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一涛 唐罗生 +2 位作者 陈焓 周清华 魏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病例为我院2003-06/2005-06收治的69例69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术中观察玻璃体积脓不超过一个象限或仅累及前部玻璃体,视网膜状态...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病例为我院2003-06/2005-06收治的69例69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术中观察玻璃体积脓不超过一个象限或仅累及前部玻璃体,视网膜状态完好者。将69例69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A组34例34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B组35例35眼:先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3~6mo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分别进行比较P=0.000,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术前P=0.978,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P=0.005,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好于B组。两组之间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基础上,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配合有效的术后处理,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伤性白内障 眼内炎 人工晶状体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四种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眼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显勇 庄静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如何精确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轴长大于27.0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118眼),所有病例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应用SRKⅡ、SR...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如何精确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轴长大于27.0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118眼),所有病例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应用SRKⅡ、SRK/T、HofferQ和Holladay 1等公式计算所植入人工晶状体应产生的术后理论屈光状态,分析4个公式所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别。结果各公式平均误差值分别为:SRKⅡ(-0.5±0.84)、SRK/T(-0.18±0.68)、Hoffer Q(0.33±0.72)、Holladay1(0.26±0.66),各误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RK Ⅱ和SRK/T公式存在高估IOL屈光度的趋势,使术后出现比预期更高的近视;而Hoffer Q和Holladay 1公式则相反,存在低估IOL屈光度的趋势,使术后残留近视度数比预期低甚至出现远视。不同眼轴长度时SRK/Ⅱ平均绝对误差值明显大于第三代公式;SRK/T、Hoffer Q、Holladay 1三者平均绝对误差值大致相等,但SRK/T及Holladay 1表现稍优于Hoffer Q;各公式平均绝对误差值与轴长无明显对应关系。部分误差值较大者合并较明显的巩膜后葡萄肿,提示眼轴长度测量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眼计算IOL屈光度时,第三代计算公式较第二代计算公式准确,SRK/T与Holladay 1公式准确性最高,在临床中应尽量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屈光 数学计算
下载PDF
显微镜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种族翼状胬肉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法松 杨扬帆 胡燕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1期10362-10365,共4页
目的: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自体角膜缘移植应用于胬肉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术式,取材方便,安全。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复发率,文章对不同种族的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并观... 目的: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自体角膜缘移植应用于胬肉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术式,取材方便,安全。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复发率,文章对不同种族的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结果。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0-01/2006-06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198例(206眼),其中就诊于中国厦门者144例,均为初发病例;作者在非洲博茨瓦纳国接诊的黑种人患者54例,均为复发病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及实验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对198例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术,即切除胬肉组织后在术区覆盖取自颞上方球结膜的带角膜缘的薄层游离结膜瓣。③实验评估:通过术后随访,对手术区域进行分级评估,1级为术区外观正常,4级即胬肉复发。观察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 ̄2年,平均14个月。①术后6周时未发现翼状胬肉复发,术后6个月时中国汉族人、博兹瓦纳黑种人病例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14.8%,术后12个月时复发率分别为11.8%和24.5%。②术后6周时,两组病例的分级情况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中国病例恢复较好。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两组术区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主要为角膜浅层瘢痕、持续性眼表刺激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显微镜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具有切除胬肉较彻底、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复发率较低的特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黑种人病例的术后复发率高于中国汉族翼状胬肉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干细胞 显微外科手术 人种群 细胞移植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延 王玮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间歇期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9例7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采用倍频532 nm激光烧灼、ND:YAG激光击穿周边虹膜,术后观察前房反应、眼压,随访3-12个...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间歇期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9例7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采用倍频532 nm激光烧灼、ND:YAG激光击穿周边虹膜,术后观察前房反应、眼压,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眼术后均出现了虹膜炎性反应,1 d后消退;一过性眼压升高3眼(22-30 mmHg),经处理后降至正常;前房出血2眼,1 d后吸收;角膜内皮损伤混浊2眼,3 d后消退。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并发症少,不影响降压效果,适合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间歇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治疗
