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喆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卒中后SH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卒中后SH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MRC)评分、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手等速肌力和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MRC和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肢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手的屈肌群平均功率、峰值力矩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应用于卒中后SHS患者,可减轻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肩手等速肌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早期康复锻炼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肩关节活动度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电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张平 杨朴 +3 位作者 陈国强 常永乾 孙国权 宋玉佩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言语功能[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DAE)]评分、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对话和自发言语、言语表达、听觉理解、书面语理解及书写等各项BDA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各项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可提高言语功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语言康复训练 卒中 言语障碍 言语功能 生命质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强化凝视稳定的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杨雯雯 刘哲 +1 位作者 王项 夏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究强化凝视稳定的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支撑和重心转移能力、躯干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8月—2022年11月89例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联合... 目的:探究强化凝视稳定的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支撑和重心转移能力、躯干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8月—2022年11月89例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联合强化凝视稳定的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平衡功能、支撑和重心转移能力、躯干控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起立—行走测试(TU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包络椭圆面积低于对照组,双足压力中心(COP)压强占比、动态下双足COP偏移速度(AP-COP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干控制试验(TCT)评分高于对照组,Burke倾斜量表(B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凝视稳定的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增强支撑和重心转移能力,改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ER综合征 前庭康复训练 平衡功能 躯干控制
下载PDF
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对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下腰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薛芬 孙辉 +4 位作者 陈国强 杨朴 鲁娟娟 常永乾 姚良星 《护理学》 2023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基于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存在下腰痛症状且适宜手法治疗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不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基于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存在下腰痛症状且适宜手法治疗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不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基础上,配合肌肉能量技术(MET)进行康复训练护理。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PRI, VAS, 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SF-36健康调查简表(PF, RP, SF, BP, MH, RE, VT, GH)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基于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明显缓解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导致的下腰痛症状,改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下腰痛 肌肉能量技术MET 康复训练护理
下载PDF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配合背俞穴透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孙辉 陈国强 +3 位作者 杨朴 鲁娟娟 常永乾 孙国权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配合背俞穴透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康复医学科就诊且行适宜手法治疗的8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配合背俞穴透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康复医学科就诊且行适宜手法治疗的8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腰部推拿和干扰电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法(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配合背俞穴透刺夹脊穴可减轻LDH患者的腰部疼痛不适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背俞穴透刺夹脊穴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八段锦的联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影响
6
作者 薛芬 袁培英 +4 位作者 孙辉 梁欣 方敬献 杨朴 鲁娟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八段锦的联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1月入住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且《“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目的探讨基于八段锦的联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1月入住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且《“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八段锦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6周,分别在住院第二天时及干预出院1月后复查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脑卒中可干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临床指标变化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中高危人群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BMI>28 kg/m^(2)、吸烟及缺乏运动等)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指标SBP(mm Hg)、DBP(mm Hg)、HbA_(lC)(%)、LDL-C(n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高危人群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等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在采取基于八段锦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指标和可控制高危因素,规范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行为习惯,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质量,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预防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健康管理模式 脑卒中 高危人群
下载PDF
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薛芬 袁培英 +4 位作者 杨道迪 马腾 张会 赵冰 刘哲 《护理学》 2024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2周,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及满意度调查量表,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脑卒中防治知识、健康信念及满意度得分。结果:患者脑卒中防治知识、健康理念水平及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游戏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防治知识和健康信念水平,增强了对维护自身健康的信心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体验式 健康教育 脑卒中高危人群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薛芬 鲁娟娟 和振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4期259-260,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1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1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其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栓患者在治疗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生活功能加以有效改善,让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栓患者 生活质量 干预价值研究
下载PDF
无缝隙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薛芬 鲁娟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 目的探讨无缝隙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康复效果,促进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 肢体障碍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芬 杨付莲 +3 位作者 胡玉兰 鲁娟娟 陈亚平 华征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梗死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梗死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国强 胡延林 +2 位作者 宋玉佩 王杨 雪芬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通过吞咽功能评估表(SSA)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4周、8周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吞咽障碍S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SSA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此外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54.29%(19/3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延林 段庆华 +1 位作者 薛芬 宋玉佩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有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智能精神状态
下载PDF
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娟娟 薛芬 和振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积极作用。方法 141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健康教育模式差异分组,对比治疗依从性发生率与出院4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P<0.05);观察组出院4...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积极作用。方法 141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健康教育模式差异分组,对比治疗依从性发生率与出院4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P<0.05);观察组出院4个月后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较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与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脑卒中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延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8期3400-340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ADL、NIHSS评分以及G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康复治疗组[(56.89±9.75)分比(39.25±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NIHSS评分为(3.01±2.02)分,低于对照组的(4.62±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GST水平高于对照组[(19.11±7.36)分比(16.89±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T水平,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训练 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神经缺损程度
下载PDF
NMES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15
作者 陈亚平 杨朴 +1 位作者 鲁娟娟 谢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吞咽障碍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低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在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庆华 杨朴 +1 位作者 陈国强 姚良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在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根据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动态关...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在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根据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 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变化;同时采用酶偶联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CK、L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可减轻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情况,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腰椎小关节紊乱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帅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8期904-905,共2页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发病率不断攀升。LIDP是造成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症状主要为刀割样、烧灼样疼痛,当患者用力、咳嗽时疼痛会加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 生活节奏 LIDP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国强 王亚 +3 位作者 孙辉 杨朴 鲁娟娟 胡延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963-496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干扰电、超短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法联合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评价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情况。使用表面肌电仪检测并记录患者左右两侧的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采集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和血浆,检测血清HMGB1、IL-1β、NF-κB浓度,血浆血栓素B2浓度。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VAS明显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右侧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明显低于左侧(P<0.01);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1);其中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干扰电、超短波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HMGB1、IL-1β、NF-κB、血栓素B2水平,联合检测可用于预测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态关节松动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 血栓素B2
下载PDF
运动疗法配合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国强 杨朴 +4 位作者 黄豪 鲁娟娟 孙辉 邓祥 闫文甲 《中国康复》 2016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太极拳对帕金森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太极拳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太极拳对帕金森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太极拳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2组UP-DRS量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太极拳 运动疗法平衡能力 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鲁娟娟 刘霞 +1 位作者 薛芬 陈新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31-1636,共6页
目的:探究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神经和运动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评分量表(FMA)]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各维度及评分明显较高(t=6.268,6.688,3.586,8.750,3.695,11.64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较低(t=4.650,4.19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较低(t=6.575,P<0.05),FMA评分明显较高(t=5.81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3.872,3.683,4.533,4.853;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强化认知干预可改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和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认知干预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认知功能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