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支具及足底楔形垫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冯法博 程立明 郭万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0-1084,共5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丢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是膝关节炎症中最常见的病因。据文献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丢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是膝关节炎症中最常见的病因。据文献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不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楔形 足底 患者 治疗效果 下肢力线 非药物治疗 力学作用 力矩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启栋 刘朝晖 +4 位作者 程立明 曹三利 徐广春 路玉峰 郭万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73-3080,共8页
背景:目前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何种镇痛方法的效果差异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和患者自控静... 背景:目前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何种镇痛方法的效果差异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研究数据,采用RevMan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术后24,48h静息和活动时的目测类比评分、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嗜睡等镇静过度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与结论: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9篇,样本共计952膝,股神经阻滞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分别为481膝和471膝。荟萃分析加权后,股神经阻滞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相比,术后24,48h静息和活动目测类比评分均较低(P<0.05),无论是单次股神经阻滞还是连续股神经阻滞,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股神经阻滞术后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低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0.05)。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股神经阻滞镇痛,无论是镇痛效果还是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且股神经阻滞镇痛患者满意度较高。但二者间的比较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循证医学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镇痛 股神经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目测类比评分 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94膝的中短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郭万首 张启栋 +2 位作者 刘朝晖 程立明 李子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7例(94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7例(94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关节力线等进行评估分析,分析单髁关节置换临床效果、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4年(6个月~7年),返修2例,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HSS评分由术前61.05分增至92.67分,优良率达92%。VAS评分由术前6.46分降至2.80分。术后疼痛缓解率94%。膝屈曲度平均达127.53°。术后力线平均内翻2°。[结论]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功能良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膝骨性关节炎 内翻畸形
原文传递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万首 张启栋 +5 位作者 刘朝晖 程立明 岳德波 王卫国 张念非 李子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37,共7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7例(27膝)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2例,女15例;年龄52~82岁,平均(...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7例(27膝)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2例,女15例;年龄52~82岁,平均(64.6±8.6)岁.体重指数18.0~30.2 kg/m2,平均(24.2±2.9) kg/m2.左侧13例,右侧14例.均发生在内侧间室,位于股骨远端内侧髁25例,胫骨内侧平台2例.Mont膝关节骨坏死分期Ⅲ期11例,Ⅳ期16例.采用Biomet公司第3代Oxford单髁假体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1次.对患者满意率、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59个月,平均27.8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脑血管意外、创伤后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发生.1例于术后3年发生车祸致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及股骨内侧髁撕脱骨折而行翻修术.1例出现股骨假体旋转超过10°,1例出现胫骨下透光线.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率为96.3%(26/27);疼痛VAS评分由术前(6.9±0.9)分降至(2.0±1.1)分;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1.3±9.7)分增至(93.0±4.8)分,优良率96.3% (26/27);膝关节活动度为125.7°±9.6°;股胫角为177.7°±3.1°.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骨坏死
原文传递