下载PDF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低浓度丝裂霉素C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贺春梅 王竫华 +1 位作者 王大博 张军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0,19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的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及房水引流途径。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2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18眼)和正常对照组3只(6眼)。实验组兔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d、14d、1个月时随机...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的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及房水引流途径。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2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18眼)和正常对照组3只(6眼)。实验组兔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d、14d、1个月时随机选择3只兔,一眼前房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另一眼前房注入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葡聚糖(tetramethyl rhodamine-dextran,TMR-D)。60min后经颈动脉灌注固定,摘取眼球,冰冻切片,观察示踪剂的分布及手术区的形态学变化。正常对照组3只兔,双眼未行手术,示踪剂前房注入方法同前。结果实验组兔眼滤过泡及浅层巩膜瓣下的滤过腔于术后1d及14d时可见HRP强染色。术后14d时,滤过腔内未见明显纤维组织形成,滤过腔周围巩膜内有HRP散在染色。术后1个月时,滤过腔局限,少量HRP颗粒分布,滤过腔见纤维组织增生。正常对照组结膜下仅微弱HRP显色,巩膜内无HRP颗粒分布。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脉络膜均可见TMR-D红色荧光。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房水引流途径涉及结膜下外滤过、巩膜内吸收及葡萄膜巩膜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辣根过氧化物酶 四甲基罗丹明标记葡聚糖
下载PDF
酸枣仁皂甙A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延 王玮 +1 位作者 林志雄 吴云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变化;酸枣仁皂甙A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后,每天给药1次至取材,对模型给药组和对照给药组分别从大鼠尾静脉... 目的:研究急性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变化;酸枣仁皂甙A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后,每天给药1次至取材,对模型给药组和对照给药组分别从大鼠尾静脉按20mg/kg剂量注射酸枣仁皂甙A。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 24、 48、 72h取材,H-E染色观察各组视网膜的结构变化;RT-PCR检测HIF-1α mRNA在各组视网膜上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排列紊乱,神经纤维层水肿,内界膜破裂不连续;注射酸枣仁皂甙A后,视网膜的结构变化有所改善。RT-PCR检测视网膜上的HIF-1α mRNA表达:各模型组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HIF-1α mRNA均值逐渐升高,并在48h达到峰值,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给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给药组的HIF-1α mRNA均值比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α是急性高眼压内早期变化的因子;酸枣仁皂甙A可改善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的结构;酸枣仁皂甙A可降低24、 48、 72h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上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皂甙A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显微镜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治疗翼状胬肉198例:不同种族患者的对比分析(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法松 杨扬帆 +1 位作者 胡燕霞 张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5-968,共4页
背景:大多数针对翼状胬肉治疗效果的研究都着眼于手术技巧、辅助治疗手段和患者自身原因对胬肉切除后复发率的影响,种族因素与胬肉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是否有关仍无确切依据。目的:对不同种族的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 背景:大多数针对翼状胬肉治疗效果的研究都着眼于手术技巧、辅助治疗手段和患者自身原因对胬肉切除后复发率的影响,种族因素与胬肉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是否有关仍无确切依据。目的:对不同种族的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观察比较其治疗结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1/2006-06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完成。对象: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同期收治的中国汉族翼状胬肉患者144例(152眼),均为初发病例;作者在非洲同期接诊的黑色人种翼状胬肉患者54例(54眼),均为复发病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胬肉长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方法:198例患者显微镜直视下常规切除翼状胬肉,力求角膜面无胬肉组织残留。取患者自体颞上方球结膜的带角膜缘的薄层游离结膜瓣,覆盖于翼状胬肉切除创面区。术后6周及6,12个月进行随访,患眼分级标准为1~4级,级别越高复发程度越严重。主要观察指标: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的复发情况、患眼分级及并发症。结果:第6周两组均未发现翼状胬肉复发,6个月时中国汉族与非洲黑色人种胬肉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6.6%和14.8%,12个月时分别为11.8%和24.5%,后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前者(t=4.607,P=0.032)。第6周两组患眼分级情况存在显著差异(χ2=15.608,P<0.01),中国汉族胬肉患者恢复较快;至6,12个月时两组患眼分级无明显差异(χ2=4.401,6.206,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均较少,主要为角膜浅层瘢痕、持续性眼表刺激症状。结论:显微镜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的方法,具有切除胬肉较彻底、组织损伤小、复发率较低的优势,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非洲黑色人种翼状胬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高于中国汉族翼状胬肉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人种群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硅凝胶与丙烯酸人工晶体生物相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汉暄 皮敏石 梅淑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3期1570-,共1页
