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胃癌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建春 刘棣 +2 位作者 张海萍 钟山 夏宁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癌组织及其癌旁小凹上皮和慢性胃炎小凹上皮中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51例老年人胃癌及其癌旁小凹上皮和15例慢性胃炎小凹上皮石蜡标本中E钙黏素(E-CD)、错...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癌组织及其癌旁小凹上皮和慢性胃炎小凹上皮中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51例老年人胃癌及其癌旁小凹上皮和15例慢性胃炎小凹上皮石蜡标本中E钙黏素(E-CD)、错配修复酶hMLH1、APC和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小凹上皮和慢性胃炎小凹上皮中,基因总的甲基化率分别为70.6%(36/51例)、47.0%(24/51例)和6.6%(1/15例),三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auren弥漫型、Ming浸润型、低分化和未分化、Ⅲ期和Ⅳ期、T3和T4以及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甲基化率分别高于Lauren肠型、Ming膨胀型、高和中分化、Ⅰ期和Ⅱ期、T1和T2以及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的甲基化率(均P<0.05)。结论E-CD、hMLH1、APC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慢性胃炎小凹上皮中少见,在癌旁小凹上皮中频繁出现,在胃癌组织中普遍存在,提示甲基化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研究 甲基化 胃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癌基因
下载PDF
22例乳腺叶状肿瘤诊治分析
2
作者 卢传辉 许林 +3 位作者 许俊明 钟山 林天胜 张志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探讨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结果 行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 9例 ,乳房切除术 4例 ,乳房改良根治术 2例 ,行乳房肿瘤局部切除术 7例。 4例乳房肿瘤局部...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探讨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结果 行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 9例 ,乳房切除术 4例 ,乳房改良根治术 2例 ,行乳房肿瘤局部切除术 7例。 4例乳房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出现复发 ,局部复发率 19%。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 ,其局部复发与是否手术彻底切除密切相关。对病理诊断为巨纤维腺瘤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叶状囊肉瘤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Claudin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江锋 张志奇 吴志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91-593,共3页
Claudin是维持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最重要的蛋白分子,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诊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Claudin的分子结构及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最新文献并作综述。
关键词 紧密连接 CLAUDIN 胃肠肿瘤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乳腺肿瘤内分泌激素动态变化及治疗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陈承祺 林玉斌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寻找乳腺癌、乳腺增生患者内分泌激素变化共同规律。方法1252例乳腺肿瘤分5组统计:加权法统计分析433和111例乳腺肿瘤的激素平均值与正常人群标准值比较;53例(滤泡期)和15例(绝经期)乳腺肿瘤治疗前、后,两组统计(x±s)... 目的寻找乳腺癌、乳腺增生患者内分泌激素变化共同规律。方法1252例乳腺肿瘤分5组统计:加权法统计分析433和111例乳腺肿瘤的激素平均值与正常人群标准值比较;53例(滤泡期)和15例(绝经期)乳腺肿瘤治疗前、后,两组统计(x±s)对照下丘脑-垂体激素;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各50例,在治疗前绝经前期和绝经期,用秩和检验,正态近似法(Wilcox-on两样比较法)统计分析;按百分率统计分析440例乳腺肿瘤激素轴系相关性;按百分率统计分析1252例乳腺肿瘤伴随多种腺体疾病。结果乳腺肿瘤433和111例比正常人群滤泡期和绝经期HPO轴系的正常值增高;53例(滤泡期)和15例(绝经期)乳腺肿瘤治疗前、后,两组统计对照下丘脑-垂体激素,呈亢进的激素水平明显下调;100例乳腺良、恶性绝经前期FSH和绝经期ACTH高于乳腺异常增生病患者;分析乳腺肿瘤440例的HPO激素轴系、GH轴系、PRL激素轴系和免疫激素轴(ACTH轴系、TSH轴系)的相关性;总数滤泡期973例乳腺肿瘤中,40%伴随多种腺体疾病。结论乳腺增生病、乳腺癌患者,雌激素轴系(FSH、E2)长期处于绝对过高,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扩张及刺激靶受体(ER)增多,ER活性随着乳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其激素变化与病理改变过程相一致;乳腺癌患者绝经前期血浆中FSH和绝经期ACTH浓度高于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肿瘤患者往往并发多种腺体疾病;其治疗前、后的亢进激素水平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癌 乳腺异常增生病 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尤俊 秦维霞 +2 位作者 吴培仁 洪明 邱江锋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2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TPN)组5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8天测定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2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TPN)组5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8天测定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EEN组病人的体重下降明显少于TPN组(P<0.05),血清PA水平高于TPN组(P<0.05),TBIL、GGT指标低于T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PN组(P<0.05),术后营养相关费用和术后非营养治疗费用少于TPN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TPN组(P<0.05)。