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乐市2000~2010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1
作者 戴文玉 吴海嫣 巴音花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3期141-142,共2页
为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2000年我市实施"两纲"即《博乐市妇女发展纲要》和《博乐市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包括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要求降至80/10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90%,农村60%;住院分娩率达65%,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等在... 为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2000年我市实施"两纲"即《博乐市妇女发展纲要》和《博乐市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包括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要求降至80/10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90%,农村60%;住院分娩率达65%,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等在内的22项国家及省级指标,为按期完成指标,不断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围产保健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博乐市 死亡分析 妇女发展纲要 孕产妇保健 高危孕产妇 保健水平 工作质量
下载PDF
博乐市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汪澎 王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8期178-179,共2页
目的了解博乐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种类,进一步制定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015年博乐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博乐市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3.83/万,与2011年77.56/万,下降了23.7个万分点,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性别无明显差... 目的了解博乐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种类,进一步制定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015年博乐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博乐市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3.83/万,与2011年77.56/万,下降了23.7个万分点,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性别无明显差异;出生缺陷的分类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无脑畸形、肢体短缩、唇腭裂、齐膨出及其他等6类,其中前3位:先天性心脏病、无脑畸形、肢体短缩。结论通过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普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孕前正确服用叶酸片,提高叶酸服用依从率,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产前B超筛查技术等措施,博乐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遏制,且顺位发生明显变化。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各项措施,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产儿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博州少数民族孕妇孕期保健认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齐齐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博州少数民族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博州少数民族妊娠并生产的97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70例)与对照组(400例),对照组孕妇孕期仅进行过常规孕检,观察组孕检同时定期接受孕期保健知识教... 目的研究博州少数民族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博州少数民族妊娠并生产的97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70例)与对照组(400例),对照组孕妇孕期仅进行过常规孕检,观察组孕检同时定期接受孕期保健知识教育,探讨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及行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态度及行为拥有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应多进行知识宣教,提升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孕期保健知识 认知度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探讨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巧英 其其克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3期198-19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和传统自然分娩模式的区别,探讨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8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自然... 目的通过对比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和传统自然分娩模式的区别,探讨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8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自然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改良自然分娩模式进行生产。对比两组产妇生产中的产痛、会阴损伤、和剖宫产率,探讨分析改良自然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生产过程中产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娩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11%,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8.42%的剖宫产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自然分娩模式不仅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而且,可以有效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自然分娩模式 传统自然分娩模式 初产妇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影响新疆边远地区出生缺陷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海嫣 杨新林 乔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384-385,共2页
了解影响新疆边远地区出生缺陷的因素分析。选择博乐市2007年至2012年71例出生缺陷儿的详细资料,分析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居住区的不同有关,而与孕妇的族别、婴儿性别无关。
关键词 出生缺陷 文化程度 居住区
下载PDF
红核妇洁洗液对某区妇女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聂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5期190-190,共1页
目的通过调查发现新疆博乐地区农村妇女阴道炎的发病率较高,利用红核妇洁洗液阴道冲洗及外阴擦洗后以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前来参加妇女病普查的汉族及维族妇女,各随机选取汉族妇女534名和维族妇女354名共888名妇女... 目的通过调查发现新疆博乐地区农村妇女阴道炎的发病率较高,利用红核妇洁洗液阴道冲洗及外阴擦洗后以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前来参加妇女病普查的汉族及维族妇女,各随机选取汉族妇女534名和维族妇女354名共888名妇女,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及阴道上1/3处分泌物涂片检查进行常规分析、查找白假丝酵母菌菌丝、滴虫和线索细胞检测。取标本前无阴道灌洗及上药。对其中清洁度Ⅲ°和Ⅳ°的320名妇女利用红核妇洁洗液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果维族与汉族妇女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较差,利用红核妇洁洗液对比治疗后,发现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维族妇女 汉族妇女 清洁度 阴道炎 红核妇洁洗液
下载PDF
