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道敬 于华香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成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4年2月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成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4年2月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力水平、眼压、中心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中央前房深度均增加,且研究组均大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颇为有效,在降低眼压这一方面成效显著,能切实有效地改善视力状况、增大中央前房深度,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颇有助益,且其安全性相对较高,具备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国训 姜涛 +4 位作者 李慧 车成业 赵善瑶 赵桂秋 徐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156例173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mo,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瞳孔情况、人工晶状体情况、术中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156例173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mo,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瞳孔情况、人工晶状体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随访分析。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者143眼(82.7%),其中101眼(58.4%)≥0.3,术后视力大幅提高,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9.17,P<0.01)。术中有11眼(6.4%)发生后囊破裂,均完成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有9眼(5.2%)出现一过性眼压增高,经治疗后于术后1wk大多缓解;有29眼(16.8%)发生了角膜水肿,也于术后7d内恢复正常;前房炎性反应及前房积血情况也比较轻微,经治疗后于术后2~12d恢复正常。术后总共发现视网膜病变88眼(50.9%)。小瞳孔原因:糖尿病86例(55.1%),陈旧性葡萄膜炎39例(25.0%),陈旧性葡萄膜炎合并糖尿病者22例(14.1%),闭角型青光眼未手术长期点缩瞳药者5例(3.2%),不明原因瞳孔功能障碍4例(2.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术中关键是处理小瞳孔下的操作,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原先存在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小瞳孔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及陈旧性葡萄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小瞳孔 硬核白内障 糖尿病 陈旧性葡萄膜炎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坚恩 张红红 史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32-2134,共3页
目的:分析青光眼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行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805例956眼进行临床观察,对其中5例5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患者5例5眼发生不同程度角膜后弹力层脱... 目的:分析青光眼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行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805例956眼进行临床观察,对其中5例5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患者5例5眼发生不同程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内注入无菌空气和/或黏弹剂,各切口缝合密闭后效果满意。结论: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小梁切除术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B型超声检查诊断玻璃体后脱离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荣荣 周占宇 +1 位作者 康菊 王崇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诊断玻璃体后脱离(PVD)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术前B型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PVD者26例和非PVD44例,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曲安耐德(TA)辅助玻璃体后皮质可视化,以术中所见的PVD为诊断标准,分析评估B型超声诊断PVD的价值。...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诊断玻璃体后脱离(PVD)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术前B型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PVD者26例和非PVD44例,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曲安耐德(TA)辅助玻璃体后皮质可视化,以术中所见的PVD为诊断标准,分析评估B型超声诊断PVD的价值。结果玻璃体切割术中TA辅助玻璃体后皮质可视化发现的PVD29例,非PVD41例,B型超声诊断PVD的符合率为87.14%,分型符合率为71.42%。结论B型超声检查是玻璃体后脱离的重要诊断方法,病情的多变性和黄斑区特殊结构是其诊断失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检查 曲安奈德 玻璃体后脱离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泪囊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玮 姜岚 +1 位作者 姜永华 席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510-1511,共2页
目的:比较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IEDCR)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随机将182例2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配为3组,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 目的:比较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IEDCR)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随机将182例2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配为3组,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24mo观察手术疗效。结果:EDCR组66眼治愈44眼,好转18眼,有效率为93.9%,IEDCR组91眼治愈67眼,好转17眼,有效率为92.3%,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45眼治愈19眼,好转13眼,有效率为71.1%。EDCR组与IEDCR组之间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与其他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CR和IEDCR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靠方法,尤其是IEDCR微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内窥镜下鼻腔 泪囊造口术 Nd YAG激光泪道成形术 有效率
下载PDF
双导管法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坚恩 武传红 吴永群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343,共1页
