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涂层的吸附萃取搅拌棒在环境水样双酚A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林福华 黄晓佳 +1 位作者 袁东星 刘宝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7-512,共6页
以双酚A(BPA)为单体,利用整体材料"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涂层的吸附萃取搅拌棒(MIP-SBSE),然后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探讨其对环境水样BPA的选择萃取性能。优化萃取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时... 以双酚A(BPA)为单体,利用整体材料"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涂层的吸附萃取搅拌棒(MIP-SBSE),然后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探讨其对环境水样BPA的选择萃取性能。优化萃取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时间、解吸液种类以及基底pH值和离子强度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吸附性能。在最佳条件下,MIP-SBSE可对模板分子进行有效的选择吸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28μg/L和0.94μg/L。在实际水样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加标回收率,其值为96.0%~108.7%。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搅拌棒吸附萃取 分子印迹聚合物 双酚A
下载PDF
东山湾海水中Fe(Ⅱ)和Fe(Ⅲ)相互转化围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旭光 李顺兴 +1 位作者 陈乙平 蔡添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根据2008年8月与11月在东山湾海域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中溶解态Fe(II)和Fe(III)含量、浮游植物叶绿素a、营养元素及其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均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呈正相... 根据2008年8月与11月在东山湾海域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中溶解态Fe(II)和Fe(III)含量、浮游植物叶绿素a、营养元素及其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均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9、0.9219。现场围隔实验表明,海水中总溶解态Fe含量在24 h内有较大的变化,最大减少量达到17.4%。DS2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最高值与初始值相比较,叶绿素a较高的DS2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增加较叶绿素a较低的DS5号站点高0.053μg/L。Fe(II)和Fe(III)加富实验研究了溶解态的Fe(II)和Fe(III)在海水中相互转化。高浓度的Fe(II)在海水中被氧化成Fe(III),海水中浮游植物也会引发光还原作用使Fe(III)还原成Fe(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II) FE(II) 价态转化 东山湾 围隔
下载PDF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库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一宁 陈鹭真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共11页
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是典型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相当可观的固碳能力。植被碳库和沉积物碳库是蓝碳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其变化过程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本文尝试从碳库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不... 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是典型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相当可观的固碳能力。植被碳库和沉积物碳库是蓝碳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其变化过程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本文尝试从碳库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不同植被碳库之间、不同沉积物碳库之间以及植被碳库和沉积物碳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指出物种竞争、外源碳输入以及生物地貌学过程在碳库相互作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蓝碳 植被 沉积物 碳库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春季南海东沙岛硝酸盐干沉降通量、形成机制及其来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舒迪 罗笠 +4 位作者 李宇笑 王晨 卢玢宇 许世杰 高树基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硝酸盐是大气中主要的酸性离子,也是大气活性氮沉降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对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区域,对海洋气溶胶的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3年春季(3—5月),在中国南海东沙... 硝酸盐是大气中主要的酸性离子,也是大气活性氮沉降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对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区域,对海洋气溶胶的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3年春季(3—5月),在中国南海东沙岛共计采集了86个总悬浮颗粒(TSP)气溶胶样本,分析了TSP样品中NO_(3)^(-)浓度、δ^(15)N-NO_(3)^(-)和δ^(18)O-NO_(3)^(-)值。结果表明:东沙岛春季TSP中NO_(3)^(-)浓度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基于NO_(3)^(-)浓度估算东沙岛春季NO_(3)^(-)-N干沉降通量范围为(1.0±0.5)—(3.4±1.7)mg·d^(-1)·m^(-2)(以N计,余同)。δ^(18)O-NO_(3)^(-)值在3月和4月(76.1‰±3.8‰和79.1‰±5.6‰)明显高于5月(67.0‰±7.5‰),表明东沙岛3月和4月硝酸盐的形成路径不同于5月。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N_(2)O_(5)参与的路径(N_(2)O_(5)+H_(2)O/Cl-和NO_(3)^(+)VOCs)在3月和4月生成了37.2%和43.3%的硝酸盐,5月NO_(2)+·OH路径是硝酸盐的主要形成路径,形成了80.2%的硝酸盐。δ^(15)N-NO_(3)^(-)值和气团后向轨迹表明,东沙岛春季不同月份TSP中NO_(3)^(-)的来源不同,3月和4月以陆地源为主,5月主要受海洋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TSP 硝酸盐 干沉降通量 氮氧同位素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0
