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霞 尤颢 +6 位作者 廖崇先 杨谦 舒涛 单忠贵 邱风 孙勇 林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 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 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组及冠心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3%和26.2%,明显高于风心组与先心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为4.9%,高于其他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体外循环术后医院感染率13.2%,高于非体外循环术后感染率6.2%(P<0.01)。手术时间长于4 h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3%,高于手术时间小于4 h者(P<0.01)。术后CICU中住院达1周以上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率约为58.4%,远高于术后CICU中住院日期小于1周者(P<0.001)。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手术时间大于4 h及在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内时间超过1周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对此类患者注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制作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忠贵 马春野 +2 位作者 廖崇先 范钦明 赵永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目的:改进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索简捷的手术方法。方法:借鉴大鼠腹腔心脏移植Ono术式,将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传统Ono术式(对照组),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改进术式(... 目的:改进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索简捷的手术方法。方法:借鉴大鼠腹腔心脏移植Ono术式,将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传统Ono术式(对照组),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改进术式(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总手术时间[(109.0±10.5)min]低于对照组[(122.0±13.6)min](P<0.05),其中实验组供心血管吻合时间[(21.7±3.1)min]低于对照组[(36.7±7.6)min](P<0.05),实验组供心冷缺血时间[(29.5±3.5)min]低于对照组[(37.1±6.9)min](P<0.05);实验组供心热缺血时间[(1.0±0.3)min]与对照组[(0.9±0.2)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心脏移植成功1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85%;对照组心脏移植成功11例,失败9例,成功率为55%,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25.67±5.47)d]高于对照组[(8.50±1.52)d](P<0.05)。结论:改进的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制作技术具有所需手术时间短、造模成功率高及模型小鼠存活时间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心脏移植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策略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彬妮 黄卫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20%~30%患者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置入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出心室不同步作为QRS波时限标准的一...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20%~30%患者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置入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出心室不同步作为QRS波时限标准的一种良好补充用于病例选择有望提高CRT的反应率。在超声指导下选择理想的左室电极位置以及设置最佳房室间期及室间间期,可实现最大程度的心脏再同步化,优化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组织多普勒超声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顽固性心衰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患者的随访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彬妮 黄卫斌 +3 位作者 王焱 陈超 万发银 周法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报道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对6例单腔ICD及1例双腔ICD植入者进行随访,通过ICD程控仪调出储存的资料,了解ICD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5~44个月,平均23.... 目的报道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对6例单腔ICD及1例双腔ICD植入者进行随访,通过ICD程控仪调出储存的资料,了解ICD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5~44个月,平均23.7个月,ICD共检测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2 129次,心室颤动(VF)6次。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VT的成功率为91.9%,ATP未能终止的VT经低能量转复(CV)治疗95.3%转为窦性心律,少数VT经治疗后加速为VF。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的成功率为100%。4例12次误将室上性心动过速误判断为室性事件而启动治疗,其中2次心房颤动,10次窦性心动过速,经调整VT的识别参数及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未再发生类似情况。2例随访期间出现晕厥,ICD存储的信息显示发生了VF并复律成功。2例出现焦虑症,经心理治疗改善。结论术后严密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随访 参数调整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晚期扩张型心肌病13例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彬妮 黄卫斌 +3 位作者 王挹青 陈超 万发珢 王炎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3例接受CRT,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27.4±9.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72.8±9.6)mm,QRS时限为(137.8...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3例接受CRT,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27.4±9.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72.8±9.6)mm,QRS时限为(137.8+30.4)ms。术后观察QRS时限的变化,随访左室电极起博阈值、心功能分级、LVEF及LVEDD。结果:术后QRS时限减少为(123.8±17.1)ms。所有患者随访3~38月,左室电极慢性阈值为(1.1±0.6)V/0.4 ms。与术前相比,NYHA心功能分级从(3.4±0.5)降低为(1.5±0.9);LVEF从(27.4±9.7)%上升至(43.5±18.5)%(P<0.05);LVEDD从(72.8±9.6)mm缩小为(65.5±11.6)mm(P<0.05)。结论:CRT可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并可逆转左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下载PDF
