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1
作者 范纯武 王见川 高致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8,共14页
在民间宗教成为专业性学科话语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范式已是屡经更迭。就台湾民间宗教研究而言,它始终与外部的现实环境相交涉并随之变迁。战后初期,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自1950年代起,政府权力开始在宗教领域申张;其二,194... 在民间宗教成为专业性学科话语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范式已是屡经更迭。就台湾民间宗教研究而言,它始终与外部的现实环境相交涉并随之变迁。战后初期,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自1950年代起,政府权力开始在宗教领域申张;其二,1949年后,被称为"新兴宗教"的大陆民间教派开始传入,形成了台湾民间宗教蓬勃兴盛的局面。1970年代,由冈田谦所提出的"祭祀圈"理论被引入浊水、大溪两大区域的研究中,其后祭祀圈、信仰圈和村庄庙讨论盛极一时。1980年代后,民间教派和鸾堂成为新的议题。台湾的民间宗教及信仰问题长期未受到学界主流的重视,而这一领域的拓展仍有待于新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
下载PDF
台湾地区郑成功信仰之历史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致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57,共6页
“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汉人社会中的发展,早自清领台湾时期,便已超越了乡土的情感和地域的观念,统合宗族性、地缘性、民族性等多重特质,而成为台湾此一移民社会的共同信仰。“郑成功信仰”有别于其它一般汉人社会里常见的民间信仰,官方... “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汉人社会中的发展,早自清领台湾时期,便已超越了乡土的情感和地域的观念,统合宗族性、地缘性、民族性等多重特质,而成为台湾此一移民社会的共同信仰。“郑成功信仰”有别于其它一般汉人社会里常见的民间信仰,官方的介入极深,其中隐藏着强烈的政治意图。在探讨“郑成功信仰”的时候,民间与官方为两大方面,加上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同主政者接二连三地为郑成功重新定义,而有了不同的诠释,使得此一信仰文化复杂而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郑成功 郑成功信仰
下载PDF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詹石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8,共11页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棋课法与易学的关系之后,作者从神明崇拜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灵棋课法的道教色彩,阐述了该法所蕴含的思想旨趣,发掘其象征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棋课法 道教 易学
下载PDF
布袋戏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兼论李天禄艺师与台湾布袋戏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致华 万超前 《闽台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一、布袋戏的源流与发展脉络"布袋戏"又称为"掌中戏"、"布袋木偶戏",是一种主要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台湾与广东(潮汕地区)等地的民间戏剧。相传是明代后期,由泉州一位秀才梁炳麟自傀儡戏改编而来。... 一、布袋戏的源流与发展脉络"布袋戏"又称为"掌中戏"、"布袋木偶戏",是一种主要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台湾与广东(潮汕地区)等地的民间戏剧。相传是明代后期,由泉州一位秀才梁炳麟自傀儡戏改编而来。据洪世键的研究,布袋戏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掌中木偶的形象构造必具布内套,从布内套连缀头部及四肢,外披服装,演员的手掌活动在这个布套之中,所谓布袋戏,指的是这个布内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剧 布袋木偶戏 内套 木偶剧团 王景贤 潮调 地方戏剧 云州大儒侠 戏曲剧种 黄奕缺
下载PDF
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詹石窗 《周易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55-68,共14页
灯仪是道教仪式之中的重要品类。它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民俗学渊源和思想基础。就理论角度来说,道教之灯似乃以传统易学为结构框架。本文选择了道教灯仪中的几种要代表性的形式进行考察。作者通过文本的解读与历史追索,认为此类灯仪不仅... 灯仪是道教仪式之中的重要品类。它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民俗学渊源和思想基础。就理论角度来说,道教之灯似乃以传统易学为结构框架。本文选择了道教灯仪中的几种要代表性的形式进行考察。作者通过文本的解读与历史追索,认为此类灯仪不仅贯穿着易学的象数法门,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易学义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灯仪 易学 象数
下载PDF
泉州天后宫在妈祖信仰传播中的地位与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致华 姜家君 《闽台文化研究》 2009年第3期71-78,共8页
庙宇是神明的载体,而庙宇所在地的经济文化,交通环境等对神明地位的确立和传播有更重要的影响。泉州是妈祖信仰的发祥之地,泉州天后宫在妈祖信仰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与海内外宫庙,尤其是台湾宫庙的交流祭祀活动,促进了海内... 庙宇是神明的载体,而庙宇所在地的经济文化,交通环境等对神明地位的确立和传播有更重要的影响。泉州是妈祖信仰的发祥之地,泉州天后宫在妈祖信仰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与海内外宫庙,尤其是台湾宫庙的交流祭祀活动,促进了海内外妈祖信仰圈的形成;宣扬了闽南乃至中华文化,同时展现了两岸文化的一脉相承;为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着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天后宫 妈祖信仰传播 海内外交流
