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下儿童睑板腺囊肿切除术的综合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欢 潘美华 +5 位作者 任小军 杨梅 谢仁艺 翁建森 王芬琴 林志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3-1726,共4页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进行儿童霰粒肿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5-01/2016-12在我院接受霰粒肿切除手术的双眼霰粒肿患儿(4~10周岁),根据采用的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全麻组,67例134眼)和局部...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进行儿童霰粒肿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5-01/2016-12在我院接受霰粒肿切除手术的双眼霰粒肿患儿(4~10周岁),根据采用的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全麻组,67例134眼)和局部麻醉组(局麻组,72例144眼)。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及术后心理创伤,以及术后1mo眼表健康状况、术后1a内复发率和并发症等四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麻组和局麻组患儿均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全麻组患儿术中不存在疼痛,术后3h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值为4.94"1.23分,低于局麻组(7.00"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麻组患儿有12例出现再次就医回避,局麻组为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麻组的泪膜破裂时间、泪膜脂质层厚度和泪河高度均高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睑脂性状评分也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麻组患儿囊肿复发率为6.0%,低于局麻组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儿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5%,局麻组为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进行儿童霰粒肿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患儿依从性好的基本优点。与局部麻醉下手术相比,全身麻醉术中能够进行精细操作,术后眼表健康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睑板腺囊肿 儿童 眼表
下载PDF
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治疗常规手术无效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 被引量:6
2
作者 庄建福 王海燕 +1 位作者 许淑惠 潘美华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治疗常规手术无效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常规退缩手术治疗无效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再次行斜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患者5例(8... 目的探讨应用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治疗常规手术无效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常规退缩手术治疗无效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再次行斜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患者5例(8只眼),男性2例(4只眼),女性3例(4只眼);年龄52.0~73.0岁,平均(61.2±2.4)岁。手术前后,全部患者均进行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球运动、斜视角、眼轴长度及眼眶冠状位和水平位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检查。采用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5例(8只眼)患眼处于内下斜位,外转和上转功能受限; CT显示所有患眼存在上直肌向鼻侧移位、外直肌向下方移位、眼球后部向颞上方疝出肌圆锥。2例双眼(4只眼)行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1例双眼(2只眼)行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联合内直肌后徙悬吊术,2例单眼(2只眼)行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时,4例(6只眼)患者术后第一眼位正位,1例(2只眼)患者术后远期第一眼位为-15°,CT显示脱位的眼球被还纳回肌圆锥内,眼球的外转和上转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复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可有效矫正经常规退缩手术治疗无效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还纳脱出的眼球至肌圆锥内,并改善眼球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近视眼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外伤致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燕 庄建福 +2 位作者 潘美华 杨梅 谢仁艺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外伤致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外伤性麻痹性斜视23例。分析不同处理时间与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结果病程半年以内的7例中,6例眼位正位... 目的探讨外伤致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外伤性麻痹性斜视23例。分析不同处理时间与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结果病程半年以内的7例中,6例眼位正位、复视与代偿头位消失、眼球运动恢复正常;病程半年以上的16例中,13例眼位正位,复视与代偿头位消失,但均残余不同程度眼球运动障碍。结论外伤致麻痹性斜视应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早期非常规处理与多种斜视技术联合应用,可尽早消除复视、改善眼位与眼球运动障碍、扩大双眼单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麻痹性 手术 外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