5
作者 苏丕波 梁金强 +3 位作者 沙志彬 付少英 雷怀彦 龚跃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33,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匹配条件,利用典型二维地震剖面,构建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神狐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温度、压力条件;生物气和热解气的资... 为进一步了解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匹配条件,利用典型二维地震剖面,构建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神狐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温度、压力条件;生物气和热解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满足水合物形成的气源条件;运移条件优越,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成藏。并提出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模式 生物气 热解气
下载PDF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萃取介质搅拌饼固相萃取的制备及其萃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林福华 黄晓佳 +1 位作者 袁东星 农舒予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48,共6页
以双酚A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单体,利用整体材料"原位"聚合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基质的萃取饼,并与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管加工而成的萃取器相结合,建立了分子印迹搅拌饼固相萃取(MIP-SCSE)技术。考察了制备条件对MIP-SCS... 以双酚A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单体,利用整体材料"原位"聚合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基质的萃取饼,并与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管加工而成的萃取器相结合,建立了分子印迹搅拌饼固相萃取(MIP-SCSE)技术。考察了制备条件对MIP-SCSE选择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探讨MIP-SCSE对环境水样中双酚A及其它酚类物质的选择萃取性能,考察萃取过程中基底离子强度、pH值以及吸附与解吸时间等萃取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条件下,MIP-SCSE对模板分子及其它酚类物质具有一定选择性能和较高的富集能力,对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检出限LOD(S/N=3)为0.67μg/L;定量限LOQ(S/N=10)为2.24μg/L。在实际水样分析中,模板分子加标回收率为86.2%~112.2%。在MIP-SCSE使用过程中,萃取饼不与容器壁接触,因此具有优良的使用寿命,至少可连续使用6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搅拌饼固相萃取 双酚A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橡胶制品中的13种N-亚硝胺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婷 温裕云 +1 位作者 欧延 弓振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橡胶制品中13种N-亚硝胺的方法。样品于密闭萃取瓶中于60℃下用甲醇超声萃取30min,C18固相萃取小柱对萃取液进行净化,经C18色谱柱分离,最后用电喷雾正离子...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橡胶制品中13种N-亚硝胺的方法。样品于密闭萃取瓶中于60℃下用甲醇超声萃取30min,C18固相萃取小柱对萃取液进行净化,经C18色谱柱分离,最后用电喷雾正离子(ESI+)和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对13种N-亚硝胺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实验中对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橡胶样品中添加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与N-亚硝基-二乙基胺(NDEA)为500μg/kg、其他组分均为50μg/kg时,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10%;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0.7%-117.0%;方法的检出限(LOD,以10倍标准偏差计)为0.5~500μg/kg。方法可应用于橡胶制品中13种N-亚硝胺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 N-亚硝胺 橡胶制品
下载PDF
养殖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对水产品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建清 王新红 洪华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45,共5页