结论: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和降低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T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和手术对原发性肝癌体内细胞免疫状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传辉 尤俊 +3 位作者 刘静 洪明 许林 张志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组26例,手术治疗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组治疗10d后与治疗前T淋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组26例,手术治疗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组治疗10d后与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CD3+、CD4+T细胞计数上升,CD8+T细胞计数下降,CD4+/CD8+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组术后CD3+、CD4+T细胞计数下降,CD4+/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治疗后免疫抑制状态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而手术治疗肝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肝肿瘤/外科学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天胜 许林 张志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 9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胃恶性淋巴瘤 15例 ,小肠恶性淋巴瘤 16例 ,结肠淋巴瘤 18例 ,分期(Arbor标准 )为 E期 16例 , E...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 9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胃恶性淋巴瘤 15例 ,小肠恶性淋巴瘤 16例 ,结肠淋巴瘤 18例 ,分期(Arbor标准 )为 E期 16例 , E2 1例 , E7例 , E期 5例。手术根治切除 2 9例 ,姑息切除 10例 ,术后加化疗33例 ,单纯化疗 10例。随访 4 0例 ,5年生存分别为 E期 9例 , E期 11例 , E期 2例 , E期 0例。结论 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 ,误诊率高 ,强调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切除 诊断 化疗 根治 治疗策略 病理确诊 结论 生存 目的
下载PDF
全屏数字化平板乳腺机在乳腺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秀蓉 钟山 +8 位作者 余旭茗 洪明 吴婧 沈秋月 罗小华 魏文苹 吴昕漪 许林 佘宏强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评价全屏数字化乳腺机(FFDM)在外科术前定位隐匿性乳腺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经FFDM检查发现而临床不能触及的26个乳腺病灶在FFDM定位下穿刺,于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外科手术活检。结果24例26个隐匿性病灶X线表现包括微钙化20... 目的评价全屏数字化乳腺机(FFDM)在外科术前定位隐匿性乳腺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经FFDM检查发现而临床不能触及的26个乳腺病灶在FFDM定位下穿刺,于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外科手术活检。结果24例26个隐匿性病灶X线表现包括微钙化20个,局部结构紊乱2个、小结节4个。一次性定位满意率为92.3%。术中冰冻切片检查,6个病灶为恶性(占23.1%),临界性病变4个,16个为良性。结论应用FFDM行外科术前定位活检,方便、快捷、定位准确高,尤其在明确疑癌微钙化性质方面,是诸多术前定位法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乳腺隐匿性病灶X线定位手术活检 临床应用价值 术前定位法 乳腺机 数字化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隐匿性病灶 平板 乳腺病灶 手术活检
下载PDF
胃癌体内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安乐 蔡建春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0期1476-1478,共3页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医学上热门研究领域。胃癌基因治疗成效的客观估价需要能够很好再现人胃癌体内生物学变化的动物模型,本文从原理、影响因素、主要方法、动物的选择、以及观察项目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常用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资料,评价其优...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医学上热门研究领域。胃癌基因治疗成效的客观估价需要能够很好再现人胃癌体内生物学变化的动物模型,本文从原理、影响因素、主要方法、动物的选择、以及观察项目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常用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资料,评价其优缺点,探讨如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最佳条件构建理想的胃癌体内模型,促进胃癌体内模型在胃癌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尤其是基因治疗领域较深入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内模型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左腹股沟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传辉 洪明 +2 位作者 骆一丁 张志明 许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对1例左腹股沟肿物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彻底切除左腹股沟肿物。病理镜检肿瘤细胞为多形性,呈梭形、多边形、椭圆形。免疫组化:CD21(+),CD68(+),S-100(少量+),提示为左腹股沟滤...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对1例左腹股沟肿物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彻底切除左腹股沟肿物。病理镜检肿瘤细胞为多形性,呈梭形、多边形、椭圆形。免疫组化:CD21(+),CD68(+),S-100(少量+),提示为左腹股沟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结论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帮助,可能出现复发、转移,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 肉瘤 腹股沟 病理 手术
下载PDF
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微卫星改变
11
作者 蔡建春 刘棣 +3 位作者 刘凯华 张海萍 钟山 夏宁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腺癌(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DNA微卫星的改变。方法应用稀释性PCR技术检测老年人ESCC、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 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腺癌(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DNA微卫星的改变。方法应用稀释性PCR技术检测老年人ESCC、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7个位点DNA微卫星的改变。结果在非稀释DNA中,23例老年人ESCC和18例老年人EAD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频率分别是47.8%(11/23例)和38.9%(7/18例),杂合性丢失(LOH)的频率分别是26.1%(6/23例)和16.7%(3/18例),两者的MSI或LOH频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在稀释DNA中,8例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序列的MSI和LOH频繁出现,尤其在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上,与非稀释DNA的MSI和LOH频率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老年人ESCC和EADC微卫星改变没有差别。