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双重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兼论中国《公司法》的立法完善
1
作者 陈朝阳 夏提努尔·乃比江 《海峡法学》 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
随着公司单一结构向集团公司等复杂立体结构的发展,中国《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的司法需求。中小投资者的诉权保护与股东诉讼的便利化成为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此,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 随着公司单一结构向集团公司等复杂立体结构的发展,中国《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的司法需求。中小投资者的诉权保护与股东诉讼的便利化成为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此,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发挥司法能动性,实质性地化解纠纷,选择科学法律方法——“类案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尝试认可受控小股东提起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客观上,切实地便利了小股东的诉讼,进一步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当下正处在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又逢中国《公司法》第六次全面修订之时,应当构建符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凸显中国公司法的正义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 诉权 司法能动性 类案裁判
下载PDF
审判权与社会纠纷解决网络关系的优化——以厦门涉诉实证数据为分析基础
2
作者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洪志坚 +4 位作者 周宗良 郑金 叶青 郑萍 黄培芳 《东南司法评论》 2017年第1期223-235,共13页
近年来,各地法院积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实践,甚至直接主导其体系构建和具体运作。然而,由于未能在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下科学地处理审判权与社会纠纷解决网络的关系,整个社会纠纷解决体系呈现出功能相对离散化、中立地位失衡... 近年来,各地法院积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实践,甚至直接主导其体系构建和具体运作。然而,由于未能在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下科学地处理审判权与社会纠纷解决网络的关系,整个社会纠纷解决体系呈现出功能相对离散化、中立地位失衡化、人员配置业余化、信息严重阻隔化等困境。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调研,课题组通过实证数据和理论基础的双重分析,厘清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希望对整个社会纠纷解决体系和纠纷化解能力现代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治理 审判权 纠纷解决网络 信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