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思明区学龄前儿童的入园血检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2期94-96,共3页
目的对厦门市思明区学龄前儿童入园进行血液检验,为了解并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肝炎等疾病提供实验诊断依据。方法科室于2018年7月16日—2018年9月2日对厦门市思明区7332名学龄前儿童分别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和ALT活性测定,并对ALT活性增... 目的对厦门市思明区学龄前儿童入园进行血液检验,为了解并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肝炎等疾病提供实验诊断依据。方法科室于2018年7月16日—2018年9月2日对厦门市思明区7332名学龄前儿童分别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和ALT活性测定,并对ALT活性增高者进一步进行HBV二对半检测和抗-HAV、抗-HCV检测。结果贫血检出率为18.1%,以轻度贫血为主;男女儿童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18.3%vs.女性18.0%)。ALT活性增高54例,占0.7%。在ALT活性增高者中仅1例(占1.9%)HBsAg(+)、HBeAg(+)、抗-HBc(+),俗称“大三阳”,全阴者21例(占38.9%)。结论思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较好,血红蛋白正常者达到81.9%。虽有贫血、乙肝病毒感染者,但程度较轻,发病率很低,这与国民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密切关系,而患病儿童则可能与平时偏食、挑食、营养摄取不平衡有关,家长应密切关注,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血检分析 血红蛋白 ALT HBV二对半 抗-HAV 抗-HCV
下载PDF
1421例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建兴 李岩 +2 位作者 李德法 朱敏 李秀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7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情况,为临床诊治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后期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5月来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情况,为临床诊治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后期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5月来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1421例就诊儿童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探讨不同年龄段、性别及发生的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2021年9月—2022年5月1421例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8.2%,阳性率较高的是:牛奶(95.8%)、白软干酪(86.7%)、鸡蛋(79.7%);在4个年龄段之间大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鳕鱼、鸡蛋、牛肉、对虾、大豆、小麦、大蒜和白软干酪在3种常见疾病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有利于了解厦门地区儿童对不同食物的不耐受情况,对临床诊治和个体化饮食方案的调整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不耐受 特异性IGG 抗体 儿童 阳性率
下载PDF
3种B族链球菌筛查方法在孕晚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小丽 吴佳音 +2 位作者 陈玲 黄秋兰 叶辉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比较3种B族链球菌(GBS)的筛查方法在孕晚期孕妇GBS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检的35~37孕周孕妇阴道/直肠拭子样本1 027例,用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 目的比较3种B族链球菌(GBS)的筛查方法在孕晚期孕妇GBS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检的35~37孕周孕妇阴道/直肠拭子样本1 027例,用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法、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产胡萝卜素/β-γ乙型链球菌二分格营养琼脂培养法3种方法进行GBS筛查,分析GBS检出率差异;另选2018年5—6月分离的227株阳性菌株,采用质谱分析进行验证。结果 3种方法GBS检出率分别为8.67%、12.76%、13.63%。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联合血平板法和联合二分格培养法GBS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法(P<0.05),但前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基及二分格培养法检出的GBS菌株经质谱分析验证,符合率为98.7%。结论 GBS运送增菌显色培养联合产胡萝卜素/β-γ乙型链球菌二分格营养琼脂培养法能提高GBS检出率,且操作及判读较为简便,适合孕晚期GBS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运送培养基 产前筛查
下载PDF
3天至6岁中国儿童外周血降钙素原生物参考区间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展 吴芳珍 +17 位作者 马江涛 陈运生 李贵霞 刘靳波 陈红兵 叶辉铭 边星雁 陈大鹏 柯江维 杨海鸥 马丽娟 潘秋辉 罗红权 蔡徐山 谢云 宋文琪 张磊 张泓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1-588,共8页