本文采取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16种典型的多环芳烃在海水养殖鱼类鲈鱼肝脏的蓄积作用,以及在清洁海水暂养下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1)鲈鱼肝脏对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大于500,并随着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大而... 本文采取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16种典型的多环芳烃在海水养殖鱼类鲈鱼肝脏的蓄积作用,以及在清洁海水暂养下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1)鲈鱼肝脏对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大于500,并随着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于海洋食品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2)在鲈鱼肝脏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比低分子量多环芳烃易于清除。(3)采用一级指数衰减方程描述了多环芳烃在鲈鱼肝脏的代谢过程,对于高分子量的多环芳烃的半减期为1.7~2.5d,而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半减期为3.4~24d。通过清洁海水暂养,能有效地减少多环芳烃污染对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富集系数 代谢 厦门西海域 鲈鱼 海洋食品安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单肢水母属的研究(丝螅水母目,高手水母科)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振祖 黄加祺 +1 位作者 林茂 郭东晖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记述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高手水母科Bougainvillidae Lutken,1850单肢水母属Nubiella Bouillon,19806新种和1新组合,即棍棒单肢水母NubiellaclaviformisXu,HuangetLin,sp.nov.,间腺单肢水母N.intergona Xu,HuangetLin,sp.nov.,大胃... 记述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高手水母科Bougainvillidae Lutken,1850单肢水母属Nubiella Bouillon,19806新种和1新组合,即棍棒单肢水母NubiellaclaviformisXu,HuangetLin,sp.nov.,间腺单肢水母N.intergona Xu,HuangetLin,sp.nov.,大胃单肢水母N.macrogastera Xu,Huanget Lin,sp.nov.,大腺单肢水母N.macrogona Xu,HuangetGuo,sp.nov.,口刺单肢水母N.oralospinella Xu,Huanget Guo,sp.nov.,乳突单肢水母N.papilarisXu,Huanget Guo,sp.nov.和阿尔单肢水母N.alvarinoae(Segura,1980)com b.nov.,并讨论了它们与近缘种的区别,同时将单肢水母属已知种作个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螅水母目 高手水母科 单肢水母属 新种 新组合 台湾海峡
下载PDF
二氧化碳酸化对两种桡足类肌肉和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达娟 李少菁 +1 位作者 王桂忠 郭东晖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培养于CO2酸化海水中的中华哲水蚤和刺尾纺锤水蚤肌肉和卵母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桡足类肌丝排列的有序性均随酸化的加剧而降低,较高CO2浓度海水会对桡足类产生一定程度的氧...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培养于CO2酸化海水中的中华哲水蚤和刺尾纺锤水蚤肌肉和卵母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桡足类肌丝排列的有序性均随酸化的加剧而降低,较高CO2浓度海水会对桡足类产生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桡足类卵母细胞的电子密度随酸化的加剧而降低,球形颗粒出现内缩或瓦解,酸化可能会导致桡足类卵母细胞发生过量凋亡,从而影响卵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桡足类 肌肉 卵母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珍妮水母属的研究(丝螅水母目,面具水母科)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振祖 黄加祺 +1 位作者 林茂 郭东晖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7-853,共7页
记述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面具水母科Pandeidae Haeckel,1870珍妮水母属Janiopsis Bouillon,19805新种,即顶斑珍妮水母Janiopsis apicispottis Xu,HuangetLin,sp.nov.、短距珍妮水母J.brevispura Xu,Huanget Guo,sp.nov.、大球珍妮水... 记述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面具水母科Pandeidae Haeckel,1870珍妮水母属Janiopsis Bouillon,19805新种,即顶斑珍妮水母Janiopsis apicispottis Xu,HuangetLin,sp.nov.、短距珍妮水母J.brevispura Xu,Huanget Guo,sp.nov.、大球珍妮水母J.macrobulbosa Xu,HuangetGuo,sp.nov.、南沙珍妮水母J.nanshaensis Xu,HuangetLin,sp.nov.和蹄形珍妮水母J.unguliformis Xu,HuangetLin,sp.nov.;并讨论了它们与近缘种的区别,同时将珍妮水母属已知种作个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水母亚纲 面具水母科 珍妮水母属 新种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南海北部近海水螅虫总纲四新种和二种新纪录研究(刺胞动物门,自育水母纲,水螅水母纲)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飞雁 许振祖 +3 位作者 黄加祺 郭东晖 江艳娥 林昭进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4-861,共8页
记述了南海北部近海水螅虫总纲4新种和2新纪录,即自育水母纲的顶胃穴水母Sminthea apicigastrica Xu,Huanget Du,sp.nov.,水螅水母纲的距拟双手水母Codonorchis calcariformis Xu,Huanget Guo,sp.nov.,南海多管水母Aequorea nanhainensi... 记述了南海北部近海水螅虫总纲4新种和2新纪录,即自育水母纲的顶胃穴水母Sminthea apicigastrica Xu,Huanget Du,sp.nov.,水螅水母纲的距拟双手水母Codonorchis calcariformis Xu,Huanget Guo,sp.nov.,南海多管水母Aequorea nanhainensis Xu,Huanget Du,sp.nov.,四手多管水母Aequorea tetranema Xu,Huanget Du,sp.nov.,深水拟单手水母Paragotoea bathybia Kramp,1942和母螅镰螅水母Zanclea medusopolypata Boero,Bouillonet Gravili,2000。并讨论了新种与近缘种的区别,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胞动物门 自育水母纲 水螅水母纲 新种 南海北部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混施对沟叶结缕草越冬期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宏友 李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9-1105,共7页