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组织DNA的MSI和LOH普遍存在,它们可能是EAD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的微卫星改变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食管肿瘤 腺癌 微卫星重复 聚合酶链反应 BARRETT食管 化生 增生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保乳治疗乳腺癌41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尤俊 许林 +2 位作者 洪明 王丽琛 张志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对41例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乳腺象限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全乳放射;全身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措施同一般乳腺癌治疗。结果无同侧乳腺局部复发,1例术后出现腋窝淋巴结...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对41例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乳腺象限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全乳放射;全身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措施同一般乳腺癌治疗。结果无同侧乳腺局部复发,1例术后出现腋窝淋巴结复发;乳房外形满意。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综合疗法
下载PDF
绝经前乳腺疾病患者性腺轴系激素水平量化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承祺 吉国力 +3 位作者 陈舒婷 林丞 李健 林玉斌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研究绝经前(滤泡期或称卵泡前期)的女性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患者HPO轴系激素表达,包括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P)、睾酮(T)和促催乳素(PRL)6种,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 目的:研究绝经前(滤泡期或称卵泡前期)的女性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患者HPO轴系激素表达,包括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P)、睾酮(T)和促催乳素(PRL)6种,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正常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患者各62例血浆E2、FSH、P、T和PRL水平(E2、P和T单位为μg/L,FSH和LH单位为I U/L,PRL单位为g/L),并应用逻辑回归与判别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和正常人3组人群的激素分布不同,乳腺癌患者的E2(192.59)、FSH水平增高(24.25),LH(30.235 3)与E2、FSH存在协同性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T水平乳腺癌组低于乳腺增生与正常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和PRL水平越高,患乳腺癌的危险度上升。结论:通过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性激素检测判别疾病的能力及危险度预测,判别准确率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囊性病 乳腺肿瘤 激素类 判别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病某些内分泌激素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承祺 俞丹 林玉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病患者内分泌激素变化,对内分泌激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各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各22例,在治疗前采血样,对垂体激素6项(PRL、GH、TSH、ACTH、FSH、LH)...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病患者内分泌激素变化,对内分泌激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各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各22例,在治疗前采血样,对垂体激素6项(PRL、GH、TSH、ACTH、FSH、LH)和性类固醇激素3项(E2、P、T)进行检测,采用秩和检验,正态近似法(W ilcoxon法)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前乳腺癌患者FSH水平高于乳腺增生患者,其它垂体激素(PRL,GH,TSH,ACTH,LH)和性类固醇激素(E2,T,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乳腺癌患者ACTH水平高于乳腺增生病患者,其它垂体激素(PRL,GH,TSH,FSH,LH)和性类固醇激素(E2,T,P)比较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FSH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ACTH水平高于乳腺增生病患者,说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激素与免疫系统之间正常规律被打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短、长反馈失调,使免疫功能受抑制;雌激素诱导癌细胞基因突变,雄激素刺激细胞的敏感性增加,加速乳腺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增生病 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诊治与预后 被引量:8
15
作者 尤俊 许林 +1 位作者 郑耿阳 邱江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77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77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包括阑尾类癌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17例,阑尾腺癌8例,其中术前病理确诊仅4例(10.8%),术中经冰冻切片确诊28例(75.7%),术后病理证实5例(13.5%)。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7例,回盲部切除术9例,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其他手术方式3例。随访6~193个月,阑尾类癌、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腺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91.7%,100.0%、86.7%、71.5%和75.0%、50,0%、50.0%。结论阑尾肿瘤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冰冻切片对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阑尾类癌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中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建春 刘棣 +2 位作者 张海萍 钟山 夏宁邵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78-981,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106例胃癌及其邻近胃小凹上皮、16例慢性胃炎小凹上皮石蜡标本中 E 钙黏素(E-CD)、错配修复酶 hMLHl、APC ...