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湿度传感的穿戴式呼吸功能检测系统:肺功能测量原理与实验对照
1
作者 卢昌盛 蒋泽荣 +7 位作者 王晓 李轲轶 林桂阳 杨瑛琦 林益华 郑冠英 谢宝松 刘向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33,共16页
传统的肺功能检测仪是基于测量呼气和吸气期间的气流和压力变化来评估受测者的呼吸功能.这些技术主要基于机械式压差传感器或涡轮传感器,通过测量受测者口腔吹气和吸气的能力来评估其肺功能.其所测得的肺功能参数包括峰值呼气流量(peak ... 传统的肺功能检测仪是基于测量呼气和吸气期间的气流和压力变化来评估受测者的呼吸功能.这些技术主要基于机械式压差传感器或涡轮传感器,通过测量受测者口腔吹气和吸气的能力来评估其肺功能.其所测得的肺功能参数包括峰值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等.本文报道了基于动态湿度传感技术发展而来的穿戴式呼吸功能检测系统(穿戴式呼吸波谱仪).基于湿度传感器的特点,对呼吸检测原理与设备的定量设计与模拟潮气实验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根据达西定律,通过穿戴式呼吸波谱仪的气体流量与其内外压差成正比关系,该系统符合压差式传感原理.以此为基础,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PEF和FVC与传感器电信号变化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验证了波谱仪内相对湿度的最大变化率与PEF呈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波谱仪的模拟潮气实验结果表明,测试范围为180—840 L/min条件下,PEF的示值误差小于10%,相邻测试误差小于5%,频率响应测试误差小于12%,符合呼气峰值流量计行业标准的要求.此外,将传统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作为对照,进行不同PEF(300—720 L/min)和FVC(3—6 L)条件下的模拟潮气实验.结果表明,波谱仪所测PEF和FVC的平均示值误差分别约为0.35%和0.23%,均远远小于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对肺功能实时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在模拟自由呼吸条件(PEF为12—24 L/min,FVC为0.5—0.7 L)下,波谱仪的电信号变化与自由呼吸体积仍呈线性关系.因此,穿戴式呼吸波谱仪可对人体自然、微弱的鼻呼吸,进行自由、动态、定量的长期监测.所测量人们的自由呼吸波谱在人体肺功能实时监测以及呼吸系统疾病远程监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 呼吸功能检测 呼吸波谱
下载PDF
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刘七梅 柯丽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730-2732,2735,共4页
目的:探究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 目的:探究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分别予以综合气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护理后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睡眠质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快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的恢复,可促进症状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肺功能指标的恢复,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道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慢阻肺 呼吸衰竭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循证个体化护理对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许育婧 吴丽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39-442,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的个体化护理对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的个体化护理对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选择基于循证的个体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行动、不判断、觉知行动、描述、观察等各维度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日间嗜睡评分(ESS)、多导联睡眠监测(AHI)、微觉醒指数(MA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O)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社会影响、日常活动、症状、情感功能等各维度睡眠呼吸暂停生命质量指数(SAQ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提供基于循证的个体化护理,能显著改善其正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个体化护理 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正性情绪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日常活动 症状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郑燕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病情参数等。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时间短于对照组,低通气次数、阻塞性暂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MSaO_(2)、LSaO_(2)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MSaO_(2)、LSaO_(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改善其睡眠质量,并对病情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仪 综合护理 护理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物联网便携式肺功能仪用于厦门市居民肺功能筛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广东 马爱平 +7 位作者 陈玲玲 刘群 鄢锟 翁朝航 许圣威 何明军 张惠荣 姜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653-1658,共6页
目的利用物联网便携式肺功能仪,对厦门市居民肺功能筛查,评估居民肺通气功能状况,探讨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的呼吸云管理平台及赛客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收集2018-2021年厦门市六个行政区各社区居民的... 目的利用物联网便携式肺功能仪,对厦门市居民肺功能筛查,评估居民肺通气功能状况,探讨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的呼吸云管理平台及赛客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收集2018-2021年厦门市六个行政区各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肺功能测定,评估居民肺通气功能状况,探讨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基本资料完整且肺功能数据合格的居民共61624人,有效率为69.94%。男女性别比为1:1.13,平均年龄50.25±14.53岁。肺通气指标第1秒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呼气峰流速(PEF)平均值分别为(2.47±0.62)L/S、(3.20±0.76)L、(0.78±0.09)、(2.39±1.02)L/S、(5.25±1.57)L/S。FEV_(1)、FVC、MMEF、PEF男性高于女性,FEV_(1)/FVC男性低于女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为13.84%、8.09%、1.54%、33.96%。男性、年龄是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BMI对不同类型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响不同。结论厦门市居民肺通气功能障碍比例较高,老年人尤为严峻,肺通气功能障碍与性别、年龄、BMI有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肺功能筛查有助于肺部通气功能障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便携式肺功能仪 厦门市 肺通气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估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姜丹丹 苏伟明 +3 位作者 陈取 伍定辉 姚向阳 王婉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71-375,379,共6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B型主动脉夹层(TBAD)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住院治疗的TBAD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B型主动脉夹层(TBAD)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住院治疗的TBAD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的结果分为观察组(n=109)和对照组(n=79),收集2组患者基线人口学资料、入院首次抽血指标、STOP-Bang评分及PSG参数,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AD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和STOP-Bang评分预测OSA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NLR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相关性。结果:58%TBAD患者合并OSA,其中95.4%合并中重度OSA,观察组NLR、STOP-Ban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TOP-Bang评分及NLR预测OS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预测OS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STOP-Bang评分(P<0.05),诊断OS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也显著高于STOP-Bang评分(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NLR与AHI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TBAD患者,NLR对OSA的诊断效能高于STOP-Bang评分,且与OSA严重程度正相关。NLR对TBAD合并OSA的诊断及严重度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STOP-Bang评分
