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台湾技职教育通识课程的教学与趋势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冠英
陈希宜
-
机构
台北市国语实验国民小学研究处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教育行政与评鉴组博士班
国立嘉义大学研究发展处学术发展组
国立嘉义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51-53,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台湾地区"教育部"在制订各级技职院校课程标准时,依据课程标准皆有明确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部",2005),这对于技职院校通识中心的课程规划应有一清楚的发展方向。但就实际上访谈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生及相关文献中(陈舜田,2004)可发现,技职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具体成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学生视通识课程为营养学分,少部分教师及教育单位的行政人员对于通识教育核心价值亦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现象。因此,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落实,除了课程的改善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外,亦涉及学校内外相关的学习资源与软硬件设施,上述因素皆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教学成效。
-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台湾技职教育
教学
课程标准
通识教育
台湾地区
课程规划
相关文献
-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迈向一流大学”评鉴指标之建构
- 2
-
-
作者
许添明
但昭伟
卯静儒
陈佩英
-
机构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清华大学(台湾)师资培育中心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
文摘
文章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为例,从办学理念及特色指标、研究品质、教师品质、学习品质、国际化、社会服务、公平正义与多元、管理品质、基础建设品质等方面论述了建设"一流大学"的评鉴指标。
-
关键词
一流大学
迈向一流大学
评鉴指标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组成要素的探讨
被引量:9
- 3
-
-
作者
杨龙立
潘丽珠
-
机构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
-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7,共11页
-
文摘
世界各国家地区,为了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莫不对于中小学教育内涵及师生作为有一些要求或规范。这些规范的公布周知,经常用了不同名称,例如课程标准、教育法案、教育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课程指引等。经由历史文献内容的分析、比较和推论,我们可以探究课程标准所具有的组成要素。从上世纪中国百年来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外国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所具有的一些组成要素,如目标、科目、时间、科目内容、教材教法、教学及名称等,作者最后提出五项结论供读者参考。
-
关键词
课程标准
组成要素
组织要素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命名
-
Keywords
curriculum standard
component elements
organization elements
teaching plan
syllabus
naming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杨龙立
潘丽珠
-
机构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
-
出处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5,共12页
-
文摘
中文“教学”术语的语义,从古至今有过曲折的转变。古代教学的语义明显的指二字的组合,因此是指教及学两个动作或两件事,目前我们却把教学的语义限定在教而已。因此教学语义根本的问题,是中文教学有两种完全不同但又重叠的语义:1.指一特定语词,而且我们用来只对应到英文的teaching,即教学就只是教的意思。2.指一特定语词或二字连用,此时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意思。今日我们经常在这两种语义间徘徊,这也造成人们下笔行文及思考时,出现明显的不精确现象。教学语义的古今转变,反映出它的语义和语用与历史事件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教育见解之变化。教育理论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大陆随着教学语义的转变,出现了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若不能清楚界定教学与课程的语义与概念,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仍会持续下去。
-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教学
课程
语义
-
Keywords
teaching theories
"Jiaoxue"
curriculum
meaning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再概念课程观的批判与启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杨龙立
-
机构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
出处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7,共8页
-
文摘
美国1970年以来兴起一股批判课程理论和实务的风潮,三十多年来这股着重意识形态及人文化的再概念课程观,已成为美国盛行的一种课程观点。这观点有其正面价值,例如促使人们检视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或是课程对人文精神的忽视。然而这种观点也遭受一些质疑,例如过度忽略了实务,只取用现象学、存在主义及批判理论等特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贬抑科学、管理学及心理学对课程的价值。这种见解主张在美国都不具有全面的影响力,近年来却在中文世界快速扩散。人们应多留意它的理论缺失,而不宜照单全收,尤其要避免推广这种不周全观点,造成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利。经由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可获致五点启示:课程批判与理解之必要、课程论述强调本土与自主、课程理论与实务应整合、课程学理基础广纳文理各科、课程探究着重关键重大议题。
-
关键词
课程理论
再概念化
再概念论者
-
Keywords
curriculum theory
reconceptualization on curriculum studies
reconceptualist
-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