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 被引量:72
1
作者 彭兆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共6页
就乡村旅游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和因素进行探讨,认为乡村旅游与其说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游。“乡村魅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或许并不是换一个“地方”,而是换一种体认“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全球化 旅游人类学 地方知识
下载PDF
旅游人类学:“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兆荣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0期5-6,共2页
人类学是一门讲求"关系"的学科。传统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主要对"不动的社区"人群共同体整体关系的关照。当代大众旅游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移动群体"的文化景观,可称为"临时共同体"。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共同体 民族志 全球化背景 文化景观 大众旅游
下载PDF
旅游研究:在规训与自由中前行
3
作者 彭兆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共2页
我国当下的旅游研究与大众旅游一样,进入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研究领域出现在学术框架内要求学术范式、方法等规范的呼声。如果这些呼声是从学术道德和研究体例而发,笔者表示支持;但如果要在旅游研究的学术领域确立... 我国当下的旅游研究与大众旅游一样,进入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研究领域出现在学术框架内要求学术范式、方法等规范的呼声。如果这些呼声是从学术道德和研究体例而发,笔者表示支持;但如果要在旅游研究的学术领域确立一种学科圭臬,笔者表示反对,理由是:为时尚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研究 自由 规训 学术范式 大众旅游 学术道德 学术领域
下载PDF
物·非物·物非·格物——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彭兆荣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2期11-16,157,共6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历经热闹之后,知识沉淀与理论反思的工作随之而来,其中对"物(质)"的概念、边界、意义等的梳理与清理便成了一个重要的学理问题。对于"非物质"这样一个在传统文化表述中的"生...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历经热闹之后,知识沉淀与理论反思的工作随之而来,其中对"物(质)"的概念、边界、意义等的梳理与清理便成了一个重要的学理问题。对于"非物质"这样一个在传统文化表述中的"生涩"语用进行必要辨析,以厘清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符和语义,特别是对此进行相关的"知识考古"显然是必要和必须的。本文就此发表见解,以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 物非 格物
下载PDF
“祖先在上”:我国传统文化遗续中的“崇高性”——兼与巫鸿的“纪念碑性”商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体系中,"崇高性"值得特别提示和重视。崇高性的认知逻辑为"天人合一",这是我国传统价值的核心所在,集中体现在如祖、社作为传承纽带上,在"天—人"关系中同构为一个具有崇高价值的叙...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体系中,"崇高性"值得特别提示和重视。崇高性的认知逻辑为"天人合一",这是我国传统价值的核心所在,集中体现在如祖、社作为传承纽带上,在"天—人"关系中同构为一个具有崇高价值的叙事共同体和表述范式。然而,近代以降,西方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科技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陆续"东渐",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崇高性"拦腰阻截,横亘出利益至上的价值趋势,致使其受到毁灭性破坏,当今中国的许多社会问题皆与之有涉。因此,阐明崇高性不啻是对中国传统价值的重新链接。巫鸿先生比较西方的"废墟"等特点,将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传统特质归纳为纪念碑性,值得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性 祖宗 (废)墟 纪念碑性
下载PDF
“以德配天”:复论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崇高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在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形制中,"崇高性"值得讨论和重视;它的认知逻辑为"天人合一",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崇高性在诸如"帝—王—皇"、"天命"、"恒德"等"天、地、人... 在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形制中,"崇高性"值得讨论和重视;它的认知逻辑为"天人合一",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崇高性在诸如"帝—王—皇"、"天命"、"恒德"等"天、地、人"相"参"的关系中同构为一个叙事共同体和表述范式,形成社会结构中循环往复的礼制秩序,为文化传统价值的重要垂范,同时凸显了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崇高性。今天,在中华民族文化复振之时,重塑"以德配天"、"以民至上"文化价值观,对于施政无疑极其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比"以人为本"还符合中国传统范式。然而,追求政治上"德政"的大一统——特别表现在朝代更替的历史转变,时常却伤害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而成为我国一笔特殊的"负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性 帝—王—皇 天命
下载PDF
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
7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2,共1页
遗产是一个人类永久性话题,它迎合了全球性的"遗产事业",也契合我国的"遗产运动"。我们希望借助这个栏目洞开一个遗产学研究的窗口,努力做到外接国际,内联本土;理论与实践兼备,精神与身体并重。本期的两篇文章即显示如此用心。
关键词 代代相承 传承方式 理论与实践 大众旅游 标识物 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机构 特定事物 消费价值
下载PDF
论生态旅游、原生态旅游与原旅游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兆荣 闫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中的一种"想象",从其出现之日起,它在实践与精神层面的背离就已经存在;但是,人们却依然努力地进行着现代生态旅游的"制造"工作和工程。本文从生态旅游知识谱系,我国当下热议的"原生态&q... 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中的一种"想象",从其出现之日起,它在实践与精神层面的背离就已经存在;但是,人们却依然努力地进行着现代生态旅游的"制造"工作和工程。本文从生态旅游知识谱系,我国当下热议的"原生态"等方面进行摸索和分析,进而提出"原旅游"的概念,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原生态旅游 原旅游
原文传递
认识生态与生生旅游
9
作者 彭兆荣 《绿叶》 2012年第7期69-74,共6页
当现代旅游与资本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旅游也在形式上表现为对生态的单方面“索取”。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中的一种形式,不过是在承认现代旅游对生态破坏前提下的“亡羊补牢”,即希望将破坏压缩到尽可能小。我认为,我国传统的“... 当现代旅游与资本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旅游也在形式上表现为对生态的单方面“索取”。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中的一种形式,不过是在承认现代旅游对生态破坏前提下的“亡羊补牢”,即希望将破坏压缩到尽可能小。我认为,我国传统的“生生”概念比”生态”内涵丰富且深邃。“生生旅游”可以自觉地在旅游中注入和贯彻“生生“的理念和价值,鼓励旅游在对生态“消费”的同时,也诉诸“反哺”的价值、理念和行动.由此创造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旅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旅游 生态旅游 经济结合 大众旅游 亡羊补牢 生态破坏 “反哺” 旅游模式
原文传递
好客的食物:餐桌伦理结构中的张力叙事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兆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2,共7页
以"好客的食物"为题讨论"好客中国"在现代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认为"好客"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交流活动,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特殊的权力关系结构张力。然而,中西方在&q... 以"好客的食物"为题讨论"好客中国"在现代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认为"好客"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交流活动,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特殊的权力关系结构张力。然而,中西方在"好客"叙事中呈现了巨大的差异。在中国,"请客吃饭"是"好客"的一种基本而普遍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与传统的农业伦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现代旅游活动中,饮食依然成为"好客"的集中表达,却也产生了新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客 结构张力 饮食 旅游与游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