为解决暖季型草坪草越冬期枯黄的问题,以沟叶结缕草为材料,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效肥与有机肥3因子3水平正交混施试验。与清水对照相比,处理组沟叶结缕草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 为解决暖季型草坪草越冬期枯黄的问题,以沟叶结缕草为材料,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效肥与有机肥3因子3水平正交混施试验。与清水对照相比,处理组沟叶结缕草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提高,且根系活性、叶片抗氧化酶系(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叶片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降低。处理组整体上提高了草坪草越冬期的生长及抗冷性能,显著改善了草坪草的冬季景观效果。因子间极差分析表明,主效因子随草坪草生长和抗性指标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表明混施时各因子在保持草坪草冬季良好生长、提高抗性生理功能上所起的作用具有互补性。综合各指标正交分析结果,提出了混施的最优配方,即每升混合液肥中含多效唑、三十烷醇、硫酸钾镁肥、尿素和壳聚糖300mg、2mg、1500mg、1000mg和1000mg,按200mL·m-2叶面喷施,花生饼按90g·m-2撒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叶结缕草 越冬期 抗寒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 肥料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区域PTS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莹 穆景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前,各种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开展持久性有毒物质(PTS)的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区域尺度着手,简要介绍了在三种海洋介质(水体、沉积物以及生物体)中PTS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常用... 目前,各种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开展持久性有毒物质(PTS)的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区域尺度着手,简要介绍了在三种海洋介质(水体、沉积物以及生物体)中PTS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常用的风险商值法(如:PEC/PNEC比值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毒性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针对目前区域PTS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区域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态风险评价 风险商值法 PEC PNEC
原文传递
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推导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穆景利 王莹 王菊英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8-912,共5页
当前我国在海水水质基准/标准研究和近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方面还缺乏成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而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PNEC)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是研究与制定相关环境标准/基准或决策的科学依据。本文重点综述了当... 当前我国在海水水质基准/标准研究和近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方面还缺乏成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而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PNEC)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是研究与制定相关环境标准/基准或决策的科学依据。本文重点综述了当前各种PNEC的推导方法,对各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计算公式和毒性数据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归纳了各方法的联系、区别和优缺点。针对当前污染物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海洋环境风险评价需求,尝试性的提出了PNEC推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EC PNEC 环境效应阈值 评价因子法 风险评价 物种敏感度分布 SSD
原文传递
利用鱼卵胚胎发育毒性试验评价城市废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建清 王新红 +3 位作者 钟建兴 林美 巫晶晶 丛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以真鲷鱼卵为材料试验了两个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单元水样(进水口、中间处理过程、出水口的水样)对鱼卵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鱼卵胚胎发育毒性试验是检查废水生态毒性的敏感指标.(2)城市废水对鱼卵胚胎发育的死亡率、畸形率... 以真鲷鱼卵为材料试验了两个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单元水样(进水口、中间处理过程、出水口的水样)对鱼卵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鱼卵胚胎发育毒性试验是检查废水生态毒性的敏感指标.(2)城市废水对鱼卵胚胎发育的死亡率、畸形率效应显著高于对照组.(3)随着废水的处理过程,进水口、中间处理过程、出水口的水样对鱼卵胚胎发育的死亡率、总致死率不断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远低于废水中COD降低的幅度.(4)杏林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水样COD值低于集美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水样的COD值,但是,鱼卵的死亡率和总致死率却较高;目前仍采用COD表征废水的处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鱼卵胚胎毒性试验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废水 鱼卵 胚胎发育 毒性效应
