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
19
1
作者
许美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309-310,共2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缺陷 ,于 2 0 0 0年 1月采取以下护理管理措施 1改进输液区设置 ;2设置合理的操作流程 ;3把好登记关 ,增加逆向查对 ;4加强配药安全管理 ;5加强药液输入过程管理 ;6加强轮转护士岗前教育等。结果 2 0 0 0...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缺陷 ,于 2 0 0 0年 1月采取以下护理管理措施 1改进输液区设置 ;2设置合理的操作流程 ;3把好登记关 ,增加逆向查对 ;4加强配药安全管理 ;5加强药液输入过程管理 ;6加强轮转护士岗前教育等。结果 2 0 0 0年 1~ 9月护理缺陷发生率为 0 .0 2‰ ,较 1999年 10~ 12月输液护理缺陷 0 .45‰大大减少 ,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疗法
护理缺陷
护理管理
安全护理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例多发伤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变化连续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昌星
林军
+5 位作者
单红卫
杨兴易
林兆奋
赵良
陈德昌
胡卫青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连续观察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PCT、血清TNF-α、IL-6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危重病救治工作中的意义。方法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多发伤组、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未亡组,多发伤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组,分别于伤后12h、24h、2d...
目的连续观察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PCT、血清TNF-α、IL-6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危重病救治工作中的意义。方法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多发伤组、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未亡组,多发伤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组,分别于伤后12h、24h、2d、3d、5d、10d和15d观察血浆PCT、血清TNF-α、IL-6浓度变化。结果 多发伤组患者PCT、TNF-α和IL-6早期有所升高,随病情好转即恢复正常;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未亡组早期PCT浓度即升高,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后又再次升高,以后随病情好转恢复正常,TNF-α和IL-6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病情好转即恢复正常;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组患者PCT、TNF-α和IL-6自伤后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且浓度明显高于前两组患者(P<0.01)。结论PCT、TNF-α、IL-6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体内炎症反应程度,监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PCT、TNF-α、IL-6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血液检查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TNF-α
IL-6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击伤致心律失常64例急诊复律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骆顺安
王晓贤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0-80,共1页
电击伤可造成组织烧伤及全身部分脏器损伤坏死。经我们临床观察心脏受累的患者极易发生心律失常。我科自1993年以来成功救治了64例电击伤致心律失常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治疗及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电击伤
心律失常
急诊
复律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氨基胍与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在兔心脏骤停复苏中的比较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彤哲
杨兰
+3 位作者
李培杰
王小东
陈红纲
田学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在心肺复苏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与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心脏骤停复苏的影响。方法兰州大学机能实验室,40只家兔建立心脏骤停模型,5...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在心肺复苏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与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心脏骤停复苏的影响。方法兰州大学机能实验室,40只家兔建立心脏骤停模型,5min后行胸外按压,机械通气。按压1min后随机分为4组(n=10):AG组(20mg/kg)、L-NAME组(25mg/kg)、肾上腺素(0.02m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2mL)。按压5min后给与电除颤。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内压变化至自主循环恢复后4h。分别于基础、胸外按压1min、自主循环恢复后15,30,60,120min采血检测血一氧化氮含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胸外按压期间,冠脉灌注压均值AG组(40±10)mmHg高于L-NAME组[(33±8)mmHg,P=0.001]且均高于对照组[(20±5)mmHg,P=0.000];AG组左室+dp/dtmax、-dP/dtmax,均值[(3201±604),(3480±490)mmHg/s]高于L-NAME组[(2417±348),(2303±352)mmHg/s,P=0.000]。自主循环恢复后,AG组平均动脉压均值(79±8)mmHg与L-NAME组[(70±7)mmHg,P=0.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58±8)mmHg,P=0.000、0.015];对照组与肾上腺素组+dP/dfmax、-dp/dtmax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AG组与LNAME组保持在基础水平,且AG组[(4783±912),(4409±827)mmHg/s]高于L-NAME组[(3554±847),(3398±764)mmHg/s,P=0.001、0.023]。结论AG、L-NAME能增加心肺复苏期间冠脉灌注压,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防止复苏后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且AG明显优于L-N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一氧化氮
氨基胍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原文传递
题名
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
19
1
作者
许美珍
机构
福建省
厦门市中山医院急诊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309-310,共2页