益生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安静 杨巧英 《新疆医学》 2017年第6期652-653,647,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出生,家长一方或双方有严重过敏史的新生儿120例,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将两组新生儿平均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常规喂养,即母乳或混合喂养,...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出生,家长一方或双方有严重过敏史的新生儿120例,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将两组新生儿平均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常规喂养,即母乳或混合喂养,同时添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患儿在治疗6个月;B组:常规喂养,不添加任何微生态制剂。于24月龄时随访新生儿过敏症状,并检测IgG抗体阳性率及IgE抗体水平。结果 A组应用双歧杆菌组新生儿24月龄阶段过敏性湿疹、腹泻及鼻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IgG、IgE抗体阳性情况比较A组的IgG抗体阳性率及血清总IgE抗体水平均明显低B组,P<0.05。结论益生菌能够对免疫进行调节,减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变态反应 新生儿 IGG抗体 IGE抗体
下载PDF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莫玉华 刘兴华 +1 位作者 李静 亚力坤.阿布力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我院2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5月17日至2016年12月17日,并将膝关节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CT检查),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检查),对...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我院2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5月17日至2016年12月17日,并将膝关节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CT检查),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阳性例数为95例,阴性例数为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采用核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 CT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7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安静 夏.吐尔巴依尔 《新疆医学》 2016年第10期1338-1339,共2页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我国小儿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好发于6个月~5岁婴幼儿期。有统计显示该婴幼儿期患病率达12.6%~,严重者可导致小儿的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
关键词 小儿缺铁性贫血 临床治疗 生长发育缓慢 运动功能障碍 婴幼儿期 免疫力低下 常见疾病
下载PDF
产科护理管理中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巧英 林安静 《新疆医学》 2017年第3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引入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妇26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护理,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为(24.6±5.2)h,明显早...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引入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妇26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护理,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为(24.6±5.2)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48.1±8.5)h,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73,P<0.05;两组产妇7天内泌乳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4.45,P<0.05;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比较,观察组为75.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6%,明显差异,χ~2=12.32,P<0.01。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引入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初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及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均有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指导路径 初始泌乳时间 泌乳量 母乳喂养成功率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行B超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新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行B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78例,检测78例孕妇的子宫下段厚度,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作对比。结果:78例孕妇均成功接受了B超检查,发现46...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行B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78例,检测78例孕妇的子宫下段厚度,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作对比。结果:78例孕妇均成功接受了B超检查,发现46例是Ⅰ级瘢痕(经阴道分娩的35例,成功率为76.1%)、23例是Ⅱ级瘢痕(经阴道分娩的15例,成功率为65.2%)、9例是Ⅲ级瘢痕(均进行了二次剖宫产手术)。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行B超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为孕妇生产提供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 B超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张海强 林文静 《新疆医学》 2014年第1期73-74,共2页
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时期腹泻病中最常见的,其中轮状病毒是最重要的病原,常呈散发或小流行,目前尚无特效药。我们对2012年8月-2013年6月门诊的126例,婴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 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时期腹泻病中最常见的,其中轮状病毒是最重要的病原,常呈散发或小流行,目前尚无特效药。我们对2012年8月-2013年6月门诊的126例,婴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婴幼儿时期 妈咪爱 疗效观察 治疗 临床 轮状病毒 枯草杆菌
下载PDF
浅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艳玲 王玉秀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妇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取宫颈分泌物检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妇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取宫颈分泌物检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本次有51.4%宫颈糜烂,20.3%宫颈肥大,16.2%宫颈腺体囊肿,8.1%宫颈息肉,4.1%宫颈内膜炎;74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占74.3%,高于<50岁组25.7%;非城镇者占73.0%,高于城镇者27.0%;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占85.1%,高于未放置者14.9%;体力劳动者占75.7%,高于非体力劳动者24.3%;人工流产次数≥2次者占71.6%,<2次者28.4%。以上对比均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主要特征为宫颈糜烂,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放置宫内节育器、体力劳动、农村环境及流产次数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14
作者 何玲 杨新林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0期141-141,共1页
通过对临床22例新生儿的护理观察,发现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都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临床上对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控制减轻其疼痛。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高危妊娠孕产妇风险管理及分级预警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齐齐克 肖丽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4-0188,共5页