下载PDF
包埋不同淡水耗氧菌BOD传感膜的光谱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光美 辛玲玲 +2 位作者 王旭东 赵赟 陈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34-2138,共5页
利用四甲氧基硅烷(TMOS)、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iMeDMOS)与聚乙烯醇(PVA)构成的有机改性材料分别包埋五种不同淡水耗氧菌,制备光化学生物耗氧量(BOD)的传感敏感膜,并在自行构建的BOD测定仪上考察其光谱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四甲氧基硅烷(TMOS)、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iMeDMOS)与聚乙烯醇(PVA)构成的有机改性材料分别包埋五种不同淡水耗氧菌,制备光化学生物耗氧量(BOD)的传感敏感膜,并在自行构建的BOD测定仪上考察其光谱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包埋五种淡水耗氧菌和它们混合菌种的BOD传感膜对BOD的荧光强度响应范围为0~60mg·L^-1至0~120m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76~0.997,响应时间为0.5~8.7min,传感敏感膜可连续使用30d以上。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如温度和测定体系的pH对BOD传感膜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4℃下保存12个月后,BOD传感膜仍保持原有响应值的85%以上,显示出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初步应用结果表明,BOD传感膜可应用于地表水中的BOD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耗氧量 生物化学传感器 荧光 淡水耗氧菌株
下载PDF
拟柄突和平水母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生活史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加祺 王玮 郭东晖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1-695,共5页
报道青岛海洋科技馆培养的和平水母属(软水母亚纲,和平水母科)一种我国的新纪录——拟柄突和平水母Eirene lacteoides Kubota and Horita,1992。首次提供该种水母水螅体的形态,并对各期水母体的特征进行描述,为编写水螅水母动物志提供... 报道青岛海洋科技馆培养的和平水母属(软水母亚纲,和平水母科)一种我国的新纪录——拟柄突和平水母Eirene lacteoides Kubota and Horita,1992。首次提供该种水母水螅体的形态,并对各期水母体的特征进行描述,为编写水螅水母动物志提供参考。关键词软水母亚纲,和平水母科,拟柄突和平水母,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水母亚纲 和平水母科 拟柄突和平水母 新纪录
下载PDF
台湾彭佳屿岛春季TSP中水溶性离子源解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笠 高树基 +2 位作者 肖化云 肖红伟 王燕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52-4459,共8页
于2010年春季,在台湾省北部东海海域彭佳屿岛采集了60个总悬浮颗粒(TSP)样品,用离子色谱测定了8种水溶性离子(Na^+、Mg^(2+)、Ca^(2+)、K^+、NH_4^+、Cl^-、SO_4^(2-)和NO_3^-)浓度.结合HYSPLIT气团后向轨迹模型、离子化学计量学关系、... 于2010年春季,在台湾省北部东海海域彭佳屿岛采集了60个总悬浮颗粒(TSP)样品,用离子色谱测定了8种水溶性离子(Na^+、Mg^(2+)、Ca^(2+)、K^+、NH_4^+、Cl^-、SO_4^(2-)和NO_3^-)浓度.结合HYSPLIT气团后向轨迹模型、离子化学计量学关系、离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彭佳屿岛春季TSP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彭佳屿岛春季TSP中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顺序依次为SO_4^(2-)(7.70±4.53)μg/m^3>Cl^-(6.17±3.85)μg/m^3>Na^+(4.59±2.28)μg/m^3>NO_3^-(4.24±3.07)μg/m^3>NH_4^+(1.53±1.20)μg/m^3>Ca^(2+)(0.95±1.47)μg/m^3>Mg^(2+)(0.59±0.30)μg/m^3>K^+(0.31±0.17)μg/m^3.其中Cl-、Na+和Mg^(2+)全部来源于海洋源;K^+来源较多,除了海洋源外,煤和生物质燃烧以及陆源矿物等都可能是彭佳屿岛春季TSP中K^+的来源;60%的Ca^(2+)来源于当地的建筑粉尘;77%的SO_4^(2-)源于煤和生物质燃烧释放;NO_3^-主要源于汽车尾气、煤和生物质燃烧等释放;NH_4^+主要来源于二次气溶胶和生物质燃烧等.通过整合本研究与前人的观测,发现在春季从中国东北至西北太平洋开阔海域,TSP中Cl-、Na+和Mg^(2+)的浓度在空间上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而Ca^(2+)、K^+、NH_4^+、SO_4^(2-)和NO_3^-的浓度在空间上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显示了TSP中不同水溶性离子在海洋大气传输过程中的空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彭佳屿岛 TSP 水溶性离子 源解析
下载PDF
芘在不同粒径红树林沉积物团聚体上的吸附/解吸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锐龙 刘贝贝 +1 位作者 朱亚先 张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31,共9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覆的方法,研究了芘在九龙江河口红树林区不同粒径沉积物团聚体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凝胶包覆可有效减少沉积物团聚体粒径的改变,其等温吸附、吸附/解吸速率情况与未包覆沉积物团聚体存在明显差异.包...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覆的方法,研究了芘在九龙江河口红树林区不同粒径沉积物团聚体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凝胶包覆可有效减少沉积物团聚体粒径的改变,其等温吸附、吸附/解吸速率情况与未包覆沉积物团聚体存在明显差异.包覆后等温吸附曲线中吸附容量Kf值取决于总有机碳(TOC)的含量,非线性吸附常数n不仅与其硬碳和软碳的比值有关,还与团聚体复杂的孔隙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包覆后沉积物团聚体的快吸附速率常数值与沉积物团聚体的比表面积值正相关(krap=0.041S-0.0146,R2=0.9923).小粒径沉积物团聚体的"老化"现象较大粒径更为显著,使得其解吸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沉积物 团聚体粒径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