文摘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输液护理缺陷 ,于 2 0 0 0年 1月采取以下护理管理措施 1改进输液区设置 ;2设置合理的操作流程 ;3把好登记关 ,增加逆向查对 ;4加强配药安全管理 ;5加强药液输入过程管理 ;6加强轮转护士岗前教育等。结果 2 0 0 0年 1~ 9月护理缺陷发生率为 0 .0 2‰ ,较 1999年 10~ 12月输液护理缺陷 0 .45‰大大减少 ,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输液疗法
护理缺陷
护理管理
安全护理管理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例多发伤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变化连续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昌星
林军
单红卫
杨兴易
林兆奋
赵良
陈德昌
胡卫青
机构
上海长征
医院
急救科
厦门市中山医院急诊科
出处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文摘
目的连续观察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PCT、血清TNF-α、IL-6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危重病救治工作中的意义。方法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多发伤组、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未亡组,多发伤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组,分别于伤后12h、24h、2d、3d、5d、10d和15d观察血浆PCT、血清TNF-α、IL-6浓度变化。结果 多发伤组患者PCT、TNF-α和IL-6早期有所升高,随病情好转即恢复正常;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未亡组早期PCT浓度即升高,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后又再次升高,以后随病情好转恢复正常,TNF-α和IL-6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病情好转即恢复正常;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组患者PCT、TNF-α和IL-6自伤后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且浓度明显高于前两组患者(P<0.01)。结论PCT、TNF-α、IL-6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体内炎症反应程度,监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PCT、TNF-α、IL-6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
关键词
多发伤
血液检查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TNF-α
IL-6
炎症反应
Keywords
Multiple Trauma
PCT
TNF-α
IL-6
分类号
R59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64.5 [医药卫生—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击伤致心律失常64例急诊复律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骆顺安
王晓贤
机构
厦门市中山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0-80,共1页
文摘
电击伤可造成组织烧伤及全身部分脏器损伤坏死。经我们临床观察心脏受累的患者极易发生心律失常。我科自1993年以来成功救治了64例电击伤致心律失常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治疗及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电击伤
心律失常
急诊
复律
疗效观察
分类号
R647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氨基胍与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在兔心脏骤停复苏中的比较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彤哲
杨兰
李培杰
王小东
陈红纲
田学林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
医院
急诊科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人民
医院
急诊科
厦门市中山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7,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在心肺复苏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与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心脏骤停复苏的影响。方法兰州大学机能实验室,40只家兔建立心脏骤停模型,5min后行胸外按压,机械通气。按压1min后随机分为4组(n=10):AG组(20mg/kg)、L-NAME组(25mg/kg)、肾上腺素(0.02m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2mL)。按压5min后给与电除颤。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内压变化至自主循环恢复后4h。分别于基础、胸外按压1min、自主循环恢复后15,30,60,120min采血检测血一氧化氮含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胸外按压期间,冠脉灌注压均值AG组(40±10)mmHg高于L-NAME组[(33±8)mmHg,P=0.001]且均高于对照组[(20±5)mmHg,P=0.000];AG组左室+dp/dtmax、-dP/dtmax,均值[(3201±604),(3480±490)mmHg/s]高于L-NAME组[(2417±348),(2303±352)mmHg/s,P=0.000]。自主循环恢复后,AG组平均动脉压均值(79±8)mmHg与L-NAME组[(70±7)mmHg,P=0.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58±8)mmHg,P=0.000、0.015];对照组与肾上腺素组+dP/dfmax、-dp/dtmax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AG组与LNAME组保持在基础水平,且AG组[(4783±912),(4409±827)mmHg/s]高于L-NAME组[(3554±847),(3398±764)mmHg/s,P=0.001、0.023]。结论AG、L-NAME能增加心肺复苏期间冠脉灌注压,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防止复苏后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且AG明显优于L-NAME。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一氧化氮
氨基胍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Keywords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Nitric oxide
Aminoguanidine
NG
-nitro-L- arginine methyl ester
分类号
R541.78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许美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1例多发伤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变化连续观察
郭昌星
林军
单红卫
杨兴易
林兆奋
赵良
陈德昌
胡卫青
《实用全科医学》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击伤致心律失常64例急诊复律临床疗效观察
骆顺安
王晓贤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0
0
原文传递
4
氨基胍与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在兔心脏骤停复苏中的比较
张彤哲
杨兰
李培杰
王小东
陈红纲
田学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