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创意与设计的相关理论教育——《艺术创意与设计教育研究》评介
1
作者 周杨东方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艺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等人类社会生活。艺术创意与设计教育应根植于社会与艺术的交融之中。在艺术创意与设计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 艺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等人类社会生活。艺术创意与设计教育应根植于社会与艺术的交融之中。在艺术创意与设计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他们关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如何推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生产实践活动 艺术与设计 艺术创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探索和创新 社会意识形态 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载PDF
日本江户时代前的礼学萌芽探析
2
作者 吴琼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22-528,共7页
《礼记》是最早输入日本的儒学经典之一,对日本江户时代以前的日本皇族的教育和国家律令的制定都起到指导作用。幕府政权时代,禅僧们将宋学带到日本。从镰仓中期到室町早期,以五经为学问根基的皇族地位陵夷,同时宋学经武家和释家的研习... 《礼记》是最早输入日本的儒学经典之一,对日本江户时代以前的日本皇族的教育和国家律令的制定都起到指导作用。幕府政权时代,禅僧们将宋学带到日本。从镰仓中期到室町早期,以五经为学问根基的皇族地位陵夷,同时宋学经武家和释家的研习传播得以渐兴,共同导致四书地位跻升和五经地位沉滞。通过历史分析和文献调查,讨论日本输入礼经文献著录情况,以及幕府制下日本禅僧、公卿及武士如何学习与运用《礼记》。总结日本江户时代礼学萌芽的原因,由此确定礼学在日本汉学史上的早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儒典 日本 江户时代 礼学萌芽
下载PDF
中华礼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3
作者 吴琼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宗旨的育人工作有必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传统文化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注重挖掘传统儒家思想所蕴含的礼仪内涵和... 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宗旨的育人工作有必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传统文化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注重挖掘传统儒家思想所蕴含的礼仪内涵和心性智慧。以“知行合一”的导读方式促进人对传统哲学思想的学、思、行。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厚植民族文化之基。将“礼乐”内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使人能“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礼仪内涵 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
下载PDF
康德哲学中的“无条件者”与“诸条件的总体”
4
作者 俸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5-13,94,共10页
“诸条件的总体”和“无条件者”是理念基于纯粹理性的逻辑运用和实在运用的区分而呈现的不同意涵,前者是纯粹理性始于知性知识进行推论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纯粹理性自我设定的综合的最高原则。这两层意涵意味着纯粹理性跨越并连接了经验... “诸条件的总体”和“无条件者”是理念基于纯粹理性的逻辑运用和实在运用的区分而呈现的不同意涵,前者是纯粹理性始于知性知识进行推论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纯粹理性自我设定的综合的最高原则。这两层意涵意味着纯粹理性跨越并连接了经验领域与理智领域。“诸条件的总体”在经验领域内既是理性构建知识总体的引导性原则,也是理解“先验幻相”何以产生的关键。“无条件者”,既是“诸条件的总体”何以成为引导性原则的绝对根基,同时也为第二批判中论证自由之实在性提供先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条件的总体 无条件者 纯粹理性 理念
下载PDF
21世纪新加坡华人影视剧的“寻根”叙事
5
作者 林晓芝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进入21世纪,新加坡华人影视剧中的“寻根”叙事以家族南洋拓荒史串联叙述新加坡开国、独立与发展的历程,催化宗族情感与国家认同的合流;反映当代新加坡华语文化的“失根”之虞,通过重申祖先的“唐山”来历,强调华人的族裔身份;以诗意的... 进入21世纪,新加坡华人影视剧中的“寻根”叙事以家族南洋拓荒史串联叙述新加坡开国、独立与发展的历程,催化宗族情感与国家认同的合流;反映当代新加坡华语文化的“失根”之虞,通过重申祖先的“唐山”来历,强调华人的族裔身份;以诗意的历史地景书写,熔铸集体记忆及情感,积极探寻在地华人文化的核心内涵;采用“女承母业”的内容设置,寄寓传承华人文化的美好愿景,隐喻族裔文化在新加坡的政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影视 文化“寻根”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