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儿庄战役改变了史迪威对中国抗战前途的看法
1
作者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3年第20期36-39,共4页
他写道:“朋友们现在都在说他们认为中国会胜利,我也这样认为。”据新华社报道,2023年8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他指出:“史迪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解放和进步事业给予了积极支... 他写道:“朋友们现在都在说他们认为中国会胜利,我也这样认为。”据新华社报道,2023年8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他指出:“史迪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解放和进步事业给予了积极支持,对中美人民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人民对此不会忘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迪威 台儿庄战役 抗战前途 伊斯特 布鲁克 积极贡献 新华社 习近平
原文传递
《新华日报》首报“敢死队”英勇事迹
2
作者 郑学富 《红岩春秋》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1938年春天,在鲁南发生了台儿庄战役。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57名中国士兵组成敢死队,他们身穿日军军服,夜袭日军,夺回了至关重要的城内西北角阵地,为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当年,敢死队的英勇事迹正是由我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首次报... 1938年春天,在鲁南发生了台儿庄战役。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57名中国士兵组成敢死队,他们身穿日军军服,夜袭日军,夺回了至关重要的城内西北角阵地,为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当年,敢死队的英勇事迹正是由我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首次报道,由记者陆诒深入到台儿庄前线采写。为此,陆诒还与敢死队队长王范堂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采访李宗仁将军陆诒,1911年生,字翼雏,上海人,抗战时期著名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陆诒 李宗仁 孙连仲 第五战区 白崇禧 上海抗战 王范 立报 汤恩伯
下载PDF
乔羽与《台儿庄小唱》
3
作者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2年第14期34-35,共2页
“台儿庄,我的家,当年一场血战,从此名扬天下。多说,子弹打穿了咱墙上的砖;娘说,炮弹撒开了咱房上的瓦。好一场撕杀,好一场断杀!中国好男儿,将强敌歼灭在咱的屋檐下……”每当听到这首荡气回肠、具有鲁南韵味的优美旋律时,乔羽先生的音... “台儿庄,我的家,当年一场血战,从此名扬天下。多说,子弹打穿了咱墙上的砖;娘说,炮弹撒开了咱房上的瓦。好一场撕杀,好一场断杀!中国好男儿,将强敌歼灭在咱的屋檐下……”每当听到这首荡气回肠、具有鲁南韵味的优美旋律时,乔羽先生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眼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儿庄 乔羽 优美旋律
原文传递
抗日烽火中的女兵作家谢冰莹
4
作者 郑学富 《黄埔》 2017年第6期70-72,共3页
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凤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0岁时候开始上学,15岁开始发表作品,面容俊俏,透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民国时期女作家中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 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凤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0岁时候开始上学,15岁开始发表作品,面容俊俏,透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民国时期女作家中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接得最紧密的一位。谢冰莹1926年冬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后被编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冰莹 女作家 女兵 中国近代史 烽火 抗日 民国时期 叶挺独立团
原文传递
83年前新闻媒体中的“八百壮士”
5
作者 郑学富 《黄埔》 2020年第6期79-83,共5页
电影《八佰》上映引起热议,当年那慷慨悲壮的一幕又浮现在人们的眼前。笔者查阅了1937年10月的《中央日报》等新闻媒体,力求还原83年前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中国军队赴汤蹈火、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
关键词 《中央日报》 新闻媒体 英雄壮举 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保卫战 热议
原文传递
禹王山麓的“战地黄花”
6
作者 郑学富 《抗战史料研究》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在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期间,云南省昆明市青年学生自发地组成云南省妇女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日战场,做抢救伤员、宣传演出、战斗动员工作,有时甚至拿起武器上阵杀敌,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关键词 滇军 战地服务团 禹王山
原文传递
斯诺第一个向海外“公布”皖南事变真相
7
作者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1年第4期30-31,共2页
今年是皖南事变发生80周年。当年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真相“公布”到海外的外国记者是埃德加•斯诺。1941年1月4日,院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 今年是皖南事变发生80周年。当年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真相“公布”到海外的外国记者是埃德加•斯诺。1941年1月4日,院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壮烈牺牲 新四军军部 傅秋涛 项英 埃德加 真相 斯诺
原文传递
陕甘宁边区第一届“群英会”与劳模运动
8
作者 郑言 《工会信息》 2022年第8期14-20,共7页
“英雄千万个,花开千万朵,头名状元选的是哪个?工人选的谁呀?选的赵占魁呀。农民选了谁?选的吴满有。学那英雄生产更加油呀,再呀再加劲儿,边区建设更加美!更呀更加美。”这是诗人贺敬之于1943年10月创作的歌词《赶骡马会》的第二曲,描... “英雄千万个,花开千万朵,头名状元选的是哪个?工人选的谁呀?选的赵占魁呀。农民选了谁?选的吴满有。学那英雄生产更加油呀,再呀再加劲儿,边区建设更加美!更呀更加美。”这是诗人贺敬之于1943年10月创作的歌词《赶骡马会》的第二曲,描写的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推选、学习劳动英雄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敬之 劳动英雄 劳模运动 群英会 陕甘宁边区 吴满有 赵占魁 第一届
原文传递
八一建军节诞生记
9