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RS波时限与心脏机械同步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彬妮 黄卫斌 陈江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评价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RS波时限是否与心脏机械同步性相关。方法非连续入选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按QRS波时限分为窄QRS组(QRS波时限<120 ms)及宽QRS组(QRS波时限≥120 ms),采用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组织多普勒... 目的评价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RS波时限是否与心脏机械同步性相关。方法非连续入选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按QRS波时限分为窄QRS组(QRS波时限<120 ms)及宽QRS组(QRS波时限≥120 ms),采用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①室间机械延迟(IVMD);②室内同步性指数(TSI)并观察③收缩最延迟的部位,比较两组差异。结果窄QRS组的IVMD较宽QRS组窄(为11.5±8.2ms vs40.6±16.7ms,P=0.006),TSI两组无差异(88.6±35.9 ms vs 117.2±40.8 ms,P=0.09)。宽QRS组半数存在室间不同步,而窄QRS组则无室间不同步。宽、窄QRS组室内不同步的比例分别为71.4%、87.5%,两者无差别。收缩最延迟的部位可见于后间隔、侧壁、后壁及下壁,各自占38.6%、23%、23%及15.4%。结论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RS波时限与室内同步性不直接相关,但宽QRS波患者较常存在左右室间收缩的不同步。收缩最延迟部位因人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扩张型心肌病 QRS波时限 心室同步性 室内同步性 室间同步性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显像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彬妮 黄卫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仍有20%~30%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等。众多研究表明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能准确反映心室不同步并预测CRT疗效,可用于指导...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仍有20%~30%对此无反应,影响因素主要有病例选择、左室电极位置以及起搏器参数设置等。众多研究表明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能准确反映心室不同步并预测CRT疗效,可用于指导病例选择。同时此技术可指导左室电极定位以及最佳房室间期及室间间期的设置,优化CR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超声 组织多普勒显像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右前外侧小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
8
作者 单忠贵 廖崇先 +2 位作者 林智 尤颢 孙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51-85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病手术 先天性心脏 右前外侧小切口 小儿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 手术死亡率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附加微波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9
作者 单忠贵 廖崇先 +2 位作者 杨谦 尤颢 邱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52-153,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附加微波消融技术治疗心房纤颤 (Af)的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附加心内膜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的结果和早期随访资料。结果  2 6例患者术中均附加心内膜微波消融 ,心脏复跳...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附加微波消融技术治疗心房纤颤 (Af)的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附加心内膜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的结果和早期随访资料。结果  2 6例患者术中均附加心内膜微波消融 ,心脏复跳后全部患者恢复窦性心率。术后 3个月内 ,3例复发Af。随访 3~ 10个月 ,长期治愈率 88.5 %。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附加微波消融技术治疗Af安全、可靠 ,近期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微波消融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巨大J波与心脏性猝死
10
作者 吴岳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5期353-355,共3页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医学领域20至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无创性心电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热点已转移到心室的复极异常,近年来J波已成为无创性心电学研究的新热点。
关键词 J波 心电描计术 猝死 心脏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硝苯地平恶化低钾状态下心脏缺血再灌注后舒张功能
11
作者 冯建宇 肖国胜 +4 位作者 金振晓 姚远 张建英 陈文生 周京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评价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对低钾状态下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接受低钾KH液灌注,其中K+浓度为3.1 mmol/L,实验全程记录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的变化。结果 1 h全心缺血和1 h... 目的评价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对低钾状态下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接受低钾KH液灌注,其中K+浓度为3.1 mmol/L,实验全程记录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的变化。结果 1 h全心缺血和1 h再灌注处理后,LVDP、dp/dt均较缺血前显著降低,LVEDP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开始后前15 min使用含0.5 mmol/L Ca2+的KH灌注,检测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再灌注开始后前10 min给予1 mol/L硝苯地平显著升高LVEDP。结论钙稳态失衡是低钾灌注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硝苯地平恶化心脏舒张功能,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低血钾 硝苯地平 心功能
下载PDF
全国远程心电服务中心相关市场现状与需求的调研报告之二:医师调研报告
12
作者 朱嘉宝 孙兴国 +7 位作者 吴岳平 王宏宇 代雅琪 葛万刚 李浩 李银俊 邓维 谭晓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目的:为探索研究建立全国远程心电技术服务中心的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等和管理规范提供依据,由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中国远程医药健康联盟提出,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远程心脏监护专委会... 目的:为探索研究建立全国远程心电技术服务中心的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等和管理规范提供依据,由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中国远程医药健康联盟提出,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远程心脏监护专委会等共同主持进行本次全国范围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伴多发气管狭窄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鹏 林智 +2 位作者 舒涛 吕绍茂 王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是危及婴幼儿及儿童生命的急重症[1],但先天性心脏病伴气管狭窄诊断较为困难,往往被心脏疾病掩盖气管狭窄的症状,而在心外科手术中行气管插管或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时被发现[2].目前螺旋CT血管造影被越来越多应...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是危及婴幼儿及儿童生命的急重症[1],但先天性心脏病伴气管狭窄诊断较为困难,往往被心脏疾病掩盖气管狭窄的症状,而在心外科手术中行气管插管或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时被发现[2].目前螺旋CT血管造影被越来越多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检查.本科最近应用64层螺旋CT 血管造影诊断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多发气管狭窄并右上肺支气管异常起源患儿,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气管狭窄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揭领军 王挹青 +3 位作者 马群超 陈晓敏 罗宏 张成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5期8476-8480,共5页