目的 对比同为美国产眼力健Amo硅凝胶与丙烯酸两种不同材料的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4月~2005年7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手术效果观察,并成功随访1年以上,根据植入的晶体材料(均为美国眼力健生产)不同分为2组,A组24... 目的 对比同为美国产眼力健Amo硅凝胶与丙烯酸两种不同材料的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4月~2005年7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手术效果观察,并成功随访1年以上,根据植入的晶体材料(均为美国眼力健生产)不同分为2组,A组24例30眼植入CLRFLXB3型硅凝胶人工晶体,B组25例30眼植入AR40E型丙烯酸人工晶体,对两组术后视力及A组术后角膜、前房炎症反应,后发障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年裸眼视力B组均好于A组,两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A组均有早期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3天内自行消退,其中2例出现KP、TYN,一周未消退,1例出现葡萄膜炎,晶体表面沉积物阳性25例占 83.33%;B组均有早期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3天内可自行消退,晶体表面沉积物阳性11例占36.67%.两组均未见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A组出现1例轻度后发障,B组未见后发障.结论 丙烯酸人工晶体比较硅凝胶的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硅凝胶 丙烯酸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儿童弱视立体视治疗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艳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弱视 立体视 儿童 眼功能训练
下载PDF
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易控制眼压青光眼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铭忠 陈淑珣 +3 位作者 黄松春 陈淑端 蔡幼妹 陈建国 《临床眼科杂志》 1994年第3期149-150,共2页
采用板层下巩膜床双咬切、睫状体剥离合并睛状体上腔植入硅橡胶条的抗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不易控制眼压的青光眼46例52眼,其中继发性青光眼27眼,原发闭角青光眼10眼,原发开角青光眼6眼,先天、青少年型青光眼7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采用板层下巩膜床双咬切、睫状体剥离合并睛状体上腔植入硅橡胶条的抗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不易控制眼压的青光眼46例52眼,其中继发性青光眼27眼,原发闭角青光眼10眼,原发开角青光眼6眼,先天、青少年型青光眼7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2眼。手术总有效率达94%。本术式具有小梁切除、睫状体剥离、睫状体扁平部引流的功能。作者认为用硅橡胶条作植入物,比异体或自体组织作植入物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植入物 眼外科手术 眼压
下载PDF
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陈川 梅淑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不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治疗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1例患者应用1%毛果芸香碱、0.5%噻吗心安各滴患眼1滴,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后立即行氪激光周边虹膜成... 目的探讨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不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治疗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1例患者应用1%毛果芸香碱、0.5%噻吗心安各滴患眼1滴,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后立即行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术前及术后15min、30min、60min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患者眼压从虹膜成形术前平均(68.3±7.1)mmHg(1kPa=7.5mmHg)下降至术后15min平均(35.1±6.7)mmHg,术后30min平均(25.0±5.8)mmHg,术后60min平均(18.1±5.1)mmHg。所有患眼角膜水肿全部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可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作为治疗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氪激光 虹膜成形术 急性发作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确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显勇 洪荣照 艾育德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提高视力的有效方法,但术前如何确定IOL的屈光度,使术后达到理想的屈光状态,是手术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术后应保留何种屈光状态、几种常用的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及其演变、... 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提高视力的有效方法,但术前如何确定IOL的屈光度,使术后达到理想的屈光状态,是手术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术后应保留何种屈光状态、几种常用的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及其演变、公式在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植入 眼内 计算公式
下载PDF
LASIK治疗近视眼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建国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分析 L ASIK治疗近视眼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应用 CH公司自动微型板层刀和 CHIRON公司 117型准分子激光机治疗近视眼患者 16 70例 (330 0只眼 ) ,术后随访 1、7天、1、3、6、12、2 4个月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并发症... 目的 分析 L ASIK治疗近视眼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应用 CH公司自动微型板层刀和 CHIRON公司 117型准分子激光机治疗近视眼患者 16 70例 (330 0只眼 ) ,术后随访 1、7天、1、3、6、12、2 4个月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并发症有 :(1)角膜瓣完全游离 2只眼 (0 .0 6 % ) ;(2 )角膜瓣形成不全 6只眼 (0 .18% ) ;(3)角膜基质层“洗衣板”现象 4只眼 (0 .12 % )。术后并发症有 :(1)角膜瓣溶解 1只眼 (0 .0 3% ) ;(2 )角膜层间异物 7只眼 (0 .2 % ) ;屈光欠矫 9只眼 (0 .2 7% ) ;屈光过矫 3只眼 (0 .0 9% )。结论  L ASIK治疗近视眼虽准确、有效、安全 ,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存在 ,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近视眼 并发症 临床分析 角膜屈光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陈川 苏淑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13例(13只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0mm,照射时...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13例(13只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0mm,照射时间60s,能量80~260mW,对FFA和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或呈淡灰色。随访6~40周,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FFA和ICGA检查结果。