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艳 张伟 张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999-1006,共8页
背景消化内科接诊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较多且临床诊治较复杂,因此在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使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疗效已大大提高,通过总结临床诊疗经验为今后提高... 背景消化内科接诊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较多且临床诊治较复杂,因此在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使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疗效已大大提高,通过总结临床诊疗经验为今后提高临床诊疗疗效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submucosal lesions,SML)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2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320例SML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病变部位、病种分布情况、病变来源层次、病变来源部位、病变大小以及内镜下治疗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病变主要位于胃,占53.75%,其次为食管,占39.69%,十二指肠和贲门分别占4.38%、2.19%;SML病种常见的为平滑肌瘤、间质瘤、异位胰腺;食管病变主要源自黏膜肌层,其次为固有肌层;十二指肠病变主要源自黏膜下层;贲门病变主要源自黏膜肌层、固有肌层;胃病变主要源自固有肌层、黏膜下层;食管病变主要类型为平滑肌瘤,贲门为间质瘤、平滑肌瘤,十二指肠主要为囊肿,胃病变主要类型为间质瘤、异位胰腺;各病种病变大小主要集中在3cm及以下;320例患者中接受内镜治疗128例(40.00%),其中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56例(43.75%),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4例(3.13%),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68例(53.13%);ESD组病灶分布主要为胃,EMR组和STER组均为食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和STER组病变层次主要为固有肌层,EMR组病变层次主要为黏膜肌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病变多为1-3 cm,EMR组主要集中在<1 cm,而STER组病变均为<1 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超声内镜判断病变层次与手术符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下SML较常见的是平滑肌瘤、间质瘤、异位胰腺,病变多发生于胃,尤其是胃窦;病变起源层次多为固有肌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各病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病变大小主要集中在3cm及以下;EMR与ESD是SML治疗SML常用术式,各术式适用于病变层次、病变大小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超声内镜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新型肿瘤特异性HPL对胃癌细胞株凋亡信号表达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徐宏勇 徐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306-4310,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肿瘤特异性外周血淋巴细胞(human periphral lymphosytals,HPL)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调控作用。方法:为制备一种新型肿瘤特异性HPL,我们首先分离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接着利用脂质... 目的:研究新型肿瘤特异性外周血淋巴细胞(human periphral lymphosytals,HPL)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调控作用。方法:为制备一种新型肿瘤特异性HPL,我们首先分离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接着利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重组载体scFv-CD3ζ-pcDNA3.0导入PBMC,成功获得了目标细胞。通过对HGC27和SGC7901细胞使用新型肿瘤特异性HPL进行治疗,并采用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来检测细胞凋亡信号的表达程度。此外,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cl-x和Bax凋亡蛋白在这两组胃癌细胞中的变化,以研究新型肿瘤特异性HPL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结果:经使用新型肿瘤特异性HPL治疗胃癌HGC27和SGC7901细胞,并检测胃癌细胞凋亡信号Annexin V的表达情况,发现导致HGC27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为(62.46±4.1)%,高于SGC7901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15.40±4.8)%(P<0.05)。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发现,HGC27细胞中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SGC7901细胞中Bax表达水平明显减少。此外,在HGC27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在SGC7901细胞中,它们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研究表明,新型肿瘤特异性HPL能够引发胃癌HGC27细胞的凋亡信号表达,增加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并抑制Bcl-2和Bcl-x的表达,从而诱发胃癌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有望实现对胃癌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单链抗体片段 T淋巴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个案管理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兰君香 段海珍 +1 位作者 张丽琴 兰君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个案管理对高脂血症胰腺炎(HLAP)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HLAP患者98例,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和常...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个案管理对高脂血症胰腺炎(HLAP)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HLAP患者98例,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方案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基础上采取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评分、治疗好转情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上升,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HLAP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互联网模式 个案管理 高脂血症 胰腺炎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创性诊断方程的构建 被引量:8
4
