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多普勒-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肺水量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泽艺 陈泽坤 +2 位作者 李雅雅 吕国荣 陈晓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观察双多普勒-Tei(DD-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PH)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肺水量的价值。方法对40例PH伴呼吸窘迫(PH伴呼吸窘迫组,n=40)、42例无呼吸窘迫PH(PH无呼吸窘迫组,n=42)及同期30例无心肺疾病、无PH及呼吸窘迫症状... 目的观察双多普勒-Tei(DD-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PH)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肺水量的价值。方法对40例PH伴呼吸窘迫(PH伴呼吸窘迫组,n=40)、42例无呼吸窘迫PH(PH无呼吸窘迫组,n=42)及同期30例无心肺疾病、无PH及呼吸窘迫症状(对照组,n=30)新生儿行超声心动图及肺部超声检查,以右心室DD-Tei评估右心室功能,以肺部超声评分(LUS)评估肺水量;同时评估新生儿呼吸治疗方式(0/1/2/3级)。比较3组肺动脉压力、右心室DD-Tei指数及LUS差异;分析新生儿右心室DD-Tei指数、LUS、肺动脉压力及呼吸治疗方式的相关性。结果PH伴呼吸窘迫组40例,呼吸治疗方式为1级5例、2级9例,3级26例;PH无呼吸窘迫组42例中,呼吸治疗方式为0级16例,1级26例;对照组30例均为0级。肺动脉压力、右心室DD-Tei指数及LUS在PH伴呼吸窘迫组均高于PH无呼吸窘迫组及对照组,PH无呼吸窘迫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新生儿右心室DD-Tei指数与肺动脉压力、LUS及呼吸治疗方式均呈正相关(r s=0.93、0.85、0.76,P均<0.01);LUS与肺动脉压力及呼吸治疗方式均呈正相关(r_(s)=0.82、0.77,P均<0.01)。结论DD-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可评价PH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定量肺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双功能 心室功能 TEI指数
下载PDF
床旁超声心动图结合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肺动脉瓣闭锁 被引量:2
2
作者 戴泽艺 陈泽坤 +4 位作者 李玉娟 郑伟坤 李雅雅 吕国荣 陈晓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观察床旁超声心动图结合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肺动脉瓣闭锁(P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床旁超声心动图疑诊为PA的新生儿,结合高频超声综合评估肺动脉及右心室发育情况及其他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结果34例疑诊PA新生儿中,结合高频... 目的观察床旁超声心动图结合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肺动脉瓣闭锁(P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床旁超声心动图疑诊为PA的新生儿,结合高频超声综合评估肺动脉及右心室发育情况及其他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结果34例疑诊PA新生儿中,结合高频超声诊断30例PA,其中1例漏斗部肥厚闭锁伴肺动脉瓣及主干发育不良,9例肺动脉瓣膜性闭锁,19例肺动脉瓣未发育,1例肺动脉瓣及主干缺如伴分支肺动脉异常起源;4例诊断为功能性PA;均合并心房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高频超声对鉴别PA及其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厦门市某区253名6~8岁儿童双酚A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舜钦 王慧 +3 位作者 岳宜寰 郑建珊 陈智健 陈天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 评估6~8岁儿童双酚A(BPA)的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BPA的暴露评估及健康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在厦门市某区选择一所小学,在知情同意下对一、二年级(6~8岁)学生进行尿样收集和问卷调查。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 目的 评估6~8岁儿童双酚A(BPA)的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BPA的暴露评估及健康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在厦门市某区选择一所小学,在知情同意下对一、二年级(6~8岁)学生进行尿样收集和问卷调查。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法测定尿液(BPA)含量,分别采用单因素秩和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253名学生尿液双酚A检出率为89.33%,质量浓度范围中位数为1.55 ng/ml,四分位数间距为0.39~3.95 ng/m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之后,6岁儿童双酚A检出率高于7岁儿童(P=0.031)和8岁儿童(P=0.007);使用塑料水杯是儿童双酚A暴露的危险因素(OR=2.640,95%CI:1.039~6.707,P=0.041)。结论 厦门市6~8岁儿童可能普遍存在双酚A暴露;低龄学生可能更易受到双酚A暴露,使用塑料水杯可能是学龄儿童双酚A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学龄儿童 尿液 检出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以胸椎骨髓炎起病的新生儿败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黄丹 黄英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引起胸椎骨髓炎的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败血症导致胸椎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并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生后25 d因"阵发性哭闹15 d"入院,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引起胸椎骨髓炎的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败血症导致胸椎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并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生后25 d因"阵发性哭闹15 d"入院,血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11 d因留取脑脊液标本困难行脊柱磁共振检查提示胸椎炎性病变,予颈胸腹石膏固定治疗,抗感染治疗4周后石膏固定下出院。结论新生儿胸椎骨髓炎较为罕见,多继发于败血症,及时识别及尽早规范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髓炎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脓毒症肾损伤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NO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占珠琴 白海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9期995-1004,共10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NO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LPS组、三种剂量的DXM干预组(小剂量0.5 mg/kg、中剂...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NO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LPS组、三种剂量的DXM干预组(小剂量0.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5.0 mg/kg)。