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OPN、sPD-L1、miR-3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
1
作者 刘冰 王舒 杨莹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3-16,2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PD-L1)、微小RNA-370(miR-3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2月本院诊治的79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标准分为低危... 目的: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PD-L1)、微小RNA-370(miR-3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2月本院诊治的79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标准分为低危组(n=26)、中危组(n=39)及高危组(n=14)。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OPN、sPD-L1、miR-370、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与WBC、Hb水平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治疗前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联合检测对AML患者危险分层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清OPN、sPD-L1、miR-370、WBC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血清Hb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与WBC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r=0.637、0.629、0.661,治疗后:r=0.432、0.422、0.544,P<0.05),与Hb水平呈负相关(治疗前:r=-0.655、-0.648、-0.646,治疗后:r=-0.519、-0.507、-0.438,P<0.05);治疗前血清OPN、sPD-L1、miR-370联合检测诊断AUC为0.942,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与AML患者病情程度、分层情况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桥蛋白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微小RNA-370 危险分层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姬玉涵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化疗的195例中青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后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将患者分为出血组61例和未出血组13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化疗的195例中青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后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将患者分为出血组61例和未出血组13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AL类型、化疗次数、留置导尿管情况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经常熬夜、合并感染、长时间粒细胞缺乏占比均高于未出血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熬夜、合并感染、长时间粒细胞缺乏均是中青年AL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OR>1,P<0.05),高水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均是中青年AL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经常熬夜、合并感染、长时间粒细胞缺乏均是中青年AL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均是中青年AL患者化疗后发生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出血事件 感染 粒细胞缺乏 纤维蛋白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冰块含漱干预联合改良口腔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3
作者 张明哲 王丽娜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冰块含漱干预联合改良口腔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9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冰块含漱干预。1个化... 目的 探讨冰块含漱干预联合改良口腔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9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冰块含漱干预。1个化疗周期(28d)后,对比口腔炎发生情况、口腔黏膜每日自评问卷(OMDQ)得分、口腔炎发生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口腔炎发生率为19.15%,较对照组42.55%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口腔炎首次出现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2)两组不同时间OMDQ评分的时间、组间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周时OMDQ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干预2周时较干预1周时升高、干预3周时较干预2周时降低、干预4周时较干预3周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时间点的OMDQ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3)将患有口腔炎的例数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对照组共计20例,观察组共计9例。两组口腔炎出现第1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天和第3天0~4分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5~6分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块含漱干预联合改良护理干预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口腔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口腔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口腔黏膜状态,减轻口腔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块含漱 口腔护理 白血病 化疗 口腔炎
下载PDF
不同面积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对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关红梅 王会丽 魏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34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面积的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及其对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脾栓塞治疗。治疗组(A组)栓塞面积为60%~80%;对照组(B)组栓塞面积为40%~60%。结果 ... 目的 探讨不同面积的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及其对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脾栓塞治疗。治疗组(A组)栓塞面积为60%~80%;对照组(B)组栓塞面积为40%~60%。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血小板均明显升高;但1年后A组血小板平均值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内患者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大面积脾栓塞治疗ITP与小面积脾栓塞近期疗效相似,但前者疗效更持久、安全.不影响脾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栓塞 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功能
下载PDF
消癌平注射液对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源 倪渐凤 +1 位作者 尹先哲 王淑玲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对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治疗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静脉滴注。干预治疗...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对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治疗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静脉滴注。干预治疗4周后,评价所有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EA、AFU、CA125)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44.8%、7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CA199、CEA、AFU、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除CEA外,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总胆红素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能降低肝癌患者血清标志物含量,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迁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注射液 肝癌 AFP、CA199、CEA、AFU、CA125
下载PDF
连续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焦雪丽 关红梅 +8 位作者 丁现超 田红旗 郭学军 党惠兵 张志彪 徐蕴林 王羽 董秀娟 赵晓武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4期545-549,552,共6页
目的评价连续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初治ITP患者,男53例,女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用法为起始剂... 目的评价连续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初治ITP患者,男53例,女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用法为起始剂量1 mg/kg/d。试验组在应用泼尼松基础上联合应用rhTPO 1.5万U/d×14 d;继之1.5万U,biw,用至90 d。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有效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第8、15,22、30、180 d,试验组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分别为105±91×10~9/L对67±68×10~9/L(P=0.011);164±112×10~9/L对93±68×10~9/L(P=0.000);161±83×10~9/L对115±74×10~9/L(P=0.002);145±64×10~9/L对115±64×10~9/L(P=0.012)和124±54×10~9/L对101±66×10~9/L(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及第90 d,两组血小板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泼尼松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且第15、22、30、90 d,试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应用rh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重症ITP患者,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可减少泼尼松的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素 泼尼松
下载PDF
丹参酮IIA抑制胃癌细胞的阿霉素耐药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源 倪渐凤芳 +2 位作者 刘丽娜 李芳 尹先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08-2214,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耐药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逐步筛选得到耐DOX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自噬相关的标志物;RT-qPCR及Weste...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耐药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逐步筛选得到耐DOX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自噬相关的标志物;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渗透性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结果:根据DOX对不同细胞的IC 50,鉴定出DOX敏感细胞株SNU-719和SNU-601及DOX耐药细胞株SNU-638、SNU-668、SNU-216和SNU-620。同时筛选得到两个耐药株SNU-719R和SNU-601R。丹参酮IIA抑制耐DOX细胞的MRP-1表达。与单用DOX处理组相比,丹参酮IIA与DOX联用能减少SNU-719R及SNU-620细胞的G 2/M期细胞,增加p21表达水平,降低cyclin B1及CDK1的表达水平。另外,与单用DOX处理组相比,丹参酮IIA与DOX联用能增加p53、Bax和LC3B-II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和p62的水平(P<0.05)。结论:丹参酮IIA可抑制胃癌细胞的阿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丹参酮IIA 自噬 细胞凋亡 多柔比星
下载PDF
硼替佐米促进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L428的凋亡
8
