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创伤患者输血治疗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朱小飞 李生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95-996,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患者输血治疗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84例危重创伤患者均给予输血治疗,比较输血前后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输血后24~72h,血小板、纤维蛋...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患者输血治疗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84例危重创伤患者均给予输血治疗,比较输血前后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输血后24~72h,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升高。输血后,发生组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危重创伤患者输血治疗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创伤 输血治疗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偿献血中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分析
2
作者 仝锐 张玉朝 何立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血站2022年1月至12月所有采血者(共19127人)的血样检测资料,经初筛检测637例血样存在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以此作为观察组,而经初筛未检出丙氨酸...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血站2022年1月至12月所有采血者(共19127人)的血样检测资料,经初筛检测637例血样存在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以此作为观察组,而经初筛未检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18490例血样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无偿献血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防控措施。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体重71~80 kg、中重度脂肪肝、有吸烟史、有饮酒史、献血前3 d内有服药史、长期熬夜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中,肥胖、肝脏脂肪衰减指数、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使用药物等为影响因素,可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开展防控措施,做好献血前准备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和献血者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丙氨酸转氨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董勤敏 李海云 +1 位作者 雷福珍 杨如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9-1004,共6页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57例ALL患者,其中31例ALL患者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纳入A组,26例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纳入B组,并选择同期...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57例ALL患者,其中31例ALL患者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纳入A组,26例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纳入B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采用ELISA分析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采用RT-PCR分析淋巴细胞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淋巴细胞T-bet和GATA-3蛋白水平。结果:ALL患者外周血Th1/Th2比例与患者的年龄、风险等级明显相关(P<0.05);A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Th1/Th2比例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Th1/Th2比例升高(P<0.05)。A组ALL患者Th1和Th2细胞分泌的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ALL患者Th1细胞分泌的IL-2和IFN-γ水平均上升,Th2细胞分泌的IL-4和IL-10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组ALL患者T-bet mRNA和T-bet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B组ALL患者T-bet mRNA和T-bet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LL患者GATA-3 mRNA和GATA-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B组ALL患者GATA-3 mRNA和GATA-3蛋白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有助于改善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这可能与T-bet和GATA-3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输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H1/TH2细胞平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RH(D)阴性冰冻解冻红细胞的制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勤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40-41,共2页
目的用ACP215型血液处理机制备血液,及时满足临床急救时对RH(D)阴性血液的需求。方法将RH(D)阴性红细胞甘油化,以有效保护红细胞进入冰冻状态,然后将甘油化的红细胞置于低温(-80℃)长期保存(最多可保存10年)。急需时快速解冻使... 目的用ACP215型血液处理机制备血液,及时满足临床急救时对RH(D)阴性血液的需求。方法将RH(D)阴性红细胞甘油化,以有效保护红细胞进入冰冻状态,然后将甘油化的红细胞置于低温(-80℃)长期保存(最多可保存10年)。急需时快速解冻使用ACP215型血液处理机制备血液发往临床。结果成分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确认制备的RH(D)阴性血液316 u,临床急供316 u,现冷冻保存89 u。结论使用ACP215型血液处理机制备的RH(D)阴性冰冻红细胞在临床急救时能随时快速解冻制备,为急诊抢救患者提供了珍贵的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红细胞 ACP215型血液处理机 冰冻解冻 甘油
下载PDF
滤除白细胞对悬浮红细胞不同贮存期溶血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勤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对悬浮红细胞滤除白细胞后,其不同贮存期溶血率受到的影响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将80名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血液制备成80份悬浮红细胞,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未将白细胞滤除;另一组为观察组,滤除白细胞。将两组悬... 目的对悬浮红细胞滤除白细胞后,其不同贮存期溶血率受到的影响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将80名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血液制备成80份悬浮红细胞,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未将白细胞滤除;另一组为观察组,滤除白细胞。将两组悬浮红细胞样品保存在4℃的环境中,并在保存当天,以及保存1周、2周、3周、4周、5周这几个时间点取样,并对保存液中的钾离子、钠离子以及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两组悬浮红细胞样品中的钾离子及钠离子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但两组数据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FHb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且观察组各时间段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样品的溶血率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自贮存至3周起,观察组的溶血率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明显升高,但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对于贮存期不超过5周的悬浮红细胞,在贮存前将白细胞滤除,不会对其溶血率及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滤除白细胞 溶血率
下载PDF
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勤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究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对比情况。方法取全血20份,每份400ml,并将其分为20份全血,每份200ml;20份悬浮红细胞。每份分装6个小袋,并根据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储存后,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全血与... 目的探究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对比情况。方法取全血20份,每份400ml,并将其分为20份全血,每份200ml;20份悬浮红细胞。每份分装6个小袋,并根据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储存后,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全血与悬浮红细胞不同时间段的溶血率情况。结果在保存期7天时间段,两种血液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在保存期7天、14天、21天、28天、35天的时候,2,3-DPG,pH值与Na^+指标在逐渐下降,而Hb,K^+,红细胞低渗透脆性指标在逐渐上升。其中悬浮红细胞2,3-DPG,pH值与Na^+指标的下降程度比全血更加明显,在Hb,K^+,红细胞低渗透脆性指标中上升幅度比全血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制备悬浮红细胞的时候,血液需要进行离心分离处理,会对其原有的内环境进行改变,针对不同时间段的悬浮细胞,与全血比较,其质量下降明显加快,其溶血率明显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全血 不同时间段 溶血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