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创意发想方法及应用初探
1
作者 梁怡信 陈维翰 《炫动漫》 2023年第21期163-165,共3页
创意构想的发展方法是辅助创意生产的工具,设计创意的产出是设计工作的主要核心。如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是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创意构想发展的方法与教学应用的现况,是值得关切的问题。本研究以设计科系学生为对象,... 创意构想的发展方法是辅助创意生产的工具,设计创意的产出是设计工作的主要核心。如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是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创意构想发展的方法与教学应用的现况,是值得关切的问题。本研究以设计科系学生为对象,针对构想发展方法的学习与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教育 构想发展
下载PDF
观“象”玩“辞”、观“变”玩“占”——由四个面向观马一浮易学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汝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6,共8页
本文以《系辞上传》"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二句为引线,分由"象"、"辞"、"变"、"占"四个面向,观察并探讨马一浮的易学特色、风貌、主张及阐易焦点。全文依次... 本文以《系辞上传》"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二句为引线,分由"象"、"辞"、"变"、"占"四个面向,观察并探讨马一浮的易学特色、风貌、主张及阐易焦点。全文依次提出马一浮"观象"的五个特点、"玩辞"的三项要义、"观变"的两大面向、"玩占"的三点观察,以见其全面且多元的阐易概况,象数为源、义理为重的易学倾向,观照经传、尤重阐扬"十翼"的丰富内涵,积极体究、通贯融会的阐《易》精神以及心贯万事、致力存心养性的易学核心。并由此以小见大,验证易学于马一浮哲学体系中确乎扮演要角,而透过其精湛开阔而又契会甚深的易学见解,亦可略窥其足堪为当代新儒家开路先锋之一,洵非无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易学 观象 玩辞 观变 玩占
下载PDF
儒佛会通:晚明“居士佛教”与“阳明后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福滨 黄伟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13,共7页
自明代中叶以来,基于"良知自见"的阳明心学开始对程朱理学发起反动,加上明末时期盛行的"儒佛调和论"思潮,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晚明"居士佛教"的蓬勃发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晚明"居士佛教"的... 自明代中叶以来,基于"良知自见"的阳明心学开始对程朱理学发起反动,加上明末时期盛行的"儒佛调和论"思潮,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晚明"居士佛教"的蓬勃发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晚明"居士佛教"的繁荣兴盛,同时也直接反馈明末的社会思潮。明末"三教合流"的思潮兴起,不仅为晚明"居士佛教"的成长提供了宽广的社会背景,而且明末居士"出儒入佛""引佛入儒"的思想立场,亦与晚明丛林"援佛解儒""儒佛俱显"的圆融旨趣相互呼应,共同成为晚明思潮的主要力量。而晚明"居士佛教"对阳明心学及其流变的检讨反思,同时也影响晚明时期"道德经世"的思潮转向,并使儒家从"崇经明圣"转归为对"儒学本旨"的追寻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士佛教 阳明后学 狂禅 狂儒 儒佛关系
下载PDF
中国与西方京剧脸谱图像之研究——以中学生脸谱绘制现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婵娟 《海峡科学》 2012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中国戏曲艺术最早出现在汉、唐到宋、金;主要是以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等不同形式所编排演出。据历史记载宋朝刘壎(1240-1319)最先引用"戏曲"这个名词,中国表演艺术中表现手段与词曲、音乐、美术等之合而为一更富有独特的... 中国戏曲艺术最早出现在汉、唐到宋、金;主要是以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等不同形式所编排演出。据历史记载宋朝刘壎(1240-1319)最先引用"戏曲"这个名词,中国表演艺术中表现手段与词曲、音乐、美术等之合而为一更富有独特的魅力。以歌舞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个性思想、情感、及行为之外,其传统与特色的脸谱艺术,却是传统戏曲中最具特殊的脸谱表现手法。随着时代改变,西方的文化渐进,我们的固有文化已渐渐流失了,而现今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戏曲的认知竟然是陌生,相对地在西方文化上是亲近了解。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京剧文武场的脸谱描绘在台湾的教育发展、现况与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特质?其中针对史料记载以及文献探讨,将京剧教育中的脸谱作为切入观察的角度,并从台湾京剧文武场,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戏曲美学原则创作?透过脸谱描绘了解教育现况中教学发展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谱 脸谱勾勒 人物脸谱 中学生
下载PDF
以人为本,艺术化呈现慢、静、雅、简、散品质人居——访仝育空间设计郑瑞文、庄媛婷总监
5
作者 许晓东 庄媛婷 郑瑞文 《设计家》 2017年第2期79-82,共4页
位于台南的仝育空间设计,"以人为本","从心出发",复杂的设计以简约的方式呈现,重视每一个细节。仝育将生活中的美学灵感运用在壁纸、画作、艺术品、家具等工具中,帮客户打造专属个人风格品味的住宅,塑造慢、静、雅、简、散品质人居... 位于台南的仝育空间设计,"以人为本","从心出发",复杂的设计以简约的方式呈现,重视每一个细节。仝育将生活中的美学灵感运用在壁纸、画作、艺术品、家具等工具中,帮客户打造专属个人风格品味的住宅,塑造慢、静、雅、简、散品质人居。一个好的作品,读图千遍,不如亲临现场感受一回。2017年5月22日,由设计家传媒出版机构主办,简一大理石瓷砖承办的中国设计精英之旅第27期(全国团)——2017台湾当代设计美学考察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设计 以人为本 人居 品质 艺术化 总监 设计美学 个人风格
下载PDF
