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被引量:59
1
作者 林鹏 张宜辉 杨志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6,共6页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hm2降至现有的21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hm2降至现有的21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和滨海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海岸 红树林生态系统 河口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围海造田 厦门海湾 60年代 外来物种 环境质量 现状调查 研究工作 栽培技术 环境保护 选择标准 宜林地 西海域
下载PDF
红树林湿地多环芳烃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娟 郑文教 陈文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1-1214,共4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本文概述了红树林湿地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其对红树植物的生理毒性效应、红树植物的生物修复作用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本文概述了红树林湿地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其对红树植物的生理毒性效应、红树植物的生物修复作用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PAHs在红树林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多环芳烃 生理效应 植物修复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厦门地区秋茄幼苗生长的宜林临界线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鹭真 杨志伟 +1 位作者 王文卿 林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m处,秋茄...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m处,秋茄幼苗成活率达90%,生物量积累最大,光合同化作用较高,生长良好,为厦门沿海秋茄的最适生长区;而在高程为黄零1.31m处,秋茄幼苗仍能正常生长.故厦门地区秋茄造林的宜林临界线应不低于黄零1.31m(即厦零4.55m),平均每个潮水周期淹水不高于5.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造林 滩面高程 宜林临界线
下载PDF
三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元跃 林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研究了采自福建九龙江口的3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和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的叶片结构并探讨了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3种红树植物叶片都具有适应海生环境的结构,较厚的角质层,表皮之内... 研究了采自福建九龙江口的3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和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的叶片结构并探讨了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3种红树植物叶片都具有适应海生环境的结构,较厚的角质层,表皮之内有内皮层,内皮层属贮水组织;气孔都分布在下表皮,下陷,并有大的孔下室;中脉有发达的维管束,其导管粗大。从叶片的横切面来看,秋茄叶片具有对称的结构,为等面叶;木榄和红海榄的叶片结构不对称,为异面叶。3种植物叶内都含有较丰富的单宁,以秋茄最高,红海榄次之,木榄最少。这些结构差异可为物种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叶片结构 比较解剖 秋茄 木榄 红海榄
下载PDF
3种红树植物叶片结构及其生态适应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元跃 林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3-57,共5页
研究了采自福建九龙江口龙海县浮宫镇草埔头村(24°29′N,117°55′E)的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和秋茄(Kandeliacandel)的叶片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这3种红树植物叶片结构中,... 研究了采自福建九龙江口龙海县浮宫镇草埔头村(24°29′N,117°55′E)的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和秋茄(Kandeliacandel)的叶片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这3种红树植物叶片结构中,都具有适应海滩环境的结构——较厚的角质层,表皮之内有内皮层,内皮层是贮水组织的一种。3种红树植物的叶片结构表明,秋茄具等面叶,桐花树和白骨壤是异面叶。从3种红树植物叶片横切面的染色状况可判断,3种红树植物的单宁含量,秋茄最高,桐花树第二,白骨壤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结构 红树植物 解剖 适应
下载PDF
萘胁迫对白骨壤种苗萌生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娟 郑文教 赵胡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3-436,共4页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污染物多环芳烃萘(Nap)不同暴污强度( 0、20、40、60、80、100mg/L)和暴污时间的环境胁迫下,对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幼苗萌发初期的萌生及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作...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污染物多环芳烃萘(Nap)不同暴污强度( 0、20、40、60、80、100mg/L)和暴污时间的环境胁迫下,对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幼苗萌发初期的萌生及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ap污染胁迫对红树白骨壤幼苗的萌生,随着暴污强度和暴污时间的增加而影响愈加明显;幼苗萌发初期抗Nap胁迫生长的浓度范围在40mg/L以下.在暴污的较短时间内,幼苗子叶SOD活性有着积极的响应;随着暴污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则逐步受到抑制,达30d后酶活性略普遍低于对照.受Nap的胁迫,幼苗子叶POD活性提高;POD有效防御Nap胁迫的浓度范围在60mg/L以下.幼苗子叶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在萌发初期对有效防御膜脂质过氧化的Nap胁迫浓度在60mg/L以下.结果表明,白骨壤幼苗的萌发初期,对Nap污染的环境胁迫有较强的抗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骨壤 抗氧化作用 萌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脂质过氧化作用 抗氧化防御系统 SOD活性 萌发初期 种苗 膜脂质过氧化 环境胁迫 浓度范围 Nap POD活性 多环芳烃 红树植物 污染胁迫 幼苗 时间 子叶 污染物
下载PDF