下载PDF
《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詹石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对道教内丹要籍《黄庭经》的产生时代及其流传问题进行考释。作者从《封神演义》所涉“黄庭”之说入手,以史书和道教文献的有关记载为线索,分析其问世的时代,解读其内容结构与易学之关系,认为它是承袭《周易参同契》“三道由一... 本文对道教内丹要籍《黄庭经》的产生时代及其流传问题进行考释。作者从《封神演义》所涉“黄庭”之说入手,以史书和道教文献的有关记载为线索,分析其问世的时代,解读其内容结构与易学之关系,认为它是承袭《周易参同契》“三道由一”的理念发展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经 内丹 易学 修炼
下载PDF
道教摄生法门与易学关系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詹石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年第6期6-9,共4页
本文选择《摄生月令》以及《中和集》等道教文献,考察道门中人关于日常生活起居的养生思想,探究此等思想与传统易学的关系,说明其现代生活价值。
关键词 摄生 起居 易学
下载PDF
从“柔懿夫人”到“妈祖”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致华 廖同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2期59-64,共6页
前言海神信仰与渔业的连结,中国自古多流传,出海捕鱼前要祭祀海神,祈求海神保佑平安。同时渔民也非常重视出海日期的选择,特别是每年第一个渔汛期的首航日,渔民大都会到海神庙祭拜并以占卜确定。福建沿海古代渔民"每年春节过后,第... 前言海神信仰与渔业的连结,中国自古多流传,出海捕鱼前要祭祀海神,祈求海神保佑平安。同时渔民也非常重视出海日期的选择,特别是每年第一个渔汛期的首航日,渔民大都会到海神庙祭拜并以占卜确定。福建沿海古代渔民"每年春节过后,第一次出海要占卜择日,一般是到妈祖庙进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默娘 妈祖信仰 福建沿海 信仰民俗 关帝 开漳圣王 妈祖神 台湾人 注生娘娘 陈元光
下载PDF
三月“疯妈祖”——以台湾第九届大甲妈文化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致华 《闽台文化研究》 2007年第4期62-70,共9页
每年农历三月,天上圣母绕境进香是台湾最盛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台湾众多妈祖庙一年当中最大且最重要的庆典。本论透过2007年台湾第九届大甲妈文化节,观察台湾"三月疯妈祖"的盛况,试探讨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实... 每年农历三月,天上圣母绕境进香是台湾最盛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台湾众多妈祖庙一年当中最大且最重要的庆典。本论透过2007年台湾第九届大甲妈文化节,观察台湾"三月疯妈祖"的盛况,试探讨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实际效益。一、妈庙之首:大甲镇澜宫"大甲妈文化节"最主要的代表庙宇为"大甲镇澜宫",其为一座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妈祖庙,长年来一直是大甲地区五十三庄民的精神归依。而该庙宇的影响力仍在不断地扩展,甚至可说是目前台湾知名度最高的妈祖庙。旧名"天后宫"的"大甲镇澜宫",当地住民习惯称之为"妈祖宫",庙中科仪则慎重地以"财团法人台湾省台中县大甲镇澜宫"名之。根据《大甲镇澜宫简介》所载:"相传清雍正八年,福建湄洲人林永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甲 文化节 妈祖宫 湄洲 妈祖神 北港朝天宫 妈祖信仰 台湾光复 仪则 台中县
下载PDF
道教病因观及其策应
11
作者 黄永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病因观是道教养生学的中心议题,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先天和后天因素等方面,细致剖析富有道教特色的病因观,并据此指出世人应当协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适时适地保护自身健康;提倡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后天努... 病因观是道教养生学的中心议题,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先天和后天因素等方面,细致剖析富有道教特色的病因观,并据此指出世人应当协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适时适地保护自身健康;提倡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后天努力弥补先天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病因观 策应
下载PDF
从神仙世界的爱情故事窥华人之两性哲学——以西王母为文本
12
作者 高致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道家认为"有生最灵,莫过乎人"。换言之,在神身上,人把握着人自己。宗教是记载人类自我主义历史中极重要的一章,神的世界反映着人的世界。"西王母"作为道教女神之首,随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社会形态以及宗教意识的发... 道家认为"有生最灵,莫过乎人"。换言之,在神身上,人把握着人自己。宗教是记载人类自我主义历史中极重要的一章,神的世界反映着人的世界。"西王母"作为道教女神之首,随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社会形态以及宗教意识的发展,陆续出现各种传说故事,透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典籍,可发见"西王母"在演化过程中分别与黄帝、周穆王、东王公、汉武帝、玉皇大帝等配对或爱恋的传说,展现"西王母"在历史发展过程所被人赋予的丰富形象,并由此凸显华人的两性平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黄帝 周穆王 东王公 玉皇大帝