“知变化之道者”的三种视角——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的易学观点切入
6
作者 王汝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3,21,共7页
《易》居群经之首,在于其能范围三才、弥纶群品并纲纪人伦,而其尤为观变、言变、应变之书。在民初学界中,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既互有论交,学术更各有开展,并誉立为"现代儒家三圣",而三者对于《易经》则各有不同程度的触悟... 《易》居群经之首,在于其能范围三才、弥纶群品并纲纪人伦,而其尤为观变、言变、应变之书。在民初学界中,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既互有论交,学术更各有开展,并誉立为"现代儒家三圣",而三者对于《易经》则各有不同程度的触悟,对于《易》言变的精神与实质,亦各有其体会与开展。该文即由三者的易学观点切入,一索其思想体系或相关论述中对于《易》言变化之道的掌握与推扩,并由此以窥三者角度迥别、面向殊异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梁漱溟 熊十力 马一浮
下载PDF
“知变化之道者”的三种视角——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的易学观点切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汝华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61,共9页
《易》居群经之首,在于其能范围三才、弥纶群品并纲纪人伦,而其尤为观变、言变、应变之书。在民初学界中,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既互有论交,学术更各有开展,被并誉为"现代儒家三圣",而三者对于《易经》则各有不同程度的领悟... 《易》居群经之首,在于其能范围三才、弥纶群品并纲纪人伦,而其尤为观变、言变、应变之书。在民初学界中,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既互有论交,学术更各有开展,被并誉为"现代儒家三圣",而三者对于《易经》则各有不同程度的领悟,对于《易》言变的精神与实质,亦各有其体会与开展。本文即由三者的易学观点切入,一索其思想体系或相关论述中对于《易》言变化之道的掌握与推扩,并由此以窥三者角度迥别、面向殊异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梁漱溟 熊十力 马一浮
原文传递
《诗经》征戍怀归诗的情感意蕴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桂芬 《诗经研究丛刊》 2018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诗经》收录上自西周,下迄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这五百年间是中国政治社会产生巨大变动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剧烈的交互兼并,致使中原华夏各国之间的称霸战争始终不曾停歇。此外,自西周立国以来,一直受到外来氏族的威胁与侵扰,战争此... 《诗经》收录上自西周,下迄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这五百年间是中国政治社会产生巨大变动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剧烈的交互兼并,致使中原华夏各国之间的称霸战争始终不曾停歇。此外,自西周立国以来,一直受到外来氏族的威胁与侵扰,战争此起彼伏,导致周王室屡屡兴师动众,征召士卒征役远戍,造成许多家庭破碎,流离失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原文传递
道经中所见之“思无邪”
9
作者 陈昭吟 《诗经研究丛刊》 2015年第2期218-253,共36页
检索《道藏》所涉及有关'思无邪'的记载仅17条,经整理后,发现道经引用'思无邪',主要是集中在内炼存思的内涵引证上,其他尚有斋醮道乐、持戒登仙、儒家原意等不同面向的用法,特别是在内炼存思上,很明确地表现出道教的面... 检索《道藏》所涉及有关'思无邪'的记载仅17条,经整理后,发现道经引用'思无邪',主要是集中在内炼存思的内涵引证上,其他尚有斋醮道乐、持戒登仙、儒家原意等不同面向的用法,特别是在内炼存思上,很明确地表现出道教的面貌。然而欲知道教如何延伸引用,仍需由儒家的'思无邪'入手,因此首先简述历来对'思无邪'的讨论,再分别探究在道经中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无邪 存思 儒道交融 儒家 道家
原文传递
试论孙作云《诗经》研究论著中的文化视野——图腾遗痕研究与《诗》篇新解
10
作者 陈文采 《诗经研究丛刊》 2013年第2期428-457,共30页
一、前言孙作云(1912-1978),字雨庵,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人。193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闻一多。长于运用神话传说、民俗学、社会学等多重证据从事上古文学的研究,其中因为对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在... 一、前言孙作云(1912-1978),字雨庵,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人。193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闻一多。长于运用神话传说、民俗学、社会学等多重证据从事上古文学的研究,其中因为对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在大陆学界有'孙图腾'的谑称。①其从事《诗经》研究渊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翻译(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典祀与歌谣诗经中的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中国 遗痕 文化 瓦房店市 图腾 诗经
原文传递
谈精致——读左云瑞《线性思维下的动力与色彩》
11
作者 阿镗 《音乐大观》 2014年第7期15-15,共1页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笔者是一听钟情,断之为上佳之作。并曾写过好几篇对其评论与分析的文章。在2014年1月4日至5日厦门大学《首届海峡音乐论坛——鲍元恺的创作与教学》研论会上,天津师范大学左云瑞...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笔者是一听钟情,断之为上佳之作。并曾写过好几篇对其评论与分析的文章。在2014年1月4日至5日厦门大学《首届海峡音乐论坛——鲍元恺的创作与教学》研论会上,天津师范大学左云瑞老师的发言引起了本人的注意,此文是对她提交的论文《线性思维下的动力与色彩——鲍元恺《炎黄风情》和声的深层结构》所写的一篇文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云瑞 精致 线性思维 鲍元恺 《炎黄风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