作者 冯巩 韩海静 +3 位作者 齐雪 弥曼 田秋梅 牛春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利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的常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构建无创性诊断方程,并评估该方程对NAFLD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NAFLD患者127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记录研究对... 目的利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的常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构建无创性诊断方程,并评估该方程对NAFLD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NAFLD患者127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记录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BMI、病史、ALT、AST、GGT、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Cr)、TC、TG、HDL、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PLT、超声检查结果和Fibro Scan的检查结果等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回归方程的构建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与脂肪肝相关的指标包括BMI(r=0.308,P=0.005)、ALT(r=0.379,P<0.001)、AST(r=0.318,P=0.004)、GGT(r=0.293,P=0.009)、UA(r=0.244,P=0.033)、FFA(r=0.249,P=0.030);对Fibroscan的受控衰减参数(CAP)相关指标进行多重回归分析,CAP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13,P<0.001),其校正决定系数R2=0.274,说明回归引起的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率为27.4%,对CAP影响最大的指标是ALT(β=0.358,P=0.001),其次是BMI(β=0.258,P=0.012<0.05),构建的回归方程为CAP=113.163+0.252×ALT+6.316×BMI,诊断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灵敏度为87.68%,特异度为90.00%,cut-off值为277.67,P<0.001,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与目前已有的诊断方程相比,此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特异度、灵敏度均较佳,计算方法最为简单,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有利于便捷筛查出早期NAFLD,提高自我干预意识,进一步降低NAFLD的全球危害和疾病进程。可以作为一个诊断NAFLD的方程,供临床参考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预测
下载PDF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艳 张伟 张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6期2102-2108,共7页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6-01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LST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大...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6-01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LST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大小、LST分型、病变部位、病理类型、腺管开口,并分析腺管开口、腺管分型与病理分型关系以及治疗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1,年龄以60-69岁、50-59岁最为多见;病灶直径主要为20-29cm;病灶主要位于直肠,其次为乙状结肠;病理分型以绒毛状腺瘤最为多见,其次为管状绒毛状腺癌;病灶分型以颗粒均一型最为常见,其次为结节混合型;腺管开口主要为ⅢL型;结节混合型和颗粒均一型均以Ⅳ型开口为主,假凹陷型以ⅤA型开口为主,扁平隆起型以ⅢL型开口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ⅤA型腺管开口均为黏膜内癌,Ⅳ型多为绒毛状腺瘤,ⅢL型多为管状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9例(7.50%),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治疗61例(50.83%),内镜分次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治疗50例(41.67%);EMR和EPMR组LST病灶分布主要为结肠和直肠, ESD组均分布为直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EMR组LST直径主要为10-19 cm、20-29 cm, ESD组和EPMRLST直径主要为20-29cm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PMR术后复发率高于EMR组、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T好发于男性,中老年人群易患病;病变大小多为20-29cm;直肠为其好发部位;病灶分型主要为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腺管开口主要为ⅢL型,病理类型多为绒毛状腺瘤,不同病理分型、病灶分型腺管开口存在明显差异; EMR和EPMR术是治疗LST的常见术式, ESD常用于治疗直肠病变; EPMR适合结肠和直肠较大病变治疗,但其复发率较高, EMR适用于结、指肠较小病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临床特征 内镜 手术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与管理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巩 弥曼 +3 位作者 李雪萍 刘曼玲 范立萍 牛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8期39-42,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具有终生复发倾向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且费用昂贵。本文结合最新IBD的治疗与管理研究进展,从几个关键点出发,涉及IBD的5-氨基水杨酸(5-ASA)的优化治疗方案、生物制剂与免疫调节治疗方案、心理治疗...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具有终生复发倾向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且费用昂贵。本文结合最新IBD的治疗与管理研究进展,从几个关键点出发,涉及IBD的5-氨基水杨酸(5-ASA)的优化治疗方案、生物制剂与免疫调节治疗方案、心理治疗方案、肠道菌群治疗方案、以及IBD管理中的5S原则,旨在增强基层医师对IBD的认识,提高基层医师对IBD的治疗与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治疗 管理 基层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济负担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巩 弥曼 +3 位作者 李雪萍 贺娜 陈子君 牛春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02-2726,共2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影响约1/4普通人群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及西方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估计高达40%,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介绍IBD患者中合并N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影响约1/4普通人群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及西方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估计高达40%,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介绍IBD患者中合并NAFLD的现状与经济负担、危险因素评估,并对该类疾病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炎症性肠病 危险因素 综述
下载PDF
由“二次打击”到“多重打击”:发病机制的演变带给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启示 被引量:50
8
