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缺损的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欣 廖崇先 +1 位作者 陈道中 付成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解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Soto的分类方法略加改进,将350例室间隔缺损分为4个解剖类型,并与其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350例室间隔缺损中,76%(266例)为膜周型,缺损均与室间隔膜部关连...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解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Soto的分类方法略加改进,将350例室间隔缺损分为4个解剖类型,并与其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350例室间隔缺损中,76%(266例)为膜周型,缺损均与室间隔膜部关连;19.4%(68例)为干下型,位于肺动脉与主动脉相遇的左右瓣环下;0.9%(3例)为肌型,可见于肌部间隔的任何一处;3.7%(13例)为混合型,包括单个大型缺损涉及室间隔多个部位或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单个室间隔缺损。描述了各型室间隔缺损的主要临床征象。外科医生可据此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解剖分型 SOto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的解剖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欣 廖崇先 +1 位作者 陈道中 傅成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解剖学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Soto的分类方法略加改进,将350例室间隔缺损分为4种解剖学类型,并与其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350例室间隔缺损中,76%(266例)为膜周型,缺损均与室间隔膜部关连;...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解剖学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Soto的分类方法略加改进,将350例室间隔缺损分为4种解剖学类型,并与其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350例室间隔缺损中,76%(266例)为膜周型,缺损均与室间隔膜部关连;19.4%(68例)为干下型,位于肺动脉与主动脉相遇的左右瓣环下;0.9%(3例)为肌部型,可见于肌部间隔的任何一处;3.7%(13例)为混合型,包括单个大型缺损涉及室间隔多个部位或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单个室间隔缺损。结论室间隔缺损的解剖学分型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解剖学 分型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