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闽南地域景观设计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喆 《设计》 2016年第19期30-31,共2页
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闽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应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兼顾、多维发展、彰显特色、释放活力。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以厦门兑山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提出闽南地域景... 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闽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应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兼顾、多维发展、彰显特色、释放活力。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以厦门兑山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提出闽南地域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力求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实现闽南地区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为闽南地域景观的设计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闽南 地域景观 设计策略
下载PDF
18世纪中西方装饰风格之比较研究
2
作者 涂慷 《美术大观》 2010年第12期184-185,共2页
18世纪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纪。其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康乾盛世,西方主要国家则经历着由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革命的过渡。纵观这个时代的美术史,
关键词 18世纪 装饰风格 中西方 商业资本主义 西方主要国家 世界历史 康乾盛世 鼎盛时期
下载PDF
浅谈台湾的年画艺术
3
作者 涂慷 《福建史志》 2012年第4期34-36,共3页
木刻年画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随着时代的演变,除了门神之外,又增加了新年欢乐吉庆迎福和幽默有趣的各种年画。清乾隆间年画开始以版画形式大量印制后,开始在民间盛行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年画 台湾地区 木刻 版画
下载PDF
闽南滨水景观的低碳发展模式
4
作者 邹喆 《美术大观》 2014年第12期86-87,共2页
本文结合国外滨水区低碳景观设计成功案例,从低碳的视角解读闽南已有的滨水景观形态和碳汇状况。选择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基于闽南地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框架,进而探讨当代城市滨水景观的低碳发展模式。
关键词 闽南 滨水景观 低碳
下载PDF
当代纤维艺术的语言探索
5
作者 涂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纤维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形态的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材料的综合性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当代纤维艺术的基本特...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纤维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形态的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材料的综合性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当代纤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当代纤维艺术不但突破了编织的局限与传统技法的格局,更是从应用艺术大步走向了造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艺术 语言 当代 审美观念 才能
下载PDF
涂鸦艺术中的象征表现
6
作者 涂慷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0年第3期52-53,共2页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文化以其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特性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新时代的涂鸦艺术,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自我的存在,涂鸦艺术也逐渐成为全世界时尚年轻人所推崇的标志。其实,我们很难说涂鸦形象本身寓意着什么,那些图形或符号与看...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文化以其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特性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新时代的涂鸦艺术,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自我的存在,涂鸦艺术也逐渐成为全世界时尚年轻人所推崇的标志。其实,我们很难说涂鸦形象本身寓意着什么,那些图形或符号与看到它的人进行着内心的交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无论怎样,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能够从一种主流之外的表达中获得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鸦艺术 象征表现
下载PDF
漫说福鼎饼花的艺术风格
7
作者 涂慷 《艺苑》 2013年第2期86-87,共2页
"饼花"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200多年前由福鼎民间艺人创始,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线条清晰,富有地方特色。本文拟从福鼎饼花的艺术风格方面展开论述,我们希望能感受早期画师的创作手法和审... "饼花"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200多年前由福鼎民间艺人创始,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线条清晰,富有地方特色。本文拟从福鼎饼花的艺术风格方面展开论述,我们希望能感受早期画师的创作手法和审美理念,也借这个机会了解具有地域特色木刻版画的艺术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福鼎饼花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探寻传统工艺美学的设计思想
8
作者 涂慷 《艺海》 2010年第4期76-77,共2页
中国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由中国原始造物艺术延续而来的工艺美学,从其伊始便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工艺根源的意义来说,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工艺曾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由中国原始造物艺术延续而来的工艺美学,从其伊始便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工艺根源的意义来说,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工艺曾扮演重要的角色。人类利用自然,制作了工具、器物,才有了文明的曙光,后来技术提高,创造了更有效的生活道具,进一步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及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设计思想 美学 人类文明 中华文明 社会生活 造物艺术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台湾寺庙的壁堵石刻艺术