作者 陈宛丽 关红梅 王舒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0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对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L428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0、10、30与50 nmol/L)培养L428细胞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L428细胞形态;Hoechst33258染核观察细胞核;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染色试剂盒和Ann...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对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L428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0、10、30与50 nmol/L)培养L428细胞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L428细胞形态;Hoechst33258染核观察细胞核;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染色试剂盒和Annexin V-FITC双染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硼替佐米促使L428细胞出现拉丝、稀疏现象;细胞核出现核固缩和凋亡小体;硼替佐米浓度依赖性抑制L428细胞活力(P<0.05),诱导细胞凋亡(P<0.05);浓度依赖性下调Bcl-2蛋白水平(P<0.05);浓度依赖性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P<0.05)。结论硼替佐米可能通过影响凋亡蛋白的表达促进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L428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L428 凋亡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肺癌细胞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超 尹先哲 关红梅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肺癌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状态良好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1组用100 mg/mL...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肺癌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状态良好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1组用100 mg/mL的黄芪注射液干预,实验2组用200 mg/mL的黄芪注射液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blot检测PI3K/AKT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处理24 h、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与实验2组细胞增殖指数、迁移距离及PI3K、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细胞增殖指数、迁移距离及PI3K、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更低(P<0.05),细胞凋亡指数更高(P<0.05)。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与实验2组GO/G1期比例降低(P<0.05),S期、G2/M期比例升高(P<0.05);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GO/G1期比例更低(P<0.05),S期、G2/M期比例更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抑制肺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正常周期,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黄芪注射液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细胞实验
下载PDF
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观...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司坦唑醇 环孢素A
下载PDF
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董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期18-20,75,共4页
目的:将亚砷酸与沙利度胺联合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4例与B组44例。B组应用沙利度胺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 目的:将亚砷酸与沙利度胺联合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4例与B组44例。B组应用沙利度胺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砷酸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指标、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与B组的45.45%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与B组的40.91%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亚砷酸 沙利度胺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刘冰 王舒 +2 位作者 杨莹 陈宛丽 刘宁洒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6例DLBCL患者,男46例,...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6例DLBCL患者,男46例,女40例,年龄(63.54±7.85)岁,年龄范围为47~80岁,于术中收集DLBCL组织、病灶旁正常淋巴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组织中PCNA、Livin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蛋白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长径、累及淋巴结个数、Ann Arbor分期、骨髓侵犯、中枢神经侵犯、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淋巴结转移患者PCNA、Livin mRN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依据PCNA、Livin mRNA平均值分为高表达者、低表达者,比较不同表达者1年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DLBCL组织中PCNA mRNA(2.46±0.52)及蛋白水平(0.74±0.20)均高于正常淋巴组织[(1.00±0.08)、(0.26±0.05)],Livin mRNA(2.21±0.53)及蛋白水平(0.80±0.23)均高于正常淋巴组织[(1.01±0.07)、(0.3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nn Arbor分期增加,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升高,ECOG评分升高,伴随骨髓侵犯、中枢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PCNA、Livin的mRN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Livin mRNA水平与Ann Arbor分期、骨髓侵犯、中枢神经侵犯、国际预后指数评分、ECOG评分、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CNA高表达者1年生存率[35.6%(16/45)]低于低表达者[82.9%(34/41)],Livin高表达者1年生存率[40.9%(18/44)]低于低表达者[71.4%(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PCNA mRNA及Livin mRNA水平升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NA、Livin表达水平升高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评估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LIVIN 临床病理参数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水平对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孙培卓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2期59-61,66,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对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ITP)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ITP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5名作为...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对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ITP)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ITP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5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其开展血巨细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单疱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对IL-2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巨细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单疱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以及IL-2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巨细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单疱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71%、11.43%、34.29%、14.29%,高于对照组,IL-2水平[(0.37±0.10)μ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巨细胞病毒、EB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降低,IL-2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复发性ITP病毒感染患儿IL-2水平进行检测,可使患儿的疾病感染与免疫状况予以反映,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2 免疫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卓 关红梅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70-473,477,共5页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地西他滨(DAC)治疗,观察组接...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地西他滨(DAC)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扎胞苷(AZ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危险度、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预后危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PCT、ESR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CRP、PCT、ESR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ZA和DAC治疗M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预后危险度、感染指标改善程度、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上升程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AZA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莹 关红梅 +2 位作者 陈宛丽 王舒 刘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HAG化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西...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HAG化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HAG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26.9%,观察组为30.0%,虽然观察组的缓解率较高,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5例次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43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AG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小英 尹仙玉 邢玉平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健... 目的探究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分析并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SE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针对性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肝癌40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红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5260-5260,共1页
目的评价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晚期肝癌,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获得CR4例,PR15例,SD5例,PD16例,DCR 60.0%。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 目的评价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晚期肝癌,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获得CR4例,PR15例,SD5例,PD16例,DCR 60.0%。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神经感觉异常。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肝癌有效,DCR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改良FOLF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40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红梅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老年晚期胃癌,给予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获得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 目的:评价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老年晚期胃癌,给予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获得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0%。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一过性神经感觉异常,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改良FOLF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有效,临床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药物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卡培他宾对紫杉醇等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41例分析
19
作者 关红梅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7期689-690,共2页
目的评价卡培他宾对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宾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9例,进展6例,总有效... 目的评价卡培他宾对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宾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9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39.0%。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骨髓抑制及腹泻等,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卡培他宾对紫杉醇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临床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胞苷/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氟尿嘧啶/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紫杉酚/治疗应用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