AK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DXM干预组注射LPS后给予不同剂量的DXM,于2、6、12和24 h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肾组织中AngII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蛋白变化,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肾组织NO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血清TNF-α、MIP-1α、肌酐、尿素氮、血浆及肾组织AngII、肾组织AT2R、血清及肾组织NO均明显升高(P<0.05),而肾组织AT1R表达明显下降(P<0.05);病理显示LPS组出现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坏死,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病理损伤越明显;与LPS组比较,DXM干预各组血清TNF-α、MIP-1α、肌酐、尿素氮、血浆及肾组织AngII、肾组织AT2R、血清及肾组织NO下降(P<0.05),而肾组织AT1R表达明显升高(P<0.05),肾损伤病理明显减轻;其中,血清TNF-α、MIP-1α、血浆AngII以大剂量DXM干预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NO以小、中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肾组织AngII以中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肾组织AT1R以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干预效果明显(P<0.05),肾组织AT2R、血清NO各地塞米松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S能诱导大鼠AKI,DXM对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XM下调炎症因子、AngII、AT2R、NO及上调AT1R表达有关,且针对不同的效应分子,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1 血管紧张素受体2 肾损伤 脂多糖 地塞米松
下载PDF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与相关因素的分类树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舜钦 吴停停 +4 位作者 张敏 陈素珍 林建成 卢小云 颜思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采用分类树模型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为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1月入住新生儿病房的5 303例患儿的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出...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采用分类树模型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为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1月入住新生儿病房的5 303例患儿的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器械使用、胃肠外营养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感染现状,应用分类树模型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间新生儿病房共收治5 303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92例,98例次,医院感染率1.73%,感染例次率1.85%;医院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占63.27%,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占59.46%,表皮葡萄球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单因素分析和分类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有无使用器械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住院时间≥14d、出生体质量≤1 500g且使用器械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为27.48%,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低出生体质量、接受器械辅助治疗的新生儿,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该被视为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对象,加强该人群的管理对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分类树
原文传递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郑伟坤 陈晓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57-1761,共5页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与儿童泌尿道感染密切相关。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是诊断儿童VUR的一种安全且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主要就CeVUS在评估儿童VUR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 儿童
下载PDF
无创通气体位辅助装置在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茹明 黄湘晖 +1 位作者 李婉婷 李丹 《上海护理》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体位辅助装置在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6月的223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的230例...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体位辅助装置在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6月的223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的230例早产儿设为观察组。两组早产儿均使用新生儿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体位摆放均由经培训的、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完成。对照组早产儿常规置于用棉布制成的椭圆形“鸟巢”中,观察组早产儿采用自制的无创通气体位辅助装置行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佩戴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使用时间、体位摆放规范率、鼻损伤发生率和日平均血氧饱和度波动次数。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佩戴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使用时间、日平均血氧饱和度波动次数、鼻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体位摆放规范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体位辅助装置的应用提高了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体位摆放规范率,保证有效通气,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了血氧饱和度波动次数及鼻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体位辅助装置 体位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脑病:多病因识别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秀清 程国强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49-653,共5页
