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低剂量硫酸镁与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五连 张晓兰 +2 位作者 何小建 张志坚 王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EG)中加入低剂量硫酸镁和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和观察。方法:15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不同肠道准备方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PEG;B组:PEG+低剂量硫酸镁;C组:PEG+低剂量硫酸镁+西甲硅油...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EG)中加入低剂量硫酸镁和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和观察。方法:15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不同肠道准备方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PEG;B组:PEG+低剂量硫酸镁;C组:PEG+低剂量硫酸镁+西甲硅油,每组50例。比较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肠道准备和全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比较,C组、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vs 92%vs 72%,χ~2=6.78,χ~2=10.71,均P<0.05)。肠道内气泡产生率比较,C组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χ~2=4.33,均P<0.05)。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低剂量硫酸镁和西甲硅油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有效性较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硫酸镁 西甲硅油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观坡 叶显宗 +6 位作者 江传燊 曾德华 郑锦 柳刚 王蓉 李达周 王雯 《胃肠病学》 2020年第12期735-739,共5页
背景:普及胃镜筛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有效途径。为使筛查更有效率,筛查时间间隔应根据胃癌风险分层决定。目的:探讨通过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能否确定胃癌风险分层。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背景:普及胃镜筛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有效途径。为使筛查更有效率,筛查时间间隔应根据胃癌风险分层决定。目的:探讨通过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能否确定胃癌风险分层。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至少接受过2次胃镜检查的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和胃镜检查信息。采用木村-竹本分类法对内镜下萎缩性胃炎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无萎缩和C-1)、中度组(C-2、C-3)和重度组(O-1及以上),分析内镜分级与胃癌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8736例患者纳入研究,轻、中、重度组分别为4154例(47.6%)、2409例(27.6%)和2173例(24.9%);平均胃镜随访时间为(1052±643)d,两次胃镜检查平均间隔时间为(518±271)d。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总体符合率为88.9%。胃镜随访中共发现41例胃癌,胃癌检出率由轻度组至中、重度组依次递增(0.07%、0.54%和1.15%,P<0.001)。结论:基于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可对患者进行胃癌风险分层,指导制订个体化的胃镜随访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胃炎 萎缩性 胃肿瘤 筛查
下载PDF
冷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5
3
作者 谢娇 王雯 +4 位作者 李达周 叶舟 许斌斌 徐桂林 洪东贵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S-EMR)与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HS-EMR)对直径6~14 mm结直肠息肉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发现患有6~14 mm... 目的探讨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S-EMR)与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HS-EMR)对直径6~14 mm结直肠息肉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发现患有6~14 mm结直肠息肉并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按1∶1随机分配接受HS-EMR或CS-EMR,两组拟切除息肉在治疗前均先黏膜下注射亚甲基美兰生理盐水抬举病灶,接着,HS-EMR组采用热圈套器切除抬举息肉,而CS-EMR组则采用冷圈套器切除。主要结局指标:在窄带成像技术(NBI)下对息肉切除部位的底侧切缘予以活检评估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次要结局指标:息肉切除时间、回收情况、术中出血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等。结果HS-EMR组(n=200)和CS-EMR组(n=200)病灶平均大小分别为(10.1±1.87)mm和(9.87±2.13)mm。患者的性别、年龄、肠镜指征等一般情况及息肉部位、大小、形态、分型在组间均衡。CS-EMR组对6~14 mm息肉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为93.0%(186/200)与HS-EMR组94.5%(189/2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S-EMR对6~9 mm息肉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高达96.1%,优于10~14 mm息肉89.8%。