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106例胃癌及其邻近胃小凹上皮、16例慢性胃炎小凹上皮石蜡标本中 E 钙黏素(E-CD)、错配修复酶 hMLHl、APC 和6-氧-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对其中46例胃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E-CD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胃癌邻近小凹上皮及慢性胃炎小凹上皮中,基因甲基化频率分别为72.6%(77/106)、44.3%(47/106)和12.5%(2/16),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urén 弥漫型胃癌甲基化(80.6%,50/62)明显高于肠型胃癌甲基化(61.4%,27/4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性别、Ming 分型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均 P>0.05),甲基化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TNM 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均 P<0.05)。行 E-CD 蛋白检测的46例胃痛中,22例有 E-CD 基因甲基化,其中20例(90.9%)E-CD 蛋白呈异质性减弱或基本消失表达;24例无 E-CD基因甲基化,其中9例(37.5%)E-CD 蛋白呈异质性减弱或基本消失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述肿瘤抑制基因启动了区甲基化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胃癌 E-CD 基因甲基化与 E-CD 蛋白异质性减弱或消失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抑制 肿瘤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吴培仁 许林 张志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PN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1周,于术前1d、术后8 d检测体重、血常规、肝...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PN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1周,于术前1d、术后8 d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体重、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转氨酶下降幅度少于PN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息者元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7%,胸腔积液发生率为3.8%,无切口愈合不良者;PN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5.7%。肺部感染发生率28.3%,胸腔积液发生率15.1%,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7.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EN比PN对食管癌营养状况的改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和正常胃小凹上皮中抑癌基因E-cadherin hMLH1 APC和MGMT的过甲基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建春 刘棣 +2 位作者 张海萍 钟山 夏宁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小凹上皮中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106例手术切除胃癌石蜡标本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小凹上皮中E-cadherin、hMLH1、APC和MGMT4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小凹上皮中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106例手术切除胃癌石蜡标本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小凹上皮中E-cadherin、hMLH1、APC和MGMT4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在胃癌组织中,有1个以上基因甲基化者占72.6%;在正常胃小凹上皮中,有1个以上基因甲基化者占4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化与胃癌组织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和pTNM分期均有关(P<0.05),但与Ming's分型无关(P>0.05)。结论E-cadherin、hMLH1、APC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普遍存在于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小凹上皮中,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胃肿瘤 抑癌基因
原文传递
^99Tc^m奥曲肽核素显像诊断结直肠癌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培仁 何小江 +3 位作者 许林 俞浩 林天胜 卢传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奥曲肽显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经内窥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及6例非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腹部的99Tcm奥曲肽显像,以99Tcm直接标记的奥曲肽进行分析。结果:99Tcm奥曲肽显像检测30例结直肠癌4例阳性,2... 目的:探讨99Tcm奥曲肽显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经内窥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及6例非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腹部的99Tcm奥曲肽显像,以99Tcm直接标记的奥曲肽进行分析。结果:99Tcm奥曲肽显像检测30例结直肠癌4例阳性,26例阴性;6例非结直肠癌2例阳性,4例阴性。99Tcm奥曲肽显像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3.33%、33.33%和22.22%。结论:99Tcm奥曲肽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但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有限;需要用各种亚型的生长抑素受体和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受体 生长抑素 奥曲肽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胃转移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江锋 林天胜 +1 位作者 吴培仁 丁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06-506,共1页
患者女,56岁。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贲门至胃体小弯侧4cm×3cm凹陷性病灶,于2007年7月12日入院。胃镜取材病理检查:胃低分化腺癌。体查:一般情况良好,腹部检查示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AFP)5.3μg/L.癌胚抗原(CE... 患者女,56岁。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贲门至胃体小弯侧4cm×3cm凹陷性病灶,于2007年7月12日入院。胃镜取材病理检查:胃低分化腺癌。体查:一般情况良好,腹部检查示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AFP)5.3μg/L.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糖链抗原50(CA50)正常;肝功能正常;乙肝HBsAg阳性,丙肝标志物阴性。CT平扫显示胃贲门小弯侧胃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后有强化.腹膜后未见异常淋巴结影;肝脏形态正常,内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边缘强化,脾脏大小正常,见图1。术前诊断:胃癌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胃转移 癌胚抗原(CEA) 肝HBsAg阳性 胃低分化腺癌 胃镜检查 糖链抗原 肝功能正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