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人类学”到“旅游人类学”——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兆荣 邹赞 张玉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彭兆荣教授结合自己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经历,回顾了由外国文学到古希腊文化酒神精神与文学仪式的研究转向,这种转向主要缘于西方知识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尝试通过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以探究文学中所谓诗学的源头。访谈还涉及以下重要论题... 彭兆荣教授结合自己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经历,回顾了由外国文学到古希腊文化酒神精神与文学仪式的研究转向,这种转向主要缘于西方知识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尝试通过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以探究文学中所谓诗学的源头。访谈还涉及以下重要论题:首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语境下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的特定关联;其次,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交叉视角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现实意义;再次,如何认识民族志的"真实性",如何重估"大传统"与"小传统";最后,彭教授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民族仪式、家园意识与民族认同角度评价了旅游人类学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涉及的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关联,并大力倡导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人类学
下载PDF
以骨为证:破译中华民族的开天辟地——访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传超教授
2
作者 徐杰舜(问) 王传超(答)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5-30,共6页
文章是对厦门大学分子人类学研究的王传超教授专访,介绍了王传超教授复旦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德国马普所进行古DNA的研究经历以及分子人类学的发展概况。王传超教授团队所开展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是通过对更多的考古墓葬和遗... 文章是对厦门大学分子人类学研究的王传超教授专访,介绍了王传超教授复旦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德国马普所进行古DNA的研究经历以及分子人类学的发展概况。王传超教授团队所开展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是通过对更多的考古墓葬和遗址的古代样本取样提取DNA,建立起一条时间轴线来研究古今人群关系,尤其对丰富和完善东亚人群历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人类学 古人类DNA 东亚人群
下载PDF
厦门大学的台湾原住民族研究传统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建辉 黄铭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林惠祥先生是大陆台湾原住民族研究的拓荒者,他的相关论著开创了厦大台湾原住民族研究的学术传统。20世纪下半叶,在无法亲赴台湾开展田野调查的情况下,厦大同仁继续坚持台湾原住民族研究,在台湾原住民族的起源、族称、宗教信仰、社会经... 林惠祥先生是大陆台湾原住民族研究的拓荒者,他的相关论著开创了厦大台湾原住民族研究的学术传统。20世纪下半叶,在无法亲赴台湾开展田野调查的情况下,厦大同仁继续坚持台湾原住民族研究,在台湾原住民族的起源、族称、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及传统特色文化等研究领域有所推进。进入21世纪,厦大人类学者当在传承台湾原住民族研究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境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创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大学 台湾原住民族 传统 展望
下载PDF
厦门大学馆藏台湾地区文物及其研究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建辉 黄铭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8-95,共8页
作为大陆高校一所专业性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收藏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各类史前遗物、历史文物及民族学标本等。其中,种类丰富的台湾地区文物是其馆藏的一大特色。这些文物标本大都由人类博物馆创始人林惠祥先生搜集采买于台湾史... 作为大陆高校一所专业性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收藏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各类史前遗物、历史文物及民族学标本等。其中,种类丰富的台湾地区文物是其馆藏的一大特色。这些文物标本大都由人类博物馆创始人林惠祥先生搜集采买于台湾史前遗址及各个原住民族,其携带的丰富文化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台湾的史前文化及原住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文化样貌,具有很高的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大学 台湾地区文物 研究价值
下载PDF
海洋人类学:概念、范畴与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先清 王利兵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4,共9页
人类学对于海洋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海洋人类学(Maritime Anthropology)才正式诞生。所谓海洋人类学,就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海洋社会的人群行为及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 人类学对于海洋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海洋人类学(Maritime Anthropology)才正式诞生。所谓海洋人类学,就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海洋社会的人群行为及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海洋人类学的研究强调一种海洋主体性的视角,突出海洋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尤其认为海洋社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有其不同于内陆社会的运作逻辑和文化规范。深入了解和认识海洋及海洋社会的环境和文化独特性,不仅是人类良性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前提,也是处理人类与海洋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人类学 渔业社区 海洋社会
下载PDF
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际会:文化多样性与媒体人类学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春霞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9,共7页
