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细胞联合PDMS支架构建移植胰岛微环境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津 付云烽 +9 位作者 赵红州 陈俊秋 程远航 黄梁浒 朱凌峰 林娜 施小华 王水良 吴卫真 谭建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328-333,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移植胰岛的活性和功能,构建适合移植胰岛生存的微环境。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氯化钠晶体构建三维支架,联合骨髓间充质细胞(MSCs)、纤维蛋白和胰岛共同构建迷你"人工胰腺"。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 目的为了提高移植胰岛的活性和功能,构建适合移植胰岛生存的微环境。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氯化钠晶体构建三维支架,联合骨髓间充质细胞(MSCs)、纤维蛋白和胰岛共同构建迷你"人工胰腺"。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移植模型评价效果,将"人工胰腺"移植到糖尿病大鼠大网膜内,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隔天监测移植大鼠血糖水平;数据采用t检验和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用PDMS构建的三维巨孔支架,支架内可见大量不规则孔洞空间。胰岛和MSCs可成功装载入支架内,HE染色结果显示,支架孔内存在胰岛,胰岛周围包绕有MSCs。糖尿病大鼠大网膜内移植结果显示,移植后各时间点(1,3,5,7 d),"人工胰腺"移植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分别为(278.70±86.06) mg/dl、(323.50±44.29) mg/dl、(283.30±74.00) mg/dl、(304.80±13.33) mg/dl,较假手术对照组(606.00±52.40) mg/dl、(589.70±55.78) mg/dl、(615.00±54.84) mg/dl、(630.30±48.17) mg/dl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9.15、8.82,U=0.00,P均<0.01)。结论 MSCs联合PDMS三维支架构建的微环境,可为移植胰岛提供生存的环境,为临床开展胰岛移植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细胞 聚二甲基硅氧烷 胰岛移植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任冰霜 雷艳 黄梁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10-1712,共3页
肾脏维持正常的重吸收功能依赖于充足的血供,肾脏缺血、肾毒性药物等均可引起缺血性肾损伤。肾脏缺血后,即刻出现细胞代谢和功能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加重。缺血早期的损伤是可逆的,再灌注后机体会自行修复损伤。
关键词 肾脏结构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损伤 腺嘌呤核苷酸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代谢 近端小管 肾毒性药物 缺血早期 再灌注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促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陈俊秋 黄梁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8-1862,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招募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改善血流灌注和氧供。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含有其来源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和核酸,能够部分模拟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具有成血管作用,且能透过血脑屏障和...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招募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改善血流灌注和氧供。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含有其来源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和核酸,能够部分模拟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具有成血管作用,且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肠屏障等,可替代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再血管化治疗。本文将对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缺血性疾病中的促血管再生作用机制,以及低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缺血性疾病中的促血管再生作用机制的影响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促血管再生作用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稳定过表达基因工程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亚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榕 左伟敏 +6 位作者 祝玲 王瑾 路君 黄梁浒 王庆华 谭建明 王水良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修饰法建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稳定过表达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亚系(h UC-MSC_TRAIL)。方法人TRAIL全长蛋白编码序列(CDS)由PCR法扩增而得,PCR产物经NotⅠ和MluⅠ双酶切并纯化后,亚克隆至经同样双酶...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修饰法建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稳定过表达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亚系(h UC-MSC_TRAIL)。方法人TRAIL全长蛋白编码序列(CDS)由PCR法扩增而得,PCR产物经NotⅠ和MluⅠ双酶切并纯化后,亚克隆至经同样双酶切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 LEX-MCS。重组载体经PCR法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鉴定,再行DNA直接测序验证后命名为人TRAIL表达慢病毒载体pLEX-h TRAIL。p LEXh TRAIL与相应包装质粒ps PAX2和p MD2.G经聚乙烯亚胺介导共转染HEK293T细胞以包装慢病毒。P4代h UC-MSC经慢病毒感染24 h,再行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抽提细胞基因组DNA,行PCR法鉴定h TRAIL c DNA在h UC-MSC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同时抽提细胞总RNA,并行RT-PCR法检测外源h TRAIL在h UC-MSC中的m RNA表达水平,以及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1、p21^(WAF1/CIP1和p27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R法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已成功构建人TRAIL慢病毒表达载体p LEX-h TRAIL,直接DNA测序结果证实克隆得到的人TRAIL蛋白编码序列准确无误;病毒包装及细胞感染的鉴定结果说明,慢病毒感染法可成功介导外源人TRAIL在h UC-MSC的稳定整合和高表达;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结果则显示,与对照慢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相比,h TRAIL表达慢病毒感染后其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1、p21^(WAF1/CIP1)和p27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19倍(P=0.141)、0.94倍(P=0.745)、0.95倍(P=0.047)和1.01倍(P=0.567),表明外源TRAIL高表达对体外培养的h UC-MSC生长增殖等表型无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经基因工程修饰法成功构建了具外源TRAIL稳定高表达的h UC-MSC亚细胞系,该亚细胞系的建立为后续靶向攻击TRAIL敏感肿瘤细胞的细胞治疗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 脐带 间质干细胞 TRAIL 细胞系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