HS-EMR组出现5例迟发性出血和2例迟发性穿孔,但CS-EMR组均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结论CS-EMR在6~14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安全、有效,尤其对于6~9 mm息肉有与HS-EMR相媲美的组织学高完整切除率,又保留单纯CS-EMR的低迟发性并发症风险,有望成为继CS-EMR后一种更有价值的新型冷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冷热圈套器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完整切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补救性口服1 L和2 L聚乙二醇方案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佳患者的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洪绍静 林益平 陈玉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补救性口服1 L和2 L聚乙二醇(PEG)方案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门诊行筛查性结肠镜检查前经肛门末次排泄物性状初步评估为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110例,随机分成1 L PEG组(n=... 目的:探讨补救性口服1 L和2 L聚乙二醇(PEG)方案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门诊行筛查性结肠镜检查前经肛门末次排泄物性状初步评估为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110例,随机分成1 L PEG组(n=55)和2 L PEG组(n=55),分别采取补救性口服1 L和2 L PGE方案提高肠道清洁度后,当天再尝试行结肠镜检查。对比两组以下指标:肠道清洁程度:全结肠和各段结肠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结肠镜检查结果:盲肠插管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息肉检出率、腺瘤检出率,患者耐受性和满意度。结果:两组全结肠和各段结肠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盲肠插管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息肉检出率、腺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1 L PEG组腹部不适发生率(38.2%vs 58.2%)显著低于2 L PEG组,满意度(7.8±1.5 vs 7.2±1.4)显著高于2 L PEG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救性口服1 L和2 L PEG方案对结肠镜检查前不充分肠道准备的改善效果基本相似,均可确保当天结肠镜检查的顺利完成,尤其是接受1 L PEG补救性口服方案患者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肠道准备 不充分 聚乙二醇 补救方案
下载PDF
二甲双胍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孙东杰 李海涛 +8 位作者 徐桂林 曾祥鹏 陈丽斌 程志成 李达周 叶舟 罗宝祥 周琳鑫 王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11期1381-1387,共7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衰减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二甲双胍组(A组)、低剂量二甲双胍组(B组)及对照组(C组)各16例,三组患者均测量体重、腹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衰减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二甲双胍组(A组)、低剂量二甲双胍组(B组)及对照组(C组)各16例,三组患者均测量体重、腹围、BMI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于距肛15 cm处行纳米炭标记,切除并记录肠道中所有≥10 mm息肉及标记点肛侧息肉。A组在内镜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500 mg bid,B组在内镜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500 mg qd,C组仅进行内镜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后复查肠镜记录并切除全大肠≥10 mm息肉及标记点肛侧所有息肉,复测体重、腹围、BMI及抽血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比较三组患者全大肠≥10 mm息肉数量、距肛15 cm肛侧息肉数量、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全大肠≥10 mm息肉数量、距肛15 cm内息肉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A组及B组全大肠≥10 mm息肉数量、距肛15 cm内息肉数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A组及B组体重、腹围、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C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可降低患者体重、腹围、BMI,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二甲双胍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疼痛相关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秀英 陈凤 +1 位作者 杨丽清 陈元虹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3期570-575,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疼痛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至6月解放军第九〇〇医院门诊消化内镜室38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 S)评估患者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疼痛...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疼痛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至6月解放军第九〇〇医院门诊消化内镜室38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 S)评估患者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疼痛程度,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有无盆腹部手术史和结肠镜检查史、检查前有无腹痛主诉,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Anxiety Subscale of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A)评估检查前焦虑状况,渥太华肠道准备量表(Ottawa Bowel Preparation Scale,OBPS)评估肠道准备充分性,记录有无镇静及镇静方式,计算结肠镜进镜成功率(到达回盲部),记录内镜医师经验。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变量与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疼痛的关联。