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与中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增强形态类型的差异及病理基础初探 被引量:15
1
作者 姜蕾 李继生 +5 位作者 王征 华彬 杨重庆 周诚 陈敏 周意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增强形态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7例,均进行了MRI动态增强检查。2名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确定肿瘤MRI增强后形态类型(肿块/非肿块样强化)及大小。2名病理...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增强形态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7例,均进行了MRI动态增强检查。2名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确定肿瘤MRI增强后形态类型(肿块/非肿块样强化)及大小。2名病理科医生确定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的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内是否含有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分析MRI增强形态类型与年龄段的相关性,青年与中、老年MRI增强形态类型是否有显著差异,肿块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病变大小、浸润性导管癌成份组织学分级及DCIS存在与否的差异性。结果 MRI增强形态类型与年龄显著相关(P=0.000);40岁(含)以下青年中的非肿块型乳腺癌比40岁以上中老年的明显增多(P=0.000)。非肿块型乳腺癌大小大于肿块型(P=0.022)。非肿块型乳腺癌中病理含DCIS者明显多于肿块型乳腺癌(P=0.000),且前者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的组织学分级明显低于后者(P=0.006)。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癌更易发生于青年,肿块型乳腺癌更易发生于中老年。非肿块型乳腺癌与存在DCIS显著相关,但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组织学分级相对较低,其恶性程度未必差于肿块型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非肿块样强化 肿块 磁共振成像 年龄
下载PDF
应用^1HMR波谱在新辅助化疗早期评估乳腺癌化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姜蕾 杜湘珂 +4 位作者 陈敏 陆旭 杨重庆 纪立伟 周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应用^1HMRS评价化疗早期复合胆碱(tCho)浓度变化在早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搜集已确诊为乳腺癌(肿瘤T分期在Tlc以上者)并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均进行乳腺病变穿刺活检,在化疗结束后均进... 目的应用^1HMRS评价化疗早期复合胆碱(tCho)浓度变化在早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搜集已确诊为乳腺癌(肿瘤T分期在Tlc以上者)并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均进行乳腺病变穿刺活检,在化疗结束后均进行手术治疗。将手术病理切片与化疗前穿刺病理片比较,将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第1疗程结束后3周内(化疗第二疗程开始前)各进行1次乳腺MRS检查。采用外参照定量法计算化疗前、后tCho浓度,并采用配对样本均数£检验比较2组统计学意义。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病灶大小的统计学意义。以病理作为金标准,用ROC曲线分析根据tCho浓度变化判断化疗有效的价值。结果20例中化疗有效为16例,无效为4例。化疗有效组化疗前、后胆碱浓度分别为(4.24±3.09)、(1.13±1.14)m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0,P〈0.01),而无效组[(3.72±2.69)、(3.06±2.21)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5,P〉0.05)。2组间病灶大小变化值(中位数均为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3.00,W=33.00,P=0.437)。以病理作为金标准根据化疗前、后的tCho浓度变化评估化疗有效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结论MRS能在肿瘤大小发生改变之前即反映出肿瘤代谢的变化,从而能在新辅助化疗早期评估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胆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