媒介世界(media world),媒介化世界(mediation world)或者媒介塑造的世界(mediastatued world)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大众传媒日渐普及,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部分源自或经由大众传媒。这样的状况在全球化的... 媒介世界(media world),媒介化世界(mediation world)或者媒介塑造的世界(mediastatued world)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大众传媒日渐普及,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部分源自或经由大众传媒。这样的状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一种更为明确地方式提醒学者,人类学和传播学必须联手面对、解释"地球村",或者"媒介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保护和维持我们文化的多样性,这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学家和传播学者必须共同面对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传媒 媒体人类学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三人谈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杰 彭兆荣 +1 位作者 覃德清 苏东晓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22,共8页
审美人类学是美学中的人类学旨趣同中外人类学历史上审美习俗研究资料与理论积累相互交汇的逻辑结果 ,注重理论思辨的美学研究与强调田野调查的人类学研究的相互补充和相互阐发 ,激发出一些意蕴深厚的新的学科生长点。社会现实当中的文... 审美人类学是美学中的人类学旨趣同中外人类学历史上审美习俗研究资料与理论积累相互交汇的逻辑结果 ,注重理论思辨的美学研究与强调田野调查的人类学研究的相互补充和相互阐发 ,激发出一些意蕴深厚的新的学科生长点。社会现实当中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文化语境包含着许多可供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广阔学术空间。审美人类学的深化发展对于美学和人类学的学科建设 ,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文化语境 文化符号 审美制度
下载PDF
乡土的表述 永远的秦腔——贾平凹小说《秦腔》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兆荣 杨娇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共8页
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表述无疑是"乡土文学"。贾平凹的乡土文学系列反映了传统村落的历史与变迁的形貌,尤以《秦腔》最具代表性。秦腔既是传统地方戏剧的一种,也是传统乡土社会的"现... 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表述无疑是"乡土文学"。贾平凹的乡土文学系列反映了传统村落的历史与变迁的形貌,尤以《秦腔》最具代表性。秦腔既是传统地方戏剧的一种,也是传统乡土社会的"现场演出",融历史、现实、认知、象征于乡土文学之中;小说全方位地折射出秦腔之于那一隅土地上的人民的生命体验和表达,她也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本文以此为例,尝试进行文学民族志的解读与阐释,以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乡土文学 生命共同体 变形
下载PDF
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兆荣 李春霞 葛荣玲 《民族学刊》 2010年第1期45-54,163-164,共12页
随着游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日渐缩小,以及我国草原牧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游牧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给学者提供一份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图景",作者对国内外近30年有关游牧地区和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进行... 随着游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日渐缩小,以及我国草原牧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游牧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给学者提供一份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图景",作者对国内外近30年有关游牧地区和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并对我们今天该有怎样的游牧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游牧人类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 被引量:34
10
作者 彭兆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7,共8页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 ,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 ,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 ,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 ,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 ,借此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旅游文化 移动性 范式 民族志
下载PDF
“人类学写作”的多重含义——三种“转向”与四个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舒宪 彭兆荣 徐新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0-41,共2页
人类学是在20世纪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 20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创作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无不深受人类学的影响。同时,20世纪的人类学表述范式也经历了从"科学"到"文学"的转向。梳理这两方面的重要转向及其相互关联,是把握新世纪思... 人类学是在20世纪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 20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创作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无不深受人类学的影响。同时,20世纪的人类学表述范式也经历了从"科学"到"文学"的转向。梳理这两方面的重要转向及其相互关联,是把握新世纪思想变革和学术创新的极好契机.也是本次会议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写作” 若从字面上理解 具有双重含义——兼指文艺创作
下载PDF
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一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杰舜 石奕龙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7,共7页
人类学首要的目标是反映社会事实 ,多做田野调查能使我们的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更贴近社会事实。以对中国南方的宗族组织为例 ,田野作业的成果显示 ,宗族组织的等级结构应该是 :家庭、家族、房支、宗族四个层次 ;宗族组织的功能首先是协... 人类学首要的目标是反映社会事实 ,多做田野调查能使我们的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更贴近社会事实。以对中国南方的宗族组织为例 ,田野作业的成果显示 ,宗族组织的等级结构应该是 :家庭、家族、房支、宗族四个层次 ;宗族组织的功能首先是协作功能 ,其次才是政治功能 ;2 0世纪 50年代以后 ,宗族组织实际上一直存在着 ,改革开放后它则从隐性转向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社会事实 宗教组织 实事求是 结构层次 协作功能 历史事实
下载PDF
东道主"与"游客":一种现代性悖论的危险——旅游人类学的一种诠释 被引量:40
