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J29.15 tex K竹节纱的纺纱工艺与质量控制
1
作者 詹树改 李延安 魏新阳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对给定的竹节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探讨了竹节纱的工艺设计及质量管理.介绍了JC-SF型智能纺竹节纱装置的原理,对CJ 29.15 tex K竹节纱的竹节粗度、竹节纱线密度、竹节长度、竹节节距、传动比、牵伸倍数、捻度、卷绕螺距及钢领钢丝圈等工... 对给定的竹节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探讨了竹节纱的工艺设计及质量管理.介绍了JC-SF型智能纺竹节纱装置的原理,对CJ 29.15 tex K竹节纱的竹节粗度、竹节纱线密度、竹节长度、竹节节距、传动比、牵伸倍数、捻度、卷绕螺距及钢领钢丝圈等工艺参数的设计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纱装置 竹节长度 竹节节距 牵伸倍数
下载PDF
RSB-D401C型并条机换筒装置的改造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云来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并条机 C型 RSB 改造 装置 瑞士立达公司 二期扩建工程 生产过程
下载PDF
A076型成卷机自动生头装置的改进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岐玉 吴会安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1,共1页
传统的A076型成卷机生头方法有机械自动生头、手动生头和油生头等方式,但都存在着弊端。由于机械自动生头装置存在传动复杂、故障率高、维修困难、维修费用高等缺陷,使用厂家大都改用手动生头或者油生头。手动生头工作效率低,一个人... 传统的A076型成卷机生头方法有机械自动生头、手动生头和油生头等方式,但都存在着弊端。由于机械自动生头装置存在传动复杂、故障率高、维修困难、维修费用高等缺陷,使用厂家大都改用手动生头或者油生头。手动生头工作效率低,一个人只能看管两个头,如果挡车工稍不注意就会使生头过长,造成梳棉机双卷喂人,严重时发生梳棉“噎车”现象损坏针布,再者,如果挡车工精力不集中,极易造成人身事故。油生头准确率低,易造成棉花污染,同时还会造成油料浪费。为了解决现有A076型成卷机生头机构的技术缺陷,我们对成卷机自动生头机构进行了技术改造,拆除了原成卷机左边的全部传动机构,只保留了生头辊、生头板、伞形轮等少数配件,其数量由原来的100件左右减少到20件左右,新增加了气缸和电磁阀等配件,将机械传动生头装置改为气动生头装置,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076型成卷机 装置 传动机构 机械传动 维修费用 技术缺陷 工作效率 人身事故
下载PDF
快速确定细纱成形工艺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昆鹏 徐红学 +1 位作者 杜浩 吴耀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3,共3页
探讨一种快速确定细纱成形工艺的简易方法。采用时间法对管纱成形工艺进行理论推导,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一些参数进行了简化和必要的整合处理,推导出细纱卷绕成形工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络筒速度对细纱卷绕螺距的要求,根据细纱卷绕螺... 探讨一种快速确定细纱成形工艺的简易方法。采用时间法对管纱成形工艺进行理论推导,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一些参数进行了简化和必要的整合处理,推导出细纱卷绕成形工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络筒速度对细纱卷绕螺距的要求,根据细纱卷绕螺距与成形变换齿轮间的关系,提出快速确定细纱成形工艺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了计算与应用过程。认为,该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络筒机速度变化的条件下,迅速计算并配置出相匹配的细纱机卷绕成形工艺。有助于解决细纱卷绕螺距不当造成的络筒机纱管退绕脱圈问题,提高络筒机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绕脱圈 时间法 卷绕螺距 卷绕变换齿轮 棘轮撑齿数
下载PDF
CJ18.2 tex赛络纱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詹树改 武建周 +1 位作者 李延安 魏新阳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6,17,共4页
阐述了赛络纺纱技术的原理,探讨了F1510细纱机改造赛络纺的方法,优选了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配棉条件下,CJ18.2 tex赛络纱的条干、粗细节、强力和毛羽均优于相同线密度的传统环锭纱.
关键词 赛络纱 工艺参数 条干 强力 毛羽
下载PDF
FA002型抓棉机中心圆筒密封胶皮的改进
6
作者 贾奇玉 吴会安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3,共1页
FA002型抓棉机中心圆筒密封胶皮原是固定在圆筒下部,通过与地面摩擦接触,实现密封。在实际生产中,胶皮与地面摩擦易受损或折断,造成密封失效。圆筒内混入的飞花如果不及时清理,圆筒内的辊简易将飞花缠绕成束丝,致使小车轮和抓棉... FA002型抓棉机中心圆筒密封胶皮原是固定在圆筒下部,通过与地面摩擦接触,实现密封。在实际生产中,胶皮与地面摩擦易受损或折断,造成密封失效。圆筒内混入的飞花如果不及时清理,圆筒内的辊简易将飞花缠绕成束丝,致使小车轮和抓棉机运转不良。同时,密封胶皮长期与地面摩擦,磨损较快,且更换费时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失效 抓棉机 圆筒 胶皮 2型 摩擦接触 地面 飞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