探究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风险管理及分级预警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象:高危妊娠孕产妇共559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2018年1-12月280人)与 观察组(风险管理结合分级预警2019年1-12月279人),对比两组... 探究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风险管理及分级预警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象:高危妊娠孕产妇共559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2018年1-12月280人)与 观察组(风险管理结合分级预警2019年1-12月279人),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母婴结局;生活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新生儿出生后1、5min分别评估的Apgar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更高,两组之间的上述指标差异均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高危妊娠孕产妇风险管理以及分级预警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母婴结局,并提升孕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孕产妇 风险管理 分级预警 遵医行为 母婴结局 生活质量 新生儿Apgar评分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表达同源盒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性分析
16
作者 刘久英 宋晓婕 +1 位作者 王琳 戴文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中部地区人群中造血干细胞表达同源盒(HHEX)基因多态性与G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GDM患者311例(GDM组)和正常糖耐量的孕妇345名(GNGT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结果GDM组TG、FP... 目的探讨我国中部地区人群中造血干细胞表达同源盒(HHEX)基因多态性与G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GDM患者311例(GDM组)和正常糖耐量的孕妇345名(GNGT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结果GDM组TG、FPG以及HbA1c水平均高于GNGT组(P<0.05)。HHEX基因SNP位点rs5015480基因型(CC、CT、TT)及等位基因频率与G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3,P=0.022;χ2=5.803,P=0.016),携带CC基因型人群GDM的风险比其他基因型风险高(OR3.899,95%CI1.808~8.409)。而SNP位点rs1111875基因型(GG、GA、AA)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G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51,P=0.207;χ2=1.671,P=0.196)。SNP位点CC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t=2.401,P=0.027);不同基因型HDL-C,LDL-C、F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EX基因SNP位点rs5015480与GDM的易感性相关,且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TG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造血干细胞表达同源盒基因 易感性
原文传递
孕妇血清AFP、F-βhCG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与神经管缺陷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红 曹铭 +2 位作者 李冰 李玉霞 周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简称AFP)、血清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简称F-βhCG)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与神经管缺陷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 目的探讨分析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简称AFP)、血清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简称F-βhCG)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与神经管缺陷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2210例,所有孕妇均接受血清AFP、血清F-βhCG检测,然后再与孕妇的一般资料如孕周、年龄及体重等的相结合,通过随机分析软件来得到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和发生神经管缺陷的风险。结果本次研究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2210例当中,共筛查高危孕妇98例(4.4%);其中,NTD高危:35例,18三体综合征高危:11例,21三体综合征高危:52例。(P>0.05)。<35岁年龄段筛查得到的高危风险比例低于≥35岁年龄段(P<0.05)。随着妊娠孕周的不断增加,低危风险孕妇血清AFP水平逐渐增加,而血清F-βhCG水平逐渐降低;不同孕周下的孕妇在血清AFP水平和血清F-βhCG水平方面差异显著(P<0.05)。63例染色体高危孕妇当中,有60例(95.2%)接受进一步的羊水穿刺检查,共确诊4例,全部为染色体异常,在确诊之后即引产,异常率为6.7%。35例NTD高危孕妇当中,有26例接受羊水穿刺检查,共确诊1例,异常率为3.8%。结论在孕妇妊娠中期联合检测孕妇血清AFP、血清F-βhCG,对预测及筛查胎儿是否出现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分娩缺陷新生儿的风险及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AFP水平 血清F-βhCG水平 产前筛查 染色体异常 神经管缺陷
原文传递
胎儿出生缺陷与妇女血清叶酸水平、Hcy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红 李冰 +1 位作者 赵雪 周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5期631-633,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出生缺陷与妇女血清叶酸水平、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住院分娩及产前检查没有合并不良妊娠32例孕妇为A组,同期住院合并不良妊娠32例孕妇为B组,健康体检34例育龄女性为C组。分析三组叶酸、Hcy水平、... 目的探讨胎儿出生缺陷与妇女血清叶酸水平、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住院分娩及产前检查没有合并不良妊娠32例孕妇为A组,同期住院合并不良妊娠32例孕妇为B组,健康体检34例育龄女性为C组。分析三组叶酸、Hcy水平、叶酸与血清Hcy水平相关性。结果A组与C组Hcy水平没有明显区别(P>0.05),三组叶酸、Hcy水平存在明显区别,A组叶酸水平低于C组,B组叶酸水平低于C组和A组(P<0.05);正常非孕组及正常妊娠组叶酸、Hcy水平异常率低于不良妊娠组(P<0.05)。正常非孕组没有胎儿异常出现,只有实验室辅助检查出现叶酸、Hcy异常;年龄及Hcy水平上升,FA水平下降为不良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叶酸补充前,两组Hcy水平存在明显区别(P<0.05),叶酸补充后,两组Hcy水平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孕晚期及孕中期,Hcy水平明显升高,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血清叶酸水平、Hcy水平早期检测,可对不良妊娠高危人群及时发现,为敏感度较高预测指标,可根据血清叶酸水平、Hcy水平检测结果,对叶酸及时补充,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和妊娠并发症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对预后改善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血清叶酸及Hcy水平检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出生缺陷 血清叶酸水平 HCY水平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产程活跃期中不同剂量间苯三酚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代富晓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S2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51例)、第二组(49例)、第三组(50例),第一组产妇取40 mg间苯三酚干预,第二组产妇...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51例)、第二组(49例)、第三组(50例),第一组产妇取40 mg间苯三酚干预,第二组产妇取80 mg间苯三酚干预,第三组产妇取120 mg间苯三酚干预,比较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宫口开大、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指标。结果 1第三组产妇的产程活跃期明显短于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一组、第二组相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给药40 min后,三组产妇在宫口开大上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并无太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期间使用间苯三酚,可促使产程缩短,控制产后出血量,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产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产程活跃期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盐酸哌替啶和地西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巴音华 王红琳 《地方病通报》 2010年第5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盐酸哌替啶 地西泮 人工流产术 止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