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YAG激光在牙体漂白中的应用与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志升 金地 +1 位作者 洪菲菲 吴千驹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1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Er:YAG激光与传统方法在牙齿美白临床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方法将纳入治疗标准的病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别进行Er:YAG激光漂白和传统托盘漂白,术后三个月随访,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漂白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术中患... 目的探讨Er:YAG激光与传统方法在牙齿美白临床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方法将纳入治疗标准的病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别进行Er:YAG激光漂白和传统托盘漂白,术后三个月随访,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漂白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术中患者的紧张程度分别进行评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激光组漂白效果有效率为94.6%,传统美白组为6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阳性率分别为10.8%以及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紧张度评估结果表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激光技术与传统法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在中等、非常紧张程度级别上,激光组出现例数低于传统组。结论使用Er:YAG激光相对于传统方法进行牙齿漂白能够取得更优越的临床效果,同时能改善术中临床体验,将为口腔修复美学临床工作提供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齿漂白 临床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全瓷全冠与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一鑫 吴千驹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用CAD/CAM设计制作玻璃陶瓷全冠和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低矮磨牙(牙合龈距3~4 mm)行标准根管治疗后分成全冠修复组和高嵌体组,采用IPS e.max~?CAD经西诺德CEREC AC(D3492)牙科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系统... 目的:探讨用CAD/CAM设计制作玻璃陶瓷全冠和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低矮磨牙(牙合龈距3~4 mm)行标准根管治疗后分成全冠修复组和高嵌体组,采用IPS e.max~?CAD经西诺德CEREC AC(D3492)牙科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系统制作全冠和高嵌体共185例,术后参照改良美国牙科协会评价标准(改良USPHS标准),从外形、边缘密合性、固位、牙龈健康、继发龋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统计分析。结果:1年后随访显示两种修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后结果显示全瓷高嵌体修复成功率较全瓷全冠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全瓷全冠以及高嵌体对低矮磨牙进行修复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而全瓷高嵌体远期效果比全瓷全冠更为出色,可作为低矮磨牙修复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全瓷全冠 全瓷高嵌体 玻璃陶瓷 低矮磨牙
原文传递
数字化与传统印模在固定修复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志升 金地 +3 位作者 张怡 骆碧珠 肖云 吴千驹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扫描与传统印模进行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预后的对比。方法:临床纳入标准的牙体缺损病例随机分为A、B组进行烤瓷冠、全瓷冠修复;其中A组下设A-1、A-2组别,分别采用数字化扫描方法以及传统印模方式,B组同理...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扫描与传统印模进行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预后的对比。方法:临床纳入标准的牙体缺损病例随机分为A、B组进行烤瓷冠、全瓷冠修复;其中A组下设A-1、A-2组别,分别采用数字化扫描方法以及传统印模方式,B组同理。术中评估患者的紧张程度;术后密切随访,根据边缘密合性、牙周指数等方面进行评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数字化取模术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修复后2年随访显示烤瓷冠修复组中:采用CAD扫描方式在边缘密合性、牙周指数等上与传统印模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在全瓷修复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数字化扫描印模相对于传统印模方式制作全冠修复体能够取得更优越的临床效果,同时能改善术中临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固定修复 口腔数字化 印模
原文传递
经不同温度烧结后二硅酸锂陶瓷的晶相和分子构象改变
4
作者 林晓鹭 左起亮 +1 位作者 王彬 林锋 《健康之路》 2016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晶相和分子构象变化。方法:分别在780℃、800℃、840℃和880℃下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完成烧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观察陶瓷的晶相和分子构象变化。结果:一定...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晶相和分子构象变化。方法:分别在780℃、800℃、840℃和880℃下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完成烧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观察陶瓷的晶相和分子构象变化。结果:一定温度范围内陶瓷中的亚硅酸锂可基本转变成二硅酸锂,其分子构象趋于同质化,而高温可破坏该平衡。结论:过高或过低温度烧结均不利于陶瓷晶相和分子结构的稳定,Xrd和fTir对其微观变化的检测较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 亚硅酸锂 陶瓷 温度 晶相 分子构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