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贺艳 马英华 《中国名城》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竞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道路、提供了新契机,运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考古遗址、古建筑群、工业遗产、红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竞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道路、提供了新契机,运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考古遗址、古建筑群、工业遗产、红色路线、奥运遗产等领域,通过数字技术在北京等城市的应用实践为例,总结归纳历史文化名城创新与发展的政策经验,探讨如何构建数字经济新增长点,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遗产 数字经济
下载PDF
还古迹遗址保护一个真实的环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柏 《中国经济周刊》 2005年第27期21-21,共1页
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包括古迹遗址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其中近7万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71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自然混... 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包括古迹遗址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其中近7万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71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自然混合遗产26处;已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个。此外,中国现有各类博物馆2200余座,馆藏文物总量在2000万件(套)以上,其中.国有馆藏文物1200多万件(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迹遗址保护 中国 文化遗产 历史定位 空气污染
下载PDF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修订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被引量:57
3
作者 吕舟 《中国文化遗产》 2015年第2期4-24,共21页
2014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完成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修订版针对中国在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保护类型,中国文物保护存在的社会参与、合理利用问题,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理论讨论的基础上,在延续200... 2014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完成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修订版针对中国在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保护类型,中国文物保护存在的社会参与、合理利用问题,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理论讨论的基础上,在延续2000年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核心精神的前提下,提出了保护对象价值、保护原则、保护措施、合理利用等新的内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修订版反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提高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准线,对未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则》 《准则》修订版 中国文物古迹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文化遗产——2022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梓杰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响应2022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4月18日,“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从多领域、多学科的角度,形成了15个学术报告,既有对气候变化之于遗产影响的宏观论述,也有具体案例的分享。议题包括:遗产与气候关联的宏观思考;遗产保护管理中应对气... 响应2022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4月18日,“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从多领域、多学科的角度,形成了15个学术报告,既有对气候变化之于遗产影响的宏观论述,也有具体案例的分享。议题包括:遗产与气候关联的宏观思考;遗产保护管理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措施;遗产保护知识和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论,等等。气候变化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生态变迁现象,其与人类物种的演化、生存、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影响、塑造着人类的文化、生产生活习惯。了解气候变化,对认识遗产价值,推动保护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社会与我国均围绕气候变化下的遗产保护与应对开展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导则性文件,并针对气候灾害风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遗产地工作者与管理者,充分结合本地文物特征和保护维修技术经验,建立起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完善了遗产灾害风险预防管理制度。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工作,有助于实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完善我国文化保护事业向前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与气候 遗产保护 气候变化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展回顾 被引量:2
5
作者 解立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
文章简要回顾ICOMOS作为一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试图说明这一专业组织或跨学科专家群体如何产生和逐步发展;它的整个发展过程又是如何参与、见证和反映现代遗产保护运动的历程。文章选取了几份ICOMOS重要的国际文... 文章简要回顾ICOMOS作为一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试图说明这一专业组织或跨学科专家群体如何产生和逐步发展;它的整个发展过程又是如何参与、见证和反映现代遗产保护运动的历程。文章选取了几份ICOMOS重要的国际文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试图勾勒出自1964年至今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大致脉络、趋势和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MOS 现代文化遗产保护 《威尼斯宪章》