目的通过一项多中心研究,在全国多个地区招募参考个体,建立中国3 d至6岁儿童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全国11个省市的18家医院中招募3 d至6岁表观健康儿童和无特定疾病儿童3353例,分为3~28 d... 目的通过一项多中心研究,在全国多个地区招募参考个体,建立中国3 d至6岁儿童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全国11个省市的18家医院中招募3 d至6岁表观健康儿童和无特定疾病儿童3353例,分为3~28 d、29 d~1岁、1~3岁、4~6岁4个年龄组,收集其血清,使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诺尔曼NRM411-S7化学发光分析仪对其PCT进行测定,并采集末梢全血,使用诺尔曼NRM411-S7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末梢血PCT,剔除离群值后通过Man-Whitney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性别、年龄和标本类型间差异,不同的分组分别取右侧单侧95%可信区间作为其生物参考区间。结果参考人群的外周血PCT水平未检出性别差异,各年龄段的末梢全血与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 d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罗氏系统血清PCT参考区间为:3~28 d,<0.23μg/L,29 d~6岁,<0.11μg/L。诺尔曼系统血清PCT参考区间为:3~28 d,<0.21μg/L;29 d~1岁,<0.09μg/L;1~6岁,<0.10μg/L;末梢全血PCT参考区间为:3~28 d,<0.26μg/L;29 d~6岁,<0.15μg/L。结论末梢全血PCT水平分布,静脉血清和末梢全血间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尤其是28 d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之间的PCT水平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故需分别建立其生物参考区间;另外考虑到儿童是高度异质性的群体,不同实验室引用该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值 降钙素原 儿童 血液
原文传递
基于转录组的华法林作用后肝细胞miRNA表达谱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邹悦 何世伟 +2 位作者 王灵叶 葛胜祥 叶辉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究miRNA与华法林药物反应性的关系。方法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华法林干预不同时间后的LO2肝细胞系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通过数据清理、质控、比对,与新miRNA预测,筛选组间差异基因,预测miRNA靶基因,从而发现新的华法林变异基因及其... 目的探究miRNA与华法林药物反应性的关系。方法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华法林干预不同时间后的LO2肝细胞系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通过数据清理、质控、比对,与新miRNA预测,筛选组间差异基因,预测miRNA靶基因,从而发现新的华法林变异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结果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到359个新miRNA,3组组间差异miRNA共220个,其中168个差异miRNA为上调趋势,52个差异miRNA为下调趋势。差异miRNA通过韦恩图取交集,在3组对比分析中均存在差异的miRNA共有7个,分别是19_42692、5_15895、4_13863、2_6317、2_3682、X_46770和hsa-miR-3656。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均为上调表达,说明测序结果准确性较高,可以用于后续的功能分析。结论本研究基于全转录组测序方法经过鉴定及筛选出的miRNAs可能在华法林耐药机制中发挥显著作用,这些可能为华法林剂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LO2肝细胞 转录组测序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定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小丽 吴佳音 +2 位作者 陈玲 车宁 叶辉铭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GBS)定植的影响因素,为孕晚期孕妇GBS感染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9680例,于孕35~37周用细菌培养法进行GBS筛查,分析GBS定植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GBS)定植的影响因素,为孕晚期孕妇GBS感染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9680例,于孕35~37周用细菌培养法进行GBS筛查,分析GBS定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GBS的总检出率为13.3%(6582/49680)。不同季节、年龄、C-反应蛋白(CRP)、促甲状腺激素(TSH)、糖耐量和阴道清洁度的孕妇GBS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BS检出率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相关性(P>0.05)。结论春季、高龄产妇、CRP异常、TSH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和阴道炎均为GBS定植的高危因素,孕晚期孕妇需加以注意,以便早期预防,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妊娠晚期 孕妇
原文传递
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敷料更换频率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7
作者 高锦华 吴佳音 +4 位作者 邓素芬 林育敏 周燕梅 赵晓燕 李婷婷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敷料更换频率延长至14 d内按需更换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敷料更换频率延长至14 d内按需更换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在线随机软件将入选早产儿分为7 d、11 d、14 d更换敷料组,3组均采用聚氨酯透明敷料及相同敷料更换方法,观察并比较3组患儿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敷料覆盖处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共纳入296例,7 d、11 d、14 d更换敷料组分别为96例、108例、92例,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1000导管日、1.1/1000导管日、0.8/1000导管日;导管病原菌定植发生率分别为1.0%、0.9%、0%;出口部位感染率分别为1.0%、0.9%、1.1%,敷料覆盖处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2.8%、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及敷料覆盖处皮肤细菌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91.7%(11/12),革兰阴性杆菌占8.3%(1/12),无真菌感染。结论聚氨酯透明敷料在完整且无卷边、渗血、渗液等情况下,早产儿PICC导管置管处敷料14 d内按需更换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婴儿 早产 敷料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