作者 刘勤 牛春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1171-1178,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全球患病率持续上升,与其密切相关的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负担也在同步增加.NAF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彻底阐明,因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全球患病率持续上升,与其密切相关的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负担也在同步增加.NAF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彻底阐明,因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逐渐超越和补充了经典的“二次打击”学说,出现了“多重打击”学说并逐渐被接受.其中对细胞、分子机制,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出NAFLD发病机制中众多的关键靶点,为NAFLD的诊断标志物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多维方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NAFLD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阐述,分析和评估基于此开发其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多重打击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巩 贺娜 +4 位作者 弥曼 李雪萍 刘曼玲 范立萍 牛春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5-839,共5页
目的评估糖皮质激素、TNF药物、既往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手术史是否为IB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为建库至2018年10月),... 目的评估糖皮质激素、TNF药物、既往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手术史是否为IB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为建库至2018年10月),收集关于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总结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 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异质性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同质性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6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不是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 19,95%可信区间(95%CI):0. 90~1. 57,P=0. 23];抗TNF药物也不是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OR=0. 86,95%CI:0. 65~1. 13,P=0. 27); IBD相关手术史为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OR=1. 50,95%CI:1. 09~2. 05,P=0. 01)。结论糖皮质激素、抗TNF药物治疗IBD不是导致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IBD相关手术可能是导致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意茹 李亚 牛春燕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70-173,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酸相关疾病(ARD)。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AR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较有效的抑酸药物。PPI是通过抑制H+、K+-ATPase...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酸相关疾病(ARD)。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AR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较有效的抑酸药物。PPI是通过抑制H+、K+-ATPase来阻断胃酸分泌的一类化合物,分为不可逆型PPI和可逆型PPI,又名ATP拮抗型和K+拮抗型,后者较前者有更多优势。目前使用的PPI都有抑酸时间尚不理想、存在夜间酸突破(NAB)、长期应用有潜在不良反应等不足。一些新型PPI正在研发中。该文就PPI在GERD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质子泵抑制剂 夜间酸突破
下载PDF
脂肪胰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牛春燕 吴方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1280-1288,共9页
脂肪胰是近年被提出并研究,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相关的概念,特征为胰腺内脂肪沉积、胰腺实质脂肪变性,以及随之发生的胰腺代谢性异常.研究已证实脂肪胰与2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甚至胰腺肿瘤相关... 脂肪胰是近年被提出并研究,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相关的概念,特征为胰腺内脂肪沉积、胰腺实质脂肪变性,以及随之发生的胰腺代谢性异常.研究已证实脂肪胰与2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甚至胰腺肿瘤相关.可能是糖、脂代谢紊乱或者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早期标志物,还可能是胰腺相关疾病不良结局的预测因素.目前主要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 .但因了解甚少,故而缺乏统一的命名、诊断标准、治疗共识或指南.本文总结了目前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胰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综合征 研究现状 研究方向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钟强 罗晓春 +1 位作者 黄建成 邓斌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0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择期行上腹部开腹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二组患者均...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择期行上腹部开腹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二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靶浓度分别为3μg/ml和0.35ng/ml,丙泊酚诱导时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术中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术毕前10min停止丙泊酚及舒芬太尼输注;研究组关腹时将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降至意识消失时的效应室浓度维持至手术结束、舒芬太尼浓度降至0.25ng/ml直至患者清醒拔管。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研究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稳定,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腹时采用丙泊酚(浓度为意识消失时的效应室浓度)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浓度为0.25ng/ml)的用药方案,患者无术中知晓,术毕苏醒快,安全性高,可用于上腹部开腹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开腹手术