新生儿脑病(NE)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严重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产前、分娩期,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产前和分娩期高危因素。产前母亲疾病、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胎盘异常、血栓形... 新生儿脑病(NE)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严重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产前、分娩期,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产前和分娩期高危因素。产前母亲疾病、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胎盘异常、血栓形成、凝血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直接导致NE。部分患儿存在共患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肺部疾病导致分娩后宫外适应障碍,发生缺氧缺血导致NE。NE为异质性疾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评估检查,识别出导致NE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NE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脑病 病因 产前 围生期 靶向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建成 陈曦 +1 位作者 吴海明 詹伟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58-962,共5页
目的 研究IL-6、TNF-α和IL-2R在肺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新生儿(胎龄34~42周)资料,根据肺部超声结果,将新生儿分为病例组和正常组,检测脐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 目的 研究IL-6、TNF-α和IL-2R在肺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新生儿(胎龄34~42周)资料,根据肺部超声结果,将新生儿分为病例组和正常组,检测脐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6、TNF-α及IL-2R与出现肺部感染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IL-6、TNF-α及IL-2R的灵敏度,VITEK-60系统鉴定病原菌。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剖宫产率、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脐血炎性标志物IL-6、TNF-a、IL-2R水平均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6、TNF-a、IL-2R与新生儿出现肺部感染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IL-6(>155.270 pg/mL)的灵敏度为98.5%,特异性为85.0%,约登指数max=0.808;TNF-α(>16.795 pg/mL)的灵敏度为89.6%,特异性为86.7%,约登指数max=0.763;IL-2R(>603.935 U/mL)的灵敏度为70.8%,特异性为86.7%,约登指数max=0.575;病例组检出病原菌143株,包括127例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最高,为25.87%)和16例革兰阳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为2.80%)。结论 IL-6、TNF-α和IL-2R对肺部感染性肺炎具有识别作用,在鉴别和预测新生儿出现感染性肺炎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受体 感染性肺炎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厦门地区儿童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嘉一 吴海明 +3 位作者 陈曦 詹伟武 徐锦 林建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8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分析了解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20年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356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标本,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流... 目的分析了解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20年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356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标本,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流感病毒A型(IFA)、流感病毒B型(I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及副流感病毒3型(PIV3)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结果356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者7957例,阳性率为13.89%。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构成比以RSV最高(58.67%),其次是ADV(17.24%)、PIV3(2.7%)。不同性别患儿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患儿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除PIV1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感染其余病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957例患者感染呼吸道常见病毒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171例,占2.15%。结论厦门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患儿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感染的呼吸道病毒存在差异,少部分患儿可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患儿 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65例危重新生儿亚低温转运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德义 黄湘晖 +1 位作者 李丹 黄英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889-893,共5页
目的评估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转运过程实施新生儿亚低温治疗,缩短亚低温治疗窗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NICU实施亚低温治疗病例,将纳入的65例患儿分为三组,其中... 目的评估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转运过程实施新生儿亚低温治疗,缩短亚低温治疗窗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NICU实施亚低温治疗病例,将纳入的65例患儿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20例,在转运入院评估后实施亚低温;主动亚低温组18例,在转运时采用亚低温治疗仪实施亚低温治疗;被动亚低温组27例,入院前采用关掉暖箱电源,敞开包被方式实施亚低温治疗。分析对比三组患儿出生和入院时的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观察三组患儿亚低温治疗后患儿头颅MRI、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结果。结果主动亚低温组有3例出现体温过低(<33℃),被动亚低温组有7例入院时体温高于目标温度(>34℃)。主动亚低温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体温波动值和PaCO2低于被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被动亚低温组开始的平均时间为(1.0±0.2)h,低于主动亚低温组(2.2±0.6)h和对照组(3.2±0.8)h(P<0.05)。治疗后主动、被动亚低温组头颅MRI及aEEG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头颅MRI 65%,aEEG 80%),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转运途中三组均未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肺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尽早实施亚低温有助于HIE的治疗和预后,具备亚低温治疗和神经系统评估的转运队伍有助于转运中亚低温的顺利实施。推荐在转运过程实施主动亚低温,降温效果明显,体温波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亚低温 被动亚低温 新生儿转运
原文传递