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启栋 郭万首 +5 位作者 刘朝晖 程立明 岳德波 王卫国 张念非 史振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24膝髌股关节置换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例4膝,女性15例20膝;年龄52 ~ 77岁,平均(64±9)... 目的 探讨分析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24膝髌股关节置换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例4膝,女性15例20膝;年龄52 ~ 77岁,平均(64±9)岁;体重指数(BMI)18.0 ~30.1 kg/m2,平均(24±3)kg/m2.术后3、6个月、1年进行随访,此后每年随访1次.对患者满意度、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Feller髌骨评分、股四头肌肌力等进行评估分析,分析髌股关节置换临床效果、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术前、术后的均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随访不同时间点的均值比较采用单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8 ~47个月,平均(29±10)个月,无返修,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患者1年内满意度75.0%,末次随访满意度87.5%.HSS评分由术前(61±11)分增至(90±6)分(t=12.24,P=0.000).VAS评分由术前的(6.7±1.0)分降至(2.4±1.0)分(t=15.84,P=0.000).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活动度平均达126°±7°(t=3.25,P=0.003).Feller髌骨评分术前(18.0±3.2)分,术后3、6个月、1、2年、末次随访分别为(18.5±4.5)、(19.7±3.4)、(24.0±3.8)、(26.0±3.3)、(26.6±2.5)分;股四头肌肌力术前为(3.9±0.5)级,术后3、6个月、1、2年、末次随访分别为(3.7±0.5)、(3.9±0.5)、(4.2±0.5)、(4.3±0.5)、(4.3±0.5)级.单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eller髌骨评分(F =38.97,P=0.000)及股四头肌肌力(F=6.89,P=0.000)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术后3、6个月分数较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术后1、2年及末次随访的结果与术前、术后6个月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 ~10.65和t=2.18 ~2.73,均P<0.05).术后3膝疼痛不缓解,股四头肌肌力均不超4级.结论 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髌股间室骨关节炎中短期疗效满意,但是需要加强围手术期股四头肌肌力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髌骨 四头肌
原文传递
胫骨后倾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关系及其对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岳德波 鄂森 +3 位作者 王佰亮 王卫国 郭万首 张启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观察胫骨后倾(PTS)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关系及PTS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非接触性ACL断裂患者150例,非ACL断裂的150例患者为对照;X线侧位片测量PTS角度,Laehman和轴移试验... 目的观察胫骨后倾(PTS)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关系及PTS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非接触性ACL断裂患者150例,非ACL断裂的150例患者为对照;X线侧位片测量PTS角度,Laehman和轴移试验评估关节稳定性,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L断裂组PTS角度为(9.5±2.2)°,对照组为(6.6±1.8)°,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但仅见于女性患者;PTS增加对Lachman试验无明显影响,却明显影响轴移试验。结论PTS增加(〉6.6°)的女性人群,ACL损伤的风险要明显高于PTS相对小的人群(〈6.6°);胫骨过度后倾会降低ACL断裂患者的膝关节轴向稳定性,而PTS较小患者,轴移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ACL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早中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启栋 郭万首 +4 位作者 刘朝晖 程立明 王卫国 张念非 岳德波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8-10,共3页
1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早中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本组行UKA共217膝的临床结果,对早中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男46膝,女171膝,平均年龄65.3岁。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201膝,骨坏死16膝... 1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早中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本组行UKA共217膝的临床结果,对早中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男46膝,女171膝,平均年龄65.3岁。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201膝,骨坏死16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8年,患者满意率87%,疼痛缓解率93%,膝活动度123°,HSS评分92分。所有病例无临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全膝关节置换翻修3例:1例假体松动、1例假体周围感染、1例对侧间室骨关节炎。Oxford半月板衬垫脱位2例,手术更换大号半月板衬垫。另有对侧间室骨关节炎1例未进行翻修。结论膝关节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中短期疗效满意,但存在特有并发症,应严格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操作原则及技术,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单间室 骨关节炎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软骨延迟增强核磁成像法检测Ⅱ期、Ⅲ期股骨头坏死软骨改变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朝晖 郭万首 +6 位作者 杨东 蒋涛 彭鹏 程立明 丁冉 张启栋 李子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运用软骨延迟增强核磁成像法检测Ⅱ期、Ⅲ期股骨头坏死的软骨改变,研究股骨头坏死塌陷前后软骨的改变规律。