9
作者 涂慷 《华夏文化》 2012年第4期31-32,共2页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讲究装饰,每一构件、每一单元都有装饰的元素存在。在以屋顶、屋身、台基为三个主要的构成单元之中,屋身乃是平视可及,又是生活空间的主体,木构栋架、门窗装修、墙板彩绘、壁堵石刻,都非常重视装饰。
关键词 石刻艺术 寺庙 台湾地区 中国传统建筑 构成单元 生活空间 装饰
下载PDF
闽西民间圆木器皿的民俗审美价值
10
作者 涂慷 《华夏文化》 2012年第2期42-43,共2页
圆木器皿指的是用各种弧形的木板拼制而成的器具,它大体可分为斗、桶、盒、盘四类,每一类又包含各具使用和造型特色的名目繁多的器皿。这种器皿在闽西民间极为普遍,客家人所称的圆木,就是木制的木桶、洗脚盆、浴盆等圆形器皿,尤其... 圆木器皿指的是用各种弧形的木板拼制而成的器具,它大体可分为斗、桶、盒、盘四类,每一类又包含各具使用和造型特色的名目繁多的器皿。这种器皿在闽西民间极为普遍,客家人所称的圆木,就是木制的木桶、洗脚盆、浴盆等圆形器皿,尤其是沿海一带,几乎家家都有,它与人们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概因为它太普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皿 审美价值 民间 闽西 民俗 造型特色 生活习俗 客家人
下载PDF
刀下留情——松溪版画作品欣赏随笔
11
作者 黄永生 《福建艺术》 2018年第3期36-39,共4页
松溪版画历史久远,我们要讨论的是当代松溪版画,主要以绝版套色木刻版画为主。绝版套色木刻版画的制作特点是不可逆的,有经验的版画家甚至不需要创作稿,即便有创作稿的刻制,也会出现无法预测的意外。
关键词 木刻版画 作品欣赏 松溪 随笔 制作特点 不可逆 版画家 创作
下载PDF
略论“门”的审美意蕴
12
作者 曾华晖 《艺苑》 2011年第1期51-53,共3页
门的历史发展与建筑形制沿革与时俱进,其丰富造型艺术,已成为建筑中可供研究的单一门类,然而门又是整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门面、单体。就是这样既可单独抽离、又为整体的组成部分,使得门成为建筑中独具魅力的建筑构成元素。本文从门的审... 门的历史发展与建筑形制沿革与时俱进,其丰富造型艺术,已成为建筑中可供研究的单一门类,然而门又是整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门面、单体。就是这样既可单独抽离、又为整体的组成部分,使得门成为建筑中独具魅力的建筑构成元素。本文从门的审美入手,谈到了门的世界、门与风水等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的审美 审美意蕴
下载PDF
对工艺美术的思考
13
作者 涂慷 《杭州(我们)》 2012年第10期39-41,共3页
暑假有机会到一些旅游胜地观光,在当地所谓手工艺品中心转一圈,看完上下几层楼的景泰蓝、大理石、红木家具、竹片结饰、钩花桌布后,大失所望,工艺品的陈列仍像旧日的百货店,毫无艺术设计可言,货源充裕,良莠不一。不论家具或工艺品,以现... 暑假有机会到一些旅游胜地观光,在当地所谓手工艺品中心转一圈,看完上下几层楼的景泰蓝、大理石、红木家具、竹片结饰、钩花桌布后,大失所望,工艺品的陈列仍像旧日的百货店,毫无艺术设计可言,货源充裕,良莠不一。不论家具或工艺品,以现在的眼光视之,美观实用都有商榷余地。不禁令人纳闷。再说,从小吃馆到大饭店,山珍海味、家需小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家具 大饭店 良莠不一 柳宗悦 竹片 陶艺家 设计造型 釉上彩 文人雅士 水印木刻
原文传递
闽西培田乡村艺术的意义留存与现代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胜利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培田的乡村艺术是一种独具特征的文化典型,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依托着理念化、艺术化的建筑群落,借助于绘画、雕刻、书法、诗文、戏曲等方式所作的整体呈现。它还不同于专门艺术家的个人化创作,它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审美装饰的作用,更重... 培田的乡村艺术是一种独具特征的文化典型,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依托着理念化、艺术化的建筑群落,借助于绘画、雕刻、书法、诗文、戏曲等方式所作的整体呈现。它还不同于专门艺术家的个人化创作,它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审美装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很多都是为了教育宗族的子孙后代而遵循明确的主题进行创作或制作的。以耕读为本的乡村生活形态,支撑了培田乡村艺术的形成,比照之下,当今的空巢农村或弃耕农村的文化状态,对于乡村艺术、乡村文化留存与发展都将形成巨大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艺术 意义留存 现代启示
原文传递
《营造法式》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喆 《艺术教育》 2015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文章基于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结构和内容,阐述了传统技术条件下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审美意匠、"礼制"观念下传统建筑的伦理之美、传统建筑的意境及精神境界,总结了该书在建筑史中的美学价值,从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 文章基于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结构和内容,阐述了传统技术条件下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审美意匠、"礼制"观念下传统建筑的伦理之美、传统建筑的意境及精神境界,总结了该书在建筑史中的美学价值,从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传统建筑 设计 美学
原文传递
20世纪西方绘画中的文字表现
16
作者 赵胜利 《美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20世纪以前,西方绘画除签名外很少有文字出现。而20世纪以来,西方绘画开始大量出现文字。20世纪西方绘画中出现的文字超越了一般文本文字的文化功能和意义,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特质,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艺术开端的立体主义绘画,首先... 20世纪以前,西方绘画除签名外很少有文字出现。而20世纪以来,西方绘画开始大量出现文字。20世纪西方绘画中出现的文字超越了一般文本文字的文化功能和意义,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特质,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艺术开端的立体主义绘画,首先在画面中拼贴了大量语意或缺的文字,而后是达达主义艺术中颠覆语意的文字,波普艺术中语意破碎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绘画 20世纪 字表 立体主义绘画 西方现代艺术 绘画艺术 文化功能 达达主义
原文传递
在思茅醒来 采访魏启聪
17
作者 资佰 魏启聪 《人与自然》 2015年第5期96-103,共8页
魏启聪是一个从小对画画有点兴趣的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学。"那时家里没有这个条件,没有人引导更没有人指导。"他这个兴趣就一直被耽搁了。那时候是"文化大革命",几乎整个小学和中学期间,他都是混过来的,没学到... 魏启聪是一个从小对画画有点兴趣的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学。"那时家里没有这个条件,没有人引导更没有人指导。"他这个兴趣就一直被耽搁了。那时候是"文化大革命",几乎整个小学和中学期间,他都是混过来的,没学到什么知识。高中的时候,社会上传出可能恢复高考的风声,魏启聪平时玩得最好的几个同学一夜之间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 艺术群体 创作状态 中央美术学院 生活安逸 写生画 罗中立 艺术类学生 浙江美术学院 美术老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