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丽芸 陈雅真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2期166-166,16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75例食管癌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75例患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加强术后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术后因护理不当导...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75例食管癌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75例患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加强术后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术后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支架堵塞和滑脱。所有患者食道狭窄情况明显改善,从不能进食、进水、饮水呛咳到进食流质、半流质、软食顺畅。患者术后3个月内因饮食不当造成食物梗阻再入院者2例,支架滑脱1例,余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置入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环周食管表浅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窦晓坛 吴建海 +8 位作者 周婷 郭慧敏 陈敏 杨天 凌亭生 张晓琦 吕瑛 王雷 邹晓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环周食管表浅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因环周食管表浅鳞癌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SD治疗的74例连续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环周食管表浅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因环周食管表浅鳞癌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SD治疗的74例连续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ESD操作成功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追加治疗情况。结果1例患者中转外科手术,其余73例顺利完成ESD治疗,ESD操作成功率为98.6%。ESD术后病理提示39例达治愈性切除,ESD治愈性切除率为53.4%(39/73)。15例(20.5%)发生术中肌层损伤,1例(1.4%)发生术中穿孔,2例(2.7%)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1.4%)发生迟发性穿孔。有11例失访,其余62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36.4±19.0)个月,其中12例追加外科手术,5例追加放化疗。在未行手术且获得随访资料的57例患者中,有49例发生ESD术后食管狭窄,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为86.0%。结论ESD治疗环周食管表浅癌总体安全,但术中易发生肌层损伤,且治愈性切除率不高,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高,追加外科手术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表浅癌 环周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狭窄
原文传递
培哚普利和苯那普利对食管鳞癌荷瘤裸鼠的干预研究
3
作者 雷晓毅 张澍田 朱圣韬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食管鳞癌细胞株中是否存在抑瘤作用。方法应用RT—PCR法在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30、TE-1、EC109、EC9706中筛选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最高者,并将其用于接种和建立裸鼠移植...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食管鳞癌细胞株中是否存在抑瘤作用。方法应用RT—PCR法在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30、TE-1、EC109、EC9706中筛选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最高者,并将其用于接种和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裸鼠均分为对照组、培哚普利组、苯那普利组(n=6),分别予0.9%NaCl溶液、培哚普利(4mg/kg)、苯那普利(6mg/kg)干预。测定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瘤体组织内CD31的表达,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EC9706细胞株中VEGFmRNA表达水平最高。在第2和第3周时,各组移植瘤体积无明显差异。在第4和第5周时,培哚普利组移植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抑瘤率分别为24.6%和21.1%,苯那普利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0和-3.120,P=0.035和0.008),抑瘤率分别为33.1%和45.4%。经培哚普利和苯那普利干预后裸鼠移植瘤组织内CD31表达水平有所降低。苯那普利组MVD明显低于对照组(10.98±1.18比13.98±1.76,t=-3.732,P=0.002),培哚普利组(12.41±1.15)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3,P=0.07)。结论苯那普利(6mg/kg)能明显抑制EC9706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其抑瘤机制之一。培哚普利(4mg/kg)可能存在类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培哚 普利 苯丙氮卓类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