CPAP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黄丹 黄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4期41-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是否使用CPAP转运分为CPAP前组(n=50)和CPAP后组(n=53),分析2组在入院... 目的探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是否使用CPAP转运分为CPAP前组(n=50)和CPAP后组(n=53),分析2组在入院后72 h内气管插管率、氧疗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CPAP后组入院72 h内气管插管率(11.3%)低于CPAP前组(28.0%),多次(2~3次)使用PS治疗概率(0.0%)低于CPAP前组(8.0%)(均P<0.05);2组氧疗时间、PS使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PAP转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及减少PS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转运
下载PDF
厦门地区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别流行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舜钦 林建成 +2 位作者 肖秀香 吴海明 徐锦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监测厦门地区岛内外4家不同医院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基因型特征,为防治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地区4家医院共5 787例年龄≤10岁腹泻患儿粪便样本进行免疫层析... 目的监测厦门地区岛内外4家不同医院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基因型特征,为防治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地区4家医院共5 787例年龄≤10岁腹泻患儿粪便样本进行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按检测时间先后顺序对1 435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进行编号,再依序等间隔抽取98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G基因型及P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5 787例粪便标本中A组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 435例,检出率为24.8%。98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G分型结果显示,G9型有68株(69.4%)为主要流行株,其次是G2型5株(5.1%),G1型4株(4.1%),G3型1株(1.0%),G未能分型20株;P分型P[8]型74株(75.5%)为主要流行株,P[4]型5株(5.1%),P未能分型19株。G/P组合基因型P[8]G9型检出63株(64.3%)为主要基因组合型,其次是P[4]G2型5株(5.1%),P[8]G1型4株(4.1%),P[8]G3型1株(1.0%)。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该地区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P[8]G9型为主要基因组合型,持续监测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对该地区A组轮状病毒感染防控及疫苗准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基因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厦门地区G9型A组轮状病毒7基因序列特征的分析
15
作者 林建成 王舜钦 +1 位作者 陈小云 徐锦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798-801,共4页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G9型A组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编码基因进化遗传变异与国内外部分地区VP7基因的差异。方法4株G9型A组轮状病毒毒株来自厦门市儿童医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采集时间分别为2017年10月5日、2017年11月12日、2017年12月...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G9型A组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编码基因进化遗传变异与国内外部分地区VP7基因的差异。方法4株G9型A组轮状病毒毒株来自厦门市儿童医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采集时间分别为2017年10月5日、2017年11月12日、2017年12月7日和2018年1月15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9型A组轮状病毒VP7的基因全长序列,并用DNA Star、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测序后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以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进化树分析显示,厦门地区Amoy CHINA/2018地方株与成都市human/SC7/CHN/2013/G9地方株联系最为密切,与江苏省Hu/JS2016地方株同源性较远。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与参考株WI61相比,厦门地方株在氨基酸一级结构上存在变异,包括D100N、Y144H,这两个位点是进化树Amoy CHINA/2018簇内的代表性变异位点。结论G9型A组轮状病毒VP7的基因组全长序列显示该病毒株在我国存在进化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A组轮状病毒 G9型 VP7
原文传递
儿童腺病毒肺炎并塑型性支气管炎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晶晶 袁林 +2 位作者 卓志强 朱其国 李明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分析腺病毒肺炎引起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6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确诊的9例腺病毒肺炎并P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中男3例,女6例,2岁以下6例,均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热程6~15 d;降钙素原(P... 目的分析腺病毒肺炎引起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6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确诊的9例腺病毒肺炎并P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中男3例,女6例,2岁以下6例,均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热程6~15 d;降钙素原(PCT)升高7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升高6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8例;9例均伴肺实变不张,其中左下肺实变不张4例,右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1例,两肺下叶多发实变不张2例,7例并胸腔积液。病程第6-20天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支气管塑型物,左肺下叶5例,右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1例。8例临床治愈后出院,1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电话随访死亡。结论腺病毒肺炎伴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实变/肺不张,PCT、LDH升高、血液高凝、并胸腔积液等,需警惕并PB,纤维支气管镜对明确诊断、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塑型性支气管炎 纤维支气管镜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金宏娟 谢丽清 +3 位作者 吴小颖 黄英 曹云 庄德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分析25羟基维生素D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的相关性,为其早期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纳入标准:(1)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2)入科时日龄≤... 