结果:本组使用镇静比例为24.7%(95/385),疼痛(VAS评分≥5)发生率为17.7%(68/385),进镜成功率为97.4%(375/38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疼痛与性别(P=0.020)、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P=0.006)、盆腹部手术史(P=0.010)、结肠镜检查史(P=0.034)、检查前腹痛主诉(P=0.032)、焦虑评分(P=0.017)、有无镇静(P=0.006)、镇静方式(P=0.016)、肠道准备充分性(P=0.018)、内镜医师经验(P=0.015)存在关联(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低BMI(<18.5 kg/m2)(OR=1.82,95%CI0.67~3.53,P=0.008)、盆腹部手术史(OR=2.35,95%CI1.48~4.76,P<0.001)、高焦虑评分(HADS-A评分≥11)(OR=2.04,95%CI 1.26~4.19,P=0.005)、未使用镇静(OR=3.16,95%CI1.87~5.92,P<0.001)、肠道准备不充分(OBPS评分≥6)(OR=2.15,95%CI1.54~4.06,P=0.002)、内镜医师经验少(<500例)(OR=4.76,95%CI 2.28~7.85,P<0.001)是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丙泊酚镇静是疼痛的保护因素(OR=0.28,95%CI 0.15~0.62,P<0.001)。结论: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特征、心理因素、肠道准备质量和内镜医师经验有关,对于高危人群合理使用镇静可以有效预防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疼痛 清醒镇静 丙泊酚
下载PDF
线阵型超声内镜与微探头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降部黏膜下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林福 李达周 +7 位作者 郑允平 许斌斌 陈俊果 王丽清 王蓉 张观坡 文晓冬 王雯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的比较线阵型超声内镜(L-EUS)与微探头超声内镜(MPS)在十二指肠降部黏膜下肿瘤(S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81例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应用内镜切除十二指肠降部SM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评估方法分为L-EUS... 目的比较线阵型超声内镜(L-EUS)与微探头超声内镜(MPS)在十二指肠降部黏膜下肿瘤(S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81例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应用内镜切除十二指肠降部SM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评估方法分为L-EUS组(n=40例)和MPS组(n=41),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十二指肠降部SMT的诊断符合率。结果L-EUS组的诊断率符合率为82.5%,MPS组为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当病变>10.0 mm时,L-EUS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MPS组(84.0%和47.6%,P=0.012);当病变≤10.0 mm时,L-EUS组的诊断符合率虽然高于MPS组(80.0%和75.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病灶位于壶腹侧或非壶腹侧,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US组及MPS组发生检查后咽部疼痛的比例分别为7.5%(3/40)及2.4%(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和穿孔事件。结论L-EUS对于十二指肠降部SMT的诊断符合率高于MPS,特别是当病变>10.0 mm时,L-EUS的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型超声内镜 微探头超声内镜 十二指肠降部 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安妥沙星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五连 何小建 +4 位作者 李海涛 张志坚 张观坡 李达周 王雯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5,共5页
背景:抗菌药物耐药是导致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新的Hp根除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安妥沙星铋剂四联疗法在初治患者中根除Hp的疗效、安全性和最佳剂量。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 背景:抗菌药物耐药是导致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新的Hp根除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安妥沙星铋剂四联疗法在初治患者中根除Hp的疗效、安全性和最佳剂量。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初次接受Hp根除治疗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例。安妥沙星减量组、常规组和加量组根除治疗方案为安妥沙星100 mg/200 mg/300 mg,qd+泮托拉唑40 mg,bid+枸橼酸铋钾220 mg,bid+阿莫西林1000 mg,bid,口服14 d;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500 mg,qd,另三种药物剂量和用法与试验组相同。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停药至少4周后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384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安妥沙星减量组、常规组、加量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按符合方案(PP)分析分别为88.7%、93.8%、96.8%和80.4%,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分别为86.0%、90.0%、91.0%和78.0%。常规组和加量组与对照组间PP、ITT根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加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减量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对16.0%和22.0%,P均<0.05)。结论:安妥沙星铋剂四联疗法在初治患者中可有效、安全地根除Hp,安妥沙星推荐剂量为200 mg,q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妥沙星 左氧氟沙星 喹诺酮类 幽门螺杆菌 铋剂四联疗法 治疗结果 安全
下载PDF
