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人工合成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的骨诱导能力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硕
甘少磊
+4 位作者
谢惠敏
任卫卫
李南
宋光泽
韦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309-3316,共8页
背景:根据骨形态发生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诱导成骨的核心功能区,课题组采用人工固态合成法合成了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Ⅰ与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目的:初步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在动物体内的骨诱导...
背景:根据骨形态发生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诱导成骨的核心功能区,课题组采用人工固态合成法合成了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Ⅰ与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目的:初步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在动物体内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7组,分别在臀部肌肉内植入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及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植入后3,5周进行X射线、CT及组织学检测,观察7组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载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植入后3,5周的局部成骨均高于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组,说明两种多肽均具有一定的诱导成骨能力,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效果更强;植入5周后,载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成骨效果高于载0.2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组(P<0.05);载0.4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与载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成骨效果无差异,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的诱导成骨能力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骨形态发生蛋白
活性多肽
骨诱导
骨修复材料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堃
张余
任卫卫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LA)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人工骨修复材料,该文简要介绍HA/PLA复合材料的优点、制备、界面组织结构以及相关实验研究等最新进展。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乳酸
聚合物
骨代用品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MP活性多肽复合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硕
谢惠敏
+4 位作者
甘少磊
任卫卫
陈秉耀
张增亮
韦兴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0-287,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BMPIII与BMPIV活性多肽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情况,来评价两种多肽在动物体内骨诱导能力;并与已检测BMPI0.4 g/L浓度进行对比,以选出最优多肽组及浓度。方法应用随机...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BMPIII与BMPIV活性多肽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情况,来评价两种多肽在动物体内骨诱导能力;并与已检测BMPI0.4 g/L浓度进行对比,以选出最优多肽组及浓度。方法应用随机抽签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A、B、C、D、E、F、G、H组),每组6只。将2种多肽的三种不同浓度(0.2 g/L、0.4 g/L、0.8 g/L的BMPIII和0.2 g/L、0.4 g/L、0.8 g/L的BMPIV)分别与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ydroxyapatite and poly lactic acid,HA/PLA)组成复合材料植入大鼠臀部肌肉浅层,A、B、C、D、E、F组;将0.4 g/L浓度BMPI多肽与HA/PLA组成的复合材料植入的实验对照为G组,仅植入HA/PLA框架材料空白对照为H组。术后3周摄背部正位X线片;术后5周时进行X线、CT照射。并于术后3周、5周分别取出标本,采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应用Masson染色评分并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大鼠术后5周的成骨特性。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期间,动物饮食、活动良好,伤口愈合良好,全部存活。植入材料各组硬度均增加。(1)X线检查:术后3周,手术植入多肽材料部位均有轻度模糊显影区,其中C、F组显影明显;术后5周,A、D组植入区内有较浅显影,B、E、G组有较浅较大显影,C、F组显影较明显;H组未见明显显影。(2)CT显示:除A、D组可见较模糊低密度显影外,B、C、E、F、G组均显影明显,H组未见显影。(3)HE染色:植入多肽材料的各组术后3周可见少量成骨细胞长入多孔材料,贴附于孔壁;术后5周材料部分降解,其中B、C、E、F、G组有较多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形成,H组框架材料分解极少。(4)Masson染色:术后3周,A、D组在降解材料周围仅有少量软骨胶原形成,且B、C组和E、F组软骨胶原量分别明显多于A组和D组,G组蓝色面积较小,H组降解材料周围软骨胶原极少;术后5周,植入多肽材料的各组蓝色面积明显多于术后3周,H组降解材料周围软骨胶原较少,仅见少量蓝色软骨胶原形成。(5)Masson评分:B、C、E、F组分别为(2.22±0.45)分、(2.44±0.3)分、(2.28±0.25)分、(2.44±0.35)分均明显大于A组(1.06±0.39)分、D组(0.72±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E、F组各组间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评分(2.67±0.30)分较B、E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评分最少,为(0.222±0.27)分。结论 BMPIII与BMPIV两种活性多肽人工复合材料均具有骨诱导能力;0.4 g/L和0.8 g/L浓度骨诱导能力较0.2 g/L浓度大;0.4 g/L BMPI骨诱导能力较BMPIII与BMPIV大,更适于成为骨诱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S
活性多肽
骨修复材料
异位成骨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种人工合成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的骨诱导能力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硕
甘少磊
谢惠敏
任卫卫
李南
宋光泽
韦兴
机构
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309-3316,共8页
文摘
