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压多样品微量衍生反应装置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极性杂环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翊如 陈方翔 +2 位作者 施雅梅 TAN Connieal 陈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共6页
设计并制作了耐压多样品微量衍生反应装置。在该装置中采用N-(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N-甲基三氟乙酰胺(MTBSTFA,含1%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硅烷化试剂高温衍生极性杂环胺,衍生产物可以直接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分析。使用该装置,既可以... 设计并制作了耐压多样品微量衍生反应装置。在该装置中采用N-(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N-甲基三氟乙酰胺(MTBSTFA,含1%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硅烷化试剂高温衍生极性杂环胺,衍生产物可以直接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分析。使用该装置,既可以在比试剂沸点高的温度下实现衍生反应,也可以实现多个微量样品的同时衍生。着重考察了衍生化过程中反应瓶的顶空体积、试剂蒸发面积、温度、时间等实验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衍生时,与普通衍生装置相比,使用耐压衍生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挥发损失,显著增大衍生产量;在150℃衍生时,由于试剂挥发损失严重导致普通衍生装置无法使用,而采用耐压衍生装置却可以实现定量衍生,但通过加温加压方式来加快衍生反应速率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 耐压装置 气相色谱-质谱法 极性杂环胺
下载PDF
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征侃 杨利民 王秋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2-280,共9页
对近年来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中的新污染物、采样方法、检测方法、评价方法进行了扼要的综述,概括总结了大气POPs研究中人们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新污染物 采样方法 检测方法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近红外荧光纳米金顺磁标记分子探针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微娜 涂熹娟 郭祥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11-2416,共6页
以光稳定性良好、Stokes位移大且可近红外发射的谷胱甘肽包裹纳米金(GSH-AuNPs)为发光载体,以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4-NH2-TEMPO)作为顺磁标记基团,对构建发光-顺磁双模式传感分子探针进行了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 以光稳定性良好、Stokes位移大且可近红外发射的谷胱甘肽包裹纳米金(GSH-AuNPs)为发光载体,以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4-NH2-TEMPO)作为顺磁标记基团,对构建发光-顺磁双模式传感分子探针进行了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表面修饰剂,通过调节荧光纳米金的表面状态,改善顺磁标记微环境,获得了基于顺磁基团识别诱导信号传导的荧光-顺磁双模式响应型分子探针.顺磁标记BSA修饰GSH-AuNPs形成弱荧光-强顺磁复合物(GSH-AuNPs@BSA-TEMPO),复合物中顺磁基团TEMPO经抗坏血酸还原后呈现出荧光增强和顺磁信号减弱现象,表现出对抗坏血酸浓度相关的荧光Off-on与顺磁On-off的双模式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纳米金 分子探针 氮氧自由基 顺磁标记
下载PDF
11-脱氧河豚毒素的结构表征与毒力测定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全灵 易瑞灶 +3 位作者 洪专 陈伟珠 方华 张怡评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1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对制备获得的11-脱氧河豚毒素(11-deoxyTTX)纯品进行结构确证与毒性测定。方法采用HRMS、1 H NMR和13 C NMR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行11-deoxyTTX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样品的HRMS图谱信息与11-deoxyTTX相对分子质量吻合;1 ... 目的对制备获得的11-脱氧河豚毒素(11-deoxyTTX)纯品进行结构确证与毒性测定。方法采用HRMS、1 H NMR和13 C NMR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行11-deoxyTTX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样品的HRMS图谱信息与11-deoxyTTX相对分子质量吻合;1 H NMR和13 C NMR谱揭示了两组数据,该数据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测得11-deoxyTTX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8.82±2.09)μg.kg-1。结论 11-deoxyTTX是以半缩醛型-内酯型的互变异构体存在,与河豚毒素(TTX)的结构差别在于TTX中C-11上的羟基被氢取代。11-deoxyTTX的毒性很强,但明显低于TTX的毒性,表明TTX中C-11上的羟基对阻滞钠离子进入钠通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结构表征 毒性
原文传递
4-表河豚毒素的结构表征与毒力测定研究
5
作者 谢全灵 陈伟珠 +5 位作者 洪碧红 张怡评 陈晖 方华 洪专 易瑞灶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对制备获得的4-表河豚毒素(4-epiTTX)高纯样品进行结构确证与毒性测定。方法采用LCFLD检测法测定4-epiTTX样品纯度,采用HRMS、1 H NMR和13 C NMR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开展4-epiTTX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epiTTX样品纯度为98.7... 目的对制备获得的4-表河豚毒素(4-epiTTX)高纯样品进行结构确证与毒性测定。方法采用LCFLD检测法测定4-epiTTX样品纯度,采用HRMS、1 H NMR和13 C NMR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开展4-epiTTX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epiTTX样品纯度为98.72%,样品的HRMS图谱信息与4-epiTTX相对分子质量吻合,1 H NMR和13 C NMR数据与文献报道相符;测得4-epiTTX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0.83±4.11)μg·kg-1。结论4-epiTTX与河豚毒素(TTX)的结构差别仅在于C-4上羟基为直立键。4-epiTTX有很强的毒性,但明显低于TTX的毒性,表明C-4上羟基的空间位置差异会影响毒素分子与受体的结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表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 结构表征 LD50
原文传递
三角褐指藻对镉的富集机制和转化途径 被引量:7
6
作者 斯冬芳 杨利民 +1 位作者 严华 王秋泉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本论文报道了在典型配体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半胱氨酸(Cys)的存在下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镉(Cd)的富集机制和转化途径.毒性试验表明,两种配体均可有效降低Cd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ICP-MS分析结果表明,EDTA存在下细胞... 本论文报道了在典型配体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半胱氨酸(Cys)的存在下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镉(Cd)的富集机制和转化途径.毒性试验表明,两种配体均可有效降低Cd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ICP-MS分析结果表明,EDTA存在下细胞表面吸附和内部吸收Cd的量随着培养液中EDTA浓度的升高(自由Cd2+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基本符合自由离子活度模型(Free ion activity model,FIAM)的预测;而Cys存在时,细胞表面吸附Cd的量随着Cys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Cys浓度由空白浓度增加至4.45μmol/L时,细胞内部吸收Cd的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大于4.45μmol/L时,又趋于同一水平的现象,结果偏离FIAM.FTIR和XPS研究确证了细胞壁上的-OH和-NH2基团对Cd的吸附起主要作用.Cd胁迫后P.tricornutum细胞内诱导合成的植物螯合肽(PCs)的HPLC和ESI-IT-MS分析结果证实造成这两种配体对P.tricornutum积累和转化Cd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是Cys作为Cd2+的配体的同时,又是P.tricornutum细胞内PCs合成的前驱体之一.P.tricornutum细胞内PCs、氧化型PCs以及Cd-PC2的发现证明了Cd诱导P.tricornutum合成的PCs反过来钝化细胞内吸收的Cd,降低了其对P.tricornutum细胞的氧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生物富集和转化 半胱氨酸 乙二胺四乙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