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两个优势种的发现及其数量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洁 蔡立哲 +3 位作者 梁俊彦 周细平 金亮 陈志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49,共6页
根据2004年在厦门海域22个取样站获得的4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以及历史资料,发现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是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局部、季节性优势种;环节动物多毛纲的昆士兰稚齿虫(Prionospio ... 根据2004年在厦门海域22个取样站获得的4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以及历史资料,发现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是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局部、季节性优势种;环节动物多毛纲的昆士兰稚齿虫(Prionospio queenslandica)是局部优势、周年常见种。春季和夏季,光滑河蓝蛤在鼓浪屿附近海域的密度分别为1098.8个/m2和1720.0个/m2,夏季,在曾厝安附近海域的密度为3773.3个/m2,均占所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50%以上,而冬季和秋季,很少采集到光滑河蓝蛤。夏季和秋季,昆士兰稚齿虫在鼓浪屿附近海域的密度分别为871.3个/m2和232.5个/m2;从季度平均值看,昆士兰稚齿虫密度和生物量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低;昆士兰稚齿虫的优势度没有光滑河蓝蛤高,但在整个厦门海域均有一定的密度和生物量。本研究分析了光滑河蓝蛤、昆士兰稚齿虫数量与有机质、硫化物含量、水动力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域 优势种 昆士兰稚齿虫(Prionospio queenslandica) 光滑河蓝蛤 (Potamocorbula laevis)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体内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16
2
作者 蔡立哲 马丽 +4 位作者 袁东星 张军 郑文教 高阳 陆志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8,共7页
2001年8月和11月在九龙江口红树林区采集了6种底栖动物,测定了它们体内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紫游螺(Neritina[Dostia]violacea)、黑口滨螺(Littoraria melanostoma)、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 2001年8月和11月在九龙江口红树林区采集了6种底栖动物,测定了它们体内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紫游螺(Neritina[Dostia]violacea)、黑口滨螺(Littoraria melanostoma)、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查加拟蟹守螺(Cerithideadjadjariensis)、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弹涂鱼和黑口滨螺体内多环芳烃的含量有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它们的富集系数却有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弹涂鱼、黑口滨螺、查加拟蟹守螺和可口革囊星虫体内多环芳烃主要由二环多环芳烃组成,紫游螺和孔虾虎鱼体内分别是四环和五环多环芳烃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红树林 多环芳烃 九龙江口
下载PDF
肽核酸探针技术在赤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建军 黄邦钦 赖红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4-1526,共3页
关键词 核酸探针技术 肽核酸 生物检测 分子生物学研究 赤潮 骨架结构 信息分子 相关领域 寡核苷酸 甘氨酸
下载PDF
2010年秋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威 孙军 +2 位作者 薛冰 戴民汉 胡建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3,共11页
2010年10月26日—11月24日在南海北部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70属204种(包括未定种12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其物种数为146种,其细胞丰度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93.17%;甲藻次之,其物种数为51种,占总浮游植... 2010年10月26日—11月24日在南海北部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70属204种(包括未定种12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其物种数为146种,其细胞丰度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93.17%;甲藻次之,其物种数为51种,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0.63%;金藻门3属4种及蓝藻门2属3种;蓝藻门中以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为主。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06×10^3-107.50×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5.00×10^3 cells/L。海南岛东北部和粤东近岸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垂直分布上,表层和25m层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舟形藻(Navicula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olterforth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调查区表层和5m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4和2.83,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3和0.77;两种指数在表层和5m层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环境分析表明除硅酸盐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性的相关性,主要受到氮元素及磷酸盐的共同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南海北部 细胞丰度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福建和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元标 林辉 +3 位作者 芦敏 邝伟明 孙秀武 袁东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62-368,共7页
