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闵宇凯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中心急诊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收治的SVT患者80例,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以1:1的比例划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维拉帕米注射... 目的:分析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中心急诊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收治的SVT患者80例,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以1:1的比例划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预后指标、心功能指标(LVEF、E/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用药后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复率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72h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LVEF、E/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F、E/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VT患者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可发挥积极作用,能够缩短患者用药后转复时间,防范疾病复发、改善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急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功能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静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中的抢救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急救中心开展院前心肺复苏治疗并送院内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70例,根据患者心跳骤停至接受电除颤、气管插管治疗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发病... 目的观察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中的抢救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急救中心开展院前心肺复苏治疗并送院内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70例,根据患者心跳骤停至接受电除颤、气管插管治疗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发病后10 min内接受电除颤、气管插管治疗患者23例为甲组、10~20 min内接受治疗患者29例为乙组、20 min后接受治疗患者18例为丙组。比较3组患者复苏成功比例、康复预后,分析患者抢救情况。结果 70例患者中复苏成功36例,占比51.4%,其中甲组复苏成功率、自主心律恢复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及出院生存率均高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成功患者首次抢救时间短于复苏失败患者,胸外按压循环次数及电除颤次数均少于复苏失败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心肺复苏治疗时尽早使用电除颤和气管插管治疗能有效提升复苏成功比例,更好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颤 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下载PDF
优化STEMI患者院外急救流程,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志科 朱文龙 +2 位作者 陈静东 周清 陈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213-1215,共3页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时间窗窄,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但目前院内、院外救治延迟明显,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冠脉球囊打开(FMCtoB)时间达标率低(AHA推荐FMC2B〈90min)。其原因主要是院外急救流程不合理不规范,探索合...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时间窗窄,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但目前院内、院外救治延迟明显,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冠脉球囊打开(FMCtoB)时间达标率低(AHA推荐FMC2B〈90min)。其原因主要是院外急救流程不合理不规范,探索合理规范的STEMI院外救治流程至关重要。规范合理的STEMI院外急救流程关键点应该是:胸闷、胸痛发作后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并完成心电图检查,对症处理后决定是否通知导管室做好急诊PCI准备,通过绕行“过渡医院”及急诊科直接把患者送人导管室。科学合理的STEMI院外急救流程是区域协同胸痛救治网络建设(暨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所提倡院内、院外急救无缝隙连接的体现。希望STEMI院外急救流程的探索能为其他学科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高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外急救 流程 再灌注时间
下载PDF
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4例,根据是否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实验组由医院救护车外出接诊,采取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4例,根据是否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实验组由医院救护车外出接诊,采取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由患者家属送至急诊科治疗,未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记录并比较实验组患者急救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时间与费用等。结果与急救前相比,院前急救后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1.23%)高于对照组(80.70%)(P<0.01);实验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抢救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行院前急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后续的抢救治疗创造良好基础,且更为经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发伤 院前急救 生命体征 疗效
下载PDF
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金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58例,依据是否行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未接受任何急救处理,直接由家属或其他人送至急诊科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获得院前急救...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58例,依据是否行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未接受任何急救处理,直接由家属或其他人送至急诊科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获得院前急救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治效果,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治疗结束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救治时间和院内接诊反应时间显著缩短,入急诊时MMSE评分和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GOS预后评估Ⅴ级、Ⅳ级发生率明显升高,而Ⅲ级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生存率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邓龙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对FMC-TO-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成立后,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时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施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家朋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2期72-74,78,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CRAMS评分)的应用方法及其在院前急救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急救中心诊治的120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方法将其分为C组(60例)和CRAMS组(60例),分别实施常...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CRAMS评分)的应用方法及其在院前急救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急救中心诊治的120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方法将其分为C组(60例)和CRAMS组(60例),分别实施常规院前急救、CRAMS评分指导的院前急救。分别统计C组和CRAMS组患者转运时间、转运成功率和诊治成功率;并探讨CRAMS组患者转运途中并发症、危急症状、急诊后去向及临床预后与CRAMS评分的关系。结果CRAMS组转运成功率、诊治成功率分别为91.67%、85.00%,均高于C组的76.67%、66.67%(P<0.05)。在CRAMS评分上,CRAMS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CRAMS评分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CRAMS组发生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心房颤动者CRAMS评分均低于未合并组(P<0.05),CRAMS组急诊后离院组患者CRAMS评分>急诊后收住专科病房组>急诊后收住ICU组(P<0.05),CRAMS组治愈者>伤残者>死亡者(P<0.05)。结论CRAMS评分与院前急救患者转运途中并发症、危急症状、急诊后去向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于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通过CRAMS评分方法的指导制定针对性的急救干预,对提高患者诊治效果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 急救创伤评分 并发症 危急症状 预后
下载PDF
小剂量吗啡在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邱育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吗啡在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我急救中心和合作医院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我中心对2组患者在入院前均给予急救措施,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小剂量吗啡在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我急救中心和合作医院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我中心对2组患者在入院前均给予急救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吸氧、扩血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吗啡治疗,送入合作医院后2组患者继续治疗5d。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h后生命体征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18%,较对照组的58. 82%显著升高(P <0. 01);治疗12h后2组患者DBP、SBP、H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2组患者Sa O2及Pa 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1或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LVESD、LVE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1或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LVEF、6min步行试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1或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小剂量吗啡在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轻患者心力衰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吗啡 效果 心脏功能