下载PDF
应激和适应理论护理对经免疫治疗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7
作者 李巧云 蔡红英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3期137-141,共5页
目的 分析应激和适应理论护理对经免疫治疗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 分析应激和适应理论护理对经免疫治疗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应激和适应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为(41.08±4.62)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为(40.03±3.0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2±4.13)分、(46.71±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0、9.485,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分别为(49.84±5.26)分、(12.23±1.27)分、(36.43±4.1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7±5.31)分、(10.47±1.42)分、(32.67±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接受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提供应激和适应理论护理,能让其不良情绪有效减轻,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和积极,让其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而且还能让其心理弹性、生存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和适应理论护理 免疫治疗 肺癌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13例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杜艳 马爱平 +3 位作者 王广东 刘群 马晓波 郭家希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探讨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诺卡菌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NGS确诊为肺诺...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探讨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诺卡菌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NGS确诊为肺诺卡菌病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追踪其治疗与转归。结果(1)13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8±12)岁,体重指数(BMI)为(19.63±3.43)kg/m^(2),3例有长期吸烟史。(2)13例患者中只有1例无基础疾病,余12例均存在基础疾病,主要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6例患者在进行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治疗。(3)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4)在所有经mNGS检出的诺卡菌患者中,诺卡菌分型主要为亚洲诺卡菌。(5)9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受累,主要表现为斑片或结节状高密度影。(6)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磺胺甲噁唑治疗,大部分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结论肺诺卡菌病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在考虑肺部感染进行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到诺卡菌感染以及运用mNGS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及早的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诺卡菌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临床特点 慢性肺疾病 条件致病菌
下载PDF
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ICU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蔡红英 李巧云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7期118-122,共5页
目的 分析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ICU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80例ICU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 分析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ICU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80例ICU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85.46±5.21)分、社会(81.98±5.73)分、心理(88.23±5.58)分、情感(84.27±5.45)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86.47±6.1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4、8.453、10.893、8.197、5.271,P<0.05)。结论 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能有效促进ICU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并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 ICU综合征 生活质量 生活自理能力 依从率 依从性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及意义
10
作者 傅蕾 黄晓东 杨成彬 《农垦医学》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与血压正常人群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研究AIP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前期患者366例为研究组,选... 目的: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与血压正常人群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研究AIP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前期患者36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内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血压受试者74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CRP)等,计算AIP。比较两组AIP、CRP等各参数差异,分析研究组AIP与血压等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确定影响血压的因素。结果:两组人群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群的AIP水平、CRP、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研究组人群AIP水平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且研究组人群AIP水平与CRP水平亦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IP水平属于研究组人群收缩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AIP水平升高,AIP是高血压前期人群收缩压的影响因素,检测该人群AIP对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埃克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文斌 黄上萌 刘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0期30-32,36,共4页