下载PDF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全球行动——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会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弘涛 邱皓 付梓杰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研讨会”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经验。本文综合会议议程及形成的三份白皮书,从会议关注的三个关...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研讨会”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经验。本文综合会议议程及形成的三份白皮书,从会议关注的三个关键方面阐述:其一,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系统联系。不同主体在气候行动中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形成多元的知识系统,在气候应对行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化遗产作为连接不同政府间的桥梁,需通过共同的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二,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国际组织和政府的相关机构已经开展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通过系统地收集与保护相关的信息进而开展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程度,同时影响评估也将逐渐量化。其三,文化遗产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主要体现在适应和缓解两方面。本文基于对上述综述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我国文化遗产应对气候行动建议,旨在完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可持续性保护方法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文化遗产 行动议程 气候适应 气候缓解
下载PDF
保护世界遗产 谋求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童明康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第5期I0006-I0007,12-17,共8页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名录》 可持续发展 变革 人和 精英阶层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下载PDF
一项遗产 两种叙事 关于海龙屯遗址世界遗产价值阐释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解立 《中国文化遗产》 2020年第4期73-77,共5页
海龙屯列入世界遗产的奇迹般的速度,一方面为这处珍贵的遗产地赢得了应有的关注和高级别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为其未来的价值阐释带来巨大挑战。世界遗产框架本身作为一个强大的阐释方法,在遗产地实际工作中还有待充分实施。除... 海龙屯列入世界遗产的奇迹般的速度,一方面为这处珍贵的遗产地赢得了应有的关注和高级别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为其未来的价值阐释带来巨大挑战。世界遗产框架本身作为一个强大的阐释方法,在遗产地实际工作中还有待充分实施。除此之外,历史文献、相关研究和对利益相关方的现场访谈都显示,还存在一个丰富多元的地方叙事框架,体现了这处世界遗产"金字塔尖"下多层级和更广域的价值。而由于多重地方叙事从最初就没有被囊括在世界遗产价值体系之内,因而不会被默认为阐释内容的一部分。认识到两种叙事的存在,两者之间关联和断裂的现状,有助于重回整体性视角,实现对遗产地更真实、完整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龙屯土司遗址 遗产价值阐释 世界遗产 地方叙事
下载PDF
场所精神理论在遗产保护管理及活化利用中的运用——以香港蓝屋建筑群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梓杰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5期76-84,共9页
场所精神理论由来已久,已在建筑现象学、建筑景观特质分析以及遗产保护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We蓝屋”方案是香港首个采用“留屋留人”模式的遗产活化案例。文章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工具,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 场所精神理论由来已久,已在建筑现象学、建筑景观特质分析以及遗产保护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We蓝屋”方案是香港首个采用“留屋留人”模式的遗产活化案例。文章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工具,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系统性地剖析香港“We蓝屋”方案在遗产利用中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场所精神探索和实现遗产活化目的的具体路径。文章认为,遗产保护领域内的场所精神理论不仅关注并改进了过往遗产保护中以“物”为中心的价值评判体系,同时,在遗产的活化利用层面,通过对遗产场所精神的分析,决策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住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的遗产活化利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活化利用 场所精神 香港蓝屋建筑群
下载PDF
国际文件视野下的遗产阐释与展示溯源及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梓杰 王珏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第3期52-59,共8页
《雅典宪章》作为第一份有关历史古迹保护的国际性文件,除对保护技术问题的探讨外,为后续在遗产领域“阐释”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从1957年美国学者弗里曼·蒂尔登首次提出阐释定义和原则开始,到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 《雅典宪章》作为第一份有关历史古迹保护的国际性文件,除对保护技术问题的探讨外,为后续在遗产领域“阐释”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从1957年美国学者弗里曼·蒂尔登首次提出阐释定义和原则开始,到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遗产阐释与展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其内涵外延也随着遗产概念与保护理念的延伸而不断拓展。遗产的阐释与展示自诞生以来就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将教育功能置于其工作的核心位置,阐释与展示覆盖的范围、发展方向也随遗产概念和新兴关注方向的演化而调整。作为链接遗产地与公众之间的重要纽带,阐释与展示既离不开对遗产价值的提炼、挖掘与再认识;也离不开对遗产周边环境的理解、对目标群体的探析、对适当方式的选择等。可以说,阐释与展示在遗产保护管理中贯彻始终,不仅链接了遗产的过去,又帮助遗产搭建了通往未来的桥梁,在遗产保护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阐释与展示 弗里曼·蒂尔登 世界遗产 国际文件
下载PDF
关于世界遗产大会边会重要性的观察
11