目的 探讨双导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 2根硬膜外麻醉导管分别连接、固定断裂的上下泪小管。结果  2 3例 (2 3眼 )中 ,下泪小管断裂 2 1例 ,上、下泪小管断裂 2例 ,随访 6~ 1 2月 ,治愈 2 2例 (95 6... 目的 探讨双导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 2根硬膜外麻醉导管分别连接、固定断裂的上下泪小管。结果  2 3例 (2 3眼 )中 ,下泪小管断裂 2 1例 ,上、下泪小管断裂 2例 ,随访 6~ 1 2月 ,治愈 2 2例 (95 6 % ) ,好转 1例 (4 4% )。结论 单纯下泪管断裂和上、下泪小管均断裂采用双导管法进行泪小管吻合术 ,方法简便、省时。固定良好 ,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双导管法 吻合术 眼外伤 手术疗法
下载PDF
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涛 宋国训 +3 位作者 周杨 杨珊珊 赵桂秋 吴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275-227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的效果。方法:对用深低温保存的羊膜材料行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的106例11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18(平均12)mo。对术后角膜穿孔愈合情况、羊膜情况、术后视力、眼压、并发... 目的:探讨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的效果。方法:对用深低温保存的羊膜材料行多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的106例11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18(平均12)mo。对术后角膜穿孔愈合情况、羊膜情况、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10d~3mo,所有患者角膜穿孔均愈合;内层羊膜均与角膜牢固愈合,34眼于术后10~21d脱落或溶解吸收,37眼于术后2mo内脱落或溶解吸收,47眼于术后3mo内脱落或溶解吸收;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光感~手动者26眼,指数~0.05者31眼,0.06~0.3者39眼,0.4~0.6者10眼,0.7~0.8者7眼,≥0.9者5眼,与术前相比,视力明显提高,其差异有显著性(χ2=50.68,P<0.01);术后12mo,角膜透明2眼,角膜白斑38眼,角膜斑翳53眼,角膜云翳25眼;术前合并白内障者及术后形成角膜白斑者中的部分患者术后择期行白内障手术或光学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论:用深低温保存的羊膜行多层羊膜移植术对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穿孔,尤其是3mm以内的角膜穿孔,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促进穿孔愈合,明显提高视力,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羊膜移植术 角膜穿孔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复发的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迎开 姜涛 +2 位作者 赵锡同 宋国训 杨珊珊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6-567,共2页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应用 ,减少复发的效果。方法  49例 5 1眼翼状胬肉手术中一次应用丝裂霉素C( 0 2mg/mL) ,术后随访 6~ 18月 ,平均 11 5月。结果  5 1眼中 5 0眼治愈 ,1眼复发 ,复发率 1 96%。结论 丝裂...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应用 ,减少复发的效果。方法  49例 5 1眼翼状胬肉手术中一次应用丝裂霉素C( 0 2mg/mL) ,术后随访 6~ 18月 ,平均 11 5月。结果  5 1眼中 5 0眼治愈 ,1眼复发 ,复发率 1 96%。结论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 ,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复发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65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坚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751-1751,共1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 人工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豚鼠巩膜组织M4受体的表达
10
作者 高岩 曾骏文 +1 位作者 仇爱华 刘桂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5-768,共4页
目的检测M4受体在豚鼠巩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4周龄三色豚鼠21只,取7只动物眼球制备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后极部巩膜组织M4受体的表达与分布;其余动物分别提取眼巩膜组织mRNA和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4受体mRNA... 目的检测M4受体在豚鼠巩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4周龄三色豚鼠21只,取7只动物眼球制备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后极部巩膜组织M4受体的表达与分布;其余动物分别提取眼巩膜组织mRNA和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4受体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豚鼠巩膜组织有M4受体表达;豚鼠巩膜组织表达M4受体mRNA,扩增产物约为221 bp,阴性对照未见扩增产物。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豚鼠巩膜组织有免疫活性的M4受体表达明显,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阴性对照组无阳性表达条带。结论豚鼠巩膜组织有M4受体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巩膜 M4受体
下载PDF
眼睑整形术式选择探讨
11
作者 张景文 黄仪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1-312,共2页
我们近3年进行眼睑整形手术62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术式,取得满意疗效.现将部分病例的术式选择分析讨论如下.例1,单××,女,18岁,幼时右眉头部长一色素痣,逐渐增大.检查:右眉头部见—2.0×1.5cm大小色素痣.手术方法(图... 我们近3年进行眼睑整形手术62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术式,取得满意疗效.现将部分病例的术式选择分析讨论如下.例1,单××,女,18岁,幼时右眉头部长一色素痣,逐渐增大.检查:右眉头部见—2.0×1.5cm大小色素痣.手术方法(图1):局麻下切除色素痣后,创面呈圆形缺损,用问号转位皮瓣修复.AB为缺损直径的延长线并等于4/5缺损直径长,∠BAC=60°,CD∥AB,BD∥AC,AB和AC为切开线,减张后结节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整形术 术式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
12
作者 解维玉 彭兆兴 潘晓燕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9期152-153,共2页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是当前眼科诊断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预后的推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密切配合,...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是当前眼科诊断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预后的推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获取高质量的片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护理 眼科诊断 眼底疾病 鉴别诊断 操作过程 眼底病