下载PDF
明堂思想考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詹石窗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明堂”这个词汇在今天的一般社会生活中似乎显得比较陌生 ,但在中国古代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象征 ,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正如其它许多传统文化概念一样 ,明堂也聚合着先民们治身与治世相统一的精... “明堂”这个词汇在今天的一般社会生活中似乎显得比较陌生 ,但在中国古代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象征 ,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正如其它许多传统文化概念一样 ,明堂也聚合着先民们治身与治世相统一的精神理念 ,而其内在层面则又是由某种具有运行功能的结构支撑着。因此 ,解读“明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祭祀 明堂思想 政治哲学 神灵信仰 易学 崇天意识
全文增补中
问学感想——写在母校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之际
14
作者 詹石窗 《宗教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母校 研究所 图书文献 良师益友 专业研究 研究生 四川大学 宗教学 平静 智慧
全文增补中
试论《周易参同契》以“易”为核心的发展变化观
15
作者 陈进国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文尝试从汉易学所主张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义理出发,来考察《周易参同契》所蕴含的易学思想。从"易简"之义看,《参同契》突出了乾坤二卦法象着宇宙天地的生成变化法则及乾坤体性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 本文尝试从汉易学所主张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义理出发,来考察《周易参同契》所蕴含的易学思想。从"易简"之义看,《参同契》突出了乾坤二卦法象着宇宙天地的生成变化法则及乾坤体性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的情态。从"变易"之义看,《参同契》主要是借鉴汉易学的"纳甲说"和"十二消息卦说",来探讨天地判分之后阴阳之气的变通迭更过程,进而法象修仙之秩序或步骤,以及所应注意的火候进退或身体气息变化等。从"不易"之义看,《参同契》以乾坤二卦为体,坎离二卦为用,来比拟宇宙的张设布列之结构及相应变化过程。《参同契》已将《周易》之义理创造性地运用于炼丹的实践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同契 易学 周易 天地 义理 变易 纳甲 比拟 消息 发展变化
下载PDF
中国天妃信仰和日本弟橘媛信仰的关联与连结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丽娟 高致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1,共3页
近现代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等华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海神——妈祖及其信仰,随着华人的海外工作或移民得以流传海外,与各地文化激荡交融,影响甚广。传至日本的"天妃信仰"就与当地"弟橘媛信仰"发生融合,本论藉由日本... 近现代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等华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海神——妈祖及其信仰,随着华人的海外工作或移民得以流传海外,与各地文化激荡交融,影响甚广。传至日本的"天妃信仰"就与当地"弟橘媛信仰"发生融合,本论藉由日本茨城县矶原海岸附近的"天妃庙"——弟橘媛神社为研究案例,自其历史渊源与信仰演变进行分析,试图说明中日文化与异文化信仰习俗的融合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妃信仰 弟橘媛信仰 妈祖
原文传递
生态学研究的道教视角——兼评乐爱国的《道教生态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清果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生态危机的化解需要宗教的参与,“道教生态学”的兴起便是宗教回应生态危机的积极成果。道教凭借其“道法自然”、“贵生恶死”、“天人互盗”等思想观点,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因此,充分发掘道教的生态思想,对... 生态危机的化解需要宗教的参与,“道教生态学”的兴起便是宗教回应生态危机的积极成果。道教凭借其“道法自然”、“贵生恶死”、“天人互盗”等思想观点,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因此,充分发掘道教的生态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生态学 宗教 乐爱国 《道教生态学》
原文传递
文化养生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詹石窗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道教文化养生是一种包含着丰富能量转化的技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两大技术尤其值得注意,这就是伦理养生与符号养生。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文化养生 精神文化形态 伦理养生 伦理道德 符号养生
原文传递
道德“以德养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盖建民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道教 “以德养生”思想 中国 文化传统 文明建设 时代价值
原文传递
道教养生学略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清果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道教 养生学 “生道相保” “形神俱妙” “性命双修” “动静互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