下载PDF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邓龙华 陈志科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1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措施,为提高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12月该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昏迷患者602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在3~8分之间,临床诊断为昏迷。对602例昏迷患者...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措施,为提高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12月该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昏迷患者602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在3~8分之间,临床诊断为昏迷。对602例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措施。结果602例昏迷患者经临床诊断,其中262例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占比43.52%;184例为外伤与中毒患者,占比30.56%;101例为代谢性疾病,占比16.78%;55例为其他疾病,占比9.14%。602例昏迷患者经院前急救治疗后,193例患者好转,325例患者稳定,43例患者病情恶化,25例患者死亡,救治总有效率为86.05%(518/602)。其中死亡率最高的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昏迷。结论昏迷患者往往病情较重,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这就要求院前急救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并给予有效的初步急救治疗,才能够确保昏迷患者获得良好的急救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昏迷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院前急救 治疗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中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高坤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4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研究时段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方便选取该中心接诊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74例,根据其接诊时间先后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研究时段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方便选取该中心接诊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74例,根据其接诊时间先后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配合使用尼可刹米,观察组使用纳洛酮,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19%vs70.27%,χ~2=4.097,P=0.043);治疗6 h后,两组患者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均改善,其中观察组pH值、PO2、SpO2较对照组高,PCO2较对照组低(t=11.210、6.239、7.597、5.997,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抢救中,纳洛酮使用效果较为理想,较尼可刹米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推荐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院前急救 纳洛酮 尼可刹米
下载PDF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2例院外急救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高峰 杨鹭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006-100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大部分患者症状典型,即剧烈胸骨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合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改变较易诊断。而部分AMI症状不典型,在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大部分患者症状典型,即剧烈胸骨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合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改变较易诊断。而部分AMI症状不典型,在整个病程中无胸痛表现,首发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 院外急救
下载PDF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堂凯 罗瑞明 周正文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为方便选择该中心急诊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19例,依据院内无缝连接模式的运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159例,行常...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为方便选择该中心急诊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19例,依据院内无缝连接模式的运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159例,行常规急救措施,160例患者为研究组,行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探究两组患者救治结果、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患者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75.85±5.65)min、到达医院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35.65±6.55)min、转诊时间(15.35±5.25)min均短于对照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115.65±12.35)min、到达医院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50.65±5.85)min、转诊时间(45.65±6.95)min,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73、21.575、43.915,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到达导管室时间(15.65±3.52)min、急救手术术前准备时间(3.58±1.15)min均优于对照组(25.52±4.58)、(12.52±5.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1、20.978,P<0.0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99.3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9,P<0.05)。结论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能够尽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急救、转移等,提升了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效推进赢得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自我效能模式下的集中群组保健对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莉 卢锐彬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6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模式下的集中群组保健对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进行实验观察,方便选取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在该院接受剖宫产的高龄初产妇。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0)实...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模式下的集中群组保健对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进行实验观察,方便选取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在该院接受剖宫产的高龄初产妇。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0)实施自我效能模式下的集中群组保健措施,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率、泌乳情况等。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防御能力评分(12.4±1.3)分、(13.6±0.8)分,与对照组的(12.1±1.4)分、(13.7±0.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0.525,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17.6±1.5)分、(17.9±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8±1.6)分、(15.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4、9.604,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88.0%高于对照组62.0%,泌乳充足率86.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3、8.574,P<0.05)。结论对高龄初产妇剖宫产产妇采取自我效能模式下的集中群组保健,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防御能力等,不仅能够提升其母乳喂养率,还能帮助许多缺乏经验的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注意事项等,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对于新生儿的健康也有益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集中群组保健 高龄初产妇 剖宫产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晓莉 卢锐彬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医护一体...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测定患者护理前,护理后血糖水平,评价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足部护理管理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帮助其掌握全面的自我管理技能,实现病情良好控制,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微信互动 延续性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自我管理
下载PDF
小剂量胰岛素微泵泵入在救治急诊收治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挺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9期176-179,共4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胰岛素微泵泵入在救治急诊收治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静脉持续滴注胰岛素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小剂量胰岛素微泵泵入在救治急诊收治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静脉持续滴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微泵泵入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值恢复时间、血糖控制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丙二醛(MDA)、β-羟丁酸(β-H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碳酸氢根离子(HCO3-)、pH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收治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进行救治时,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微泵泵入治疗能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不但能显著改善氧化应激指标、生化指标,平稳和及时控制血糖水平,而且低血糖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胰岛素微泵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育龄期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风琴 魏进进 廖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9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育龄期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厦门市同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8例育龄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育龄期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厦门市同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8例育龄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 干预7 d后,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给予育龄期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用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育龄期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