下载PDF
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仇胜 赵桂秋 +5 位作者 李坚恩 王雪 徐强 王谦 胡丽婷 朱铖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病因、人群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08-01/2013-11就诊于我院眼科的233例233眼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人群特征、临床特点等情况。结果:重症真菌性角膜炎233例患者中,男153例(... 目的: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病因、人群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08-01/2013-11就诊于我院眼科的233例233眼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人群特征、临床特点等情况。结果:重症真菌性角膜炎233例患者中,男153例(65.7%),男女比例约为1.9∶1;年龄分布中,中老年龄段人数居多,平均年龄52.7±11.3岁;居住地多为农村(78.1%);并且其职业以农民为主(66.1%),发病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59.7%);重症患者中,188例(80.7%)患者具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以植物性外伤为主(60.9%)。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为90例(57.3%),其次为曲霉菌属47例(29.9%);治疗中手术率为87.9%。其中多数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83例(52.9%),在镰刀菌及曲霉菌感染的重症角膜炎患者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者比例较高,为58.4%(80/137);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的重症患者中,68.4%(13/19)的患者为镰刀菌属感染。结论:我院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多为农村居住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可能与其经济条件及诊疗意识差有关。其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及曲霉菌属,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且预后差的重症患者多为镰刀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感染 真菌性 角膜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何欢 赵美玲 +3 位作者 高雪 杨云鹏 刘文霞 姜霄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7-461,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4/08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82例203眼,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98眼)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4/08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82例203眼,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98眼)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105眼),DM组患者按照白内障术后30mo是否发生PCO分为PCO组(26眼)和非PCO组(72眼)。比较DM组和非DM组术后PCO的发生及分级情况,分析术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因素对DM组患者白内障术后PCO发生影响。结果:术后12、18、24、30mo,DM组患者PCO发生率分别为10.2%、14.3%、22.4%、26.5%,非DM组患者分别为2.8%、4.8%、10.5%、14.3%,两组患者PCO程度均逐渐加重,且DM组患者各时间点PCO程度均重于非DM组,(均P<0.05)。PCO组和非PCO组患者术前糖尿病病程、存在DR情况均有差异(P<0.05),术前HbA1c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PCO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混浊程度较重,糖尿病患者术前糖尿病病程、存在DR是影响PCO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糖尿病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功能与术前HbA1c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爽 童念庭 +2 位作者 李何欢 郭美玲 姜霄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2-448,共7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结构、脉络膜结构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HbA1c值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10/2017-12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82例87眼,分为非糖尿病组...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结构、脉络膜结构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HbA1c值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10/2017-12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符合入组条件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82例87眼,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依据术前HbA1c水平,将糖尿病组分为高HbA1c值组(HbA1c>7.0%)和正常HbA1c值组(HbA1c≤7.0%)。其中非糖尿病组(4%≤HbA1c≤6.0%)28例30眼,高HbA1c组28例29眼和正常HbA1c组26例28眼。运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各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1wk,1、3mo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ST)、黄斑总容积(CV)和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其与HbA1c值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PCME)发生率;进一步分析糖尿病患者HbA1c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CDVA)的关联性。结果:非糖尿病组、高HbA1c组和正常HbA1c组患者白内障术后1wk时CST分别为239.03±11.55、254.38±26.44、247.07±19.51μm,术后1mo时CST分别为241.00±11.15、271.55±61.05、248.64±38.28μm(F=3.001,P=0.048);其中高HbA1c值组和正常HbA1c值组比较有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1wk,1mo时HbA1c值与CST之间在P=0.01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r术后1wk=0.338,r术后1mo=0.297)。三组患者术后发生PCME分别为0例、5眼(17%)和1眼(4%)。