经脐入路内镜诊治腹部创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达周 江传燊 +6 位作者 洪东贵 何小建 杨炳灿 谢娇 梁华东 李胜兰 王雯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经脐入路内镜手术(E-NOTES)诊治腹部创伤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2只成年雄性中华田园犬,体重(19.1±1.47)kg。使用软式内镜经脐制作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创伤类型包括小肠破裂、肝损伤、脾损伤各5处。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经脐入路内镜手术(E-NOTES)诊治腹部创伤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2只成年雄性中华田园犬,体重(19.1±1.47)kg。使用软式内镜经脐制作腹部创伤动物模型,创伤类型包括小肠破裂、肝损伤、脾损伤各5处。4名实验人员分为造模2名和诊治2名,互相设盲。造模人员完成造模后,诊治人员使用软式内镜经脐进行内镜下腹腔创伤探查及治疗。记录内镜探查的效果及肝、脾及小肠损伤探查、治疗所使用的时间。观察术后2周生存率及一般生存情况。结果12只动物均顺利完成造模并行经脐入路内镜下探查。实验显示内镜在腹腔能够获得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15处创伤中有14处显示清晰,探查准确率93.3%,其中小肠破裂有1处漏诊。平均探查时间为(13.71±4.69)min。肝损伤、脾损伤模型均成功行内镜下治疗,1处小肠破裂因暴露不佳治疗失败,平均治疗时间为(8.49±4.30)min。术后2周12只犬均存活。饮水、饮食正常,活动度、精神状态佳,未见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结论E-NOTES作为诊治腹部创伤的初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为临床腹部创伤的诊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入路内镜手术 腹腔探查 腹部创伤 软式内镜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冬梅 许斌斌 +3 位作者 余砾 郑林福 陈龙平 王雯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8-401,共4页
目的 研究布拉酵母菌对医院内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住院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3 d以上的老年患者16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预防组81例。预防组在使... 目的 研究布拉酵母菌对医院内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住院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3 d以上的老年患者16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预防组81例。预防组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给予布拉酵母菌500 mg/次,2次/d,连续服用21 d;对照组不予干预,作为空白对照。观察12周内AAD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以及腹泻的次数、持续时间。结果 预防组AA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8%(12/81)比28.0%(23/82),P〈0.05],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3/81)比4.9%(4/82),P〉0.05];此外,预防组的腹泻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4.3±1.7)次/d比(6.9±2.0)次/d;(3.0±1.1)d比(5.7±1.8)d,P值均〈0.01]。结论 布拉酵母菌可以预防住院老年患者AAD的发生,减轻AAD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腹泻症状,促进腹泻症状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预防 布拉酵母菌
原文传递
复合分光染色内镜与普通内镜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小建 李海涛 +6 位作者 柳刚 王雯 张志坚 林克荣 李达周 王蓉 江传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2-744,共3页
目的比较复合分光染色技术(compound band imaging,CBI)与普通内镜检查对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CBI组(在CBI模式下进行结肠镜检查)和白光组(... 目的比较复合分光染色技术(compound band imaging,CBI)与普通内镜检查对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CBI组(在CBI模式下进行结肠镜检查)和白光组(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息肉检出率。结果最终入组307例患者。CBI组患者结肠息肉总体检出率为44.2%(69/156),高于白光组的30.5%(46/151)(χ^2=6.208,P=0.013)。CBI组共检出息肉191枚,白光组共检出98枚,其中平坦型息肉(101枚比42枚)、非肿瘤性息肉(116枚比50枚)、直径≤5 mm息肉(99枚比41枚)、隆起型息肉(90枚比56枚)检出数量CBI组多于白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息肉(75枚比48枚)、直径>5 mm息肉(92枚比57枚)检出数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I可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尤其是微小息肉和平坦型息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复合分光染色内镜 息肉检出率
原文传递
纳米炭标记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达周 徐桂林 +3 位作者 许斌斌 叶舟 谢娇 王雯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标记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根据家族史并经结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28例患者。首次接诊后在距肛缘15cm处行内镜下行黏膜下纳米炭标记,定期行肠镜检查治疗,... [目的]探讨纳米炭标记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根据家族史并经结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28例患者。首次接诊后在距肛缘15cm处行内镜下行黏膜下纳米炭标记,定期行肠镜检查治疗,同时记录纳米炭标记的操作时间、维持时间、治疗前后距离肛门口15cm处的息肉数目变化。[结果]纳米炭标记操作时间为(3.83±0.34)min。标记持续时间达6个月的有25例(89.29%);达12个月的有23例(82.14%)。治疗前后息肉数分别为(28.75±14.93)个、(13.11±8.7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标记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纳米炭标记可以明确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特定区域肠道的息肉数目的变化,评估治疗的疗效更加客观、有效,且应用安全度高,便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纳米炭标记 非手术治疗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