结果最终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FFA和ICGA显示8只眼CNV缩小或闭塞,治疗后视力提高4只眼,稳定8只眼,下降1只眼。结论TTT对CEC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炎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经瞳孔温热疗法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延 罗陈川 苏素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5期408-409,共2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常见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32例(36只眼)在采用PDT疗法后黄斑区CNV患者的追踪记录结果。结果 32例中进行1次、2次、3次治疗的分别有24例、6例、2例,术中均未出现注射疼痛或...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常见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32例(36只眼)在采用PDT疗法后黄斑区CNV患者的追踪记录结果。结果 32例中进行1次、2次、3次治疗的分别有24例、6例、2例,术中均未出现注射疼痛或光敏剂过敏等不良反应。经过PDT治疗后,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其中22只眼渗漏停止,9只眼明显减少,5只眼无显著变化。观察1~12个月,平均7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愈率为52.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治疗后7个月,治愈率为72.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结论 PDT治疗黄斑区CNV疾病可以在1年内维持视力的稳定;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单纯外展神经麻痹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晖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外展神经麻痹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麻痹性斜视 后天性 致病因素 病变 先天性
下载PDF
角膜中央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辛奕菁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 讨论角膜中央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测量接受近视眼矫正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中央厚度、眼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 ASIK和 PRK术后角膜中央厚度改变值与 NCT测量值改变量的相关系数为 0 .12 ,有高度统... 目的 讨论角膜中央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测量接受近视眼矫正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中央厚度、眼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 ASIK和 PRK术后角膜中央厚度改变值与 NCT测量值改变量的相关系数为 0 .12 ,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术后眼压值明显低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角膜中央厚度明显影响非接触眼压计的测量值 ,手术前后眼压值的变化是由于角膜厚度的变化引起。近视度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眼压计 测量值 角膜中央厚度 眼压 LASIK手术 PRK手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辅助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建国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5期405-406,共2页
目的 分析丝裂霉素 C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5 6例 (6 5眼 )青光眼在行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及结膜下敷 0 .4m g/ ml MMC棉片 5分钟 ,术后 1、3、7天及 1、3、6、12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并发症... 目的 分析丝裂霉素 C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5 6例 (6 5眼 )青光眼在行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及结膜下敷 0 .4m g/ ml MMC棉片 5分钟 ,术后 1、3、7天及 1、3、6、12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并发症有 :(1)角膜上皮缺损 15眼 (2 3% ) ;(2 )滤过泡渗漏 5眼 (7.6 % ) ;(3)巨大薄壁滤过泡 4眼 (6 .15 % )。结论 虽然 MMC辅助小梁切除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大大降低眼压 ,但其并发症值得重视 ,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个体化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丝裂霉素C 并发症
下载PDF
巩膜瓣可松解缝合法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附68眼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延 陈建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意义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例6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现代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方法,术后观察前房形成时间、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可松解缝线拆除时... 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意义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例6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现代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方法,术后观察前房形成时间、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可松解缝线拆除时间的选择和方法、并发症。结果所有术眼术后24小时前房形成,未出现低眼压或前房出血,1例发生脉络膜脱离。随访4-6个月,所有术眼术后眼压都得到控制;大部分病人有异物感及角膜散光。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松解缝合法,可以减少术后浅或无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等并发症,不影响降压效果,适合于基层等无激光断线设备单位开展青光眼治疗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 缝合法
下载PDF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陈川 杨叔禹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13只眼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然后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的眼压、视...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13只眼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然后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的眼压、视力与虹膜新生血管变化。结果治疗前眼压32~68mmHg(1mmHg=0.133kPa),平均46.56mmHg,治疗后6个月眼压8~27mmHg,平均13.18mmHg。视力下降者2只眼,提高者4只眼,不变者7只眼。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7只眼,部分消退6只眼。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挽救视力,而且相对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糖尿病 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