目的分析25羟基维生素D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的相关性,为其早期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纳入标准:(1)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2)入科时日龄≤14 d;(3)生后2周、4周、6周、8周时完成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钙和磷检测,同时生后6周、9周时完成长骨X线片。以长骨摄片结果为确诊依据,分成对照组、MBDP早期组、MBDP组三组,比较三组25(OH)D、AKP、钙、磷水平。结果对照组133例,MBDP早期组32例,MBDP组7例。MBDP早期组生后2周及4周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生后6周和8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DP组生后2周、4周、6周、8周25(OH)D较MBDP早期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后2、4、6、8周AKP波动范围不大,在200~250 IU/L之间。MBDP早期组生后2周AKP增高,4周时较前下降,6周后接近对照组。MBDP组AKP生后2周即开始升高,4至6周时达峰值。三组患儿血钙、血磷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25(OH)D可作为MBDP的早期诊断指标,联合AKP可早期预警MBDP的发生,同时指导临床治疗剂量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骨病 早产儿 25羟基维生素D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肾损伤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占珠琴 连珠兰 +3 位作者 黄欢 陈国兵 闫涵 白海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597-60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肾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LPS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对照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2 h、6 h、12 h和24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肾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LPS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对照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2 h、6 h、12 h和24 h采集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肺、肾组织病理;测定肺湿/干重比、血清肌酐、尿素氮;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肺、肾组织中AngⅡ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蛋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肺、肾组织病理显示不同程度损伤,肺湿/干重比、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浆AngⅡ含量在2 h、6 h明显升高(P<0.05);肺、肾AngⅡ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肺、肾AT1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AT2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AngⅡ、AT2R与肺、肾功能损伤指标呈正相关,AT1R与肺、肾功能损伤指标呈负相关。结论LPS导致大鼠的肺、肾功能出现损伤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变,且AngⅡ及血管紧张素受体变化与肺、肾损伤存在相关性,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可能参与内毒素诱导的肺、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1 血管紧张素受体2 肺损伤 肾损伤 脂多糖
原文传递
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为表现的SMAD9基因突变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宏娟 陈书扬 +3 位作者 黄英 林晴晴 黄丹 庄德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1-773,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诊治过程。该患儿系足月经阴道分娩,出生情况好,生后8 d因间断发绀入院,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双肺散在淡片状模糊影,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入院后予抗感染,头罩给氧3 d后予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联... 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诊治过程。该患儿系足月经阴道分娩,出生情况好,生后8 d因间断发绀入院,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双肺散在淡片状模糊影,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入院后予抗感染,头罩给氧3 d后予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持续静脉滴注米力农及口服西地那非,但病情进行性加重。放弃治疗15 min后患儿死亡。基因检查发现患儿SMAD9基因中chr13:37446983发生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Smad8蛋白质 突变
原文传递
智能化辅助决策在儿科急诊五级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湘晖 庄德义 李婉婷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辅助决策在儿科急诊五级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前后1个月于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分为两组.传统组17900例,按五级预检分诊标准,由护士人工进行分诊;智能组18590例,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分... 目的探讨智能化辅助决策在儿科急诊五级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前后1个月于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分为两组.传统组17900例,按五级预检分诊标准,由护士人工进行分诊;智能组18590例,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分诊.智能化辅助决策包括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异常的自动识别和对分诊级别自动提供依据帮助护士确认两大功能.按照既定的内容收集患儿信息,系统根据相应的分诊依据,可自动识别与呈现,确定分诊级别.对两组患儿在疾病分布情况、分诊级别情况、分诊结果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在急诊儿科分诊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疾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在前3位的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智能组Ⅲ级、Ⅳ级、Ⅴ级患儿分诊至就诊时间比传统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分诊与医生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智能组(Kappa=0.968,P<0.001)与传统组(Kappa=0.883,P<0.05)均较好,但智能组一致性系数更高.智能组Ⅲ级、Ⅳ级、Ⅴ级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传统组(t=5.523,P<0.05).结论应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提高了预检分诊的效率及准确率,确保分诊的有效性,保障患儿安全,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急诊 预检分诊 辅助决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