背景: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移植后对大鼠心肌梗死治疗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将SD大鼠分为3组... 背景: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移植后对大鼠心肌梗死治疗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将SD大鼠分为3组,心肌梗死组、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开胸不结扎。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组于心肌梗死后30min心肌内分4点注射脂肪源性干细胞,每点25μL;其他2组分别注射等量的PBS。移植2周后行相应指标观察。结果与结论:心脏彩超结果显示,与心肌梗死组相比,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上升(P<0.05)。马森三色染色结果显示,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组纤维渗出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脂肪源性干细胞组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和血管密度均显著上升(P<0.05-0.01)。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表明,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组缝隙连接蛋白43mRNA的表达高于心肌梗死组(P<0.01)。提示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还可以减少纤维渗出,上调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脂肪源性干细胞 细胞移植 心功能修复 微血管密度 缝隙连接蛋白 干细胞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斌 王焱 +4 位作者 叶涛 肖国胜 郑剑涛 江宏飞 程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765-76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患者的临床特点、解剖分布规律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的导管选择及技术要点。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厦门市心脏中心发现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共36例,其中1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患者的临床特点、解剖分布规律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的导管选择及技术要点。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厦门市心脏中心发现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共36例,其中1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6例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分析其异常起源情况、术中造影导管选择及技术要点;列举19例行PCI患者的右冠状动脉解剖特点、造影及指引导管选择和术中对比剂用量。结果除1例因头臂干过于迂曲外,其余35例(97.2%,35/36)患者均成功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例(52.8%,19/36)行PCI术,除1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经历二次手术外,余均首次手术成功。35例患者中高位升主动脉偏右侧起源2例[5.7%(2/35,A型],高位升主动脉偏左侧起源3例[8.6%(3/35),B型],左主干至左窦中线间起源14例[40.0%(14/35),C型],左冠状窦中线向右冠状窦移行区域起源16例[45.7%(16/35),D型],其中90%(27/30)C及D型患者使用Tiger造影导管。19例行PCI的患者中A型2例(10.5%,2/19)、B型3例(15.7%,3/19)、C型7例(36.8%,7/19)、D型7例(36.8%,7/19)。A型2例患者使用IL 3.5及MPD指引导管,B型3例使用EBU 3.5及EBU 3.0导管,C型7例及D型7例中分别有6例使用IL 3.5指引导管完成PCI。结论熟悉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的解剖分布规律和相对应的造影及指引导管,有助于提高经桡动脉途径处理该类病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指引导管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气管插管术后声门下伪膜形成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林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8-1178,共1页
患儿,女,27个月,10kg。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自幼体质较差,入院后身体状况良好,WBC 11.34×10^9/L,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多,心影增大。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插管术 伪膜形成 患儿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声门下 肺纹理增多 胸部X线片
下载PDF
147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宝春 陈丽芬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3年第10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MMP-9、TIMP-1及VEGF表达水平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强海峰 张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变化。方法:临床纳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1例,根据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不同分为4组...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变化。方法:临床纳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1例,根据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不同分为4组:非肺动脉高压(PH)组16例,轻度PH组21例,中度PH组21例,重度PH组23例。患儿中,接受前列腺素E1(PGE1)治疗19例,接受手术治疗24例。同时纳入21例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及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MMP-9、TIMP-1以及VEGF水平,同时计算MMP-9/TIMP-1比值。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PH后,患儿MMP-9、TIMP-1均出现显著的升高(P<0.05);中度PH组MMP-9/TIMP-1明显上升(P<0.05);经过治疗,患儿MMP-9、TIMP-1以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患儿血清VEGF以及MMP-9可能协同参与了肺血管的重构;PGE1能够降低患儿VEGF、MMP-9以及TIMP-1的水平,这可能属于PGE1逆转肺血管重构的又一新发现;术后1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轻度PH、中度PH患儿VEGF、MMP-9以及TIMP-1水平出现显著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非肺动脉高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46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术后抗凝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40例就临床资...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术后抗凝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40例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有1例栓塞情况发生,无并发出血,其他均成功接受治疗。对照组发生栓塞4例,并发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心功能恢复是患者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达成的目标外,终生给予抗凝治疗是确保瓣膜功能正常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将术后心理负担消除,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术后抗凝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心脏外科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铃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337-338,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心脏外科治疗患者120例,开展人性化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4-120h,术后发生低心排1例,无其他...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心脏外科治疗患者120例,开展人性化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4-120h,术后发生低心排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故在心脏外科需树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积极术前准备,术后沟通,术中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在术后进行密切观察,使其成功度过危险期,保障手术成功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人性化护理 应用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