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余碧菁 贾丽霞 +2 位作者 郑娟娟 郭佳和 马国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缬沙坦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2个月,联合治疗组在缬沙坦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胱抑素C(CysC)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缬沙坦组(95.56%vs.71.11%,χ^(2)=9.680,P=0.002)。治疗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SBP、DBP低于缬沙坦组(P<0.05或P<0.01);缬沙坦组CI、LVEF高于同组治疗前,HR低于同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CO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CI、LVEF高于缬沙坦组,HR低于缬沙坦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TnI、NT-proBNP及Cys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缬沙坦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增强疗效,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及HR,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重组人脑利钠肽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下载PDF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敏瑜 林绍彬 余碧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 观察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评价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35例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舒张功能将其分为HF-... 目的 观察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评价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35例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舒张功能将其分为HF-PEF组120例和非HF-PEF(HF-NPEF)组115例.HF-PEF组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HF-PEF组和HF-NPEF组以及HF-PEF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HbA1c水平;并根据血清HbA1c水平7.0%分组,比较不同血清HbA1c水平与HF-PEF患者中医证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 HF-PEF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显著高于HF-NPEF组〔(7.02±0.74)%比(6.79±0.91)%,P〈0.05〕;HF-PEF 组中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患者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0±0.66)%比(6.70±0.68)%, P〉0.05〕,而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泛证患者HbA1c水平明显高于心气阴虚证和心肾阳虚证〔(7.15±0.70)%、(7.55±0.62)%比(6.70±0.66)%、(6.70±0.68)%〕,且阳虚水泛证患者HbA1c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P〈0.01).HbA1c〉7.0%组患者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发生率高于HbA1c≤7.0%组〔61.97%(44/71)比38.78%(19/49),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F-PEF组中,HF-PEF患者数与HbA1c呈正相关(r=0.610,P〈0.05);HbA1c〉7.0%组中,HbA1c与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的患者例数呈正相关(r=0.683,P〈0.05).结论 血清HbA1c水平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HF-PEF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一致性,并与中医证型发展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2型糖尿病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糖化血红蛋白 心力衰竭中医证型
下载PDF
逸心汤对痰瘀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辛福顺 林绍彬 +3 位作者 郑伯仁 林敏瑜 马国斌 林旭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67-1569,共3页
近几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虽然有了长足进展,抑制恶性神经体液因子使CHF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CHF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工作中痰瘀型... 近几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虽然有了长足进展,抑制恶性神经体液因子使CHF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CHF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工作中痰瘀型CHF患者较为常见,为了寻找其副作用少、疗效好、顺从性好的治疗CHF新疗法;同时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活血化瘀、化痰益气理论,采用我院验方“逸心汤”对痰瘀型CHF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工作 疗效观察 痰瘀型 CHF患者 神经体液因子 人口老龄化 健康问题
下载PDF
联合快速心房起搏与快速静脉输液建立犬急性心房颤动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潘为涛 陈国桢 +3 位作者 蔡诺蔚 吴立春 吴志勇 郑伯仁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研究犬急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建立。方法:取24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均分为单纯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单纯快速静脉输液组和RAP+快速静脉输液组,尝试建立犬急性房颤模型,比较各组房颤诱发率和房颤持续时间。结果:与RAP组、单纯快速... 目的:研究犬急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建立。方法:取24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均分为单纯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单纯快速静脉输液组和RAP+快速静脉输液组,尝试建立犬急性房颤模型,比较各组房颤诱发率和房颤持续时间。结果:与RAP组、单纯快速静脉输液组比较,RAP+快速静脉输液组房颤诱发率(0%比0%比62.5%)和房颤平均持续时间[0比0比(115.68±135.87)s]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联合快速心房起搏+快速静脉输液可成功建立心房颤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国斌 余碧菁 +1 位作者 郑瑾 郑伯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2718-2720,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5例,以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 n=68)与参照组( n=67),参照组行...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5例,以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 n=68)与参照组( n=67),参照组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PCI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60%( 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7.06%、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58%、77.61%( 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94%,低于参照组的16.42%( 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7.35%,参照组为17.91%,两组相比研究组相对更低( P<0.05)。结论: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而言,应用PCI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血管再通率与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 冠心病心绞痛
下载PDF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敏瑜 余碧菁 +1 位作者 郑伯仁 林绍彬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女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对初发未治疗的更年期高血压女性患者135例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34例)、超杓型(34例)、非杓型(33例)和反杓... 目的: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女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对初发未治疗的更年期高血压女性患者135例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34例)、超杓型(34例)、非杓型(33例)和反杓型(34例)4组,对颈动脉IMT及24h MAU进行测定,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反杓型组IMT[(0.6659±0.1235)mm比(0.9615±0.2368)mm比(1.0138±0.3058)mm]显著增厚(P均<0.01),超杓型组[(0.7238±0.0762)mm]亦显著增厚,P<0.05。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反杓型组MAU[(27.2285±7.6955)mg/24h比(187.7682±112.9837)mg/24h比(199.2179±147.4490)mg/24h]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微量白蛋白尿显著增加,需注意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女性 高血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GRACE评分相关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敏瑜 刘菁 余碧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6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均行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同时选择单纯NSTE-ACS患...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6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均行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同时选择单纯NSTE-ACS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测定HbA1c水平,比较NSTE-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GRACE危险评分与HbA1c水平相关性。结果血清HbA1c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正相关,高危组患者的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高血清HbA1c水平NSTE-ACS患者的GRACE危险评分也高于低血清HbA1c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bA1c水平对NSTE-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评估与GRACE危险评分具有临床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化血红蛋白 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6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寿菲 胡海金 +3 位作者 张统文 李艳君 张孔晖 张发钦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8期2707-271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各60例。治疗组予口服健脾清化饮、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多潘立酮;中药组予口服健脾清化饮;西药组予口服复方谷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各60例。治疗组予口服健脾清化饮、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多潘立酮;中药组予口服健脾清化饮;西药组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多潘立酮。三组一个疗程均为8周。西药组合并Hp感染者,加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口服一周。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病理、C14呼气试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同时密切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胃镜疗效:治疗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且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Hp根除率: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Hp治疗期间西药组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和中药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对胃镜疗效及Hp根除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因此,病证结合,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可以优势互补,减毒增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虚湿热证 健脾清化饮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