作者 王珏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3期75-80,共6页
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期间,在讨论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申报项目、大会机制等议题的主会场之外,还会以研讨会、论坛、展览、晚会等活动形式举办“边会”(side event)。随着世界遗产中心、咨询机构、缔约国等对边会的不断关注,边会的重... 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期间,在讨论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申报项目、大会机制等议题的主会场之外,还会以研讨会、论坛、展览、晚会等活动形式举办“边会”(side event)。随着世界遗产中心、咨询机构、缔约国等对边会的不断关注,边会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已逐渐演变成热点议题的发酵空间、咨询机构专业展示的舞台和缔约国态度表达的场所。文章通过深度参与和观察近些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的边会活动,来认识主场之外边会场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试图以此视角展望世界遗产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大会 边会观察 世界遗产展望
下载PDF
面对新挑战的世界遗产(43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序)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完成43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文稿的时候,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缓解,而世界许多国家仍在与这一世界性的疫情进行着顽强和艰苦的斗争。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几个月中,人们既感到了整个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息息相关,也感受到了在疫... 完成43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文稿的时候,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缓解,而世界许多国家仍在与这一世界性的疫情进行着顽强和艰苦的斗争。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几个月中,人们既感到了整个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息息相关,也感受到了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团结一致的重要,同时也感受到了各国关闭边界、停止人员来往、减少货物贸易给相关国家带来的巨大影响。这种状况会对之后人类的生活和交往,对这一轮持续了超过40年的全球化浪潮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人们将再次思考人类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世界面临着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大会 命运共同体 观察报告 全球化浪潮 货物贸易 相互支持 团结一致 新的变化
下载PDF
傍水而生,因水而兴——从若干水乡古镇的空间格局看水系对江南基层经济单元之发展与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石 郑蒨 《中国名城》 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
主要关注的是江南湖浜水荡中作为基层经济单元的乡镇。结合周庄、荡口与唐市三个主要案例,分别从商贸活动、空间结构与建筑肌理三个从大到小的层面展开,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水道在江南水乡古镇的发展与建设中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水道 水乡古镇 基层经济单元 商贸活动 空间结构 建筑肌理
下载PDF
吕舟访谈
14
作者 吕舟 《世界建筑》 2019年第11期20-23,138,共5页
WA:根据您多年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经验,请谈一谈您对建筑、城市与遗产关系的理解。吕舟:建筑是一个能够解决人和环境之间关系问题的基本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建筑会被赋予很多内容,也会自然生长:出很多意义,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类创造... WA:根据您多年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经验,请谈一谈您对建筑、城市与遗产关系的理解。吕舟:建筑是一个能够解决人和环境之间关系问题的基本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建筑会被赋予很多内容,也会自然生长:出很多意义,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类创造性的不断展现。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护物质财富,更是要保护人类的精神财富、人类的历史记忆,保护先人的创造性成果。城市是什么?如果回到本源,它是人类聚居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城市生发了产业的聚集,经济、文化的交流,它捉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各种建筑遗存,以及它们表达的文化意义构成了更为多样、复杂、宏大的历史城市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聚居 建筑遗存 遗产保护 人类创造性 意义构成 文化遗产 历史记忆 精神财富
下载PDF
博物馆的空间叙事——从展厅到城市
15
作者 刘克成 《杭州文博》 2022年第2期2-11,共10页
空间是博物馆叙事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叙事的平台,也是叙事的容器,更是叙事的内容。博物馆的城市化以及城市的博物馆化,已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潮流。作者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隋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为例,探讨“从展厅到城市... 空间是博物馆叙事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叙事的平台,也是叙事的容器,更是叙事的内容。博物馆的城市化以及城市的博物馆化,已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潮流。作者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隋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为例,探讨“从展厅到城市”的博物馆空间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隋唐长安城 博物馆 展厅 城市化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探讨重庆早期工业影响下的历史街区活化——以重庆下半城十八梯中心集市和2~#街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燕宇 郭璇 张书铭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位于渝中半岛下半城的历史街区经历了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孕育了近代的航运码头文化和重庆近代工业,是城市交通和工业发展建设的见证。现代交通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依托于航运码头集散的工业街区的衰败。十八梯历史街区就是渝中半岛... 位于渝中半岛下半城的历史街区经历了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孕育了近代的航运码头文化和重庆近代工业,是城市交通和工业发展建设的见证。现代交通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依托于航运码头集散的工业街区的衰败。十八梯历史街区就是渝中半岛下半城为数不多还现存的历史街区之一。文章通过比尔·希列尔的"空间句法"计算和模拟,从中观层面入手,对十八梯历史街区的中心集市、2#街活化方案产生积极的讨论,验证活化策略,为此类历史街区活化找寻积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历史街区 空间句法 组构 可达性 深度值 集成度 VGA图
