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彬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117-120,共4页
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受损,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其中急性脑梗死的占比较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标主要为改善脑部血流、减少缺血损伤。然而,传统治疗由于治疗时间窗口狭窄、潜在出血风险较高,导致应用受限,长期应用临床效果... 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受损,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其中急性脑梗死的占比较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标主要为改善脑部血流、减少缺血损伤。然而,传统治疗由于治疗时间窗口狭窄、潜在出血风险较高,导致应用受限,长期应用临床效果不理想。丁苯酞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化学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对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早期进展性卒中诊断与病因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耿学川 盖红 杜继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95-96,共2页
早期进展在缺血性卒中中较为常见,其潜在的发病机制仍不太明确,国外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性加重是由于梗死本身机制的作用,最终引起缺血半暗带和缺血区周围正常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的结果。
关键词 进展性卒中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耿学川 高彬 郑玉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期13-14,1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每组36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平衡试验计时、眩晕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181,P=0.041)。治疗后,2组V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计时平衡试验计时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眩晕频次均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起效快,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临床效果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联合Gufoni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耿学川 郑玉莲 杜继臣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862-865,共4页
目的:评估并探讨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FPP法)联合Gufoni法在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以及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的研究方法纳入80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 目的:评估并探讨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FPP法)联合Gufoni法在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以及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的研究方法纳入80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1天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第2天应用滚转试验(Roll-test)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未痊愈者再采用Gufoni法进行手法复位1次,复位结束30 min后采用Roll-test评估两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疗效。结果: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比较,单纯药物治疗治愈率15%,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治愈率55%,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治疗两组间未痊愈者,再行Gufoni法复位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间复位Gufoni治愈率分别是58.8%和9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经过改良型FPP法治疗后,再行Gufoni法复位治疗有更显著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向地性眼震 复位治疗 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 Gufoni法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耿学川 李春花 +2 位作者 闫廷生 赵晓红 周永利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方法 检测7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3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gM,IgG抗体及hsCRP水平,比较脑卒中组与对照组Hp感...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方法 检测7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3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gM,IgG抗体及hsCRP水平,比较脑卒中组与对照组Hp感染率及脑卒中组IgM(+)亚组与IgM(-)亚组hs-CRP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gM,IgG抗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脑卒中组IgM(+)亚组hs-CRP水平高于IgM(-)亚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介导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促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幽门螺杆菌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盖红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拟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1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进行CTP、CTA检查。记录灌注异常区及健侧相...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拟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1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进行CTP、CTA检查。记录灌注异常区及健侧相应区域(对照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评价血管狭窄程度;以临床综合诊断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P联合CTA诊断AIS符合率。结果梗死区和半暗带CBV、CBF均明显低于对照区,且梗死区CBV、CBF显著低于半暗带(P<0.05);梗死区和半暗带MTT、TTP均明显高于对照区,且梗死区MTT、TTP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CTP联合CTA诊断AI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54%、90.32%、87.41%。结论CTP可定量检测脑部血液灌流情况,区分梗死区和半暗带,CTA可准确检测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CTP联合CTA检测诊断AIS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继发于脑出血的良性位置性眩晕1例
7
作者 耿学川 王忠功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9期61-62,共2页
良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常见的周围前庭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短暂性旋转感觉,常与头部位置改变相关,可伴严重的恶心、呕吐,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查体伴有典型眼震为特征。多数耳石症是原发性或特发性,少部分是继发于头部创伤... 良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常见的周围前庭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短暂性旋转感觉,常与头部位置改变相关,可伴严重的恶心、呕吐,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查体伴有典型眼震为特征。多数耳石症是原发性或特发性,少部分是继发于头部创伤、内耳疾病等情况,诊断主要依靠诱发试验激发的特征性眼震,区分受累的半规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良性位置性眩晕 眼球震颤 改良型手法复位
下载PDF
以八个半综合征为表现的脑桥腔隙性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耿学川 万志荣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5期56-57,共2页
八个半综合征属于临床上非常罕见的脑干综合征,表现为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同侧第七对颅神经受损的组合。认识和掌握这类综合征,有利于减少误诊,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现分析以八个半综合征为表现的脑桥腔隙性梗死1例资料如下:1病历摘要1.1... 八个半综合征属于临床上非常罕见的脑干综合征,表现为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同侧第七对颅神经受损的组合。认识和掌握这类综合征,有利于减少误诊,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现分析以八个半综合征为表现的脑桥腔隙性梗死1例资料如下:1病历摘要1.1一般资料患者男,63岁,主因“头晕3天,走路不稳1天”于2020年2月23日入院。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左侧蝉鸣样耳鸣,无视物旋转及视物不全,无明显听力下降,无言语不清,无口角歪斜及流涎,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感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活动障碍 言语不清 口角歪斜 视物旋转 颅神经受损 临床诊断与治疗 听力下降 感觉异常
下载PDF
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耿学川 郑玉莲 +1 位作者 杜继臣 纪金明 《系统医学》 2021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60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患者,所有纳入对象均采用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 目的探究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60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患者,所有纳入对象均采用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进行干预,分析治疗有效率以及干预1个月后眩晕症状、生活质量(QO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经Barbecue法复位后,眼震消失的患者共54例,成功率可达90.00%;治疗后1d复查,前1 d复位失败的6例患者经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治疗后,眼震消失的患者共3例,成功率可达93.33%。治疗后1个月后,眩晕症状控制Ⅰ级60例(100.00%),无Ⅱ级、Ⅲ级患者,代表眩晕症状均消除。治疗后1个月,躯体状态评分为(22.9±1.2)分、情感职能评分为(22.0±1.0)分、心理功能评分为(21.8±0.2)分、社会功能为(21.4±0.3)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躯体状态评分的(16.8±1.1)分、情感职能评分的(16.9±1.0)分、心理功能的(17.2±1.0)分、社会功能的(16.7±1.2)分,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8、6.125、5.178、5.124,P<0.05)。