2007年11-12月采集福建和粤东近岸海域的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了研究海域沉积环境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并利用Long等人建立的评价模式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海域沉积环境中P... 2007年11-12月采集福建和粤东近岸海域的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了研究海域沉积环境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并利用Long等人建立的评价模式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海域沉积环境中PAHs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海域PAHs的含量范围为52.93-398.50 ng/g,平均值为170.30 ng/g,研究发现闽江径流是影响海区沉积物中PAHs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异构体比值分析,对研究海区沉积物中PAHs进行了溯源分析,发现厦门以北海域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而厦门以南海域则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PAHs对生物体极少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沉积物 多环芳烃 分布 来源 生态风险
下载PDF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雌激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美华 邱彬 +1 位作者 陈国南 陈曦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9年第3期151-157,共7页
将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与超声萃取技术结合,采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 MIM][PF6])为萃取剂,建立了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废水中3种雌激素物质(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 将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与超声萃取技术结合,采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 MIM][PF6])为萃取剂,建立了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废水中3种雌激素物质(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雌酚)方法.试验采用50μL的离子液体,考察了溶液体积、溶液pH值、超声时间、静置时间、离心时间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最佳的萃取条件为:溶液体积为6 mL,甲醇体积0.3 mL,溶液pH值为2.0,超声时间6min,静置时间30min,离心时间10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3种雌激素的富集倍数可达到96.8-112.4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0.0μg/L;检出限为0.25-0.50μg/L.对浓度为5.0μg/L的3种物质测定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2%-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 雌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颗石球缓解紫外辐射对颗石藻光合作用的胁迫 被引量:1
7
作者 阮祚禧 邹定辉 +4 位作者 许振平 邓誉 王婷晔 黄凤英 罗丽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8-1082,共5页
颗石藻(Coccolithophore)是-类胞外具有数层轉质颗石粒(Coccolith)的海洋化金藻,在绝大部分海域均有分布.颗石藻通过光合固碳向深海沉降有机碳颗粒,同时其興化作用形成的颗石粒是海底的重要沉积物.它们与钙化浮游动物翼足类(Petro... 颗石藻(Coccolithophore)是-类胞外具有数层轉质颗石粒(Coccolith)的海洋化金藻,在绝大部分海域均有分布.颗石藻通过光合固碳向深海沉降有机碳颗粒,同时其興化作用形成的颗石粒是海底的重要沉积物.它们与钙化浮游动物翼足类(Petropod)钙化量可占海洋生物钙化量的80%,对于海洋碳、钙循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liania hulxeyi 颗石球 紫外辐射 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下载PDF
17β-雌二醇乙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美华 邱彬 +1 位作者 陈国南 陈曦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以多孔乙酸纤维膜为载体,17β-雌二醇为模板,采用紫外光引发制备了17β-雌二醇乙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试验对膜的选择吸附性和分离透过性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乙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对模板分子17β-雌二醇具有较好的选... 以多孔乙酸纤维膜为载体,17β-雌二醇为模板,采用紫外光引发制备了17β-雌二醇乙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试验对膜的选择吸附性和分离透过性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乙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对模板分子17β-雌二醇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吸附量达10.2μmol/g;17β-雌二醇/17α-炔雌醇的分离因子为4.7。膜透过实验表明,该分子印迹复合膜能将17β-雌二醇与17α-炔雌醇分离开,表明17α-炔雌醇作为结构类似物在复合膜上的结合牢固性不如模板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纤维膜 17Β-雌二醇 分子印迹复合膜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纯茂 俞宁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对膜分离技术进行了分类,同时阐述了液膜、电渗析、微滤、超滤、反渗透和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废水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处理 重金属废水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可食性海洋贝、藻类体中HCH、DDT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江雷 弓振斌 +1 位作者 金贵娥 梁婧 《福建水产》 2012年第6期455-460,共6页