粗枝木麻黄(Casuarina glauca)小枝中缩合单宁提取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玉杰 吴彪 +3 位作者 向平 林益明 纪慈数 向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32-36,共5页
探讨了对粗枝木麻黄(Casuarinaglauca)小枝多酚(Polyphenols)和缩合单宁(Condensedtannins)的适合提取条件.为确保样品中的多酚和缩合单宁的含量不被低估,含有1.0%HCl的7:3的丙酮水提取液是合适的提取溶剂.它能抑制以共价键结合的蛋白... 探讨了对粗枝木麻黄(Casuarinaglauca)小枝多酚(Polyphenols)和缩合单宁(Condensedtannins)的适合提取条件.为确保样品中的多酚和缩合单宁的含量不被低估,含有1.0%HCl的7:3的丙酮水提取液是合适的提取溶剂.它能抑制以共价键结合的蛋白质和纤维素结合态的缩合单宁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形成和在此酸性条件下对形成的复合物有一定的溶解,能提取出最大量的可溶态的多酚和缩合单宁.同时通过3次以上的提取,样品颗粒大小对可溶性多酚和缩合单宁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在全部过100目筛的样品研磨处理下能最多地将结合态的缩合单宁转化为可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单宁 提取条件 木麻黄 小枝 共价键结合 酸性条件 处理过程 提取溶剂 水提取液 颗粒大小 可溶态 结合态 多酚 样品 复合物 纤维素 蛋白质 HCl 可溶性
下载PDF
九龙江口及邻近港湾红树林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陆志强 郑文教 马丽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1-326,共6页
本文应用沉积物质量评价基准法对九龙江口及邻近港湾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并定量分析了多环芳烃的相对污染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各浸q站区多环芳烃相对污染系数均小于1,范围为0.022—0.620,... 本文应用沉积物质量评价基准法对九龙江口及邻近港湾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并定量分析了多环芳烃的相对污染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各浸q站区多环芳烃相对污染系数均小于1,范围为0.022—0.620,污染程度尚属较低,引起生物毒性效应的几率相对较小.低分子量多环芳烃芴、萘和二氢苊占总相对污染系数比例较高(平均分别为18.1%、16.7%和15.3%),因而具有相对较高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红树林 多环芳烃 污染现状 评价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茶叶单宁的含量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敏 王洁 +2 位作者 杨志伟 林鹏 林益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测定了本山、黄旦和铁观音三个品种茶树成熟叶片的总酚及可溶缩合单宁含量,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研究了茶叶缩合单宁的基本结构。结果显示,三种茶叶均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大约为200mg/g;三种茶叶的缩合单... 测定了本山、黄旦和铁观音三个品种茶树成熟叶片的总酚及可溶缩合单宁含量,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研究了茶叶缩合单宁的基本结构。结果显示,三种茶叶均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大约为200mg/g;三种茶叶的缩合单宁是以(表)儿茶素(EC/C)和(表)棓儿茶素(EGC/GC)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均聚物和杂聚物,且大部分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之间存在A型和B型两种连接方式,其中本山和黄旦缩合单宁的最高聚合度要大于铁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缩合单宁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 多聚物
下载PDF
秋茄(Kandelia candel)胚轴阴干过程中单宁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彪 刘进文 +2 位作者 向平 黄玉杰 林益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82-185,共4页
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成熟胚轴进行30d阴干处理,每隔3d测定含水量、总多酚、可溶性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和纤维素结合单宁.探讨了缩合单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胚轴含水量由最初的60.36%以线性... 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成熟胚轴进行30d阴干处理,每隔3d测定含水量、总多酚、可溶性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和纤维素结合单宁.探讨了缩合单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胚轴含水量由最初的60.36%以线性模式减少到45.38%,保水抗旱能力较强;2)干旱处理过程中的繁殖体的总多酚的含量在12.13%~15.49%之间,变化不显著,这与叶片等凋落物酚类物质迅速被淋溶、氧化和分解不同,酚类物质在完整的有生活力的胚轴中得以保存,可溶性缩合单宁因为与蛋白质及纤维素结合,转化为结合的缩合单宁;3)与蛋白质结合的单宁在阴干处理18d后迅速增加,活的植物组织具有某种机制阻止单宁与蛋白质结合,随着胚轴的失活,这种机制也逐渐解除.纤维素结合的缩合单宁变化与蛋白质结合的缩合单宁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化 胚轴 阴干 秋茄 蛋白质结合 缩合单宁 酚类物质 纤维素 红树植物 抗旱能力 线性模式 处理过程 植物组织 含水量 总多酚 可溶性 繁殖体 凋落物 和分解 生活力 机制 保水
下载PDF
截污后深圳河落马洲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过程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立哲 林鹏 历红梅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0,共4页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对截污前后的深圳河落马洲段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两周年的季度监测.结果表明,截污前深圳河落马洲段没有发现大型底栖动物;截污后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有随时间推移呈增加的趋势;截污...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对截污前后的深圳河落马洲段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两周年的季度监测.结果表明,截污前深圳河落马洲段没有发现大型底栖动物;截污后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有随时间推移呈增加的趋势;截污后底泥中硫化物、总氮、总磷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截污后深圳河落马洲段大型底栖动物从无到有,种数、密度和生物量从少到多,群落结构处于向多样性恢复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恢复过程 截污 深圳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