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干预后的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APTT与PT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患者发生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循证护理 宫颈癌 手术 凝血功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微波治疗仪联合动机访谈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婷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0期144-145,共2页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仪联合动机访谈干预在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CPI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动机访谈干预...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仪联合动机访谈干预在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CPI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动机访谈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3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干预前及干预3周后的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1、3周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波治疗仪联合动机访谈干预用于CPID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升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治疗仪 动机访谈 慢性盆腔炎 疼痛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气压治疗仪预防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燕 林丽芳 沈东梅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1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干预期间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经腹子宫次全切术后护理中能有效加快股静脉血流峰速,降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气压治疗仪 经腹子宫次全切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军艳 蒋晓娟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0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术后,...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多元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均干预7 d,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干预前、干预7 d时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及血流量。结果观察组干预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干预前,下肢血流量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下肢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可降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其下肢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多元化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膀胱治疗仪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下的护理干预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黎海霞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8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下的护理干预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下的护理干预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IMB模型下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膀胱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的尿流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_(max))]、干预期间的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PVR、Q_(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PVR均低于干预前,Q_(max)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VR低于对照组,Q_(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联合IMB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膀胱治疗仪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吴平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4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均干预7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均快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可有效提高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减轻下肢肿胀程度,预防下肢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手术治疗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专职化分层护理 静脉血流速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