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均林 游志毅 +1 位作者 谢彬 杨威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5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服药患者64例,年龄均在20~53岁之间,并随机分为氨磺必利32例、奥氮平组32例,根据(PANSS)...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服药患者64例,年龄均在20~53岁之间,并随机分为氨磺必利32例、奥氮平组32例,根据(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S)及认知功能测验(MCCB),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变化。结果奥氮平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分别为96.8%、93.7%,两者治疗疗效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在肝功能异常、体重增加、血糖紊乱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氨磺必利组。两组在头痛头晕、心电图异常、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认知功能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均提高,两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氨磺必利在治疗首发精神分列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较少,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奥氮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丽娜 石磊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6期100-104,共5页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奥氮平)和观察组(帕利哌酮缓释片)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奥氮平)和观察组(帕利哌酮缓释片)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阳性和阴性症状、不良反应及用药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vs 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活动、自我照料、家庭和个人关系、干扰和攻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对用药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和用药主观感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其精神症状,控制攻击等危险行为,还能帮助患者提升社会功能,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甘建伟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3期109-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住院的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住院的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指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39.56±8.88)分和SDS评分(36.68±7.29)分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8.56±9.86)分和SDS评分(49.45±8.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6.37±1.04)mmol/L、餐后2 h血糖(8.43±1.08)mmol/L、胆固醇(4.28±0.86)mmol/L和甘油三酯(1.59±0.55)mmol/L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以及心理状况的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下载PDF
临床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亮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2018年1—12月期间)中选取7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7例),予...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2018年1—12月期间)中选取7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而双数患者则纳入观察组(37例),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变化,其中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评估,记录两组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糖(FBG、2 hPG与HbA1c)水平与BPRS评分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与BPRS评分均已下降,在降幅比较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97.30%>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可促进护理依从性的提升,进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与精神病症状的护理目标,故具有优良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