出32.0%患者有关节面塌陷情况,平均塌陷程度(1.79±1.02)mm,CT三维重建检出46例患者有关节面塌陷情况,平均塌陷程度(2.69±1.15)m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有利于术前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并进行骨折分型,利于手术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同时在术后应用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手术效果,观察关节面有无塌陷情况,为术后综合治疗、功能锻炼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X线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面塌陷 分型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云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3期202-202,共1页
目的:评价双源CT定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双源CT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双源CT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540冠脉节段,双源CT均获得满意... 目的:评价双源CT定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双源CT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双源CT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540冠脉节段,双源CT均获得满意的评价图像。双源CT判定轻度狭窄46个节段,中度狭窄28个节段,重度狭窄43个节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双源CT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68%、95.46%和95.25%。结论: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双源CT在定量诊断冠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一项准确可靠的无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纵隔淋巴肿CT扫描技术和观察顺序及鉴别要点
16
作者 赵静 王玉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4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CT扫描技术 鉴别要点 淋巴肿 纵隔 技术常规 连续扫描 气管隆突 软组织
下载PDF
八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17
作者 赵静 蔡永兰 《医学信息》 2008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八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2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心率均在60-75次/分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在心动周期R-R间期的75%的心电相位上进行横断面重建,然后采集的数据行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八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2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心率均在60-75次/分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在心动周期R-R间期的75%的心电相位上进行横断面重建,然后采集的数据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内窥镜、曲面重建,观察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结果25例患者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100%,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段均清楚显示,其中11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手术后:前降支5例、回旋支3例、前降支回旋支各一例、右冠状动脉2例,在MIP、VR、MPR上均能显示支架的位置和形态;8例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左前降支呈阶段性狭窄4例、回旋支狭窄2例、右冠状动脉2例、对8例冠状动脉CT成像提示有狭窄的患者进行了有创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三维成像均相对应;2例搭桥手术后吻合口通常;3例冠脉平扫显示钙化而造影后三维成像均未引起狭窄;1例扫描失败,由于心率不齐无法扫描。结论25例冠状动脉造影经三维重建技术不仅显示冠状动脉的钙化、狭窄、斑块,而且还能观查桥血管是否通常,支架位置形态,远端血管的情况。与有创冠状动脉相比较,安全、快捷且经济,X射线少,是进行手术后评价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也是一种重要无创筛查手段,越来越多的被患者和临床医生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术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CT平扫及增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杨磊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57-57,共1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及增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6例甲状腺结节病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33例为良性,23例为恶性,对两组患者均测量平扫CT值、增强20 s CT值、增强60 s CT值、增强20 s CT相对强化值(REV)...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及增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6例甲状腺结节病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33例为良性,23例为恶性,对两组患者均测量平扫CT值、增强20 s CT值、增强60 s CT值、增强20 s CT相对强化值(REV)和增强60 s CT相对强化值(REV)。分析平扫及增强时CT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良性组平扫CT值、增强20 s CT值和增强60 s CT值均明显高于恶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增强20 s CT相对强化值(REV)和增强60 s CT相对强化值(REV)均略高于恶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平扫及增强对甲状腺疾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 螺旋CT增强扫描 CT值 相对强化值
下载PDF
乏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脏透明细胞癌多排螺旋CT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任悠悠 尤国庆 +1 位作者 耿云平 李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51-2154,共4页
目的:探讨量化分析多排螺旋CT(MDCT)在鉴别乏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 R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D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16例RAML与43例cc RCC患者的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形态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量化分析多排螺旋CT(MDCT)在鉴别乏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 R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D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16例RAML与43例cc RCC患者的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形态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质期乏脂肪型RAML的相对强化程度低于cc RCC,P=0.045,具有统计学意义,髓质期及排泄期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年龄、大小、单发或多发、有无坏死囊变、假包膜以及黑星征、杯口征、劈裂征等观察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质期病灶的相对强化程度以及病灶形态特征上的差异在鉴别RAML以及cc RCC上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透明细胞癌 多排CT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对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耿云平 刘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评价双源CT对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例临床上高度怀疑气管或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双源CT螺旋扫描,并行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技术(VRT)中的气道显影(A... 目的:评价双源CT对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例临床上高度怀疑气管或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双源CT螺旋扫描,并行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技术(VRT)中的气道显影(Airways)、肺实质显影(Lung Parenchyma)。结果:20例患儿中18例发现异物,气管异物1例,气管隆突处异物1例,右侧支气管9例,左侧支气管7例,2例患儿气管、左右侧支气管、叶支气管均内未见明显异物征象,经抗炎治疗痊愈。结论:双源CT原始图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异物位置、形态、大小,对临床手术治疗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异物 双源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