作者 郑学富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第8期46-48,共3页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6年之后的1933年,八一建军节在中央苏区首府瑞金诞生。笔者在档案馆查阅了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6年之后的1933年,八一建军节在中央苏区首府瑞金诞生。笔者在档案馆查阅了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梳理出第一个建军节的形成经过和庆祝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红色中华》 武装反抗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诞生记 南昌起义 第一枪 中央苏区
原文传递
抗战胜利的欢呼
10
作者 郑学富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第9期27-33,共7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在经过14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8月10日凌晨3时,内外交困的日本军国主义内阁最终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在经过14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8月10日凌晨3时,内外交困的日本军国主义内阁最终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议。7点15分,日本外务省将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电报,发给驻瑞士和驻瑞典公使,令他们通过两国政府转达给中、苏、美、英四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外务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英勇顽强 抗战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本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
原文传递
周恩来为何一月之内三次致函范长江
11
作者 郑学富 《纵横》 2018年第2期41-44,共4页
1938年5月下旬,范长江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成员从徐州前线突围返回武汉,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连续给《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写了三封信,对从抗战前线归来... 1938年5月下旬,范长江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成员从徐州前线突围返回武汉,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连续给《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写了三封信,对从抗战前线归来的范长江等战地记者表示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周恩来 中共中央书记处 新闻记者 军事委员会 《大公报》 中国青年 战地记者
原文传递
1945年,抗战胜利者的欢呼
12
作者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0年第16期6-10,共5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至1945年8月,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8月10日凌晨3时,内外交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内阁会议最终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议。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至1945年8月,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8月10日凌晨3时,内外交困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内阁会议最终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议。7点15分,日本外务省将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电报,发给驻瑞士公使加濑俊一和驻瑞典公使闪本季正,令其通过两国政府转达给中、苏、美、英四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务省 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内阁会议 英勇顽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本政府 内外交困
原文传递
纪华与运河支队的故事
13
作者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1年第24期10-14,共5页
1938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地处鲁南的峄县涧头集(现为奉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天主教堂来了一位传教士。此人瘦高个,面容清癯,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看上去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此人名字叫纪华,为中共峄县县委书记。纪华原名席公权... 1938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地处鲁南的峄县涧头集(现为奉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天主教堂来了一位传教士。此人瘦高个,面容清癯,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看上去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此人名字叫纪华,为中共峄县县委书记。纪华原名席公权,又名席实三。1914年生于河南省孟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读私塾,15岁进本县高等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彬彬 县委书记 峄县 高等小学 台儿庄区 天主教堂 传教士
原文传递
让川军一雪前耻的伏击战
14
作者 郑学富 《文史天地》 2022年第4期70-73,共4页
1938年3月中旬发生的滕县保卫战,川军慷慨悲壮,王铭章师长以下300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川军在曲阜和邹县之间,一天打了两个漂亮的伏击战,足以让川军一雪前耻。无人接收的川军幸遇李宗仁1937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二... 1938年3月中旬发生的滕县保卫战,川军慷慨悲壮,王铭章师长以下300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川军在曲阜和邹县之间,一天打了两个漂亮的伏击战,足以让川军一雪前耻。无人接收的川军幸遇李宗仁1937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川军)请缨出川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铭章 李宗仁 第二十二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 川军 伏击战 保卫战
原文传递
从新华社报道看解放军如何进入北平
15
作者 郑学富 《福建党史月刊》 2019年第2期13-16,共4页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部队 解放军 新华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