下载PDF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关键基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巩 贺娜 +6 位作者 弥曼 李雪萍 刘曼玲 范立萍 刘艳 李丽莉 牛春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关键基因,从而为NASH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关于NASH的基因表达芯片数...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关键基因,从而为NASH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关于NASH的基因表达芯片数据,进一步通过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析手段获得NASH和正常组织的差异化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随后,对这些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同时借助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去寻找NASH发生和发展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获得GSE17470芯片,514个DEGs以及11个关键基因(VEGFA、FOS、CAT、ALDH7A1、ALDH1B1、ALDH1A1、ALDH2、ERBB2、ALDH1L1、TF、ALDH8A1),功能富集分析提示DEGs多参与代谢过程,包括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尤其是脂质代谢,同时与氧化还原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其中3个关键基因(CAT、ALDH2、ALDH8A1)与肝癌的生存分析具有紧密联系,可能与NASH发展到HCC密切相关。结论这些筛选出来的NASH关键基因在未来可能会成为NASH新的诊断生物学标志物或靶向性治疗的目标,为未来本领域的科学探索奠定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差异性表达基因 芯片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下载PDF
氢吗啡酮用于肾移植术超前镇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玮暄 姚晓丽 龚毅 《右江医学》 2022年第8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用于肾移植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并实施肾移植术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H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19例。实验组于诱导前静脉注...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用于肾移植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并实施肾移植术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H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19例。实验组于诱导前静脉注射氢吗啡酮2 mg,对照组于诱导前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 mL,随后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拔管后若患者主诉疼痛且需药物干预,则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拔管前(T3)、拔管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5 min(T5)、30 min(T6)、60 min(T7)的疼痛评分(VAS)及两组患者拔管后48 h内需要追加地佐辛的总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h及术后24 h肌酐、尿素氮、尿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T2、T4两时点两组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T4两时点N组的HR与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T5、T6、T7各时点VAS评分均较H组高,且N组患者术后需要追加地佐辛的总量较H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新肾功能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氢吗啡酮超前镇痛用于肾移植手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平稳,减少术后对镇痛药物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肾移植术 超前镇痛 效果研究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个体化诊疗
15
作者 牛春燕 周永顺 吴方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5期2046-2056,共11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发病率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在逐渐升高,尤其是北美和亚洲,疾病谱包括糜烂性反流病或反流性食管炎或糜烂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发病率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在逐渐升高,尤其是北美和亚洲,疾病谱包括糜烂性反流病或反流性食管炎或糜烂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和Barrett食管三个亚型。GER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均显示出高度的异质性或个体间差异,特别是NERD和难治性GERD;另外,尽管生物医学、药学技术的研发和快速发展为GERD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越来越多和先进的手段,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尚未达到理想目标。以上因素决定了每一位GERD患者需要一种针对其本人各项医学特征的个体化管理策略及个体化诊疗。GERD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而症状的缓解又直接与生活质量相关,因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可能成为评价GERD疗效的客观标准。本文充分阐述了GERD的个体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异质性 个体差异 个体化诊疗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酪酸梭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许新 陈章兴 曾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干预过程为3个月。观察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水平变化,并同期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肝脏彩超,评估脂肪肝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干预后肝功能、TNF-α、内毒素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治疗组的肝功能、TNF-α、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可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及脂肪沉积,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NAFLD疗效安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内毒素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血清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冯巩 贺娜 +2 位作者 王菊宁 弥曼 牛春燕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6-480,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的女性化、低龄化、大众化趋势日益显著,而且由于脂肪性肝病的长期持续等原因可能会造成严重结局。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的女性化、低龄化、大众化趋势日益显著,而且由于脂肪性肝病的长期持续等原因可能会造成严重结局。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迄今仍缺乏公认的无创性诊断标准。α-酮戊二酸是最近被发现、被认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指标,与细胞角蛋白18片段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最具价值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I生 流行病学 Α-酮戊二酸 细胞角蛋白18片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