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优劣势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建军 李金光 何世凯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2790-2794,共5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丝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的优劣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博乐市博州人民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外、内固定组,每组各54例,分...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丝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的优劣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博乐市博州人民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外、内固定组,每组各54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闭合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近、中期疗效。结果外固定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0.7±5.4)min、(55.1±8.1)m L、(7.6±2.0)d和(82.8±9.5)d,均明显少于内固定组的(70.3±6.6)min、(80.2±9.3)m L、(12.5±2.7)d、(114.5±1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3个月外固定组患肢活动时VAS评分(4.2±0.8)分显著高于内固定组的(3.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台阶三项指标分别为(12.8±1.5)°、(24.1±1.8)°、(2.2±0.4)mm,与外固定组[(9.3±2.0)°、(21.2±2.0)°、(3.0±0.5)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内固定组上述指标(13.5±1.6)°、(24.9±2.3)°、(0.8±0.4)mm也与外固定组[(11.2±2.1)°,(22.7±2.5)°,(1.4±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固定组主动屈伸、桡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及手握、捏力与健侧百分比[(77.7±5.5)%、(68.4±4.9)%、(80.6±5.0)%、(73.3±5.4)%、(79.5±5.9)%]均显著优于外固定组[(62.4±5.1)%、(59.5±5.3)%、(65.8±5.8)%、(57.8±6.1)%、(6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外固定组优良率为62.96%(34/54),与内固定组的70.37%(38/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6%(7/54)、11.11%(6/54),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丝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患者基础情况、经济条件及具体伤情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螺丝内固定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建军 肖东 +1 位作者 李金光 艾山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9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伤椎改善情况(包括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后凸cobb’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对照组(69.8%),疗效更突出(P<0.05)。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发现两患者术后1个月在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后凸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显著低于对照组(11.6%),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胸腰段骨折 安全性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与小切口复位弹性钉在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军 李金光 恩哈木江.胡达拜尔地 《微创医学》 2016年第5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与小切口复位弹性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手法闭合复位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切口复位弹性钉治疗。治疗后进行3个月...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与小切口复位弹性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手法闭合复位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切口复位弹性钉治疗。治疗后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弹性钉治疗儿童股骨干股骨具有创口小、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短、愈合时间短等特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股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小切口弹性钉复位 疗效
下载PDF
四肢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持续应用VDS治疗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军 恩哈木江.胡达拜尔地 李金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7期2177-2178,共2页
目的探讨四肢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持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DS)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四肢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5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换药后Ⅱ期植皮,研究组回植术后持续应用VD... 目的探讨四肢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持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DS)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四肢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5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换药后Ⅱ期植皮,研究组回植术后持续应用VD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植皮存活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75.86%,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24%vs.48.28%,3.45%vs.20.69%,0.00%vs.17.24%,P<0.05)。研究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4.2±0.6)次vs.(17.9±3.5)次,(15.4±3.1)d vs.(34.8±5.4)d,(10214.5±2354.1)元vs.(18987.5±3256.4)元,P<0.05]。结论四肢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应用VDS治疗可有效提高植皮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皮肤 撕脱伤 回植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张建军 恩哈木江.胡达拜尔地 李金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远期关节功能评价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总有效率为84.37%,高于对照组的51.52%(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远期关节功能恢复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患者对手术可耐受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