下载PDF
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与评估标准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文化景观的分类方式,对67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遗产进行类型分析,并探讨每一类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OUV)标准的使用情况。指出认定文化景观遗产的关键是其所反映的... 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文化景观的分类方式,对67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遗产进行类型分析,并探讨每一类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OUV)标准的使用情况。指出认定文化景观遗产的关键是其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要具有OUV。各类文化景观表现了不同特征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其所适用的OUV价值标准从而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标准三与标准四是文化景观应用最多的2条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类型 评估标准
下载PDF
和世界遗产相关联的澳门城市规划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旃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86-90,共5页
澳门是一个世界遗产与全城密切关联的城市。"澳门历史城区"世界遗产占据了澳门本岛9.3km2中的1.23km2。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缔约国政府统筹安排澳门世界遗产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澳门世界遗产的特点主要是港口城市与中... 澳门是一个世界遗产与全城密切关联的城市。"澳门历史城区"世界遗产占据了澳门本岛9.3km2中的1.23km2。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缔约国政府统筹安排澳门世界遗产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澳门世界遗产的特点主要是港口城市与中西文化的交融。保护好"澳门历史城区"世界遗产,并使之与澳门整体发展相协调的要点,在于确保这两大特征的存续和传承。澳门《城市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为上述保护和协调工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具体实施,要特别关注一些节点、要素和相互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真实性 完整性 环境协调 世界遗产公约 澳门
下载PDF
浅议2021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修订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燕 解立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2期6-18,共13页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下称《操作指南》)为保障《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的技术性导则,对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立、保护状况监测、国际援助等内容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标准予以界定和说明。自1977...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下称《操作指南》)为保障《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的技术性导则,对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立、保护状况监测、国际援助等内容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标准予以界定和说明。自197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发布第一版《操作指南》至2021年,指南已完成26次修订,成为世界遗产领域理念与实践经验发展的直接体现。2021年版《操作指南》围绕世界遗产申报程序改革的系列讨论与共识性意见展开修订,为近10年来内容修订最大的一次,将使世界遗产申报程序发生极大的变化。文章系统地梳理了2021年版《操作指南》的修订背景和修订内容,结合近期世界遗产项目面临的现实挑战,分析《操作指南》修订的内在动因、可能的效果、影响及其局限性,以期更加深入地揭示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 申报程序 修订 改革
下载PDF
基于价值为核心的遗产活化利用模式——以世界遗产卢瓦尔河谷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珏 《中国文化遗产》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随着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利益相关者的不断探索,遗产的“利用”成为遗产保护的新的表达方式,也成为顺应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活化”概念的出现,赋予了“利用”更为形象的表达。随着实践工作的不断探索,活化利用不再局... 随着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利益相关者的不断探索,遗产的“利用”成为遗产保护的新的表达方式,也成为顺应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活化”概念的出现,赋予了“利用”更为形象的表达。随着实践工作的不断探索,活化利用不再局限于历史建筑单一的遗产类型,而是向更多类型延伸。工业遗产、考古遗址/大遗址、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世界遗产等诸多遗产类型的活化利用成为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遗产的价值应是一切活化利用的核心,也是评判遗产是否真正被“活化”的标准。法国世界遗产卢瓦尔河谷的活化利用实践正是基于价值为核心的遗产活化利用模式的成功案例。卢瓦尔河谷以两千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滋润着法兰西文化的根基,它最核心的价值是人与自然、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作为它的遗产要素,肖蒙庄园以“现代花园艺术风尚”的实验室,丰泰罗王室修道院以“当代群居生活”的实验室的形态再次阐释了其突出的价值,展示了当代人在人地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协调和探索;启发了当代人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这种基于价值为核心的活化利用也应是未来我国遗产活化利用探索时学习和参考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利用 遗产价值 卢瓦尔河谷 肖蒙庄园 丰泰罗王室修道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