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港内雾的分析和预报系统
1
作者 海雾系统课题组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是通过收集老预报员的经验,使之形成气象知识库,根据大气运动特点,模拟预报员的推理过程,利用微机对厦门未来24h海雾进行预报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分析 预报 厦门港
下载PDF
2004年8月2日厦门局地冰雹新一代天气雷达分析
2
作者 魏锦成 吴智辉 钟卓约 《广西气象》 2005年第A01期128-130,共3页
利用厦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8月2日午后发生在厦门同安区的雷雨大风和冰雹过程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50km的范围内环境风场具有风向和风速的辐合,强对流风暴相对应的流场具有中-γ尺度的气旋性辐合;回波发展快,强度强,属多... 利用厦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4年8月2日午后发生在厦门同安区的雷雨大风和冰雹过程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50km的范围内环境风场具有风向和风速的辐合,强对流风暴相对应的流场具有中-γ尺度的气旋性辐合;回波发展快,强度强,属多单体强风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大风 冰雹 多普勒雷达 新一代天气雷达 局地冰雹 厦门 天气雷达资料 强对流风暴 冰雹过程 环境风场
下载PDF
单多卜勒雷达对台风的自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伟 汤达章 苏卫东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利用单多卜勒雷达径向速度的PPI资料,使用模式识别技术自动探测台风中心。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较快较好地探测到台风中心。
关键词 单多卜勒雷达 台风 自动定位法
下载PDF
乌拉尔阻塞高压影响亚洲夏季风环流和我国东部旱涝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学鸣 何金海 叶榕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5-32,共8页
使用郭晓岚。钱永甫p-σ坐标系5层原始方程球带(30°S~70°N)模式,将乌拉尔阻塞高压的作用作为初、边条件引进模式,通过实例对比和控制对比试验研究了乌拉尔阻高对亚洲季风环流和我国东部旱涝的影响。发现乌拉尔... 使用郭晓岚。钱永甫p-σ坐标系5层原始方程球带(30°S~70°N)模式,将乌拉尔阻塞高压的作用作为初、边条件引进模式,通过实例对比和控制对比试验研究了乌拉尔阻高对亚洲季风环流和我国东部旱涝的影响。发现乌拉尔阻高作为一个激发源能激发出一支东南一西北向的定常波列,其高空反气旋辐散环流(低空为槽区)恰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它增强东亚西风急流,有利于扰动的发展,且在急流入口区诱导出附加的次生环流,增强东亚季风上升气流。因此乌拉尔阻高的存在及其激发的定常波列是导致江淮洪涝的大尺度关键因子和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大气环流 旱涝 乌拉尔阻塞 高压 数值试验
下载PDF
最优插值法用于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建通 张培昌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本文通过数位模拟和实测资料分析,表明用最优插值法测量区域降水量的测量精度和变分法相当,而最优插值法对雨量计的分布和密度要求较低,计算处理也简单。
关键词 降水量 最优插值法 雷达回波 数值模拟 区域降水
下载PDF
闽南强对流活动规律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成均 陈如能 +1 位作者 陈良栋 徐茂生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42,共11页
冰雹、雷雨大风和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是影响闽南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闽南金三角地区经济开发的气象服务工作,厦门特区气象台于1985年底组织了“闽南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课题的研究。在省气象局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 冰雹、雷雨大风和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是影响闽南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闽南金三角地区经济开发的气象服务工作,厦门特区气象台于1985年底组织了“闽南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课题的研究。在省气象局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1986——1988年12次强对流过程的强化观测,取得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较深入的个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1981年以来的31个冰雹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从而得出闽南地区强对流的活动规律和短时预报方案,在1989年的初步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强对流天气 活动规律 地形 冰雹 雷雨 暴雨
下载PDF
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龙利民 陈亮 +1 位作者 江航东 姜玉印 《暴雨灾害》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2005年7月15日14时到16日08时,宜昌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根据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每6min一次体扫监测信息,分析了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当对流云发展到最旺盛阶... 2005年7月15日14时到16日08时,宜昌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根据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每6min一次体扫监测信息,分析了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当对流云发展到最旺盛阶段并出现地面强降水时,在其基本反射率最低仰角产品中存在出流边界;弓形回波、带状回波的走向与环境风场几乎成正交时,给所经之地造成异常剧烈的天气,且灾害性大风均出现在径向速度场中具有旋转性环流的强单体移动的下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旋转环流 出流边界 弓型回波
下载PDF
一次台风尾流暴雨的多普勒雷达资料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卫东 彭荔 红邓志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造成的。暴雨雨带的形成主要与“逆风区”、气流辐合、边界层急流、切变、地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尾流 暴雨 多普勒雷达 资料分析
下载PDF
050322飑线天气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礼斌 钟卓约 《广西气象》 2005年第A01期140-142,共3页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部分基本产品和导出产品对2005年3月22日影响福建的飑线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能有效识别这种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特征。
关键词 新一代多普勒雷达 飑线 多普勒天气雷达 雷达回波特征 飑线天气 一代 强对流天气 飑线过程 中小尺度 产品
下载PDF
闽南817323强对流过程分析
10
作者 郑成钧 蔡诗树 陈金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37-43,共7页
利用加密观测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其他气象资料,对闽南87323强对流过程中飑线的发生和发展演变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在这次强对流过程中的四次飑线活动,都是从西面有规律地移入的,其发生和发展演变与大尺度的天气形势、闽南的地形,以及飑线... 利用加密观测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其他气象资料,对闽南87323强对流过程中飑线的发生和发展演变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在这次强对流过程中的四次飑线活动,都是从西面有规律地移入的,其发生和发展演变与大尺度的天气形势、闽南的地形,以及飑线间的相互影响和南线的类型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天气过程分析 闽南
下载PDF
一次台湾海峡大雾天气的成因分析
11
作者 郑礼新 张少丽 周学鸣 《福建气象》 2006年第5期7-12,共6页
1 前言 青海雾是在特定的海洋水文和气象条件下生成的。低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由于水汽的增加以及温度的降低,近海面的空气逐渐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这时水汽以微细盐粒为核心不断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悬浮在海面上几米、几十米乃... 1 前言 青海雾是在特定的海洋水文和气象条件下生成的。低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由于水汽的增加以及温度的降低,近海面的空气逐渐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这时水汽以微细盐粒为核心不断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悬浮在海面上几米、几十米乃至几百米低空。当凝结的水滴数量增多,使天空呈现灰白色,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时便形成雾。根据海雾形成特征及所在海洋环境特点,可以将海雾分为平流雾、混合雾、辐射雾和地形雾等四种类型。平流雾是空气在海面水平流动时形成的雾。暖湿空气移动到冷海面上空时,底层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分析 大雾天气 台湾海峡 海洋水文 饱和状态 湿空气 气象条件 稳定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