本文以缢蛏、牡蛎、菲律宾蛤仔、坛紫菜和海带等5种可食性海洋贝类和藻类为对象,研究了采自于2007年元月福建沿海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区样品中HCH、DDT的环境分布特征。不同品种的海洋贝类和藻类中HCH和DDT的含量水... 本文以缢蛏、牡蛎、菲律宾蛤仔、坛紫菜和海带等5种可食性海洋贝类和藻类为对象,研究了采自于2007年元月福建沿海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区样品中HCH、DDT的环境分布特征。不同品种的海洋贝类和藻类中HCH和DDT的含量水平较低;个别地区仍存在HCH和DDT新污染源;不同地区和品种之间HCH和DDT含量的差异不大,呈现典型的非点源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 贝类 藻类 HCH DDT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中国沿海光裸方格星虫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素霞 丁少雄 +1 位作者 鄢庆枇 覃映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3-1191,共9页
为科学保护和开发我国光裸方格星虫自然资源,本研究以cytb基因全长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山东烟台、福建古雷、香港、海南儋州、海南陵水、广西东兴6个光裸方格星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203个个体共检出128个单倍型,299个多态位点,核... 为科学保护和开发我国光裸方格星虫自然资源,本研究以cytb基因全长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山东烟台、福建古雷、香港、海南儋州、海南陵水、广西东兴6个光裸方格星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203个个体共检出128个单倍型,299个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0488和0.9773,且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88.4%)。6个光裸方格星虫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结果显示,南方5个群体间F_(st)<0.15,基本无分化或呈低度分化;而烟台与南方5个群体间的固定指数都很大,F_(st)>0.15,群体间呈高度分化。中性检验(Fu’s Fs、Tajima’s D)结果为负值,北方群体和南方群体的核苷酸错配分布图为单峰,单倍型网络分布图为以主单倍型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用203条cytb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烟台群体聚为一个进化支,南方群体聚为一个进化支。研究表明,中国沿海的光裸方格星虫群体在历史上经历过大规模群体扩张,但目前遗传多样性较低,说明光裸方格星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应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在进化关系上,烟台群体与其他5个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但是否已经形成隐秘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裸方格星虫 CYTB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海南岛东南部海岸砂丘风暴冲越沉积记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保明 高抒 +3 位作者 周亮 赵秧秧 屠佳雨 王成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3-1143,共11页
通过海南岛东南部海岸详细的古风暴学考察,在尖岭海岸发现了含有风暴冲越沉积物的海岸沙丘剖面,分别命名为JL-1和JL-2剖面,试图从海岸沙丘沉积记录中提取历史上的风暴事件信息。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等参数的指标分析表明,这两个剖面含有... 通过海南岛东南部海岸详细的古风暴学考察,在尖岭海岸发现了含有风暴冲越沉积物的海岸沙丘剖面,分别命名为JL-1和JL-2剖面,试图从海岸沙丘沉积记录中提取历史上的风暴事件信息。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等参数的指标分析表明,这两个剖面含有典型的风暴冲越沉积物,利用放射性核素AMS14C测年、OSL测年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确定这些风暴沉积层是多次台风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机制与风暴浪越过海岸沙丘的堆积有关,风暴流越过沙丘顶部后不能回流,导致风暴流携带的沉积物迅速沉积。此外,依据Stockdon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该地点沉积记录所代表的最大风暴事件相当于100到200年一遇的重现期。研究表明,该处海岸沙丘冲越沉积含有南海台风强度与重现期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暴学 冲越沉积 风暴强度 海岸沙丘 海南岛
下载PDF
陆海统筹研发碳汇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纪化 张飞 焦念志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3399-3405,共7页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CO_2浓度增加正在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因而全球碳循环和碳汇研究广受关注,它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碳汇研究涉及大气、陆地、海洋等各圈层.陆地向海洋输出的碳通量,与陆-气界面、海-气界面相当...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CO_2浓度增加正在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因而全球碳循环和碳汇研究广受关注,它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碳汇研究涉及大气、陆地、海洋等各圈层.陆地向海洋输出的碳通量,与陆-气界面、海-气界面相当;但大部分陆地上形成的有机碳,在输入河流和近海时发生了改变,不仅无法形成碳汇,反而引发河口碳源效应.因此,系统开展陆海统筹协同研究,对于全面认识碳汇形成过程与调控机制十分必要.新近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理论为开展陆海统筹研发碳汇奠定了基础,可望以MCP为突破口,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和"产、学、研、政、用"结合,实现协同创新,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碳循环 微型生物碳泵 陆海统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