背景:根据骨形态发生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诱导成骨的核心功能区,课题组采用人工固态合成法合成了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Ⅰ与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目的:初步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Ⅱ在动物体内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7组,分别在臀部肌肉内植入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及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植入后3,5周进行X射线、CT及组织学检测,观察7组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载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植入后3,5周的局部成骨均高于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组,说明两种多肽均具有一定的诱导成骨能力,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效果更强;植入5周后,载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成骨效果高于载0.2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载0.2,0.4,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组(P<0.05);载0.4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与载0.8 g/L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组成骨效果无差异,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Ⅰ的诱导成骨能力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多肽Ⅱ。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骨形态发生蛋白
活性多肽
骨诱导
骨修复材料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Keywords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Peptides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堃
张余
任卫卫
机构
北京
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
出处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1957)
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重点项目(BWS11C065)
+2 种基金
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面上课题(CWS11C268)
广东省矫形技术与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2011]233-32)
北京市科委2012生命科学领域前沿技术培育项目
文摘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LA)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人工骨修复材料,该文简要介绍HA/PLA复合材料的优点、制备、界面组织结构以及相关实验研究等最新进展。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乳酸
聚合物
骨代用品
生物相容性材料
Keywords
Hydroxyapatides
Lactic acid
Polymers
Bone substitutes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分类号
TB39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MP活性多肽复合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硕
谢惠敏
甘少磊
任卫卫
陈秉耀
张增亮
韦兴
机构
解放军医学院
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0-287,共8页
文摘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BMPIII与BMPIV活性多肽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情况,来评价两种多肽在动物体内骨诱导能力;并与已检测BMPI0.4 g/L浓度进行对比,以选出最优多肽组及浓度。方法应用随机抽签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A、B、C、D、E、F、G、H组),每组6只。将2种多肽的三种不同浓度(0.2 g/L、0.4 g/L、0.8 g/L的BMPIII和0.2 g/L、0.4 g/L、0.8 g/L的BMPIV)分别与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ydroxyapatite and poly lactic acid,HA/PLA)组成复合材料植入大鼠臀部肌肉浅层,A、B、C、D、E、F组;将0.4 g/L浓度BMPI多肽与HA/PLA组成的复合材料植入的实验对照为G组,仅植入HA/PLA框架材料空白对照为H组。术后3周摄背部正位X线片;术后5周时进行X线、CT照射。并于术后3周、5周分别取出标本,采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应用Masson染色评分并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大鼠术后5周的成骨特性。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期间,动物饮食、活动良好,伤口愈合良好,全部存活。植入材料各组硬度均增加。(1)X线检查:术后3周,手术植入多肽材料部位均有轻度模糊显影区,其中C、F组显影明显;术后5周,A、D组植入区内有较浅显影,B、E、G组有较浅较大显影,C、F组显影较明显;H组未见明显显影。(2)CT显示:除A、D组可见较模糊低密度显影外,B、C、E、F、G组均显影明显,H组未见显影。(3)HE染色:植入多肽材料的各组术后3周可见少量成骨细胞长入多孔材料,贴附于孔壁;术后5周材料部分降解,其中B、C、E、F、G组有较多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形成,H组框架材料分解极少。(4)Masson染色:术后3周,A、D组在降解材料周围仅有少量软骨胶原形成,且B、C组和E、F组软骨胶原量分别明显多于A组和D组,G组蓝色面积较小,H组降解材料周围软骨胶原极少;术后5周,植入多肽材料的各组蓝色面积明显多于术后3周,H组降解材料周围软骨胶原较少,仅见少量蓝色软骨胶原形成。(5)Masson评分:B、C、E、F组分别为(2.22±0.45)分、(2.44±0.3)分、(2.28±0.25)分、(2.44±0.35)分均明显大于A组(1.06±0.39)分、D组(0.72±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E、F组各组间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评分(2.67±0.30)分较B、E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评分最少,为(0.222±0.27)分。结论 BMPIII与BMPIV两种活性多肽人工复合材料均具有骨诱导能力;0.4 g/L和0.8 g/L浓度骨诱导能力较0.2 g/L浓度大;0.4 g/L BMPI骨诱导能力较BMPIII与BMPIV大,更适于成为骨诱导材料。
关键词
BMPS
活性多肽
骨修复材料
异位成骨
Keywords
BMPs
Active polypeptide
Bone repair material
Ectopic bone formation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人工合成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多肽的骨诱导能力
王硕
甘少磊
谢惠敏
任卫卫
李南
宋光泽
韦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胡堃
张余
任卫卫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BMP活性多肽复合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在大鼠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王硕
谢惠敏
甘少磊
任卫卫
陈秉耀
张增亮
韦兴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