方法采用软骨延迟增强核磁成像技术,对每名受试者进行钆增强延迟核磁共振扫描,应用MATLAB和Mrimappe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目的运用软骨延迟增强核磁成像法检测Ⅱ期、Ⅲ期股骨头坏死的软骨改变,研究股骨头坏死塌陷前后软骨的改变规律。方法采用软骨延迟增强核磁成像技术,对每名受试者进行钆增强延迟核磁共振扫描,应用MATLAB和Mrimappe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获得股骨头软骨感兴趣区的T1Gd数据。样本为成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坏死与循环协会(ARCO)分期Ⅱ期、Ⅲ期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分为3组,A组:ARCOⅡ期,11髋;B组:ARCOⅢ期,13髋;C组:健康对照组为无髋关节疾病的健康正常成年人,10髋。结果A组T1Gd值为420±60,B组T1Gd值为361±54,C组T1Gd值为538±26,A组、B组患者T1Gd值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股骨头坏死塌陷后期T1Gd值较塌陷前T1Gd值低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塌陷前的ARCOⅡ期股骨头关节软骨已经发生代谢变化,塌陷后ARCOⅡ期更加明显,说明骨坏死塌陷前期即影响关节关节软骨的代谢功能,并随坏死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软骨 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混合附载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的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修复犬股骨头缺损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吕玉明 程立明 +7 位作者 裴国献 蔡哲 潘琳 舒峻 张可华 郭丽丽 俞庆声 郭艳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探讨以nHA/RHk/PLA复合支架材料为载体混合附载BMSCs来源的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修复犬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BMSCs向内皮细胞(ECs)、成骨细胞(OBs)诱导分化14d后,消化、收集细胞,调整细胞密度分别为1.0×10^6/ml,... 目的探讨以nHA/RHk/PLA复合支架材料为载体混合附载BMSCs来源的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修复犬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BMSCs向内皮细胞(ECs)、成骨细胞(OBs)诱导分化14d后,消化、收集细胞,调整细胞密度分别为1.0×10^6/ml,与nHA/RHLC/PLA支架材料共培养2-4h,制成支架-细胞复合体。选取6-8月龄杂种犬18只36后肢股骨头造模,根据骨缺损处植入物不同分为3组各12肢:A组(支架-ECs+OBs)、B组(支架-OBs)、C组(单纯支架)。术后12、24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免疫组化、形态学计量评价骨修复效果。结果组织学检测:A组3个月时见缺损区基底部有大量的类骨质和新生骨小梁形成,在骨小梁的边缘存在较多的成骨细胞,修复区血管丰富。成骨反应由基底向中心部推进。6个月时充填区骨小梁成熟明显,可见有编织骨形成。缺损区中央偶见碎裂的支架材料;新骨形成量和成骨细胞数由基底部向外周递减,骨小梁的成熟度也由基底向外周递减。B组3个月时缺损区基底部也可见明显成骨反应、类骨质形成,但骨小梁数目及成骨细胞、毛细血管均较A组少,纤维组织多。c组仅在缺损基底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骨小梁数量少,骨小梁带窄;较多肉芽组织形成,见较多炎性细胞。缺损区中央绝大部分为碎裂的不成形的支架材料残留。24周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生骨基质面积百分比均值,A组为16.7%±2.2%;B组为13.6%±1.2%,C组为9.6%±2.O%,三组间成骨量有差异统计学意义(F=23.217,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具有修复股骨头骨坏死的能力;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联合应用的成骨能力及血管化程度优于成骨细胞的单独修复,内皮细胞可以增强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髓 干细胞 成骨细胞
原文传递
术前外翻应力位X线片预测Oxford单髁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启栋 郭万首 +5 位作者 岳聚安 刘朝晖 陈岩 崔健 孙士龙 王卫国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翻应力位X线片在预测Oxford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矫正膝内翻力线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0膝Oxford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进行外翻应力位... 目的探讨术前外翻应力位X线片在预测Oxford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矫正膝内翻力线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0膝Oxford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进行外翻应力位X线片及膝关节的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膝关节面角(femoro tibial facet angle,FTFA)及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 angle,HKAA),分析单髁关节置换术后HKAA的变化和外翻应力位FTFA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前HKAA平均(175.7±3.7)°,术后HKAA平均(178.4±3.6)°,术后较术前矫正(2.8±2.5)°(P<0.05)。负重位FTFA平均(2.9±1.8)°,外翻应力矫正下FTFA平均(0.2±1.1)°,外翻应力矫正(2.7±1.5)°。术后HKAA变化角度与外翻应力位FTFA变化角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P<0.05)。外翻应力能矫正组,术前HKAA平均(177.5±3.0)°,术后HKAA平均(180.5±3.2)°,矫正(2.9±2.4)°。外翻应力不能完全矫正组,术前HKAA平均(173.5±3.3)°,术后HKAA平均(176.1±2.2)°,矫正(2.6±2.8)°。结论术后HKAA变化角度与外翻应力位FTFA变化角度呈正相关,术前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FTFA变化可以预测Oxford单髁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变化。外翻应力位能矫正的术前内翻畸形,单髁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力线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人工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X线胶片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