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合文化的三个层次及其制度史渊源——兼论台州在和合文化中的母体地位
1
作者 刘振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3-28,32,共7页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将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制度史与思想史的呼应中,梳理和合文化的渊源,可将和合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华和合文化、天台山和合文化、世界性和合文化。而作为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将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制度史与思想史的呼应中,梳理和合文化的渊源,可将和合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华和合文化、天台山和合文化、世界性和合文化。而作为和合文化孕育成型的母体,台州更要在继承传统和合文化的基础上,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从自身实践出发,努力总结新经验,构建指向未来的新型和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人心 制度史 台州 母体地位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形与叙事伦理——以宋代小说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145,72,160,共14页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是结构要素,也是"具有真正人性轮廓"的伦理载体,通过人物塑形切入叙事伦理可以纲举目张。从共时性层面看,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形、叙事伦理在文言与白话文本中有不同呈现,就宋代而言,传奇与话本中士人...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是结构要素,也是"具有真正人性轮廓"的伦理载体,通过人物塑形切入叙事伦理可以纲举目张。从共时性层面看,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形、叙事伦理在文言与白话文本中有不同呈现,就宋代而言,传奇与话本中士人塑形的悲喜格调之别,折射出叙事主体关于"乐""教"孰先的伦理考量,女性形象塑造的情理意蕴之别,凸显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同为男性性别叙事对女性的伦理诉求之异。从历时性层面看,与唐代相较,宋代小说的叙事主体有更精准的伦理介入,使文本有更显明的意图伦理。综合来看,宋代传奇与话本互动而使叙事技巧更为丰富、士人伦理与市民伦理互渗而使文本伦理更趋世俗,从叙事和伦理两个维度推动着叙事伦理的变迁,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塑形 叙事伦理 士人叙事 市民叙事
下载PDF
寒山诗的雅俗跨界与文学史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军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寒山讽时劝世即“向外”之诗,多采用“非诗化的表达”以便妇孺能晓;写心悟道即“向内”之诗,多采用“诗化的表达”以便曲尽其妙。寒山诗既能俚俗,又能典雅,还能以雅写俗、俗中透雅和引俗入雅、雅中带俗,显示出诗人雅俗兼备的卓越才能。... 寒山讽时劝世即“向外”之诗,多采用“非诗化的表达”以便妇孺能晓;写心悟道即“向内”之诗,多采用“诗化的表达”以便曲尽其妙。寒山诗既能俚俗,又能典雅,还能以雅写俗、俗中透雅和引俗入雅、雅中带俗,显示出诗人雅俗兼备的卓越才能。寒山诗雅俗贯通、机趣横溢的整体风格,是诗人深具雅文化积淀又深受俗文化熏染的结果,是诗人儒士身份、道徒气质、禅僧修为熔于一炉的产物。较之能俗不能雅的民间诗作和善雅不善俗的文人诗作,寒山诗可谓唐诗中雅俗跨界的典型代表。寒山诗是中唐发籾的雅俗文化版图变迁的产物,同时又对这种雅俗变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开启后世以俗为雅、雅俗共赏诗风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 讽时劝世 写心悟道 雅俗跨界 机趣横溢 雅俗变迁
下载PDF
法藏"法界"观在新罗的传播略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敖英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32-39,共8页
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思想在唐代就由新罗入华求法僧义湘、胜诠等人传到朝鲜半岛.伴随着《华严经探玄记》和《华严一乘教分记》等著作的传入,华严宗三祖、实际开创者法藏的思想也传入了新罗,并经义湘及其弟子们的努力,他的著作和思想在新... 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思想在唐代就由新罗入华求法僧义湘、胜诠等人传到朝鲜半岛.伴随着《华严经探玄记》和《华严一乘教分记》等著作的传入,华严宗三祖、实际开创者法藏的思想也传入了新罗,并经义湘及其弟子们的努力,他的著作和思想在新罗传播开来,尤其是他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华严宗的核心概念——法界.从义湘三传弟子之后的华严宗僧人所遗留的只言片语中可以发现,法藏对"法界"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尽与不尽"问题的讨论被较多引用.而法藏有关"法界"的定义、法藏的五法界说与元晓四法界说的同异等则受到新罗皇龙寺僧人表员的重视.这可能也反映了新罗不同的华严宗僧人当时所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界 《华严文义要诀问答》 义湘 表员 元晓
下载PDF
元晓的《法华经》观初探——兼与智者大师比较
5
作者 敖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5-73,142,共10页
新罗学僧元晓非常重视《法华经》,一方面,他对《法华经》的注释较多,仅次于《大乘起信论》;另一方面,他在自己的其他注疏中引用了《法华经》“一大事因缘说”“一乘说”和“久远成佛说”等核心观点。元晓的《法华经》观受到了智者大师... 新罗学僧元晓非常重视《法华经》,一方面,他对《法华经》的注释较多,仅次于《大乘起信论》;另一方面,他在自己的其他注疏中引用了《法华经》“一大事因缘说”“一乘说”和“久远成佛说”等核心观点。元晓的《法华经》观受到了智者大师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元晓并没有如智者大师一样将《法华经》置于极高的位置,而是认为《法华经》和其他佛教经典一样,都是佛陀所说之法,都是真实之义。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二人各自面对的问题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宗要》 《法华经》 智顗 和诤
下载PDF
日本近代咏史诗的三个文明世界
6
作者 高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180,共14页
日本近代咏史诗从吟咏对象看,可分为日本、中国、西洋这三个不同的文明世界。吟咏本国史者高度重视敬祖忠君的主题,突出表现在讴歌勤王英雄楠木正成的诗歌上,而将传说中建立琉球王国的舜天王、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纳入本国史吟咏范围,高度... 日本近代咏史诗从吟咏对象看,可分为日本、中国、西洋这三个不同的文明世界。吟咏本国史者高度重视敬祖忠君的主题,突出表现在讴歌勤王英雄楠木正成的诗歌上,而将传说中建立琉球王国的舜天王、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纳入本国史吟咏范围,高度评价侵略朝鲜的丰臣秀吉,则彰显了近代日本崇尚武力、竭力海外扩张的国家思想。吟咏中国史者儒学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道德倾向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洞察力。这以角田春策的《咏史绝句》为代表,其对君臣观念、人物命运与历史境遇的思索辩证深邃,在思想境界、艺术成就上并不逊色于中国诗家。吟咏西洋史者以河口宽的《海外咏史百绝》水平最高。该诗集批判性地审视西方文化,否定了排斥异己的宗教思想、诉诸武力的国际政治理念,赞美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发明,并在评价德国首相俾斯麦之时表达了走民族道路的独立精神。日本近代咏史诗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的探索蕴含了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对考察日本的国民性和东亚汉文学新气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诗 日本汉诗 东亚汉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