目的 观察埃克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 目的 观察埃克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T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埃克替尼。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免疫功能指标[CD^(+)、CD^(+)、自然杀伤(NK)细胞分数],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17%,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4.601,P=0.032)。治疗6周后,2组血清CEA、CYFKA21-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2组CD^(+)、NK细胞分数较治疗前降低,CD^(+)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CD^(+)、NK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C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40%,与对照组的3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2,P=0.570)。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TP方案可有效减轻晚期NSCLC患者机体免疫抑制反应,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埃克替尼 TP方案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炎症、营养指标与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李凤 刘海月 +4 位作者 林益华 王佳怡 杨菀臻 郑怡萱 甘仲霖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炎症、营养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血清白蛋白(ALB)是否低于35 ... 目的分析炎症、营养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血清白蛋白(ALB)是否低于35 g/L分为低蛋白血症组(n=73)与非低蛋白血症组(n=14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和营养指标,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过去1年内住院次数、身高,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低蛋白血症组比较,低蛋白血症组的住院时间更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更高,预后营养指数(PNI)、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血红蛋白、总蛋白、PNI与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呈负相关(P<0.05),而年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NAR、NLR、PLR、SII与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I、SII、NLR是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临床上应重视并及时纠正AECOPD患者的低蛋白血症状态,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和营养状况,预防急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低蛋白血症 炎症 营养
下载PDF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文 林益华 +3 位作者 伍定辉 姚向阳 卢芳 王占祥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厦门市收治的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10月31日厦门市COVID-19唯一定点收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所有113例COVID-19患者,分为境外输入病例组(78例... 目的:探讨厦门市收治的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10月31日厦门市COVID-19唯一定点收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所有113例COVID-19患者,分为境外输入病例组(78例)和本土病例组(35例),分析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胸部CT及治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厦门市共收治了113例COVID-19患者。在年龄上,本土病例组以14~65岁居多,占68.6%,境外输入病例组以14~40岁居多,占66.7%,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09,P<0.0010)。本土病例组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发热(80.0%)、咳嗽(51.4%)、咳痰(28.6%)、畏寒/寒颤(22.9%)。境外输入病例组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6.7%)、咽痛(11.5%)、鼻塞流涕(10.3%)、发热(9.0%)。境外输入病例组发热比例比本土病例组低(9.0%比80.0%,P<0.0001)。与本土病例组相比,境外输入病例组入院前后24 h内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更高,入院前后24 h内C-反应蛋白更低。境外输入病例组CURB-65评分、PSI评分及COVID-19严重程度分级均轻于本土病例组(P值均<0.05)。结论:厦门地区COVID-19的境外输入病例严重程度轻于本土病例,且症状更不典型,故更应注意筛查出此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特点 境外输入
原文传递
复发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列线图预测模型
14
作者 黄晓东 黄贤伟 +8 位作者 杨成彬 潘满冬 赖丽仁 刘斯瑶 徐志鸿 林隆 杨宇强 傅蕾 蔺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46-1349,共4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以胰腺组织水肿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腹症。约11%~32%的初发AP患者会发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1-2],远期危害较大[3-5]。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以胰腺组织水肿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腹症。约11%~32%的初发AP患者会发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1-2],远期危害较大[3-5]。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发病率逐年升高[6-7],较其他病因所致的AP更年轻化[8]、重症化[9-10],且合并症多[8],易发展为复发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R-HLA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重症化 列线图 病理特征 急腹症
原文传递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娟 史永红 +4 位作者 瞿跃进 卢芳 罗文 徐颢 林益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连续收治的13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有发热,合并呼吸困难11例、咳嗽9例、乏力8例、头痛6例。所有患者就诊...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连续收治的13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有发热,合并呼吸困难11例、咳嗽9例、乏力8例、头痛6例。所有患者就诊时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2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Ⅱ级者2例,PSI评分Ⅳ/Ⅴ级者11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均升高,其中CRP≥100 mg/L者11例,PCT≥0.5 ng/ml者9例。合并呼吸衰竭者12例,转氨酶升高者12例。患者胸部CT多表现为多发的片状渗出影、局灶实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8例患者病变发生于下肺。所有患者经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确诊并及时调整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案及积极器官支持后病情好转,病灶可完全吸收,预后均良好。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常表现为脓毒症,病情进展迅速,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于早期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具有重要意义,确诊后及时调整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 衣原体 肺炎 宏基因组 多西环素
原文传递
Lnc01287/miR-4500通过TGF-β/Smad通路影响特发性肺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成 林益华 史永红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9期641-654,共14页
目的探索Lnc01287/miR-4500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影响特发性肺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机制。方法首先原代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与人肺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Lnc01287、miR-4500、TGF-β/Smad通路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在线生物... 目的探索Lnc01287/miR-4500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影响特发性肺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机制。方法首先原代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与人肺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Lnc01287、miR-4500、TGF-β/Smad通路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Lnc01287、miR-4500、TGF-β/Smad通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通过基因过表达与抑制技术,研究Lnc01287/miR-4500通过TGF-β/Smad通路对人肺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结果在人肺瘢痕成纤维细胞中,Lnc01287、TGF-β/Smad通路是高表达的,而miR-4500是低表达的。Lnc01287通过靶向抑制miR-4500,然后被抑制的miR-4500通过靶向激活TGF-β/Smad通路,最终促进人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结论 Lnc01287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有希望的靶点,可针对此靶点开发药物,减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Lnc01287 miR-4500 SMAD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