13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旅游是介乎于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结构性行为,就不仅仅指具体的人的行为,它必定包含着一种自然生态或者生产形态的改变。旅游开发时常成为"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对矛盾。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如果贸然把自己的... 旅游是介乎于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结构性行为,就不仅仅指具体的人的行为,它必定包含着一种自然生态或者生产形态的改变。旅游开发时常成为"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对矛盾。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如果贸然把自己的特色去作金钱交换,又无法使这种交换长时间地继续下去,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特别警示的是:切不能以牺牲地方性文化资源为代价,削弱了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现象 深度描写 应用性的研究价值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的历史时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兆荣 郑向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6,共8页
人类学视域下的历史时态,并非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过去时,而是一幅融合了现在时与进行时,且没有完成时的动态历史图景。历史依赖于现在解释和重构过去;历史运用记忆和想象选择和连接过去,并且通过叙事将过去拉进现在;同时,地方历史... 人类学视域下的历史时态,并非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过去时,而是一幅融合了现在时与进行时,且没有完成时的动态历史图景。历史依赖于现在解释和重构过去;历史运用记忆和想象选择和连接过去,并且通过叙事将过去拉进现在;同时,地方历史在嵌入更为广泛的国家与全球体系中时,一方面表现出在殖民主义、现代主义和国家主义规则下的缺席和缺失,另一方面也通过符合自身文化秩序的实践不断再生产自身。由此,历史一改往昔单调与呆板的形象,呈现出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另一种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历史时态 现在 过去
下载PDF
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 被引量:17
15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成功整合体现出学术反思在学科之间进行对话的一种自觉。所以,历史人类学并非学科生存策略上的需求性产物,而是知识与叙事上的优势互补。随着人类学自身的历史发展以及学理依据、学科内容、学术规范的不断演变,使它不...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成功整合体现出学术反思在学科之间进行对话的一种自觉。所以,历史人类学并非学科生存策略上的需求性产物,而是知识与叙事上的优势互补。随着人类学自身的历史发展以及学理依据、学科内容、学术规范的不断演变,使它不仅具有知识的整合特点,而且兼有反思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想象的共同体 制造 历史现场
下载PDF
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兆荣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0-92,共3页
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厦门大学人类学所副研究员彭兆荣20世纪的科学是一个不断设立疆界,又不停地移动甚至拆除界碑的时代。简言之,是一个在学科与学科间疆界不设防、畛域不确定的时代。任何试图“圈地”的一厢情愿和“画地... 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厦门大学人类学所副研究员彭兆荣20世纪的科学是一个不断设立疆界,又不停地移动甚至拆除界碑的时代。简言之,是一个在学科与学科间疆界不设防、畛域不确定的时代。任何试图“圈地”的一厢情愿和“画地为牢”的固执都会给学术思想和研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田野作业 文学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文化人类学 莫里斯·弗里德曼 人类学史 临界关系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田野中的“历史现场”——历史人类学的几个要件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兆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83-88,共6页
历史人类学作为一股新的学术力量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它使得传统的历史学研究增大了"现场感"和"共时性",使得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增强了"厚重感"和"历时性",它们之间具有学科上共同的基... 历史人类学作为一股新的学术力量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它使得传统的历史学研究增大了"现场感"和"共时性",使得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增强了"厚重感"和"历时性",它们之间具有学科上共同的基础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地缘性 时间 地理环境 族群边界 公共空间 场域空间
下载PDF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 被引量:72
18
作者 彭兆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共6页
就乡村旅游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和因素进行探讨,认为乡村旅游与其说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游。“乡村魅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或许并不是换一个“地方”,而是换一种体认“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全球化 旅游人类学 地方知识
下载PDF
旅游人类学:“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 被引量:12
19
作者 彭兆荣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0期5-6,共2页
人类学是一门讲求"关系"的学科。传统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主要对"不动的社区"人群共同体整体关系的关照。当代大众旅游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移动群体"的文化景观,可称为"临时共同体"。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共同体 民族志 全球化背景 文化景观 大众旅游
下载PDF
再寻“金枝”——文学人类学精神考古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兆荣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1-99,共9页
本文将两支“人学”———文学与人类学的聚首分别放到历史的聚散、学科本位以及人文精神求索的三个层面进行探究,从“弗雷泽情结”、两个“F”(即事实与虚构的转换)以及文本与田野的关系等方面逐一分析,认定文学与人类学两个学科... 本文将两支“人学”———文学与人类学的聚首分别放到历史的聚散、学科本位以及人文精神求索的三个层面进行探究,从“弗雷泽情结”、两个“F”(即事实与虚构的转换)以及文本与田野的关系等方面逐一分析,认定文学与人类学两个学科“你中有我”的性质。而“金枝”中的比较文化的方法、对异文化材料的搜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寻找、文学人类学雏形的建构等,即使在今天,对人类生活、知识社会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依然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枝 文学人类学 田野作业 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