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族歌仙的定位:刘三姐与音乐表演中的空间和性别问题
1
作者 蒋岚 陈超颖(译) 张举文(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0-43,共14页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何表现却引发了当地关于艺术与挪用的公开论争。基于2003–2004年《印象.刘三姐》制作期间进行的田野调查,对广西最富盛名的这一文化表演中所呈现出的民族展示与文化所有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相关论争并探讨了这类利用共享的文化资源、以盈利为目的的冒险性表演所蕴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民俗 民族 壮族 刘三姐
下载PDF
在厄瓜多尔反思民俗化:表达接触地带中的多义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约翰.霍姆斯.麦克道尔 朱婧薇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第1期16-32,共17页
"民俗化"关注地方性艺术产品被加工为媒介化的文化展示的过程。在这里,我对民俗化必然走向衰落的既定假设提出质疑,转而探讨表达接触地带中文化产品的多义性,接触地带即本土文化与全球化进程的交汇地带。即使是被置于高度媒... "民俗化"关注地方性艺术产品被加工为媒介化的文化展示的过程。在这里,我对民俗化必然走向衰落的既定假设提出质疑,转而探讨表达接触地带中文化产品的多义性,接触地带即本土文化与全球化进程的交汇地带。即使是被置于高度媒介化的表演背景下,盖丘亚族人的故事讲述和在厄瓜多尔北部的原住民制作的音乐光盘,都蕴藏着复兴本土符码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个人经历叙事 纪念性歌曲 仪式语言 民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