非糖尿病组、高HbA1c组和正常HbA1c组患者术后1wk时CDVA分别为0.07±0.06、0.12±0.10、0.09±0.08,术后1mo时CDVA分别为0.03±0.06、0.11±0.15、0.11±0.09,术后3mo时CDVA分别为0.02±0.04、0.08±0.12、0.06±0.06(F=3.272,P=0.045);其中高HbA1c值组和正常HbA1c值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HbA1c值与术后1wk,1、3mo(r术后1wk=0.425,r术后1mo=0.235,r术后3mo=0.332)CDVA(LogMAR)在P=0.01水平上两者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三组患者白内障术后CV、SFCT的组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其变化程度的组间无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前HbA1c水平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HbA1c>7.0%的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术前HbA1c水平与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密切相关;术前HbA1c值越高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越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糖化血红蛋白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道敬 张友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26-27,共2页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状况、角膜散光值。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1周及术后3个月视力(0.8±0.2)、(1.2±0.2)、(1.5±0.2)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视力(0.8±0.3)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第1天、第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值(0.5±0.2)D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第1天、第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值(0.9±0.6)、(0.8±0.5)、(0.5±0.2)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和角膜散光状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手术方法 临床有效性
下载PDF
常见泪腺上皮性肿瘤中EGFL7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邢其棋 张芳 +1 位作者 刘栋 刘夫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检测常见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7(EGFL7)、微血管密度(MVD)、Ki67的表达,探究EGFL7与MVD、Ki67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例正常泪腺组织(取自因炎性假瘤、Mikulicz病等良性泪腺肿瘤切除后,标本中... 目的:检测常见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7(EGFL7)、微血管密度(MVD)、Ki67的表达,探究EGFL7与MVD、Ki67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例正常泪腺组织(取自因炎性假瘤、Mikulicz病等良性泪腺肿瘤切除后,标本中的部分正常泪腺组织)、20例泪腺多形性腺瘤、12例多形性腺癌、14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EGFL7蛋白、Ki67进行检测,并应用CD34标记计数MVD。结果:EGFL7主要在泪腺多形性腺癌、腺样囊性癌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浆中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泪腺组织中EGFL7无阳性表达,泪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EGFL7的阳性率为5%(1/20),泪腺多形性腺癌中EGFL7的阳性表达率83%(10/12),泪腺腺样囊性癌中EGFL7的阳性表达率为86%(12/14),两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泪腺组织(P<0.001)。CD34可使肿瘤微血管染色呈棕黄色的单个或成簇细胞群。在泪腺多形性腺癌(32.58±14.46)及腺样囊性癌(43.43±4.60)中CD34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4.20±1.19)(P<0.001);Ki67在具有增殖活性的细胞核呈棕褐色着色,在泪腺多形性腺癌(44.83±13.68)及腺样囊性癌(26.29±8.44)中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2.80±3.14)及正常组织(0.40±0.70)(P<0.001)。在两种恶性肿瘤中EGFL7的表达分别与MVD、Ki67呈明显正相关(rs=0.897,P<0.001;rs=0.837,P<0.001)。结论:EGFL7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MVD、Ki67呈正相关性,提示EGFL7不仅在泪腺上皮性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上皮性肿瘤 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7 微血管密度 增殖
下载PDF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道敬 张友岩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0期98-99,102,共3页
目的对该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对所有患者对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对该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对所有患者对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视力恢复〈0.3病例2例(7%),0.3~0.4病例10例(33%),0.4~0.6病例18例(60%);对照组视力恢复〈0.3病例15例(50%),0.3~0.4病例10例(33%),0.4~0.6病例5例(17%)。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视力恢复〉0.3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维星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纳入、排除、剔除,对照组纳入患者1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患者12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6个月后,对照组生活...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纳入、排除、剔除,对照组纳入患者1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患者12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6个月后,对照组生活调适、疾病之医疗管理水平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生活调适、机能保健、疾病之医疗管理水平高于干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对照组社会活动、精神与心理、总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症状与视功能、社会活动、精神与心理、总分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青光眼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道敬 王大博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2期4291-4292,共2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首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5例,采用国产氟康唑胶囊口服、药粉局部点眼,并联合清创后碘酊烧灼,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35例,治愈25例,治愈率71.4%,好转8例,好转率22.8%,无效2例,无效率5.8%...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首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5例,采用国产氟康唑胶囊口服、药粉局部点眼,并联合清创后碘酊烧灼,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35例,治愈25例,治愈率71.4%,好转8例,好转率22.8%,无效2例,无效率5.8%。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氟康唑 碘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