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飞 卢雅丕 +6 位作者 任建林 陈美娅 王琳 林逊汀 林振和 陈建民 董菁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51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自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51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51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自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51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直接判定HBV基因型。应用此法检测了154例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血清中的HBV基因型,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60例(39.0%)、C型53例(34.4%),B/C混合型41例(26.6%)。HBeAg阳性者中以B基因型占63.3%,B/C型混合感染22.0%(P〈0.005);HBeAb阳性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3.4%,B型25.0%(P〈0.005)。各基因型在疾病谱分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型B、C型者的患病率大致相同;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巢式PCR
下载PDF
厦门市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的分析
2
作者 董菁 任建林 +5 位作者 王琳 卢雅丕 林逊汀 林振和 林辉 廉亚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0例HBV感染患者血清,提取血清中HBV DNA作为模板,设计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0例HBV感染患者血清,提取血清中HBV DNA作为模板,设计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0g/L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电泳显示的产物长度判定HBV基因型,以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共120例确定了HBV基因型.患者群中慢性乙型肝炎90例,占75.0%,急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分别占5.8%(7/120)、6.7%(8/120)和12.5%(15/120).分型结果:B型58例(48.3%)、C型30例(25.0%),B/C混合型32例(26.7%).HBeAg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占63.8%,B/C型混合感染21.9%;抗-HBe阳性患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8.8%,B型25.9%,HBeAg阳性组与抗-HBe组之间比较发现B型和B/C混合型之间(P<0.05).结论:厦门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重组 巢式PCR法 特异性引物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缺失突变导致HBeAg表达不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飞 毛乾国 +5 位作者 卢雅丕 陈美娅 陈建民 王琳 任建林 董菁 《肝脏》 2008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HBEAG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 缺失突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HBEAG阴性 乙型肝炎E抗原 前-C区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不同区段反式激活功能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周飞 任建林 +5 位作者 卢雅丕 施华秀 陈美娅 陈建民 刘明 董菁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3期146-152,共7页
目的构建系列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前-前-S区的酵母细胞表达质粒,初步探讨表达蛋白是否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含前-前-S区的全S、S2和S基因,定向克隆于pDEST32载体,进行序列测定,重组质粒命名为pDEST32... 目的构建系列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前-前-S区的酵母细胞表达质粒,初步探讨表达蛋白是否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含前-前-S区的全S、S2和S基因,定向克隆于pDEST32载体,进行序列测定,重组质粒命名为pDEST32-wS、pDEST32-pS2和pDEST32-SHBs。用乙酸锂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MaV203,经Western blot和胶体金法验证重组质粒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以酵母双杂交法将重组质粒和载体pDEST22共同转入酵母菌MaV203,并在SC/-leu/-trp/-his三缺培养基及不同浓度梯度3AT培养基中验证自激活。结果重组质粒pDEST32-wS经序列测定含有HBV自前-前-S至主蛋白基因序列。经Western blot和胶体金法证实转染的酵母细胞可表达表面抗原蛋白。pDEST32-wS与pDEST22共转染实验证实被转染酵母细胞不能在浓度30 mmol/L以上的3AT培养基生存。结论构建了pDEST32-wS、pDEST32-pS2和pDEST32-SHBs表达载体,pDEST32-wS和pDEST32-SHBs在酵母细胞中可表达HBsAg,含前-前-S区的HBV表面抗原可能不具有反式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全S基因 酵母细胞双杂交 反式激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