结论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becue法 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 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初志飞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0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运用于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4月纳入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6例。研究组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对照组选择阿替普酶,比较两组用药...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运用于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4月纳入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6例。研究组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对照组选择阿替普酶,比较两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用药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QOL(生存质量)、改良Rankin评分,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4.78%高出对照组65.22%(P<0.05)。用药前两组的NIHSS、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21.7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的效果突出,增强神经功能,提升生存质量,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出血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金芝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博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这112例患者分为甲组以及乙组,各56例。对甲... 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博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这112例患者分为甲组以及乙组,各56例。对甲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来对乙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在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比甲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死偏瘧 康复训练 影响
下载PDF
OSAS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相关研究
12
作者 吕欣欣 张志鹏 +1 位作者 王硕 王斐颢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897-7904,共8页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招募通过睡眠脑电图测定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22例打鼾患者为实验组及17例睡眠正常者...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招募通过睡眠脑电图测定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22例打鼾患者为实验组及17例睡眠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研究,获得研究对象的年龄、BMI、血压、颈围、腹围等基本资料,利用血管内皮检测仪测定肱动脉基础内径(D0)、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D2)。根据公式: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比(flow mediated dilatation, FMD) = [(D1 − D0)/D0] × 100%,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比(nitroglycerin induced dilatation, NID) = [(D2 − D0)/D0] × 100%分别计算血流介导的和口服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径扩张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影响该血管直径变化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两组在肱动脉基础内径和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服用硝酸甘油后内径变化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两组间的AHI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将内皮细胞功能与AHI做相关研究,结果显示:AHI与内皮功能存在相关性,且AHI越高,FMD和NID的值越低。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性病变,且随着AHI指数的增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脑电图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经典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一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玉英 盖红 +4 位作者 温冰 林鹏飞 戴廷军 李伟 焉传祝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7-649,共3页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neuronalceroidlipofilscinoses,NCLs)是一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智能的减退、视力下降及顽固性癫痫发作,多数患者在儿童期起病,少见于成人.临床上往往按...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neuronalceroidlipofilscinoses,NCLs)是一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智能的减退、视力下降及顽固性癫痫发作,多数患者在儿童期起病,少见于成人.临床上往往按照起病年龄和临床特征出现的顺序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 青少年型 神经系统变性病 溶酶体贮积病 临床特征 主要表现 癫痫发作 视力下降
原文传递
脑腱黄瘤病18例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分析
14
作者 田聪 初志飞 +5 位作者 张同霞 赵冰 赵秀鹤 赵翠萍 焉传祝 赵玉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7-1226,共10页
目的分析脑腱黄瘤病(CTX)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TX患者的发病及确诊年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等临床及分子遗传... 目的分析脑腱黄瘤病(CTX)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TX患者的发病及确诊年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等临床及分子遗传学资料。结果最终共纳入18例CTX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起病年龄为10(6,29)岁,最小3岁,最大32岁;起病至确诊时间为19.00(8.75,24.25)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35年。18例患者中有16例伴有痉挛性瘫痪的症状及体征,9例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和周围神经病,8例患者有小脑性共济失调,3例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3例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仅有2例患者有癫痫发作。在非神经系统症状中,9例患者有跟腱黄瘤,其中1例伴有髌腱黄瘤;8例患有青少年白内障,6例患者自幼出现慢性腹泻。对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其中15例患者存在小脑齿状核受累,10例存在皮质脊髓束受累,头颅MRI阴性者2例。对14例患者行神经传导及针极肌电图检查,其中9例表现为运动或运动感觉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8例患者共检出17种CYP27A1基因变异,以c.1420C>T和c.1263+1G>A最为常见。结论痉挛性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腱黄瘤及青少年白内障是CTX的典型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改变以小脑齿状核和皮质脊髓束受累为主,部分患者缺乏上述典型特征。c.1420C>T和c.1263+1G>A是本队列的热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瘤病 脑腱性 临床表现 CYP27A1基因 代谢疾病 胆固醇代谢
原文传递
抗Hu、Yo抗体双重阳性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延磊 陈金波 +8 位作者 马贺 陈宏亮 宋晓文 李红 鹿树军 苏毅鹏 胡耀芝 李聪 耿学川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一组与肿瘤相关的影响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肌肉系统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累及大脑边缘叶系统则表现为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早期识别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有一定困难,因为导致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肿瘤...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一组与肿瘤相关的影响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肌肉系统的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累及大脑边缘叶系统则表现为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早期识别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有一定困难,因为导致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肿瘤常常无症状或隐匿,且单次相关抗体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在此,我们报道1例抗Hu、Yo抗体双重阳性的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一步分析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边缘叶脑炎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与阿加曲班联合用于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刘璐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93-96,共4页
分析阿司匹林与阿加曲班联合用于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进行阿司匹林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于对照组(P<0.... 分析阿司匹林与阿加曲班联合用于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进行阿司匹林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阿加曲班联合用于脑梗死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加曲班 脑梗死 治疗疗效 治疗安全性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及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17
作者 刘璐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88-92,共5页
探究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1~2022.12患者94例,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包括47例患者,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神经功能损伤及日常生活能力更优,生活质量与炎性... 探究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1~2022.12患者94例,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包括47例患者,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神经功能损伤及日常生活能力更优,生活质量与炎性水平更为显著,凝血功能均更卓越(P<0.05),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及替罗非班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 进展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